成人亚洲免费_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_啊啊啊射了视频网站_在线精品国产欧美_国产亚洲成年网址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_98在线视频_2019最新中文字幕_色久优优欧美色久优优_亚洲欧洲一区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交易營銷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2 17:44:46

序論:在您撰寫交易營銷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交易營銷論文

第1篇

進入20世紀末,市場營銷學理論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營銷學中的“關系”范式的出現。“關系”范式以關系營銷(或關系易)理論為代表,關系營銷的概念是Berry于1983年最先提出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迅速發展,在西方市場營銷學理論界掀起一場革命,對市場營銷持“關系”觀點的學者對交易導向的營銷理論進行了批判,被稱為“營銷學研究范式的轉變”(koffer,1991)。交易營銷與關系營銷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前者以產品為中心,采用4Ps營銷組合為手段,著眼于單次交易活動收益的最大化;后者以長期關系為導向,采取關系方法(Relationshipapproach),注重新價值的創造和雙方關系中的交互作用,以構建企業持久競爭優勢。不少學者就此認為: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標志著傳統的交易營銷范式的終結。但關系營銷理論在實踐中遠不如理論者鼓吹的那樣具有影響力,很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營銷實踐仍然以4Ps營銷組合作為基本手段,營銷理論的主流仍然以4Ps組合的運用為主要特征。因此筆者認為,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雖然是兩種對立的營銷范式,但兩者適用于不同的交易類型和環境,不是完全對立而是可以并存、融合的。

一、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和營銷范式從交易向關系的轉變

在關系營銷出現以前的營銷理論以交易或者交換為研究的中心,早期重點研究營銷渠道的效率,其后消費者行為逐漸成為研究的中心,其中以4Ps營銷組合作為主要手段。關系營銷的思想出現很早,Mag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營銷的6項功能,其中的“契約功能”(contractualfunction)指的就是發展市場伙伴中的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60年代和70年代的兩篇論文催發了關系營銷理論的建立:其一,AdlerLee(1996)發現,企業之間的象征關系與傳統的營銷者——中介關系沒有直接聯系;其二,JohnArndt(1979)指出,企業趨向于與關鍵顧客和供應商建立持久關系而非僅僅只關注一次性的交易,并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內部市場化”。這兩篇論文在歐洲和北美產生很大影響。在他們提出的關系營銷思想基礎上,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關系營銷進行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有諾丁學派(Nordicschool),從服務營銷的研究出發,研究企業如何進行流程再造、實施內部營銷以對外部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及價值增加,IMP學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Group),研究的重點是產業市場的關系和網絡;社會交換學派,從社會交換的角度研究企業與顧客、供應商、競爭者,內部雇員、政府等關系。

關系營銷各學派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關系營銷,因此對關系營銷的定義也不同,主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如Bickert(1992)認為,關系營銷就是數據庫營銷;Jackson(1985)認為“關系營銷是與關鍵客戶建立牢靠、持久的關系的一個營銷導向”;Gronroos(1990)認為“營銷就是建立、保持和加強與顧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關系,以此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滿足和融合。這個過程是通過信任和承諾來實現的”。Gummesson(1990)從關系與互動的角度定義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是市場被看作關系、互動與網絡”。有些學者從更寬廣的角度認識關系營銷,如Morgan和Hunt(1994)認為“關系營銷是指所有的旨在建立、發展和保持成功的關系的一切活動”。本文的研究建立在Morgan和Hunt對關系營銷的定義基礎上。

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是兩種對立的營銷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以交易為導向的營銷認為,市場是由同質性的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至少在同一個細分市場是如此),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是由大批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每個顧客是需求和欲望、購買能力差異很大的個體,對企業來說,每個顧客對企業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市場營銷學的“20/80”理論,即企業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顧客說明,賣方不應對每個顧客都同等對待,應將有價值的關鍵客戶和其他客戶區別對待。

2.交易營銷認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主動性不同,即存在“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買賣雙方是各自獨立的因素,市場營銷就是賣方的單方行為,賣方用產品、價格,促銷等營銷組合手段刺激顧客購買,即S—O—R的刺激—反應模式。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都是由“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組成,具有特定需求的買方也存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的過程,雙方是互動的關系”。

3.交易營銷的交易活動是由具體的單個交易事件組成,各個交易活動之間不產生相互作用;關系營銷認為供求雙方的交易是連續過程,大量的交易都是重復進行的,前一次的交易往往對以后的交易活動產生作用。如果顧客有一次滿意的購買體驗,也就是在購買中得到超過預期的價值,那么,他就會把這種體驗帶到下次的交易活動中去。一次購買行為只是雙方關系序列中的一部分。

4.交易營銷的產品概念主要是指產品的實體價值,而關系營銷認為產品的價值既包括實體價值,也包括附在實體產品之上的服務,如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產品、從與供應商接觸過程中得到的愉和咨詢服務等。

5.交易營銷完全依靠市場價格機制發揮作用,供應商與顧客都是完全的理性“經濟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關系營銷以“關系”作為研究的核心,認為顧客在交易中不但要得到經濟價值還追求經濟價值以外的其他價值,顧客是有限理性的“社會人”,關系以互惠為基礎并存在“利他主義”傾向,關系的維護因素是信任與承諾,因此交易是處于市場價格機制與科層組織的行政指令之間的“關系范式”發揮作用。

6.交易營銷的價值來源于產品交易活動完成后價值在供應商、消費者、分銷商等在價值鏈上的分配,而關系易注重新價值的創造。關系營銷認為,客戶購買產品并不單純依據價格的高低,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可保證的穩定供貨、低的失敗概率、彈性的生產容量等。企業在與顧客、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相互的合作關系過程中,由于資源相互依賴、共同開發、信息共享、組織學習等因素,與交易營銷相比,關系營銷帶來更高的價值創造(MorganandHunt,1994)。

從關系的角度看待營銷是人類商業活動的本源的回歸,關系營銷是對市場營銷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將傳統交易營銷學研究的視角從關注一次性的交易轉向保留顧客;從有限地滿足顧客期望轉向高度的顧客服務;從有限的顧客聯系轉向高度的顧客聯系,從只關注顧客市場擴展到“六個市場”;營銷的目的從獲取短期利潤轉向與各方建立和諧的關系,大大擴展了市場營銷學研究的視野。但關系營銷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長期的“關系”帶來收益的同時,也不可忽視關系的成本和負面作用。關系營銷的應用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在效益與成本之間、長期與短期現金流等方面達到平衡。

二、關系營銷的應用和價值分析

根據在企業營銷的哲學、戰略和具體方法的不同,關系營銷共分為三個層次(LouisE.BooneandDavidL.Kurtz,1998):(1)一級關系營銷。是企業通過價格和其他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與企業建立長期交易關系。如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顧客給予財務獎勵的營銷計劃;(2)二級關系營銷。當企業不僅用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而是盡量了解單個顧客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并使服務個性化和人格化,來增加公司與顧客的社會聯系時,就進入二級關系營銷。二級關系營銷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建立顧客俱樂部;(3)三級關系營銷。是使企業和顧客互相依賴對方的結構性變化,也就是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在存在專用性資產和重復交易的條件下,一方放棄關系將會付出轉移成本(Switchingcost),關系的維持具有價值,從而形成“雙邊鎖定”。良好的結構性關系將提高客戶轉向競爭者的機會成本,同時也將增加客戶脫離競爭者而轉向本企業的利益。

關系營銷認為,一級關系營銷是低層次的,盡管這種方式對消費者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很難創造持久的顧客關系,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模仿從而失去優勢。三級關系營銷是高層次的,因為關系營銷不僅僅是手段而且是營銷哲學,雙方的關系是互惠、穩定的,給雙方帶來長期的價值,可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二級關系營銷是界于兩者之間的層次。

關系營銷理論認為,應用關系方法可以給企業帶來價值,主要體現在:

1.關系是減少不確定性的手段。企業在變化急劇的環境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供應商方面看,供應商可能根據市場情況提高價格使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供應商也可能轉向更加有利的客戶而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因不確定性而使原材料供應中斷使客戶遭受重大的損失。企業可以通過供貨合同約束供應商行為,但這種約束在一定的情況下并沒有很大約束力;從客戶方面看,需求的變化常常使企業的生產量供應不足或大量過剩,難以預期;從企業內部看,企業管理者不僅面臨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要面對內部許多限制因素,多數人沒有足夠的分析數據及精力去分析。在決策過程中,管理者必須減少可能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數量,設定某些因素是不變的。

關系易提供了解決復雜性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能選擇一次易與內部交易的折中——長期,重復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而內部交易則是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長期的關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兩種機制的不足而具有靈活性和效率。關系方法是市場價格機制、科層組織行政手段之間的配制資源的有效方式。

2.關系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在關系中,有幾方面因素減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應商數量減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費較少的時間收集信息和評估新的供應商,談判、協調、行為的控制和檢查等;(2)因雙方行為協調而降低單位成本,以及共同學習、經濟規模交易而降低價格。(3)因減少在幾個供應商之間轉換而降低的運作成本,其中包括雙方磨合成本。關系易的收益來源于交叉銷售、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和進入新市場的收益等。

3.利用外部資源實現效率。單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必須具備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同時,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企業擁有全部所需要的資源也使企業失去靈活性。為解決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與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矛盾,企業從孤立地依靠自有資源轉向建立關系。關系易在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構筑進入壁壘、能力互補等方面具有優勢。

4.關系營銷可使企業獲得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在單個公司來說,關系是一個重要資產。其價值不僅表現在創造效率和創新上,還表現在捉供信息、影響其他公司上。在許多公司,關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資產。關系是組織之間學習的良好途徑。

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這是因為關系具有兩面性:(1)相互依賴與失去獨立性的矛盾。關系意味著相互依賴,介入關系的一方不放棄一些獨立性是不可能的。關系的一方必然介入另一方的內部事物。建立關系對合作雙方還需要一定的資源需要,甚至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也要作相應的調整。關系限制了供應商和客戶選擇的自由性。如果介入關系,就不能自由地向其他供應商轉移。(2)雙方預期的價值的不對稱性。供應商和顧客對建立關系的意愿和條件可能不一致。從消費品市場來看,更多的情況是消費者缺乏關系的意愿。(3)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實際上是很難避免的。關系的管理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關系管理涉及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主動適應、學習與一定的忍耐能力。因此,單方面的信任與承諾并不能一定保證關系的順利發展。(4)關系方法限制競爭,導致社會福利的損失。如供應商對關系客戶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有人認為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歧視行為。其造成的結果是:有的新顧客只好介入關系,但另一部分新顧客因此而轉向其他供應商。(5)長期價值與短期收益的不一致性。建立關系需要雙方對關系進行投資,有些投資的回收要等待相對長的時間。而現有的企業財務現金流沒有能力反映其價值。企業的管理者在實現企業長期利益與獲得短期利益取悅股東的兩難選擇中,往往會選擇后者。

三、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的演化和兼容性

營銷采取關系導向還是交易導向關鍵在于雙方的意愿,而不是單方面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在雙方關系意愿匹配上達到平衡的基礎上,才可能發展關系易。如圖1所示:

在圖1中,如果供應商與顧客都是交易導向(I),或者雙方都是關系導向(Ⅳ),那么將達到平衡狀態;如果一方是交易導向而另一方是關系導向[(Ⅱ)、(Ⅲ)],表明一方具有關系的動機,而另一方卻以短期利益為目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發生,由于雙方交易意愿不匹配,必然會向(I)移動而不會向(Ⅳ)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更長的時間內,(I)、(Ⅳ)的平衡也可能是相對的,如在供、求雙方關系失敗的情況下,如果還維持交易,那么必然是狀態(I),即雙方都采取交易導向。

如果考察為什么供應商或客戶會采取交易或者關系導向,則取決于雙方各自希望從交易中得到什么,以及對交易方的了解程度,即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對交易導向的影響。更多的情況下,企業營銷中往往同時使用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導向,而不應說取其一而否定另一種方法。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關系或交易動機決定于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表現在:從客戶方面看,不同的客戶營銷導向不同,同一客戶在不同情況下營銷導向也不同,并不是所有顧客都愿意建立關系,有些則缺乏關系的意愿。從供應商方面看,對有的客戶希望建立穩定的長期關系,而對有的客戶則不希望建立關系。從產品和服務的性質看,有些適宜關系導向,而另一些則適宜于交易導向。如當產品定制化、差異性時,往往希望選擇特定供應商以滿足特殊需要;當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時,則缺乏關系交易的動機。從市場環境來看,關系營銷在環境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成效更大。而交易營銷適用于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雙方選擇交易導向還是關系導向,要看在交易目的、意愿、資源等方面的匹配情況。

