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7 16:09:22
序論:在您撰寫化學化工行業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圖分類號】R1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495-02
Blood lipid is the general term of neutral lipids (triglyceride (TG), cholesterol (CH), and lactone) in the plasma. Blood lipids widely in the human body are the essential substances for the basal metabolism of living cells, also the sources of energy and the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the cell structure. Blood lipids are transported in the blood into the tissue cells in the form of lipoproteins. Total cholesterol (TG) is the sum of cholesterols (CH) in all lipoproteins of the serum. TG is also the sum of TG in all lipoproteins. TC and TG concentrations are main indicators for lipid metabolism disorder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Dyslipidemia is one of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many diseases including atherosclerosi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fatty liver, and high blood pressure. Our hospital carried out a test for CH and TG in the blood for 1,500 employees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in November 2012 with the relevant comparative analysis results reported below.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三酰甘油TG和膽固醇CH和內脂)的總稱。廣泛存在于人體中,它們以脂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被運輸,并進入組織細胞。總膽固醇(TG)是血清所有脂蛋白中膽固醇(CH)的總和。TG也是所有脂蛋白中TG的總和。TC和TG的濃度是反映脂質代謝紊亂及預示發生冠心病的主要指標。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腦血管病、周圍血管病、脂肪肝、高血壓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本院2012年11月對比化工行業職工1500人進行了血CH、TG檢測現將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檢測對象 化工行業職工1500人均為男性,年齡2052
1.2方法 清晨采集受檢者空腹12小時以上靜脈血,分離血清后進行測定儀器使用羅氏Cobasc501生化分析儀。CH檢測采用膽固醇比色法,TG檢測采用比色法試劑均為為德國羅氏診斷有限公司提供,均在用限期內。
1.3血脂判斷標準
根據CH≤5.17mmol/L為合適水平,5.20-5.66mmol/L為臨界范圍,≥5.69mmol/L為升高,≥6.21mmol/L為高膽固醇血癥;TG
2 結果
關鍵詞:
新型工業化;產業融合;兩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F4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0)01000102
1 文獻綜述
工業化理論主要產生于發展經濟學理論。錢納里認為:“工業化一般可以由國內生產總值中制造業份額的增加來度量”。張培剛認為:“工業化即國民經濟中一系列基要生產函數(或生產要素組合方式)連續發生由低級向高級的突破性變化(或變革)的過程”。他們都是從結構轉變意義上解釋工業化的。
國內不少學者對中國的新型工業化進行了研究。劉世錦(2005)分析了新型工業化與傳統工業化相比的一些重要特點。任保平(2005)分析了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總體定位,研究了信息化背景下新型工業化實現路徑的轉型,認為中國工業化已經進入到了提高工業化質量和功能的新階段。陳冬(2006)認為,新型工業化是指一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信息化、工業化、城市化相輔相成,社會、經濟、生態協調發展,由半農業半工業社會向工業社會和信息社會或工業――信息社會轉化的歷史過程。
也有學者對工業化和信息化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汪斌,余冬筠(2004)運用信息化綜合指數模型,估計了信息化對中國國民經濟的帶動度和對三次產業的差別影響,發現信息化對工業增長的貢獻最大。張繼良、楊仁發(2008)闡述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產業融合的必要性、模式創新、動力機制,提出政府規制的政策建議。
對新型工業化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入的過程,十七大提出了兩化融合的觀點,目前國內學者從兩化融合的角度分析新型工業化內涵的還不多。
2 新型工業化的界定
2.1 新型工業化的概念
本文認為新型工業化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以信息產業為依托,優化升級傳統產業為基礎,以第三產業為主導,通過兩化融合的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化過程。