2.營銷手段的應用應使短期收益與長期利益在一定時期內達到均衡。無論關系營銷還是交易營銷,其實施都要分析一定時期內的收益與成本,及時進行評估和決策。關系營銷重長期收益,而交易營銷立足于即時經濟收益。由于關系價值的經濟和社會雙重屬性,關系價值的評估有時需要管理者的主觀判斷,不能完全采取精確的財務上的計算方式。

第2篇

進入20世紀末,市場營銷學理論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營銷學中的“關系”范式的出現。“關系”范式以關系營銷(或關系易)理論為代表,關系營銷的概念是Berry于1983年最先提出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迅速發展,在西方市場營銷學理論界掀起一場革命,對市場營銷持“關系”觀點的學者對交易導向的營銷理論進行了批判,被稱為“營銷學研究范式的轉變”(koffer,1991)。交易營銷與關系營銷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前者以產品為中心,采用4Ps營銷組合為手段,著眼于單次交易活動收益的最大化;后者以長期關系為導向,采取關系方法(Relationshipapproach),注重新價值的創造和雙方關系中的交互作用,以構建企業持久競爭優勢。不少學者就此認為: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標志著傳統的交易營銷范式的終結。但關系營銷理論在實踐中遠不如理論者鼓吹的那樣具有影響力,很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營銷實踐仍然以4Ps營銷組合作為基本手段,營銷理論的主流仍然以4Ps組合的運用為主要特征。因此筆者認為,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雖然是兩種對立的營銷范式,但兩者適用于不同的交易類型和環境,不是完全對立而是可以并存、融合的。

一、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和營銷范式從交易向關系的轉變

在關系營銷出現以前的營銷理論以交易或者交換為研究的中心,早期重點研究營銷渠道的效率,其后消費者行為逐漸成為研究的中心,其中以4Ps營銷組合作為主要手段。關系營銷的思想出現很早,Mag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營銷的6項功能,其中的“契約功能”(contractualfunction)指的就是發展市場伙伴中的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60年代和70年代的兩篇論文催發了關系營銷理論的建立:其一,AdlerLee(1996)發現,企業之間的象征關系與傳統的營銷者——中介關系沒有直接聯系;其二,JohnArndt(1979)指出,企業趨向于與關鍵顧客和供應商建立持久關系而非僅僅只關注一次性的交易,并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內部市場化”。這兩篇論文在歐洲和北美產生很大影響。在他們提出的關系營銷思想基礎上,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關系營銷進行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有諾丁學派(Nordicschool),從服務營銷的研究出發,研究企業如何進行流程再造、實施內部營銷以對外部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及價值增加,IMP學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Group),研究的重點是產業市場的關系和網絡;社會交換學派,從社會交換的角度研究企業與顧客、供應商、競爭者,?誆抗馱薄⒄裙叵怠?/P>

關系營銷各學派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關系營銷,因此對關系營銷的定義也不同,主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如Bickert(1992)認為,關系營銷就是數據庫營銷;Jackson(1985)認為“關系營銷是與關鍵客戶建立牢靠、持久的關系的一個營銷導向”;Gronroos(1990)認為“營銷就是建立、保持和加強與顧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關系,以此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滿足和融合。這個過程是通過信任和承諾來實現的”。Gummesson(1990)從關系與互動的角度定義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是市場被看作關系、互動與網絡”。有些學者從更寬廣的角度認識關系營銷,如Morgan和Hunt(1994)認為“關系營銷是指所有的旨在建立、發展和保持成功的關系的一切活動”。本文的研究建立在Morgan和Hunt對關系營銷的定義基礎上。

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是兩種對立的營銷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以交易為導向的營銷認為,市場是由同質性的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至少在同一個細分市場是如此),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是由大批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每個顧客是需求和欲望、購買能力差異很大的個體,對企業來說,每個顧客對企業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市場營銷學的“20/80”理論,即企業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顧客說明,賣方不應對每個顧客都同等對待,應將有價值的關鍵客戶和其他客戶區別對待。

2.交易營銷認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主動性不同,即存在“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買賣雙方是各自獨立的因素,市場營銷就是賣方的單方行為,賣方用產品、價格,促銷等營銷組合手段刺激顧客購買,即S—O—R的刺激—反應模式。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都是由“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組成,具有特定需求的買方也存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的過程,雙方是互動的關系”。

3.交易營銷的交易活動是由具體的單個交易事件組成,各個交易活動之間不產生相互作用;關系營銷認為供求雙方的交易是連續過程,大量的交易都是重復進行的,前一次的交易往往對以后的交易活動產生作用。如果顧客有一次滿意的購買體驗,也就是在購買中得到超過預期的價值,那么,他就會把這種體驗帶到下次的交易活動中去。一次購買行為只是雙方關系序列中的一部分。

4.交易營銷的產品概念主要是指產品的實體價值,而關系營銷認為產品的價值既包括實體價值,也包括附在實體產品之上的服務,如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產品、從與供應商接觸過程中得到的愉和咨詢服務等。

5.交易營銷完全依靠市場價格機制發揮作用,供應商與顧客都是完全的理性“經濟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關系營銷以“關系”作為研究的核心,認為顧客在交易中不但要得到經濟價值還追求經濟價值以外的其他價值,顧客是有限理性的“社會人”,關系以互惠為基礎并存在“利他主義”傾向,關系的維護因素是信任與承諾,因此交易是處于市場價格機制與科層組織的行政指令之間的“關系范式”發揮作用。

6.交易營銷的價值來源于產品交易活動完成后價值在供應商、消費者、分銷商等在價值鏈上的分配,而關系易注重新價值的創造。關系營銷認為,客戶購買產品并不單純依據價格的高低,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可保證的穩定供貨、低的失敗概率、彈性的生產容量等。企業在與顧客、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相互的合作關系過程中,由于資源相互依賴、共同開發、信息共享、組織學習等因素,與交易營銷相比,關系營銷帶來更高的價值創造(MorganandHunt,1994)。

從關系的角度看待營銷是人類商業活動的本源的回歸,關系營銷是對市場營銷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將傳統交易營銷學研究的視角從關注一次性的交易轉向保留顧客;從有限地滿足顧客期望轉向高度的顧客服務;從有限的顧客聯系轉向高度的顧客聯系,從只關注顧客市場擴展到“六個市場”;營銷的目的從獲取短期利潤轉向與各方建立和諧的關系,大大擴展了市場營銷學研究的視野。但關系營銷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長期的“關系”帶來收益的同時,也不可忽視關系的成本和負面作用。關系營銷的應用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在效益與成本之間、長期與短期現金流等方面達到平衡。

二、關系營銷的應用和價值分析

根據在企業營銷的哲學、戰略和具體方法的不同,關系營銷共分為三個層次(LouisE.BooneandDavidL.Kurtz,1998):(1)一級關系營銷。是企業通過價格和其他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與企業建立長期交易關系。如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顧客給予財務獎勵的營銷計劃;(2)二級關系營銷。當企業不僅用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而是盡量了解單個顧客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并使服務個性化和人格化,來增加公司與顧客的社會聯系時,就進入二級關系營銷。二級關系營銷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建立顧客俱樂部;(3)三級關系營銷。是使企業和顧客互相依賴對方的結構性變化,也就是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在存在專用性資產和重復交易的條件下,一方放棄關系將會付出轉移成本(Switchingcost),關系的維持具有價值,從而形成“雙邊鎖定”。良好的結構性關系將提高客戶轉向競爭者的機會成本,同時也將增加客戶脫離競爭者而轉向本企業的利益。

關系營銷認為,一級關系營銷是低層次的,盡管這種方式對消費者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很難創造持久的顧客關系,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模仿從而失去優勢。三級關系營銷是高層次的,因為關系營銷不僅僅是手段而且是營銷哲學,雙方的關系是互惠、穩定的,給雙方帶來長期的價值,可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二級關系營銷是界于兩者之間的層次。

關系營銷理論認為,應用關系方法可以給企業帶來價值,主要體現在:

1.關系是減少不確定性的手段。企業在變化急劇的環境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供應商方面看,供應商可能根據市場情況提高價格使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供應商也可能轉向更加有利的客戶而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因不確定性而使原材料供應中斷使客戶遭受重大的損失。企業可以通過供貨合同約束供應商行為,但這種約束在一定的情況下并沒有很大約束力;從客戶方面看,需求的變化常常使企業的生產量供應不足或大量過剩,難以預期;從企業內部看,企業管理者不僅面臨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要面對內部許多限制因素,多數人沒有足夠的分析數據及精力去分析。在決策過程中,管理者必須減少可能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數量,設定某些因素是不變的。

關系易提供了解決復雜性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能選擇一次易與內部交易的折中——長期,重復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而內部交易則是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長期的關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兩種機制的不足而具有靈活性和效率。關系方法是市場價格機制、科層組織行政手段之間的配制資源的有效方式。

2.關系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在關系中,有幾方面因素減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應商數量減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費較少的時間收集信息和評估新的供應商,談判、協調、行為的控制和檢查等;(2)因雙方行為協調而降低單位成本,以及共同學習、經濟規模交易而降低價格。(3)因減少在幾個供應商之間轉換而降低的運作成本,其中包括雙方磨合成本。關系易的收益來源于交叉銷售、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和進入新市場的收益等。

3.利用外部資源實現效率。單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必須具備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同時,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企業擁有全部所需要的資源也使企業失去靈活性。為解決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與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矛盾,企業從孤立地依靠自有資源轉向建立關系。關系易在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構筑進入壁壘、能力互補等方面具有優勢。

4.關系營銷可使企業獲得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在單個公司來說,關系是一個重要資產。其價值不僅表現在創造效率和創新上,還表現在捉供信息、影響其他公司上。在許多公司,關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資產。關系是組織之間學習的良好途徑。

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這是因為關系具有兩面性:(1)相互依賴與失去獨立性的矛盾。關系意味著相互依賴,介入關系的一方不放棄一些獨立性是不可能的。關系的一方必然介入另一方的內部事物。建立關系對合作雙方還需要一定的資源需要,甚至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也要作相應的調整。關系限制了供應商和客戶選擇的自由性。如果介入關系,就不能自由地向其他供應商轉移。(2)雙方預期的價值的不對稱性。供應商和顧客對建立關系的意愿和條件可能不一致。從消費品市場來看,更多的情況是消費者缺乏關系的意愿。(3)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實際上是很難避免的。關系的管理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關系管理涉及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主動適應、學習與一定的忍耐能力。因此,單方面的信任與承諾并不能一定保證關系的順利發展。(4)關系方法限制競爭,導致社會福利的損失。如供應商對關系客戶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有人認為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歧視行為。其造成的結果是:有的新顧客只好介入關系,但另一部分新顧客因此而轉向其他供應商。(5)長期價值與短期收益的不一致性。建立關系需要雙方對關系進行投資,有些投資的回收要等待相對長的時間。而現有的企業財務現金流沒有能力反映其價?怠F笠檔墓芾碚咴謔迪制笠黨て誒嬗牖竦枚唐誒嬡霉啥牧僥蜒裰校嵫窈笳摺?/P>

三、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的演化和兼容性

營銷采取關系導向還是交易導向關鍵在于雙方的意愿,而不是單方面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在雙方關系意愿匹配上達到平衡的基礎上,才可能發展關系易。如圖1所示:

在圖1中,如果供應商與顧客都是交易導向(I),或者雙方都是關系導向(Ⅳ),那么將達到平衡狀態;如果一方是交易導向而另一方是關系導向[(Ⅱ)、(Ⅲ)],表明一方具有關系的動機,而另一方卻以短期利益為目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發生,由于雙方交易意愿不匹配,必然會向(I)移動而不會向(Ⅳ)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更長的時間內,(I)、(Ⅳ)的平衡也可能是相對的,如在供、求雙方關系失敗的情況下,如果還維持交易,那么必然是狀態(I),即雙方都采取交易導向。

如果考察為什么供應商或客戶會采取交易或者關系導向,則取決于雙方各自希望從交易中得到什么,以及對交易方的了解程度,即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對交易導向的影響。更多的情況下,企業營銷中往往同時使用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導向,而不應說取其一而否定另一種方法。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關系或交易動機決定于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表現在:從客戶方面看,不同的客戶營銷導向不同,同一客戶在不同情況下營銷導向也不同,并不是所有顧客都愿意建立關系,有些則缺乏關系的意愿。從供應商方面看,對有的客戶希望建立穩定的長期關系,而對有的客戶則不希望建立關系。從產品和服務的性質看,有些適宜關系導向,而另一些則適宜于交易導向。如當產品定制化、差異性時,往往希望選擇特定供應商以滿足特殊需要;當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時,則缺乏關系交易的動機。從市場環境來看,關系營銷在環境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成效更大。而交易營銷適用于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雙方選擇交易導向還是關系導向,要看在交易目的、意愿、資源等方面的匹配情況。