2.2 新型工業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帶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技術――信息技術是現代高科技群的核心和領頭技術。信息產業轉變了傳統產業以勞動密集型的發展模式,實現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的發展模式信息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通過與傳統產業相互融合,可以改進傳統技術,并促進傳統產業的改造與升級。信息產業的高滲透性,是它能夠很快滲透到第一二三產業,尤其對傳統產業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信息產業可以顯著吸納就業,解決當前我國面臨的就業難問題。信息產業的低消耗、低污染特點有利于我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信息產業的諸多優點決定了其在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大力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的工業化。我國工業的發展離不開服務業的支持,服務業是低能耗低污染產業,同時能有效增加就業,擴大消費需求,有利于新型工業化的實現。目前,我國第三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還遠遠沒有達到工業化的要求,因此今后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進一步推進政府體制改革,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打破壟斷,加大經濟開放的程度,承接國際服務業產業轉移,才能保證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和增長。
第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產業集群為有效組織形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化。發展循環經濟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由之路,循環經濟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發展模式。新型工業化所倡導的集約型經濟增長方式是可持續發展在經濟方面的體現,而產業集群是工業化過程中適合集約化增長方式的有效組織形式。產業集群通過專業化協作提高交易效率,促進企業間上下游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污染,降低交易成本,實現內部經濟的外部性,促進企業持續進行集群式創新,實現企業內的規模經濟,是一種與新型工業化道路相適應的產業組織方式。產業集群是實現新型工業化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
3 新型工業化的經濟學內涵
在十六大新型工業化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兩化融合”的思想,極大的豐富了新型工業化的內涵。以產業融合為基礎的兩化融合是新型工業化的本質要求,兩化融合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工業化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兩化融合可以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3.1 產業融合的動力機制分析
產業融合是在信息技術發展的背景下產生的,信息化發展的過程,也正是產業融合開始大規模擴展的時期。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現象,它表明了產業融合與信息化之間確實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正是信息化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經濟體系中各產業之間的資產通用性,產業間分工內部化,使產業融合在比較穩定的技術創新、合作競爭等驅動力的作用下得以發展并顯示出強勁的競爭優勢,為廣泛的產業融合創造了根本的物質技術條件。
以電信、廣播電視、出版三大產業之間的融合為例,這三個曾經邊界清晰的產業,因為信息內容產品的數字化以及信息終端的融合,使得這三大產業開始有所交叉,產業之間的邊界開始模糊,各產業的企業之間開始互相競爭,三大產業逐步走向融合,并且推動著管制部門、管制政策也逐步走向協調和統一。
目前,信息技術向經濟社會的各產業部門持續深入地滲透,信息投資在社會總投資中的比例不斷上升,經濟社會的信息化程度會越來越高,以信息和知識為基礎的資產在各產業資產結構中的比例會越來越高。由于這些信息和知識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其結果必然導致部分產業的資產之間實現通用,最后走向融合。
3.2 信息化與工業化的共生與融合
我國現在同時面臨工業化與信息化雙重歷史任務,工業化是信息化的基礎和主要載體,而信息化是工業化升級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利用和協調好信息化與工業化的相互關系,促進“兩化”的共生與融合。
在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下,傳統工業要實現高效、節能、環保,需要高新技術的支撐,這就必然要求信息產業與傳統工業融合。按照技術發展的方向,產業融合有產業滲透、產業交叉和產業重組三種形式。由于信息技術的滲透性、帶動性、網絡性和系統性等特征,信息產業的產業融合呈現加速發展的趨勢。信息產業是一個產業鏈很長、產業感應度與帶動度都很高的產業。新型工業化要求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其本質是通過產業融合來實現信息產業與傳統工業的融合,從而實現工業化的跨越式發展。
3.3 兩化融合的作用:提高產業效率,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拉動人才需求
由于放松管制、降低產業之間的壁壘等原因,產業融合使資源要素能在更大范圍內合理有效地配置,提高產業效率。根據傳統產業經濟理論,產業結構優化是通過具有優勢地位的產業部門代替競爭力衰退的產業部門實現的。產業部門的優勢地位從外因角度分析,主要是需求拉動形成;從內因角度分析,主要是產業競爭力增強、成本降低,特別是技術創新推動形成的。由技術革新和業務交叉形成的產業融合,使產業邊界模糊,相關產業融合技術水準高的產業,實現產業創新,使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