2.營銷手段的應用應使短期收益與長期利益在一定時期內達到均衡。無論關系營銷還是交易營銷,其實施都要分析一定時期內的收益與成本,及時進行評估和決策。關系營銷重長期收益,而交易營銷立足于即時經濟收益。由于關系價值的經濟和社會雙重屬性,關系價值的評估有時需要管理者的主觀判斷,不能完全采取精確的財務上的計算方式。

第3篇

進入20世紀末,市場營銷學理論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營銷學中的“關系”范式的出現。“關系”范式以關系營銷(或關系易)理論為代表,關系營銷的概念是Berry于1983年最先提出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迅速發展,在西方市場營銷學理論界掀起一場革命,對市場營銷持“關系”觀點的學者對交易導向的營銷理論進行了批判,被稱為“營銷學研究范式的轉變”(koffer,1991)。交易營銷與關系營銷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前者以產品為中心,采用4Ps營銷組合為手段,著眼于單次交易活動收益的最大化;后者以長期關系為導向,采取關系方法(Relationshipapproach),注重新價值的創造和雙方關系中的交互作用,以構建企業持久競爭優勢。不少學者就此認為: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標志著傳統的交易營銷范式的終結。但關系營銷理論在實踐中遠不如理論者鼓吹的那樣具有影響力,很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營銷實踐仍然以4Ps營銷組合作為基本手段,營銷理論的主流仍然以4Ps組合的運用為主要特征。因此筆者認為,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雖然是兩種對立的營銷范式,但兩者適用于不同的交易類型和環境,不是完全對立而是可以并存、融合的。

一、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和營銷范式從交易向關系的轉變

在關系營銷出現以前的營銷理論以交易或者交換為研究的中心,早期重點研究營銷渠道的效率,其后消費者行為逐漸成為研究的中心,其中以4Ps營銷組合作為主要手段。關系營銷的思想出現很早,Mag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營銷的6項功能,其中的“契約功能”(contractualfunction)指的就是發展市場伙伴中的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60年代和70年代的兩篇論文催發了關系營銷理論的建立:其一,AdlerLee(1996)發現,企業之間的象征關系與傳統的營銷者——中介關系沒有直接聯系;其二,JohnArndt(1979)指出,企業趨向于與關鍵顧客和供應商建立持久關系而非僅僅只關注一次性的交易,并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內部市場化”。這兩篇論文在歐洲和北美產生很大影響。在他們提出的關系營銷思想基礎上,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關系營銷進行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有諾丁學派(Nordicschool),從服務營銷的研究出發,研究企業如何進行流程再造、實施內部營銷以對外部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及價值增加,IMP學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Group),研究的重點是產業市場的關系和網絡;社會交換學派,從社會交換的角度研究企業與顧客、供應商、競爭者,?誆抗馱薄⒄裙叵怠?/P>

關系營銷各學派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關系營銷,因此對關系營銷的定義也不同,主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如Bickert(1992)認為,關系營銷就是數據庫營銷;Jackson(1985)認為“關系營銷是與關鍵客戶建立牢靠、持久的關系的一個營銷導向”;Gronroos(1990)認為“營銷就是建立、保持和加強與顧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關系,以此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滿足和融合。這個過程是通過信任和承諾來實現的”。Gummesson(1990)從關系與互動的角度定義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是市場被看作關系、互動與網絡”。有些學者從更寬廣的角度認識關系營銷,如Morgan和Hunt(1994)認為“關系營銷是指所有的旨在建立、發展和保持成功的關系的一切活動”。本文的研究建立在Morgan和Hunt對關系營銷的定義基礎上。

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是兩種對立的營銷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以交易為導向的營銷認為,市場是由同質性的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至少在同一個細分市場是如此),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是由大批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每個顧客是需求和欲望、購買能力差異很大的個體,對企業來說,每個顧客對企業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市場營銷學的“20/80”理論,即企業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顧客說明,賣方不應對每個顧客都同等對待,應將有價值的關鍵客戶和其他客戶區別對待。

2.交易營銷認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主動性不同,即存在“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買賣雙方是各自獨立的因素,市場營銷就是賣方的單方行為,賣方用產品、價格,促銷等營銷組合手段刺激顧客購買,即S—O—R的刺激—反應模式。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都是由“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組成,具有特定需求的買方也存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的過程,雙方是互動的關系”。

3.交易營銷的交易活動是由具體的單個交易事件組成,各個交易活動之間不產生相互作用;關系營銷認為供求雙方的交易是連續過程,大量的交易都是重復進行的,前一次的交易往往對以后的交易活動產生作用。如果顧客有一次滿意的購買體驗,也就是在購買中得到超過預期的價值,那么,他就會把這種體驗帶到下次的交易活動中去。一次購買行為只是雙方關系序列中的一部分。

4.交易營銷的產品概念主要是指產品的實體價值,而關系營銷認為產品的價值既包括實體價值,也包括附在實體產品之上的服務,如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產品、從與供應商接觸過程中得到的愉和咨詢服務等。

5.交易營銷完全依靠市場價格機制發揮作用,供應商與顧客都是完全的理性“經濟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關系營銷以“關系”作為研究的核心,認為顧客在交易中不但要得到經濟價值還追求經濟價值以外的其他價值,顧客是有限理性的“社會人”,關系以互惠為基礎并存在“利他主義”傾向,關系的維護因素是信任與承諾,因此交易是處于市場價格機制與科層組織的行政指令之間的“關系范式”發揮作用。

6.交易營銷的價值來源于產品交易活動完成后價值在供應商、消費者、分銷商等在價值鏈上的分配,而關系易注重新價值的創造。關系營銷認為,客戶購買產品并不單純依據價格的高低,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可保證的穩定供貨、低的失敗概率、彈性的生產容量等。企業在與顧客、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相互的合作關系過程中,由于資源相互依賴、共同開發、信息共享、組織學習等因素,與交易營銷相比,關系營銷帶來更高的價值創造(MorganandHunt,1994)。

從關系的角度看待營銷是人類商業活動的本源的回歸,關系營銷是對市場營銷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將傳統交易營銷學研究的視角從關注一次性的交易轉向保留顧客;從有限地滿足顧客期望轉向高度的顧客服務;從有限的顧客聯系轉向高度的顧客聯系,從只關注顧客市場擴展到“六個市場”;營銷的目的從獲取短期利潤轉向與各方建立和諧的關系,大大擴展了市場營銷學研究的視野。但關系營銷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長期的“關系”帶來收益的同

時,也不可忽視關系的成本和負面作用。關系營銷的應用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在效益與成本之間、長期與短期現金流等方面達到平衡。

二、關系營銷的應用和價值分析

根據在企業營銷的哲學、戰略和具體方法的不同,關系營銷共分為三個層次(LouisE.BooneandDavidL.Kurtz,1998):(1)一級關系營銷。是企業通過價格和其他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與企業建立長期交易關系。如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顧客給予財務獎勵的營銷計劃;(2)二級關系營銷。當企業不僅用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而是盡量了解單個顧客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并使服務個性化和人格化,來增加公司與顧客的社會聯系時,就進入二級關系營銷。二級關系營銷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建立顧客俱樂部;(3)三級關系營銷。是使企業和顧客互相依賴對方的結構性變化,也就是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在存在專用性資產和重復交易的條件下,一方放棄關系將會付出轉移成本(Switchingcost),關系的維持具有價值,從而形成“雙邊鎖定”。良好的結構性關系將提高客戶轉向競爭者的機會成本,同時也將增加客戶脫離競爭者而轉向本企業的利益。

關系營銷認為,一級關系營銷是低層次的,盡管這種方式對消費者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很難創造持久的顧客關系,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模仿從而失去優勢。三級關系營銷是高層次的,因為關系營銷不僅僅是手段而且是營銷哲學,雙方的關系是互惠、穩定的,給雙方帶來長期的價值,可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二級關系營銷是界于兩者之間的層次。

關系營銷理論認為,應用關系方法可以給企業帶來價值,主要體現在:

1.關系是減少不確定性的手段。企業在變化急劇的環境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供應商方面看,供應商可能根據市場情況提高價格使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供應商也可能轉向更加有利的客戶而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因不確定性而使原材料供應中斷使客戶遭受重大的損失。企業可以通過供貨合同約束供應商行為,但這種約束在一定的情況下并沒有很大約束力;從客戶方面看,需求的變化常常使企業的生產量供應不足或大量過剩,難以預期;從企業內部看,企業管理者不僅面臨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要面對內部許多限制因素,多數人沒有足夠的分析數據及精力去分析。在決策過程中,管理者必須減少可能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數量,設定某些因素是不變的。

關系易提供了解決復雜性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能選擇一次易與內部交易的折中——長期,重復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而內部交易則是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長期的關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兩種機制的不足而具有靈活性和效率。關系方法是市場價格機制、科層組織行政手段之間的配制資源的有效方式。

2.關系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在關系中,有幾方面因素減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應商數量減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費較少的時間收集信息和評估新的供應商,談判、協調、行為的控制和檢查等;(2)因雙方行為協調而降低單位成本,以及共同學習、經濟規模交易而降低價格。(3)因減少在幾個供應商之間轉換而降低的運作成本,其中包括雙方磨合成本。關系易的收益來源于交叉銷售、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和進入新市場的收益等。

3.利用外部資源實現效率。單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必須具備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同時,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企業擁有全部所需要的資源也使企業失去靈活性。為解決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與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矛盾,企業從孤立地依靠自有資源轉向建立關系。關系易在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構筑進入壁壘、能力互補等方面具有優勢。

4.關系營銷可使企業獲得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在單個公司來說,關系是一個重要資產。其價值不僅表現在創造效率和創新上,還表現在捉供信息、影響其他公司上。在許多公司,關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資產。關系是組織之間學習的良好途徑。

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這是因為關系具有兩面性:(1)相互依賴與失去獨立性的矛盾。關系意味著相互依賴,介入關系的一方不放棄一些獨立性是不可能的。關系的一方必然介入另一方的內部事物。建立關系對合作雙方還需要一定的資源需要,甚至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也要作相應的調整。關系限制了供應商和客戶選擇的自由性。如果介入關系,就不能自由地向其他供應商轉移。(2)雙方預期的價值的不對稱性。供應商和顧客對建立關系的意愿和條件可能不一致。從消費品市場來看,更多的情況是消費者缺乏關系的意愿。(3)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實際上是很難避免的。關系的管理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關系管理涉及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主動適應、學習與一定的忍耐能力。因此,單方面的信任與承諾并不能一定保證關系的順利發展。(4)關系方法限制競爭,導致社會福利的損失。如供應商對關系客戶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有人認為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歧視行為。其造成的結果是:有的新顧客只好介入關系,但另一部分新顧客因此而轉向其他供應商。(5)長期價值與短期收益的不一致性。建立關系需要雙方對關系進行投資,有些投資的回收要等待相對長的時間。而現有的企業財務現金流沒有能力反映其價?怠F笠檔墓芾碚咴謔迪制笠黨て誒嬗牖竦枚唐誒嬡霉啥牧僥蜒裰校嵫窈笳摺?/P>

三、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的演化和兼容性

營銷采取關系導向還是交易導向關鍵在于雙方的意愿,而不是單方面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在雙方關系意愿匹配上達到平衡的基礎上,才可能發展關系易。如圖1所示:

在圖1中,如果供應商與顧客都是交易導向(I),或者雙方都是關系導向(Ⅳ),那么將達到平衡狀態;如果一方是交易導向而另一方是關系導向[(Ⅱ)、(Ⅲ)],表明一方具有關系的動機,而另一方卻以短期利益為目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發生,由于雙方交易意愿不匹配,必然會向(I)移動而不會向(Ⅳ)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更長的時間內,(I)、(Ⅳ)的平衡也可能是相對的,如在供、求雙方關系失敗的情況下,如果還維持交易,那么必然是狀態(I),即雙方都采取交易導向。

如果考察為什么供應商或客戶會采取交易或者關系導向,則取決于雙方各自希望從交易中得到什么,以及對交易方的了解程度,即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對交易導向的影響。更多的情況下,企業營銷中往往同時使用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導向,而不應說取其一而否定另一種方法。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關系或交易動機決定于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表現在:從客戶方面看,不同的客戶營銷導向不同,同一客戶在不同情況下營銷導向也不同,并不是所有顧客都愿意建立關系,有些則缺乏關系的意愿。從供應商方面看,對有的客戶希

望建立穩定的長期關系,而對有的客戶則不希望建立關系。從產品和服務的性質看,有些適宜關系導向,而另一些則適宜于交易導向。如當產品定制化、差異性時,往往希望選擇特定供應商以滿足特殊需要;當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時,則缺乏關系交易的動機。從市場環境來看,關系營銷在環境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成效更大。而交易營銷適用于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雙方選擇交易導向還是關系導向,要看在交易目的、意愿、資源等方面的匹配情況。