在兩化融合過程中,由于市場的擴張與隨之產生的對內容和服務需求的增加,對相關部門的就業產生直接而積極的影響。除了市場的成長能夠轉變為工作崗位的增加、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增大就業規模外,還對創造性人才產生了特別強烈的需求。
4 實證分析――以深圳市為例
自1980年創立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以來,深圳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深圳GDP年平均增長26.9%,地方財政收入年平均增長36.9%,出口總額年平均增長34.3%,因此研究深圳工業化發展過程對研究我國新型工業化有重要意義。
在深圳三十多年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中,全世界發生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第一次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亞洲四小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亞其他國家或地區以及中國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大規模轉移;第二次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發達國家成熟的技術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向中國的轉移。深圳抓住了兩次機遇,直接參加了國際分工和國際競爭,促進了深圳的經濟發展。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深圳提出“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先進工業為基礎,第三產業為支柱”的產業政策,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微電子、電子計算機和通訊設備制造為主導的高新技術產業迅速崛起,第三產業也同時得到快速發展。到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深圳市在市政府的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的支持下,已經成功地進行了產業升級,建立了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制造業產業,促進了高新技術產業的繁榮和發展,第三產業比重也逐漸加大。通過兩次產業轉移,深圳從以輕工業為主的“工業化初期”階段,跨越了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工業化中期”階段,直接進入到了以深加工、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為主的“工業化中后期”階段。
當前,深圳正由“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向“后工業經濟”時代的過渡,而現代服務業在這個過渡當中充當了十分重要的角色。這是一次產業結構的重大變動、調整和提升,也是深圳特區邁向“后工業化”經濟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以現代服務業為高比重的“后工業經濟”時代,必須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的方式,通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揮其產品的壟斷性、創新性和外部性等特征,對非生產性經營活動增多對經濟增長速度的抑制進行效率、利潤、高成長性、高附加值的補償,使深圳特區能夠在“十一五”規劃末期順利步入后工業化時代,實現城市經濟時代的重要轉型。
5 總結
本文首先對新型工業化的概念進行了界定,進而分析其特征,分析實現新型工業化道路要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帶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大力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第三產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產業集群作為有效組織形式,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工業化。兩化融合思想極大地豐富了新型工業化的內涵,兩化融合是新型工業化的核心,促進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并以我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的發展為例,說明其工業化發展之路。新型工業化的思想已經在不斷完善,但是如何讓它付諸于實踐,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錢納里.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2]張培剛.發展經濟學通論.第一卷[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3]劉世錦.正確理解“新型工業化”[J].中國工業經濟,2005,(11):59.
[4]任保平.中國21世紀的新型工業化道路[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
[5]陳冬.新型工業化理論與實證分析[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6]汪斌,余冬筠.中國信息化的經濟結構效應分析――基于計量模型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04,(7):2128.
[7]張繼良,楊仁發.論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產業融合[J].學術月刊,2008,(6):7783.[8]吳穎,劉志迎,豐志培.產業融合問題的理論研究動態[J].產業經濟研究,2004,(4):6470.