2.營銷手段的應用應使短期收益與長期利益在一定時期內達到均衡。無論關系營銷還是交易營銷,其實施都要分析一定時期內的收益與成本,及時進行評估和決策。關系營銷重長期收益,而交易營銷立足于即時經濟收益。由于關系價值的經濟和社會雙重屬性,關系價值的評估有時需要管理者的主觀判斷,不能完全采取精確的財務上的計算方式。

第4篇

一、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和營銷范式從交易向關系的轉變

在關系營銷出現以前的營銷理論以交易或者交換為研究的中心,早期重點研究營銷渠道的效率,其后消費者行為逐漸成為研究的中心,其中以4Ps營銷組合作為主要手段。關系營銷的思想出現的很早,Mag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營銷的6項功能,其中的“契約功能”(contractualfunction)指的就是發展市場伙伴中的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60年代和70年代的兩篇論文催發了關系營銷理論的建立:其一,AdlerLee(1966)發現,企業之間的象征關系與傳統的營銷者——中介關系沒有直接聯系;其二,JohnArndt(1979)指出,企業趨向于與關鍵顧客和供應商建立持久關系而非僅僅只關注一次性的交易,并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內部市場化”。這兩篇論文在歐洲和北美產生很大影響。在他們提出的關系營銷思想基礎上,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關系營銷進行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有諾丁學派(Nordicschool),從服務營銷的研究出發,研究企業如何進行流程再造、實施內部營銷以對外部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及價值增加;IMP學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Group),研究的重點是產業市場的關系和網絡;社會交換學派(SocialExchangeSchool),從社會交換的角度研究企業與顧客、供應商、競爭者、內部雇員、政府等關系。

關系營銷各學派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關系營銷,因此對關系營銷的定義也不同,主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如Bickert(1992)認為,關系營銷就是數據庫營銷;Jackson(1985)認為“關系營銷是與關鍵客戶建立牢靠、持久的關系的一個營銷導向”;Gronroos(1990)認為“營銷就是建立、保持和加強與顧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關系,以此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滿足和融合。這個過程是通過信任和承諾來實現的”。Gummesson(1990)從關系與互動的角度定義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是市場被看作關系、互動與網絡”。有些學者從更寬廣的角度認識關系營銷,如Morgan和Hunt(1994)認為“關系營銷是指所有的旨在建立、發展和保持成功的關系的一切活動”。本文的研究建立在Morgan和Hunt對關系營銷的定義的基礎上。

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是兩種對立的營銷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的以交易為導向的營銷認為市場是由同質性的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至少在同一個細分市場是如此),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是由大批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每個顧客是需求和欲望、購買能力差異很大的個體,對企業來說,每個顧客對企業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市場營銷學的“20/80”理論,即企業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顧客說明,賣方不應對每個顧客都同等對待,應將有價值的關鍵客戶和其他客戶區別對待。

(二)交易營銷認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主動性不同,即存在“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買賣雙方是各自獨立的因素,市場營銷就是賣方的單方行為,賣方用產品、價格、促銷等營銷組合手段刺激顧客購買,即S—O—R的刺激—反應模式。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都是由“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組成,具有特定需求的買方也存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的過程,雙方是互動的關系。

(三)交易營銷的交易活動是由具體的單個交易事件組成,各個交易活動之間不產生相互作用;關系營銷認為供求雙方的交易是連續過程,大量的交易都是重復進行的,前一次的交易往往對以后的交易活動產生作用。如果顧客有一次滿意的購買體驗,也就是在購買中得到超過預期的價值,那么,他就會把這種體驗帶到下次的交易活動中去。一次購買行為只是雙方關系序列中一部分。

(四)交易營銷的產品概念主要是指產品的實體價值,而關系營銷認為產品的價值既包括實體價值,也包括附在實體產品之上的服務,如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產品、從與供應商接觸過程中得到的愉和咨詢服務等。

(五)交易營銷完全依靠市場價格機制發揮作用,供應商與顧客都是完全的理性“經濟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關系營銷以“關系”作為研究的核心,認為顧客在交易中不但要得到經濟價值還追求經濟價值以外的其他價值,顧客是有限理性的“社會人”,關系以互惠為基礎并存在“利他主義”傾向,關系的維護因素是信任與承諾,因此交易是處于市場價格機制與科層組織的行政指令之間的“關系范式”發揮作用。

(六)交易營銷的價值來源于產品交易活動完成后價值在供應商、消費者、分銷商等在價值鏈上的分配,而關系易注重新價值的創造。關系營銷認為,客戶購買產品并不單純依據價格的高低,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可保證的穩定供貨、低的失敗概率、彈性的生產容量等。企業在與顧客、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相互的合作關系過程中,由于資源相互依賴、共同開發、信息供享、組織學習等因素,與交易營銷相比,帶來更高的價值創造(MorganandHunt,1994)。

從關系的角度看待營銷是人類商業活動的本源的回歸,關系營銷是對市場營銷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將傳統交易營銷學研究的視角從關注一次性的交易轉向保留顧客;從有限地滿足顧客期望轉向高度的顧客服務;從有限的顧客聯系轉向高度的顧客聯系;從只關注顧客市場擴展到“六個市場”;營銷的目的從獲取短期利潤轉向與各方建立和諧的關系,大大擴展了市場營銷學研究的視野。但關系營銷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長期的“關系”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有不可忽視關系的成本和負面作用。關系營銷的應用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在效益與成本之間、長期與短期現金流等方面達到平衡。

二、關系營銷的應用和價值分析

根據在企業營銷的哲學、戰略和具體方法的不同,關系營銷共分為三個層次(LouisE.BooneandDavidL.Kurtz,1998):(1)一級關系營銷。是企業通過價格和其他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與企業建立長期交易關系。如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顧客給予財務獎勵的營銷計劃;(2)二級關系營銷。當企業不僅用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而是盡量了解單個顧客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并使服務個性化和人格化,來增加公司與顧客的社會聯系時,就進入二級關系營銷。二級關系營銷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建立顧客俱樂部;(3)三級關系營銷。是使企業和顧客互相依賴對方的結構性變化,也就是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在存在專用性資產和重復交易的條件下,一方放棄關系將會付出轉移成

本(Switchingcost),關系的維持具有價值,從而形成“雙邊鎖定”。良好的結構性關系將提高客戶轉向競爭者的機會成本,同時也將增加客戶脫離競爭者而轉向本企業的利益。

關系營銷認為,一級關系營銷是低層次的,盡管這種方式對消費者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很難創造持久的顧客關系,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模仿從而失去優勢。三級關系營銷是高層次的,因為關系營銷不僅僅是手段而且是營銷哲學,雙方的關系是互惠、穩定的,給雙方帶來長期的價值,可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二級關系營銷是界于兩者之間的層次。

關系營銷理論認為,應用關系方法可以給企業帶來價值,主要體現在:

(一)關系是減少不確定性的手段。企業在變化急劇的環境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供應商方面看,供應商可能根據市場情況提高價格使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供應商也可能轉向更加有利的客戶而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因不確定性而使原材料供應中斷使客戶遭受重大的損失。企業可以通過供貨合同約束供應商行為,但這種約束在一定的情況下并沒有很大約束力;從客戶方面看,需求的變化常常使企業的生產量供應不足或大量過剩,難以預期;從企業內部看,企業管理者不僅面臨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要面對內部許多限制因素,多數人沒有足夠的分析數據及精力去分析。在決策過程中,管理者必須減少可能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數量,設定某些因素是不變的。

關系易提供了解決復雜性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能選擇一次易與內部交易的折中——長期、重復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而內部交易則是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長期的關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兩種機制的不足而具有靈活性和效率。關系方法是市場價格機制、科層組織行政手段之間的配制資源的有效方式。

(二)關系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新收益。在關系中,有幾方面因素減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應商數量減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費較少的時間收集信息和評估新的供應商,談判、協調、行為的控制和檢查等;(2)因雙方行為協調而降低單位成本,以及共同學習、經濟規模交易而降低價格。(3)因減少在幾個供應商轉換而降低的運作成本,其中包括雙方磨合成本。關系易新的收益來源于交叉銷售、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和進入新市場的收益等。

(三)利用外部資源實現效率。單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必須具備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同時,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企業擁有全部所需要的資源也使企業失去靈活性。為解決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與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矛盾,企業從孤立地依靠自有資源轉向建立關系。關系易在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構筑進入壁壘、能力互補等方面具有優勢。

(四)關系營銷可使企業獲得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在單個公司來說,關系是一個重要資產。他們的價值不僅表現在創造效率和創新,還表現在提供信息、影響其他公司。在許多公司,關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資產。關系是組織之間學習的良好途徑。

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這是因為關系具有兩面性:(1)相互依賴與失去獨立性的矛盾。關系意味著相互依賴,介入關系的一方不放棄一些獨立性是不可能的。關系的一方必然介入另一方的內部事物。建立關系對合作雙方還需要一定的資源需要,甚至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也要作相應的調整。關系限制了供應商和客戶選擇的自由性。如果介入關系,就不能自由地向其他供應商轉移。(2)雙方預期的價值的不對稱性。供應商和顧客對建立關系的意愿和條件可能不一致。從消費品市場來看,更多的情況是消費者缺乏關系的意愿。(3)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實際上是很難避免的。關系的管理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關系管理涉及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主動適應、學習與一定的忍耐能力。因此,單方面的信任與承諾并不能一定保證關系的順利發展;(4)關系方法限制競爭,導致社會福利的損失。如供應商對關系客戶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有人認為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歧視行為。其造成的結果是:有的新顧客只好介入關系,但另一部分新顧客因此而轉向其他供應商;(5)長期價值與短期收益的不一致性。建立關系需要雙方對關系進行投資,有些投資的回收要等待相對長的時間。而現有的企業財務現金流沒有能力反映其價值。企業的管理者在實現企業長期利益與獲得短期利益取悅股東的兩難選擇中,往往會選擇后者。

三、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的演化和兼容性

營銷采取關系導向還是交易導向關鍵在于雙方的意愿,而不是單方面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在雙方關系意愿匹配上達到平衡的基礎上,才可能發展關系易。如下圖所示:

在上圖中,如果供應商與顧客都是交易導向(Ⅰ),或者雙方都是關系導向(Ⅳ),那么將達到平衡狀態;如果一方是交易導向而另一方是關系導向[(Ⅱ)、(Ⅲ)],表明一方具有關系的動機,而另一方卻以短期利益為目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發生,由于雙方交易意愿不匹配,必然會向(Ⅰ)移動而不會向(Ⅳ)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更長的時間內,(Ⅰ)、(Ⅳ)的平衡也可能是相對的,如在供、求雙方關系失敗的情況下,如果還維持交易,那么必然是狀態(Ⅰ),即雙方都采取交易導向。

如果考察為什么供應商或客戶會采取交易或者關系導向,則取決于雙方各自希望從交易中得到什么,以及對交易方的了解程度,即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對交易導向的影響。更多的情況下,企業營銷中往往同時使用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導向,而不應說取其一而否定另一種方法。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關系或交易動機決定于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表現在:從客戶方面看,不同的客戶營銷導向不同,同一客戶在不同情況下營銷導向也不同,并不是所有顧客都愿意建立關系,有些則缺乏關系的意愿。從供應商方面看,對有的客戶希望建立穩定的長期關系,而對有的客戶則不希望建立關系。從產品和服務的性質看,有些適宜關系導向,而另一些則適宜于交易導向。如當產品定制化、差異性時,往往希望選擇特定供應商以滿足特殊需求;當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時,則缺乏關系交易的動機。從市場環境來看,關系營銷在環境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成效更大,而交易營銷適用于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雙方選擇交易導向還是關系導向,要看在交易目的、意愿、資源等方面的匹配情況。

(二)營銷手段的應用應使短期收益與長期利益的在一定時期內達到均衡。無論關系營銷還是交易營銷,其實施都要分析一定時期內收益與成本,及時進行評估和決策。關系營銷注重長期收益,而交易營銷立足于即時經濟收益。由于關系價值的經濟和社會雙重屬性,關系價值的評估有時需要管理者的主觀判斷,不能完全采取精確的財務上的計算方式。

(三)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企業與顧客的距離縮短,雙方的溝通更加便利。關系營銷的核心之一是雙方關系過程中的互動,即通過直接接觸與溝通實現價值,而交易營銷主要是通過分銷渠道與顧客間接溝通。在買賣雙方的關系中,雙方直接接觸的距離越近,建立關系的愿望就越迫切。在通過分銷渠道間接面對大量消費者時,廠商主要是通過提高品牌宣傳忠誠度來加強與消費者關系的。在過去,之所以存在“消極的顧客”與“積極的廠商”,根本原因在于雙方溝通的便利性的不對稱,而不是顧客缺乏主動溝通的意愿。企業可以通過媒體、促銷活動向消費者傳遞信息,而消費者卻缺乏有效的渠道。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特別是國際互聯網,雙方的溝通與接觸更加直接、頻繁、快捷。從這一點上看

,現代技術的發展使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在技術支撐上進一步融合。

(四)關系性營銷方法與4Ps營銷組合可以演化與并存。在關系營銷的三個層次中,其中第一層次的關系營銷與4Ps營銷組合近似,是界于兩種方法之間的混合方法。在交易營銷中,產品的差異化滿足顧客特定需求,需求滿足導致顧客滿意,顧客滿意又引致重復購買,重復購買意味著雙方有可能建立長期關系。因此,可以說產品的差異化是交易營銷向關系營銷轉化的動因之一;從企業的品牌看,消費者對特定品牌的忠誠也一定程度體現了關系營銷的理念;從關系本身看,關系不但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還是一個演化的過程。關系即可以是緊密的伙伴關系,也可以是松散的客戶關系,其深度決定于雙方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看,從不建立關系、松散的關系到緊密的關系形成一個序列,他們之間并不是完全對立的而是演化的。

參考文獻:

[1]AndrianJ.Palmer:Relationshipmarketing:auniversal;paradigmormanagementfad[J],Thelearningorganization,Vol3,Number3,1996.

[2]ChristianGronroos,:Frommarketingmixtorelationshipmarketing:towardsparadigmshiftinmarketing[J],Managementdecision,Vol.32No2,1994

[3]FredericE.Webster,Thechangingroleofmarketing[J],Jr,Vol.56(Oct1992),Journalofmarketing.

[4]JaquelinePels:Exchangerelationshipmarketinginconsumermarkets[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Vol.33No.1/2,1999.

第5篇

進入20世紀末,市場營銷學理論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營銷學中的“關系”范式的出現。“關系”范式以關系營銷(或關系易)理論為代表,關系營銷的概念是Berry于1983年最先提出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迅速發展,在西方市場營銷學理論界掀起一場革命,對市場營銷持“關系”觀點的學者對交易導向的營銷理論進行了批判,被稱為“營銷學研究范式的轉變”(koffer,1991)。交易營銷與關系營銷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前者以產品為中心,采用4Ps營銷組合為手段,著眼于單次交易活動收益的最大化;后者以長期關系為導向,采取關系方法(Relationshipapproach),注重新價值的創造和雙方關系中的交互作用,以構建企業持久競爭優勢。不少學者就此認為: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標志著傳統的交易營銷范式的終結。但關系營銷理論在實踐中遠不如理論者鼓吹的那樣具有影響力,很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營銷實踐仍然以4Ps營銷組合作為基本手段,營銷理論的主流仍然以4Ps組合的運用為主要特征。因此筆者認為,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雖然是兩種對立的營銷范式,但兩者適用于不同的交易類型和環境,不是完全對立而是可以并存、融合的。

一、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和營銷范式從交易向關系的轉變

在關系營銷出現以前的營銷理論以交易或者交換為研究的中心,早期重點研究營銷渠道的效率,其后消費者行為逐漸成為研究的中心,其中以4Ps營銷組合作為主要手段。關系營銷的思想出現很早,Mag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營銷的6項功能,其中的“契約功能”(contractualfunction)指的就是發展市場伙伴中的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60年代和70年代的兩篇論文催發了關系營銷理論的建立:其一,AdlerLee(1996)發現,企業之間的象征關系與傳統的營銷者——中介關系沒有直接聯系;其二,JohnArndt(1979)指出,企業趨向于與關鍵顧客和供應商建立持久關系而非僅僅只關注一次性的交易,并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內部市場化”。這兩篇論文在歐洲和北美產生很大影響。在他們提出的關系營銷思想基礎上,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關系營銷進行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有諾丁學派(Nordicschool),從服務營銷的研究出發,研究企業如何進行流程再造、實施內部營銷以對外部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及價值增加,IMP學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Group),研究的重點是產業市場的關系和網絡;社會交換學派,從社會交換的角度研究企業與顧客、供應商、競爭者,內部雇員、政府等關系。

關系營銷各學派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關系營銷,因此對關系營銷的定義也不同,主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如Bickert(1992)認為,關系營銷就是數據庫營銷;Jackson(1985)認為“關系營銷是與關鍵客戶建立牢靠、持久的關系的一個營銷導向”;Gronroos(1990)認為“營銷就是建立、保持和加強與顧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關系,以此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滿足和融合。這個過程是通過信任和承諾來實現的”。Gummesson(1990)從關系與互動的角度定義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是市場被看作關系、互動與網絡”。有些學者從更寬廣的角度認識關系營銷,如Morgan和Hunt(1994)認為“關系營銷是指所有的旨在建立、發展和保持成功的關系的一切活動”。本文的研究建立在Morgan和Hunt對關系營銷的定義基礎上。

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是兩種對立的營銷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以交易為導向的營銷認為,市場是由同質性的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至少在同一個細分市場是如此),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是由大批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每個顧客是需求和欲望、購買能力差異很大的個體,對企業來說,每個顧客對企業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市場營銷學的“20/80”理論,即企業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顧客說明,賣方不應對每個顧客都同等對待,應將有價值的關鍵客戶和其他客戶區別對待。

2.交易營銷認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主動性不同,即存在“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買賣雙方是各自獨立的因素,市場營銷就是賣方的單方行為,賣方用產品、價格,促銷等營銷組合手段刺激顧客購買,即S—O—R的刺激—反應模式。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都是由“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組成,具有特定需求的買方也存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的過程,雙方是互動的關系”。

3.交易營銷的交易活動是由具體的單個交易事件組成,各個交易活動之間不產生相互作用;關系營銷認為供求雙方的交易是連續過程,大量的交易都是重復進行的,前一次的交易往往對以后的交易活動產生作用。如果顧客有一次滿意的購買體驗,也就是在購買中得到超過預期的價值,那么,他就會把這種體驗帶到下次的交易活動中去。一次購買行為只是雙方關系序列中的一部分。

4.交易營銷的產品概念主要是指產品的實體價值,而關系營銷認為產品的價值既包括實體價值,也包括附在實體產品之上的服務,如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產品、從與供應商接觸過程中得到的愉和咨詢服務等。

5.交易營銷完全依靠市場價格機制發揮作用,供應商與顧客都是完全的理性“經濟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關系營銷以“關系”作為研究的核心,認為顧客在交易中不但要得到經濟價值還追求經濟價值以外的其他價值,顧客是有限理性的“社會人”,關系以互惠為基礎并存在“利他主義”傾向,關系的維護因素是信任與承諾,因此交易是處于市場價格機制與科層組織的行政指令之間的“關系范式”發揮作用。

6.交易營銷的價值來源于產品交易活動完成后價值在供應商、消費者、分銷商等在價值鏈上的分配,而關系易注重新價值的創造。關系營銷認為,客戶購買產品并不單純依據價格的高低,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可保證的穩定供貨、低的失敗概率、彈性的生產容量等。企業在與顧客、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相互的合作關系過程中,由于資源相互依賴、共同開發、信息共享、組織學習等因素,與交易營銷相比,關系營銷帶來更高的價值創造(MorganandHunt,1994)。

從關系的角度看待營銷是人類商業活動的本源的回歸,關系營銷是對市場營銷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將傳統交易營銷學研究的視角從關注一次性的交易轉向保留顧客;從有限地滿足顧客期望轉向高度的顧客服務;從有限的顧客聯系轉向高度的顧客聯系,從只關注顧客市場擴展到“六個市場”;營銷的目的從獲取短期利潤轉向與各方建立和諧的關系,大大擴展了市場營銷學研究的視野。但關系營銷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長期的“關系”帶來收益的同時,也不可忽視關系的成本和負面作用。關系營銷的應用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在效益與成本之間、長期與短期現金流等方面達到平衡。

二、關系營銷的應用和價值分析

根據在企業營銷的哲學、戰略和具體方法的不同,關系營銷共分為三個層次(LouisE.BooneandDavidL.Kurtz,1998):(1)一級關系營銷。是企業通過價格和其他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與企業建立長期交易關系。如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顧客給予財務獎勵的營銷計劃;(2)二級關系營銷。當企業不僅用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而是盡量了解單個顧客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并使服務個性化和人格化,來增加公司與顧客的社會聯系時,就進入二級關系營銷。二級關系營銷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建立顧客俱樂部;(3)三級關系營銷。是使企業和顧客互相依賴對方的結構性變化,也就是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在存在專用性資產和重復交易的條件下,一方放棄關系將會付出轉移成本(Switchingcost),關系的維持具有價值,從而形成“雙邊鎖定”。良好的結構性關系將提高客戶轉向競爭者的機會成本,同時也將增加客戶脫離競爭者而轉向本企業的利益。

關系營銷認為,一級關系營銷是低層次的,盡管這種方式對消費者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很難創造持久的顧客關系,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模仿從而失去優勢。三級關系營銷是高層次的,因為關系營銷不僅僅是手段而且是營銷哲學,雙方的關系是互惠、穩定的,給雙方帶來長期的價值,可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二級關系營銷是界于兩者之間的層次。

關系營銷理論認為,應用關系方法可以給企業帶來價值,主要體現在:

1.關系是減少不確定性的手段。企業在變化急劇的環境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供應商方面看,供應商可能根據市場情況提高價格使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供應商也可能轉向更加有利的客戶而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因不確定性而使原材料供應中斷使客戶遭受重大的損失。企業可以通過供貨合同約束供應商行為,但這種約束在一定的情況下并沒有很大約束力;從客戶方面看,需求的變化常常使企業的生產量供應不足或大量過剩,難以預期;從企業內部看,企業管理者不僅面臨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要面對內部許多限制因素,多數人沒有足夠的分析數據及精力去分析。在決策過程中,管理者必須減少可能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數量,設定某些因素是不變的。

關系易提供了解決復雜性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能選擇一次易與內部交易的折中——長期,重復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而內部交易則是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長期的關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兩種機制的不足而具有靈活性和效率。關系方法是市場價格機制、科層組織行政手段之間的配制資源的有效方式。

2.關系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在關系中,有幾方面因素減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應商數量減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費較少的時間收集信息和評估新的供應商,談判、協調、行為的控制和檢查等;(2)因雙方行為協調而降低單位成本,以及共同學習、經濟規模交易而降低價格。(3)因減少在幾個供應商之間轉換而降低的運作成本,其中包括雙方磨合成本。關系易的收益來源于交叉銷售、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和進入新市場的收益等。

3.利用外部資源實現效率。單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必須具備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同時,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企業擁有全部所需要的資源也使企業失去靈活性。為解決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與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矛盾,企業從孤立地依靠自有資源轉向建立關系。關系易在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構筑進入壁壘、能力互補等方面具有優勢。

4.關系營銷可使企業獲得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在單個公司來說,關系是一個重要資產。其價值不僅表現在創造效率和創新上,還表現在捉供信息、影響其他公司上。在許多公司,關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資產。關系是組織之間學習的良好途徑。

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這是因為關系具有兩面性:(1)相互依賴與失去獨立性的矛盾。關系意味著相互依賴,介入關系的一方不放棄一些獨立性是不可能的。關系的一方必然介入另一方的內部事物。建立關系對合作雙方還需要一定的資源需要,甚至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也要作相應的調整。關系限制了供應商和客戶選擇的自由性。如果介入關系,就不能自由地向其他供應商轉移。(2)雙方預期的價值的不對稱性。供應商和顧客對建立關系的意愿和條件可能不一致。從消費品市場來看,更多的情況是消費者缺乏關系的意愿。(3)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實際上是很難避免的。關系的管理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關系管理涉及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主動適應、學習與一定的忍耐能力。因此,單方面的信任與承諾并不能一定保證關系的順利發展。(4)關系方法限制競爭,導致社會福利的損失。如供應商對關系客戶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有人認為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歧視行為。其造成的結果是:有的新顧客只好介入關系,但另一部分新顧客因此而轉向其他供應商。(5)長期價值與短期收益的不一致性。建立關系需要雙方對關系進行投資,有些投資的回收要等待相對長的時間。而現有的企業財務現金流沒有能力反映其價值。企業的管理者在實現企業長期利益與獲得短期利益取悅股東的兩難選擇中,往往會選擇后者。

三、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的演化和兼容性

營銷采取關系導向還是交易導向關鍵在于雙方的意愿,而不是單方面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在雙方關系意愿匹配上達到平衡的基礎上,才可能發展關系易。如圖1所示:

在圖1中,如果供應商與顧客都是交易導向(I),或者雙方都是關系導向(Ⅳ),那么將達到平衡狀態;如果一方是交易導向而另一方是關系導向[(Ⅱ)、(Ⅲ)],表明一方具有關系的動機,而另一方卻以短期利益為目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發生,由于雙方交易意愿不匹配,必然會向(I)移動而不會向(Ⅳ)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更長的時間內,(I)、(Ⅳ)的平衡也可能是相對的,如在供、求雙方關系失敗的情況下,如果還維持交易,那么必然是狀態(I),即雙方都采取交易導向。

如果考察為什么供應商或客戶會采取交易或者關系導向,則取決于雙方各自希望從交易中得到什么,以及對交易方的了解程度,即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對交易導向的影響。更多的情況下,企業營銷中往往同時使用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導向,而不應說取其一而否定另一種方法。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關系或交易動機決定于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表現在:從客戶方面看,不同的客戶營銷導向不同,同一客戶在不同情況下營銷導向也不同,并不是所有顧客都愿意建立關系,有些則缺乏關系的意愿。從供應商方面看,對有的客戶希望建立穩定的長期關系,而對有的客戶則不希望建立關系。從產品和服務的性質看,有些適宜關系導向,而另一些則適宜于交易導向。如當產品定制化、差異性時,往往希望選擇特定供應商以滿足特殊需要;當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時,則缺乏關系交易的動機。從市場環境來看,關系營銷在環境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成效更大。而交易營銷適用于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雙方選擇交易導向還是關系導向,要看在交易目的、意愿、資源等方面的匹配情況。

2.營銷手段的應用應使短期收益與長期利益在一定時期內達到均衡。無論關系營銷還是交易營銷,其實施都要分析一定時期內的收益與成本,及時進行評估和決策。關系營銷重長期收益,而交易營銷立足于即時經濟收益。由于關系價值的經濟和社會雙重屬性,關系價值的評估有時需要管理者的主觀判斷,不能完全采取精確的財務上的計算方式。

第6篇

進入20世紀末,市場營銷學理論發生了一些顯著變化,其中影響最大的是營銷學中的“關系”范式的出現。“關系”范式以關系營銷(或關系易)理論為代表,關系營銷的概念是Berry于1983年最先提出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迅速發展,在西方市場營銷學理論界掀起一場革命,對市場營銷持“關系”觀點的學者對交易導向的營銷理論進行了批判,被稱為“營銷學研究范式的轉變”(koffer,1991)。交易營銷與關系營銷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前者以產品為中心,采用4Ps營銷組合為手段,著眼于單次交易活動收益的最大化;后者以長期關系為導向,采取關系方法(Relationshipapproach),注重新價值的創造和雙方關系中的交互作用,以構建企業持久競爭優勢。不少學者就此認為: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標志著傳統的交易營銷范式的終結。但關系營銷理論在實踐中遠不如理論者鼓吹的那樣具有影響力,很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營銷實踐仍然以4Ps營銷組合作為基本手段,營銷理論的主流仍然以4Ps組合的運用為主要特征。因此筆者認為,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雖然是兩種對立的營銷范式,但兩者適用于不同的交易類型和環境,不是完全對立而是可以并存、融合的。

一、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和營銷范式從交易向關系的轉變

在關系營銷出現以前的營銷理論以交易或者交換為研究的中心,早期重點研究營銷渠道的效率,其后消費者行為逐漸成為研究的中心,其中以4Ps營銷組合作為主要手段。關系營銷的思想出現很早,Mag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營銷的6項功能,其中的“契約功能”(contractualfunction)指的就是發展市場伙伴中的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60年代和70年代的兩篇論文催發了關系營銷理論的建立:其一,AdlerLee(1996)發現,企業之間的象征關系與傳統的營銷者——中介關系沒有直接聯系;其二,JohnArndt(1979)指出,企業趨向于與關鍵顧客和供應商建立持久關系而非僅僅只關注一次性的交易,并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內部市場化”。這兩篇論文在歐洲和北美產生很大影響。在他們提出的關系營銷思想基礎上,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關系營銷進行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有諾丁學派(Nordicschool),從服務營銷的研究出發,研究企業如何進行流程再造、實施內部營銷以對外部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及價值增加,IMP學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Group),研究的重點是產業市場的關系和網絡;社會交換學派,從社會交換的角度研究企業與顧客、供應商、競爭者,?誆抗馱薄⒄裙叵怠?/P>

關系營銷各學派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關系營銷,因此對關系營銷的定義也不同,主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如Bickert(1992)認為,關系營銷就是數據庫營銷;Jackson(1985)認為“關系營銷是與關鍵客戶建立牢靠、持久的關系的一個營銷導向”;Gronroos(1990)認為“營銷就是建立、保持和加強與顧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關系,以此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滿足和融合。這個過程是通過信任和承諾來實現的”。Gummesson(1990)從關系與互動的角度定義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是市場被看作關系、互動與網絡”。有些學者從更寬廣的角度認識關系營銷,如Morgan和Hunt(1994)認為“關系營銷是指所有的旨在建立、發展和保持成功的關系的一切活動”。本文的研究建立在Morgan和Hunt對關系營銷的定義基礎上。

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是兩種對立的營銷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的以交易為導向的營銷認為,市場是由同質性的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至少在同一個細分市場是如此),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是由大批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每個顧客是需求和欲望、購買能力差異很大的個體,對企業來說,每個顧客對企業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市場營銷學的“20/80”理論,即企業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顧客說明,賣方不應對每個顧客都同等對待,應將有價值的關鍵客戶和其他客戶區別對待。

2.交易營銷認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主動性不同,即存在“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買賣雙方是各自獨立的因素,市場營銷就是賣方的單方行為,賣方用產品、價格,促銷等營銷組合手段刺激顧客購買,即S—O—R的刺激—反應模式。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都是由“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組成,具有特定需求的買方也存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的過程,雙方是互動的關系”。

3.交易營銷的交易活動是由具體的單個交易事件組成,各個交易活動之間不產生相互作用;關系營銷認為供求雙方的交易是連續過程,大量的交易都是重復進行的,前一次的交易往往對以后的交易活動產生作用。如果顧客有一次滿意的購買體驗,也就是在購買中得到超過預期的價值,那么,他就會把這種體驗帶到下次的交易活動中去。一次購買行為只是雙方關系序列中的一部分。

4.交易營銷的產品概念主要是指產品的實體價值,而關系營銷認為產品的價值既包括實體價值,也包括附在實體產品之上的服務,如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產品、從與供應商接觸過程中得到的愉和咨詢服務等。

5.交易營銷完全依靠市場價格機制發揮作用,供應商與顧客都是完全的理性“經濟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關系營銷以“關系”作為研究的核心,認為顧客在交易中不但要得到經濟價值還追求經濟價值以外的其他價值,顧客是有限理性的“社會人”,關系以互惠為基礎并存在“利他主義”傾向,關系的維護因素是信任與承諾,因此交易是處于市場價格機制與科層組織的行政指令之間的“關系范式”發揮作用。

6.交易營銷的價值來源于產品交易活動完成后價值在供應商、消費者、分銷商等在價值鏈上的分配,而關系易注重新價值的創造。關系營銷認為,客戶購買產品并不單純依據價格的高低,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可保證的穩定供貨、低的失敗概率、彈性的生產容量等。企業在與顧客、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相互的合作關系過程中,由于資源相互依賴、共同開發、信息共享、組織學習等因素,與交易營銷相比,關系營銷帶來更高的價值創造(MorganandHunt,1994)。

從關系的角度看待營銷是人類商業活動的本源的回歸,關系營銷是對市場營銷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將傳統交易營銷學研究的視角從關注一次性的交易轉向保留顧客;從有限地滿足顧客期望轉向高度的顧客服務;從有限的顧客聯系轉向高度的顧客聯系,從只關注顧客市場擴展到“六個市場”;營銷的目的從獲取短期利潤轉向與各方建立和諧的關系,大大擴展了市場營銷學研究的視野。但關系營銷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長期的“關系”帶來收益的同時,也不可忽視關系的成本和負面作用。關系營銷的應用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在效益與成本之間、長期與短期現金流等方面達到平衡。

二、關系營銷的應用和價值分析

根據在企業營銷的哲學、戰略和具體方法的不同,關系營銷共分為三個層次(LouisE.BooneandDavidL.Kurtz,1998):(1)一級關系營銷。是企業通過價格和其他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與企業建立長期交易關系。如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顧客給予財務獎勵的營銷計劃;(2)二級關系營銷。當企業不僅用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而是盡量了解單個顧客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并使服務個性化和人格化,來增加公司與顧客的社會聯系時,就進入二級關系營銷。二級關系營銷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建立顧客俱樂部;(3)三級關系營銷。是使企業和顧客互相依賴對方的結構性變化,也就是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在存在專用性資產和重復交易的條件下,一方放棄關系將會付出轉移成本(Switchingcost),關系的維持具有價值,從而形成“雙邊鎖定”。良好的結構性關系將提高客戶轉向競爭者的機會成本,同時也將增加客戶脫離競爭者而轉向本企業的利益。

關系營銷認為,一級關系營銷是低層次的,盡管這種方式對消費者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很難創造持久的顧客關系,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模仿從而失去優勢。三級關系營銷是高層次的,因為關系營銷不僅僅是手段而且是營銷哲學,雙方的關系是互惠、穩定的,給雙方帶來長期的價值,可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二級關系營銷是界于兩者之間的層次。

關系營銷理論認為,應用關系方法可以給企業帶來價值,主要體現在:

1.關系是減少不確定性的手段。企業在變化急劇的環境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供應商方面看,供應商可能根據市場情況提高價格使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供應商也可能轉向更加有利的客戶而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因不確定性而使原材料供應中斷使客戶遭受重大的損失。企業可以通過供貨合同約束供應商行為,但這種約束在一定的情況下并沒有很大約束力;從客戶方面看,需求的變化常常使企業的生產量供應不足或大量過剩,難以預期;從企業內部看,企業管理者不僅面臨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要面對內部許多限制因素,多數人沒有足夠的分析數據及精力去分析。在決策過程中,管理者必須減少可能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數量,設定某些因素是不變的。

關系易提供了解決復雜性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能選擇一次易與內部交易的折中——長期,重復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而內部交易則是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長期的關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兩種機制的不足而具有靈活性和效率。關系方法是市場價格機制、科層組織行政手段之間的配制資源的有效方式。

2.關系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在關系中,有幾方面因素減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應商數量減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費較少的時間收集信息和評估新的供應商,談判、協調、行為的控制和檢查等;(2)因雙方行為協調而降低單位成本,以及共同學習、經濟規模交易而降低價格。(3)因減少在幾個供應商之間轉換而降低的運作成本,其中包括雙方磨合成本。關系易的收益來源于交叉銷售、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和進入新市場的收益等。

3.利用外部資源實現效率。單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必須具備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同時,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企業擁有全部所需要的資源也使企業失去靈活性。為解決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與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矛盾,企業從孤立地依靠自有資源轉向建立關系。關系易在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構筑進入壁壘、能力互補等方面具有優勢。

4.關系營銷可使企業獲得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在單個公司來說,關系是一個重要資產。其價值不僅表現在創造效率和創新上,還表現在捉供信息、影響其他公司上。在許多公司,關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資產。關系是組織之間學習的良好途徑。

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這是因為關系具有兩面性:(1)相互依賴與失去獨立性的矛盾。關系意味著相互依賴,介入關系的一方不放棄一些獨立性是不可能的。關系的一方必然介入另一方的內部事物。建立關系對合作雙方還需要一定的資源需要,甚至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也要作相應的調整。關系限制了供應商和客戶選擇的自由性。如果介入關系,就不能自由地向其他供應商轉移。(2)雙方預期的價值的不對稱性。供應商和顧客對建立關系的意愿和條件可能不一致。從消費品市場來看,更多的情況是消費者缺乏關系的意愿。(3)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實際上是很難避免的。關系的管理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關系管理涉及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主動適應、學習與一定的忍耐能力。因此,單方面的信任與承諾并不能一定保證關系的順利發展。(4)關系方法限制競爭,導致社會福利的損失。如供應商對關系客戶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有人認為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歧視行為。其造成的結果是:有的新顧客只好介入關系,但另一部分新顧客因此而轉向其他供應商。(5)長期價值與短期收益的不一致性。建立關系需要雙方對關系進行投資,有些投資的回收要等待相對長的時間。而現有的企業財務現金流沒有能力反映其價?怠F笠檔墓芾碚咴謔迪制笠黨て誒嬗牖竦枚唐誒嬡霉啥牧僥蜒裰校嵫窈笳摺?/P>