關鍵詞:校企合作;規模化;訂單培養;就業率;穩定性
化學工程技術學院共設置3個專業群11個專業。在校生合計3456人,其中2011屆畢業生1308人、2012屆畢業生1174人、2013屆畢業生974人。根據學院就業部門要求,按照就業強度10人/單位配置,化工學院需聯系100家以上企業,每年需要提供3000個以上崗位供畢業生選擇,就業與校企合作工作壓力和責任突出。
1 2011-2013就業情況統計
1.1 2011屆畢業生就業
化工學院2011屆畢業生總人數為1308人,其中08大專26個班1131人,04高專4個班177人。學生規模化就業集中在2010年10-11月專場招聘和學校雙選會上,有近半數畢業生借社會和家庭關系零散就業。2010年2月統計實習率81%、協議就業率51.3%,對統計有10人左右的就業單位現場檢查和指導并密切聯系企業,到6月底統計就業率99%,協議就業率為94.7%,對口就業率達87%。據畢業返校統計,在企業生產一線、基層部門就業人數達80%以上。
1.2 2012屆畢業就業
化工學院2012屆畢業生28個班1143名學生,其中2011年校企業合作單位86家,選擇5家具備教學條件、規模較大的企業進行訂單培養試點,當年實現訂單就業學生114人,占畢業生總量的10%。2011年9-10月選擇有規模需求的企業進行專場招聘,單位招聘10人以上就業率大幅度提升。本次頂崗實習實行網上系統管理,訂單班有專門老師全程指導和跟蹤,開展分組現場檢查和指導,到6月底統計就業率99%,實現首次派遣率達97%以上,協議就業率達95%,就業率和派遣率數據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據畢業返校統計在企業生產一線、基層部門就業人數達85%以上。
1.3 2013屆畢業生就業
化工學院2013屆畢業生26個班813名學生進行0.5實踐教學。根據學校教學改革要求,在2013屆畢業生中實施2+0.5+0.5教學,化工學院開發校企緊密型合作單位,新增35家合作企業,完成12個訂單班共466人、9個校外實踐教學班共217人、2個住校實驗教學班共78人,另有3個中外班共52人。在2012年10月進行20家單位的專場招聘、11月有近50家企業參加雙選會招聘,提供就業實習崗位1600個,為化工學院校內外教學班347名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就業渠道。至2012年12月統計進入單位簽訂就業實習有601人,尚未就業205人,參軍休學7人,實習率達97%以上,協議就業率達47.5%。
2 促進學院就業發展的因素分析
2.1 校企合作推動就業
化工學院有化工、環境和食品三大類就業群體,為滿足不同專業、地區和成長要求的學生,不斷開發校企合作單位,加強聯系和走訪,以真誠的合作愿望建立校企合作關系。校企合作與就業實習基地企業增長達100%以上,緊密型合作增長達100%,就業崗位數增長50%以上。通過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企業能夠提供的就業崗位數量不斷增加,一方面,給學生的就業與實習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另一方面,也為應對可能的就業危機與就業壓力做好充足的準備。因此可以說,校企合作是學院就業工作的保障,也是學院就業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績的基礎。
2.2 集中就業實習有利頂崗實習指導的開展
化工學院在2011年組織頂崗實習指導和管理老師現場檢查,對單位5人以上38家企業進行現場指導528人,占總人數的43%(扣除本科生)。2012年對單位5人以上23家企業進行現場指導436人,占總人數的44%(扣除本科生)。2012年對校外21家企業2+0.5+0.5教學實踐進行檢查和指導683人,占總人數的100%(扣除本科生和校內班)。集中實習能夠使得實習指導與管理教師更方便的與學生、特別是企業取得聯系,達到校、企對學生的共同教育與培養的目標,同時,也有利于實現對于學生的現場指導與培養,有效的保證頂崗實習的質量。
2.3 訂單培養有利于提高就業率和就業的穩定性
化工學院在2011年對2012屆畢業生開辦5個訂單共135人,單位就業達84%、穩定達65%,占總就業的11%。2012年對2013屆畢業生開辦12個訂單共466人,單位就業達75%,占總就業的43.3%。
3 就業成果總結
1、加強校企合作,密切校企關系,建立校企合作協議和就業實習基地,增加合作企業數量,一方面能夠給學生的就業與實習提供更多的選擇空間,有于提高學生就業的質量,滿足學生個性化和針對性的就業需求。另一方面,也為應對可能的就業危機與就業壓力做好充足的準備。因此,校企合作是學院就業工作的保障,也是學院就業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績的基礎。
關鍵詞多臟器功能衰竭;連續性血液凈化
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指嚴重創傷(包括休克、重型胰腺炎等)、感染、大面積燒傷、外科大手術和病理產科等原發病發生24h后,同時或序貫地發生兩個或兩個以上器官系統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是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4個或4個以上器官衰竭者,以往病死率幾乎達100%[1]。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CBPT)能平穩有效清除內源和(或)外源性毒素,調節內環境穩態,隨著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革新,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CBPT)成為MODS重要而有效的防治方法。從2006年1月至2008年1O月我科使用CBPT治療MODS病例18例取得良好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根據1995年全國危重病急救醫學學術會討論通過的MODS病情分期診斷標準確診MODS病例18例[1],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齡28~71歲,平均(56.32±9.8)歲。原發病為:急性重癥胰腺炎2例,特重型顱腦外傷3例,腹部術后3例,感染性休克2例,大面積腦梗死1例,腦出血2例,重癥肺炎3例,心肺復蘇術后2例。平均衰竭臟器數目為(2.83±0.65)個,其中衰竭器官2個6例,3個9例,4個2例,5個1例。APACHEⅡ評分為23~36分,平均(30.23±3.68)分。患者均給予機械通氣(通氣模式為IPPV、SIMV、PSV等模式)。
1.2血液凈化方法
使用美國百特公司BM一25床血液凈化機,百特HF一1200濾器,置換液用總醫院配方,連續性靜脈一靜脈血液濾過(CVVH)劑量2.0~4.0 L/h,CVVH的血流量160~200 ml/min,CVVH超濾速度0~650 ml/h。治療時間為6~14H,患者均采用經股靜脈留置雙腔導管建立血管通路。抗凝方法:根據患者凝血功能,分別采用普通肝素鈉,首次劑量0.13~0.15 mg/kg,追加2~l0mg/h,有出血傾向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首次劑量4250單位,追加300~500單位/h,必要時行無肝素治療。
1.3觀察指標
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后對患者取血化驗肝腎功能(ALT、LDH、BUN、SCr)、電解質(K 、Na 、Cl、Ca 、Mg )、凝血功能(PT、APTT)、血氣分析(pH、HCO-、CO2CP)。
2結果
2.1CBPT治療前后患者重要生理指標的變化
18例患者床邊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后(CBPT),肝功能(LDH、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下降至較低水平,電解質紊亂(高鉀血癥、高鈉血癥等)及代謝性酸中毒得到糾正或改善。(見表1)
LDH:乳酸脫氫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BUN:尿素氮;Cr:肌酐;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PH:血氣酸堿度。
2.2臨床轉歸
治療有效14例,其中11冽治愈出院,3例明顯好轉。死亡4例,其中2例放棄治療,1例死于心臟驟停,1例死于嚴重感染.
4討論
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MODS)是嚴重創傷或感染后,同時2個或2個以上系統器官的功能不全或衰竭的臨床綜合征。連續性血液凈化(CBPT)是將血液通過動脈或靜脈引致一個小型高效低阻力的濾過器,依靠血液在濾器內靜脈壓力差或血泵,以8~15 ml/min的速度進行超濾,經濾過器濾過的血液回輸入靜脈,并連續不斷的進行超濾,再根據超濾量輸入適量的置換液,在此過程中通過對流與彌散相結合能同時清除大、中、小分子物質,具有血流動力學穩定,溶質清除率高,保持水電解質平衡等特點,很好的用于搶救多臟器功能衰竭患者,已成為臨床救治危重患者的有力措施[2]。本組18例患者病情均危重,在積極常規治療原發病及并發癥同時早期行床邊CBPT治療,患者肝功能(LDH、AST),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均下降至較低水平,電解質紊亂(高鉀血癥、高鈉血癥等)及代謝性酸中毒得到糾正或改善,生存率達到78%。MODS患者多存在高分解代謝,營養支持是重要的治療措施,為了滿足臨床補液包括全胃腸外營養(TPN)的需要,臨床需要大量補液。本組患者中治療前均存在高血鉀及明顯氮質血癥,經治療后得到明顯改善。CBPT另外通過有效地清除循環中的炎癥遞質,阻斷炎癥級聯反應,改善全身炎癥反應的過程及患者的預后,通過血漿濾過吸附,可清除血中的內毒素。通過清除間質水分,改善微循環和細胞攝氧力,從而改善組織的氧利用率[3]。在治療過程中持續穩定調控氮質血癥和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改善機體內環境保證了營養支持和藥物治療的有效進行,從而使患者免疫內穩態機制得以重建[4]。在行連續性血液凈化治療(CBPT)時,溶質和液體的清除持續緩慢進行,滲透壓變化小,血流動力學穩定,溶質清除滿意,在治療過程中無一例死于急性左心衰,證實了CBPT能很好的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為病因治療創造了條件。
總之 本研究提示CBPT治療MODS是安全有效的,臨床醫師在治療中應關注危重患者疾病的動態變化,力求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通過基礎病因治療和床邊CBPT更好的使多臟器功能障礙患者的病情恢復。
參考文獻
[1] 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第1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261~266.