三、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的演化和兼容性

營銷采取關系導向還是交易導向關鍵在于雙方的意愿,而不是單方面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在雙方關系意愿匹配上達到平衡的基礎上,才可能發展關系易。如圖1所示:

在圖1中,如果供應商與顧客都是交易導向(I),或者雙方都是關系導向(Ⅳ),那么將達到平衡狀態;如果一方是交易導向而另一方是關系導向[(Ⅱ)、(Ⅲ)],表明一方具有關系的動機,而另一方卻以短期利益為目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發生,由于雙方交易意愿不匹配,必然會向(I)移動而不會向(Ⅳ)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更長的時間內,(I)、(Ⅳ)的平衡也可能是相對的,如在供、求雙方關系失敗的情況下,如果還維持交易,那么必然是狀態(I),即雙方都采取交易導向。

如果考察為什么供應商或客戶會采取交易或者關系導向,則取決于雙方各自希望從交易中得到什么,以及對交易方的了解程度,即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對交易導向的影響。更多的情況下,企業營銷中往往同時使用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導向,而不應說取其一而否定另一種方法。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關系或交易動機決定于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表現在:從客戶方面看,不同的客戶營銷導向不同,同一客戶在不同情況下營銷導向也不同,并不是所有顧客都愿意建立關系,有些則缺乏關系的意愿。從供應商方面看,對有的客戶希望建立穩定的長期關系,而對有的客戶則不希望建立關系。從產品和服務的性質看,有些適宜關系導向,而另一些則適宜于交易導向。如當產品定制化、差異性時,往往希望選擇特定供應商以滿足特殊需要;當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時,則缺乏關系交易的動機。從市場環境來看,關系營銷在環境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成效更大。而交易營銷適用于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雙方選擇交易導向還是關系導向,要看在交易目的、意愿、資源等方面的匹配情況。

2.營銷手段的應用應使短期收益與長期利益在一定時期內達到均衡。無論關系營銷還是交易營銷,其實施都要分析一定時期內的收益與成本,及時進行評估和決策。關系營銷重長期收益,而交易營銷立足于即時經濟收益。由于關系價值的經濟和社會雙重屬性,關系價值的評估有時需要管理者的主觀判斷,不能完全采取精確的財務上的計算方式。

第7篇

一、關系營銷理論的提出和營銷范式從交易向關系的轉變

在關系營銷出現以前的營銷理論以交易或者交換為研究的中心,早期重點研究營銷渠道的效率,其后消費者行為逐漸成為研究的中心,其中以4Ps營銷組合作為主要手段。關系營銷的思想出現的很早,Magarr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了營銷的6項功能,其中的“契約功能”(contractualfunction)指的就是發展市場伙伴中的相互依賴的合作關系。60年代和70年代的兩篇論文催發了關系營銷理論的建立:其一,AdlerLee(1966)發現,企業之間的象征關系與傳統的營銷者——中介關系沒有直接聯系;其二,JohnArndt(1979)指出,企業趨向于與關鍵顧客和供應商建立持久關系而非僅僅只關注一次性的交易,并把這種現象定義為“內部市場化”。這兩篇論文在歐洲和北美產生很大影響。在他們提出的關系營銷思想基礎上,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關系營銷進行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有諾丁學派(Nordicschool),從服務營銷的研究出發,研究企業如何進行流程再造、實施內部營銷以對外部顧客提供良好的服務及價值增加;IMP學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Group),研究的重點是產業市場的關系和網絡;社會交換學派(SocialExchangeSchool),從社會交換的角度研究企業與顧客、供應商、競爭者、內部雇員、政府等關系。

關系營銷各學派從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關系營銷,因此對關系營銷的定義也不同,主要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如Bickert(1992)認為,關系營銷就是數據庫營銷;Jackson(1985)認為“關系營銷是與關鍵客戶建立牢靠、持久的關系的一個營銷導向”;Gronroos(1990)認為“營銷就是建立、保持和加強與顧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關系,以此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滿足和融合。這個過程是通過信任和承諾來實現的”。Gummesson(1990)從關系與互動的角度定義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是市場被看作關系、互動與網絡”。有些學者從更寬廣的角度認識關系營銷,如Morgan和Hunt(1994)認為“關系營銷是指所有的旨在建立、發展和保持成功的關系的一切活動”。本文的研究建立在Morgan和Hunt對關系營銷的定義的基礎上。

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是兩種對立的營銷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傳統的以交易為導向的營銷認為市場是由同質性的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至少在同一個細分市場是如此),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是由大批無關緊要的個體顧客組成。每個顧客是需求和欲望、購買能力差異很大的個體,對企業來說,每個顧客對企業的價值也是不同的,市場營銷學的“20/80”理論,即企業80%的利潤來自于20%的顧客說明,賣方不應對每個顧客都同等對待,應將有價值的關鍵客戶和其他客戶區別對待。

(二)交易營銷認為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主動性不同,即存在“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買賣雙方是各自獨立的因素,市場營銷就是賣方的單方行為,賣方用產品、價格、促銷等營銷組合手段刺激顧客購買,即S—O—R的刺激—反應模式。關系營銷認為市場并不都是由“積極的賣方”和“消極的買方“組成,具有特定需求的買方也存在尋找合適的供應商的過程,雙方是互動的關系。

(三)交易營銷的交易活動是由具體的單個交易事件組成,各個交易活動之間不產生相互作用;關系營銷認為供求雙方的交易是連續過程,大量的交易都是重復進行的,前一次的交易往往對以后的交易活動產生作用。如果顧客有一次滿意的購買體驗,也就是在購買中得到超過預期的價值,那么,他就會把這種體驗帶到下次的交易活動中去。一次購買行為只是雙方關系序列中一部分。

(四)交易營銷的產品概念主要是指產品的實體價值,而關系營銷認為產品的價值既包括實體價值,也包括附在實體產品之上的服務,如按照客戶的要求定制產品、從與供應商接觸過程中得到的愉和咨詢服務等。

(五)交易營銷完全依靠市場價格機制發揮作用,供應商與顧客都是完全的理性“經濟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關系營銷以“關系”作為研究的核心,認為顧客在交易中不但要得到經濟價值還追求經濟價值以外的其他價值,顧客是有限理性的“社會人”,關系以互惠為基礎并存在“利他主義”傾向,關系的維護因素是信任與承諾,因此交易是處于市場價格機制與科層組織的行政指令之間的“關系范式”發揮作用。

(六)交易營銷的價值來源于產品交易活動完成后價值在供應商、消費者、分銷商等在價值鏈上的分配,而關系易注重新價值的創造。關系營銷認為,客戶購買產品并不單純依據價格的高低,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可保證的穩定供貨、低的失敗概率、彈性的生產容量等。企業在與顧客、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相互的合作關系過程中,由于資源相互依賴、共同開發、信息供享、組織學習等因素,與交易營銷相比,帶來更高的價值創造(MorganandHunt,1994)。

從關系的角度看待營銷是人類商業活動的本源的回歸,關系營銷是對市場營銷學理論的重大突破,它將傳統交易營銷學研究的視角從關注一次性的交易轉向保留顧客;從有限地滿足顧客期望轉向高度的顧客服務;從有限的顧客聯系轉向高度的顧客聯系;從只關注顧客市場擴展到“六個市場”;營銷的目的從獲取短期利潤轉向與各方建立和諧的關系,大大擴展了市場營銷學研究的視野。但關系營銷是一把“雙刃劍”,由于長期的“關系”帶來收益的同時,也有不可忽視關系的成本和負面作用。關系營銷的應用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在效益與成本之間、長期與短期現金流等方面達到平衡。

二、關系營銷的應用和價值分析

根據在企業營銷的哲學、戰略和具體方法的不同,關系營銷共分為三個層次(LouisE.BooneandDavidL.Kurtz,1998):(1)一級關系營銷。是企業通過價格和其他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與企業建立長期交易關系。如對那些頻繁購買以及按穩定數量進行購買的顧客給予財務獎勵的營銷計劃;(2)二級關系營銷。當企業不僅用財務上的價值讓渡吸引顧客,而是盡量了解單個顧客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并使服務個性化和人格化,來增加公司與顧客的社會聯系時,就進入二級關系營銷。二級關系營銷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建立顧客俱樂部;(3)三級關系營銷。是使企業和顧客互相依賴對方的結構性變化,也就是雙方合作伙伴關系。在存在專用性資產和重復交易的條件下,一方放棄關系將會付出轉移成本(Switchingcost),關系的維持具有價值,從而形成“雙邊鎖定”。良好的結構性關系將提高客戶轉向競爭者的機會成本,同時也將增加客戶脫離競爭者而轉向本企業的利益。

關系營銷認為,一級關系營銷是低層次的,盡管這種方式對消費者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卻很難創造持久的顧客關系,因為競爭對手很快就會模仿從而失去優勢。三級關系營銷是高層次的,因為關系營銷不僅僅是手段而且是營銷哲學,雙方的關系是互惠、穩定的,給雙方帶來長期的價值,可以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二級關系營銷是界于兩者之間的層次。

關系營銷理論認為,應用關系方法可以給企業帶來價值,主要體現在:

(一)關系是減少不確定性的手段。企業在變化急劇的環境下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從供應商方面看,供應商可能根據市場情況提高價格使企業付出更高的成本,供應商也可能轉向更加有利的客戶而使企業不得不付出更換供應商的成本和不確定性,特別是因不確定性而使原材料供應中斷使客戶遭受重大的損失。企業可以通過供貨合同約束供應商行為,但這種約束在一定的情況下并沒有很大約束力;從客戶方面看,需求的變化常常使企業的生產量供應不足或大量過剩,難以預期;從企業內部看,企業管理者不僅面臨環境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要面對內部許多限制因素,多數人沒有足夠的分析數據及精力去分析。在決策過程中,管理者必須減少可能采取行動的可能性數量,設定某些因素是不變的。

關系易提供了解決復雜性的有效方法。為了克服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企業可能選擇一次易與內部交易的折中——長期、重復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場行為,而內部交易則是企業內的計劃組織,長期的關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兩種機制的不足而具有靈活性和效率。關系方法是市場價格機制、科層組織行政手段之間的配制資源的有效方式。

(二)關系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增加新收益。在關系中,有幾方面因素減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應商數量減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費較少的時間收集信息和評估新的供應商,談判、協調、行為的控制和檢查等;(2)因雙方行為協調而降低單位成本,以及共同學習、經濟規模交易而降低價格。(3)因減少在幾個供應商轉換而降低的運作成本,其中包括雙方磨合成本。關系易新的收益來源于交叉銷售、發展新的產品和服務,和進入新市場的收益等。

(三)利用外部資源實現效率。單個企業的資源是有限的,企業必須具備獲取外部資源的能力。同時,在變化迅速的環境下,企業擁有全部所需要的資源也使企業失去靈活性。為解決內部資源的有限性與企業經營的靈活性矛盾,企業從孤立地依靠自有資源轉向建立關系。關系易在提高新產品開發速度、構筑進入壁壘、能力互補等方面具有優勢。

(四)關系營銷可使企業獲得經濟價值之外的社會價值。在單個公司來說,關系是一個重要資產。他們的價值不僅表現在創造效率和創新,還表現在提供信息、影響其他公司。在許多公司,關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資產。關系是組織之間學習的良好途徑。

但在實踐中,許多企業不愿介入關系,這是因為關系具有兩面性:(1)相互依賴與失去獨立性的矛盾。關系意味著相互依賴,介入關系的一方不放棄一些獨立性是不可能的。關系的一方必然介入另一方的內部事物。建立關系對合作雙方還需要一定的資源需要,甚至企業的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也要作相應的調整。關系限制了供應商和客戶選擇的自由性。如果介入關系,就不能自由地向其他供應商轉移。(2)雙方預期的價值的不對稱性。供應商和顧客對建立關系的意愿和條件可能不一致。從消費品市場來看,更多的情況是消費者缺乏關系的意愿。(3)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關系中的機會主義行為實際上是很難避免的。關系的管理過程是十分復雜的,關系管理涉及雙方的互動過程,如主動適應、學習與一定的忍耐能力。因此,單方面的信任與承諾并不能一定保證關系的順利發展;(4)關系方法限制競爭,導致社會福利的損失。如供應商對關系客戶與其他顧客區別對待,有人認為是一種對消費者的歧視行為。其造成的結果是:有的新顧客只好介入關系,但另一部分新顧客因此而轉向其他供應商;(5)長期價值與短期收益的不一致性。建立關系需要雙方對關系進行投資,有些投資的回收要等待相對長的時間。而現有的企業財務現金流沒有能力反映其價值。企業的管理者在實現企業長期利益與獲得短期利益取悅股東的兩難選擇中,往往會選擇后者。

三、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的演化和兼容性

營銷采取關系導向還是交易導向關鍵在于雙方的意愿,而不是單方面的行為。也就是說,只有在雙方關系意愿匹配上達到平衡的基礎上,才可能發展關系易。如下圖所示:

在上圖中,如果供應商與顧客都是交易導向(Ⅰ),或者雙方都是關系導向(Ⅳ),那么將達到平衡狀態;如果一方是交易導向而另一方是關系導向[(Ⅱ)、(Ⅲ)],表明一方具有關系的動機,而另一方卻以短期利益為目的,機會主義行為就會發生,由于雙方交易意愿不匹配,必然會向(Ⅰ)移動而不會向(Ⅳ)移動。需要說明的是,在更長的時間內,(Ⅰ)、(Ⅳ)的平衡也可能是相對的,如在供、求雙方關系失敗的情況下,如果還維持交易,那么必然是狀態(Ⅰ),即雙方都采取交易導向。

如果考察為什么供應商或客戶會采取交易或者關系導向,則取決于雙方各自希望從交易中得到什么,以及對交易方的了解程度,即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對交易導向的影響。更多的情況下,企業營銷中往往同時使用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導向,而不應說取其一而否定另一種方法。根據以上論述,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一)關系或交易動機決定于外部環境和內在條件。表現在:從客戶方面看,不同的客戶營銷導向不同,同一客戶在不同情況下營銷導向也不同,并不是所有顧客都愿意建立關系,有些則缺乏關系的意愿。從供應商方面看,對有的客戶希望建立穩定的長期關系,而對有的客戶則不希望建立關系。從產品和服務的性質看,有些適宜關系導向,而另一些則適宜于交易導向。如當產品定制化、差異性時,往往希望選擇特定供應商以滿足特殊需求;當產品標準化程度較高時,則缺乏關系交易的動機。從市場環境來看,關系營銷在環境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成效更大,而交易營銷適用于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雙方選擇交易導向還是關系導向,要看在交易目的、意愿、資源等方面的匹配情況。

(二)營銷手段的應用應使短期收益與長期利益的在一定時期內達到均衡。無論關系營銷還是交易營銷,其實施都要分析一定時期內收益與成本,及時進行評估和決策。關系營銷注重長期收益,而交易營銷立足于即時經濟收益。由于關系價值的經濟和社會雙重屬性,關系價值的評估有時需要管理者的主觀判斷,不能完全采取精確的財務上的計算方式。

(三)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企業與顧客的距離縮短,雙方的溝通更加便利。關系營銷的核心之一是雙方關系過程中的互動,即通過直接接觸與溝通實現價值,而交易營銷主要是通過分銷渠道與顧客間接溝通。在買賣雙方的關系中,雙方直接接觸的距離越近,建立關系的愿望就越迫切。在通過分銷渠道間接面對大量消費者時,廠商主要是通過提高品牌宣傳忠誠度來加強與消費者關系的。在過去,之所以存在“消極的顧客”與“積極的廠商”,根本原因在于雙方溝通的便利性的不對稱,而不是顧客缺乏主動溝通的意愿。企業可以通過媒體、促銷活動向消費者傳遞信息,而消費者卻缺乏有效的渠道。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特別是國際互聯網,雙方的溝通與接觸更加直接、頻繁、快捷。從這一點上看,現代技術的發展使關系營銷與交易營銷在技術支撐上進一步融合。

(四)關系性營銷方法與4Ps營銷組合可以演化與并存。在關系營銷的三個層次中,其中第一層次的關系營銷與4Ps營銷組合近似,是界于兩種方法之間的混合方法。在交易營銷中,產品的差異化滿足顧客特定需求,需求滿足導致顧客滿意,顧客滿意又引致重復購買,重復購買意味著雙方有可能建立長期關系。因此,可以說產品的差異化是交易營銷向關系營銷轉化的動因之一;從企業的品牌看,消費者對特定品牌的忠誠也一定程度體現了關系營銷的理念;從關系本身看,關系不但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還是一個演化的過程。關系即可以是緊密的伙伴關系,也可以是松散的客戶關系,其深度決定于雙方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看,從不建立關系、松散的關系到緊密的關系形成一個序列,他們之間并不是完全對立的而是演化的。

參考文獻:

[1]AndrianJ.Palmer:Relationshipmarketing:auniversal;paradigmormanagementfad[J],Thelearningorganization,Vol3,Number3,1996.

[2]ChristianGronroos,:Frommarketingmixtorelationshipmarketing:towardsparadigmshiftinmarketing[J],Managementdecision,Vol.32No2,1994

[3]FredericE.Webster,Thechangingroleofmarketing[J],Jr,Vol.56(Oct1992),Journalofmarketing.

[4]JaquelinePels:Exchangerelationshipmarketinginconsumermarkets[J],Europeanjournalofmarketing,Vol.33No.1/2,1999.

爱搞国产精品| 日本高清不卡aⅴ免费网站|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av一区| 伊人婷婷欧美激情| 香蕉成人伊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精品成人久久av| 色婷婷精品大视频在线蜜桃视频 | 小处雏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93在线视频精品免费观看| 91成人观看| 极品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欧美日本日韩|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妖精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蜜臀| 亚洲麻豆国产自偷在线| 香蕉加勒比综合久久| 在线一区二区观看| 欧美一卡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区二区三区免费| 中文精品99久久国产香蕉|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综合在线看| 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zone| 欧美另类videos黑人极品| 暖暖影院日本高清...免费| 天天草天天干| 中国黄色在线视频| 女女色综合影院| av资源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高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美腿丝袜亚洲图片|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专区| 毛片基地黄久久久久久天堂| 成人av电影在线网| 亚洲欧美日韩系列|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 精品粉嫩超白一线天av| 自拍视频国产精品| 911国产网站尤物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人人看| 97蝌蚪自拍自窝| 日本韩国一区| 国产白丝在线观看| 在线成人免费| 不卡在线一区| 亚洲一区免费|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色成熟|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毛片aaaaa无费看 | 懂色av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本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高清不卡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影音先锋男人资源站在线观看| 又黄又骚的视频| 97香蕉久久| 亚洲夜夜综合| 国产精品一区免费在线| 日韩www.| 日韩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久久久综合视频| 疯狂蹂躏欧美一区二区精品|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观看方式 | 91麻豆免费看| 午夜视黄欧洲亚洲| 日韩精品一区在线| 成人97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99精品这里精品3| 草草久视频在线观看电影资源| 阿v免费在线观看| 裤袜国产欧美精品一区| 日韩丝袜视频| 一道本一区二区| 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动漫av|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夜甘婷婷| xxxx欧美18另类的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91资源在线观看| 六月丁香久久丫| 亚洲伦伦在线| 91农村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成人av| 中国人xxxxx69免费视频| 天天靠夜夜靠| 尤物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aⅴ一区二区三区| 91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伊人婷婷欧美激情| 亚洲精品mp4| 色se01短视频永久免费|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 日本在线影院|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爱| 专区另类欧美日韩| 亚洲国产97在线精品一区| 欧美人妇做爰xxxⅹ性高电影| 国产黄色片大全|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观看不卡| 欧美另类bbbxxxxx另类| 国模叶桐国产精品一区| jizzjizzjizzjizz日本老师| 99re在线视频| 成人久久精品|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春意影院在线| 国产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屏| 蜜乳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激情av在线|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 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精品国产露脸精彩对白|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中文在线www| 黄色成人小视频| 亚洲国产日本|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在线| 日韩成人性视频| 好妞色妞国产在线视频| 成人福利在线| 欧美日韩破处|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 妞干网在线视频| 午夜欧美激情| 欧美精品aa|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三| 亚洲黄色有码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试看| 午夜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欧美在线观看18| 97香蕉久久超级碰碰高清版|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99精品视频| 免费成人性网站|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a级大片在线| 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色嗨嗨av一区二区三区| 91国内免费在线视频| 手机亚洲第一页| 国产精品色呦|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日韩丝袜情趣美女图片| 久草在线视频精品| 亚洲小说区图片|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资源| 先锋成人av| 亚洲高清影视| 亚洲丝袜精品丝袜在线| 日韩三级成人av网| 影音先锋在线影院| 7777精品| 不卡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xxx在线视频| 麻豆精品蜜桃| 免费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做爰视频网站|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午夜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婷婷亚洲综合|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四季av| 欧美第一黄色网| 毛片网站在线| 青草国产精品| 18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免费在线毛片| 精品免费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视频|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免费a∨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大秀|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久久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如如影视在线观看经典| 在线成人动漫av| 中日韩av电影| 欧美精品在线看| 国产黄在线播放| 天堂网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女同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婷婷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 国产成人一区在线|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国内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 | 少妇精品导航| 亚洲欧美在线另类| 韩国国内大量揄拍精品视频| 美女国产在线| 99xxxx成人网| 欧美日韩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日本视频免费高清一本18| 日韩精品一页| 91免费在线看|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欧美黄色激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资源速度 | 天堂av在线免费观看| 99视频精品视频高清免费| 亚洲成人av在线电影| 欧美大交乱xxxxxbbb| 九九热线视频只有这里最精品| 国产精品资源站在线| 亚洲香蕉a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的色视频| 亚洲情侣在线| 欧美在线三级电影| 天天激情综合| 亚洲欧洲av| 亚洲在线视频一区| 韩国视频一区| 中文幕av一区二区三区佐山爱| 99久久免费国产| 久久综合电影一区| 福利视频在线| 日韩中文字幕91| 日韩成人中文字幕| 青青草免费观看免费视频在线| 午夜欧美理论片| 欧美精选一区二区| 高清中文字幕在线| 日韩一级毛片| 91黄色免费网站| 先锋影音av资源站| 国产在线日韩精品|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www.免费黄色| 真实原创一区二区影院| 亚洲444eee在线观看| 污黄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自拍| 午夜国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三级电影网站| 日韩成人一级| 欧美日韩免费看| 黑人巨大xxx| 中文精品一区二区| 色先锋久久av资源部| av先锋影音少妇| 欧美日韩伦理| 欧美日韩一区 二区 三区 久久精品| 97在线免费| 婷婷精品进入| 欧美一级精品大片| 亚在线播放中文视频| 国产日韩1区| 日韩精品在线免费| 自拍视频在线网| 美国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av综合精品| 在线观看a级片| 国产福利91精品| 久久免费高清视频| www.一区| 亚洲日本丝袜连裤袜办公室| free欧美性| 欧美猛男同性videos| 在线观看精品一区| 色琪琪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激情不卡|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午夜小视频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中文字幕电影|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vam成人资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二三四区| 免费网站你懂的| 日本久久黄色|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蜜臀| 日韩av成人| 欧美aaaaaa午夜精品|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亚洲人| 亚洲色图官网|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 日本成片免费高清| 天天综合网91|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免费网站看v片在线a| 国产一区三区三区| 51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三区欧美一区国产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字幕| 国产aa视频| 国产日产高清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亚洲欧美视频| 伊人久久国产| 亚洲人精品午夜| av官网在线| 亚洲美女一区| 日韩在线视频网站| 桃子视频成人app|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八戒| 成人av影视| 羞羞答答国产精品www一本| 久久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 亚洲第一狼人社区| 在线看片黄色| 卡一卡二国产精品 |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av伊人久久|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超碰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麻豆视频| 99aiav| 蜜乳av另类精品一区二区| 九九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 青青青草网站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综合社区| 亚洲资源网站| 亚洲变态欧美另类捆绑| 国产cdts系列另类在线观看|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 99精品黄色片免费大全| 国产95在线|亚洲|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免费一级电影| 三级成人黄色影院| 五月天国产精品| 色中色在线视频| 成人网页在线观看| 夜夜操夜夜骑| 欧美日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精品成人av| 欧美性高潮在线| 岛国大片在线观看| 2019国产精品| av电影免费在线| 性一交一乱一区二区洋洋av|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图区在线| 日韩国产高清视频在线| 456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色诱视频网站一区| 日韩精品毛片|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 在线影院福利| 高清国产一区二区| 女人被狂躁到高潮的免费| 美女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在线激情| 91精品推荐|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亚洲aⅴ在线影院| 日韩av影视综合网| 国产精品久久乐| 欧美高清视频www夜色资源网| 欧美78videosex性欧美|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乱理伦片a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华液网站w | 亚洲一区二区伦理| 亚洲小说图片区| 中文字幕av亚洲精品一部二部| 欧美另类xxx| 国产成人久久| 日韩中文字幕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xxxav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只有精品亚洲| 精品国内二区三区| 福利精品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大片| 欧美天堂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首页| 日韩精品极品| 欧美午夜不卡视频| 超碰高清在线| 欧美怡红院视频| h片在线观看下载| 欧美性感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传媒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