[2] 王質剛.多臟器功能衰竭體外生命支持系統的進展[J].中華腎臟病雜志,2006,22(3):135~137.
[3] Teta c,Cavaillon JM’Cam ussi G,et a1.Continuous plasma filtration
工業化,通常指一個國家(地區)由農業國向工業國(地區)轉化的過程,即國民經濟結構從以農業為主的經濟轉化為以工業為主的經濟的發展過程。同時,工業化又是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是實現現代化不可逾越的發展階段。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如果離開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綜合經濟實力就缺乏重要支撐,現代化建設就會受到嚴重制約。為此,黨的十六大把基本實現工業化,作為我國在本世紀頭二十年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明確提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黨的十七大又進一步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促進工業由大變強,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這些新概念,新思路,反映了我國工業化理論的新發展,在經濟工作中突出了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們加快推進工業化、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方針。__市目前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落后于疆內發達縣(市),更落后于內地尤其是東部沿海地區。在當前的現實條件下,充分利用后發效應和后發優勢,盡快縮小與發達地區差距的唯一出路就是抓住歷史機遇,全面快速推進我市新型工業化進程。可以這樣講,新型工業化建設是__市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推進富民強市、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然選擇。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大召開以后,我們緊緊抓住中央賦予新疆的特殊政策和西部大開發的歷史機遇,加速實施以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全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通過大力調整工業經濟結構,逐步淘汰落后的生產工藝,不斷培育新的工業經濟增長點,工業經濟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總體呈現出增長快、規模大、效益好的良好趨勢。一是工業體系日益完善。企業所有制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國有、私營等多種經濟成分并存,競相發展;工業布局從無到有,逐步從粗放型向集約型過渡,礦業和乳業已成為拉動全市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和農牧民持續穩定增收的重要渠道。二是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堅定不移的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以優勢資源為紐帶,把最有吸引力、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和最好的項目、最好的資源拿出來,吸引有能力、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參與全市經濟發展。培育壯大了一批骨干企業,大大加快了全市工業化建設進程。三是重點產業蓬勃發展。堅持把礦業作為第二產業的支柱產業來培育,不斷加大對優勢礦種的勘探開發力度和對重點企業的技術改造力度,推動了工業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
總體上看,我市工業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從人均gdp水平、產業結構水平、工業化率和城市化率等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工業化發展水平的最基本指標來看,__市仍處于工業化的初期階段。
二、__市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可能性分析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突出實踐特色,努力解決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近幾年,我市工業化建設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趨勢,工業經濟對gdp的貢獻在逐年加大。但以科學發展觀的理念思考,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全市新型工業化建設還面臨許多問題,要求我們認真加以研究并妥善解決。一是工業基礎仍然薄弱。20__年,全市二產比重占gdp的 21%,工業比重占二產的 75%,工業增加值比重占gdp的15.4%,還遠遠落后于疆內發展較快的縣(市),工業基礎薄弱的局面還未從根本上得到改變。二是輕重產業發展不平衡。20__年,以礦業為主的重工業占到全市工業比重的89.4%,而輕工業比重不足12%,可以說,我市輕重工業發展比重嚴重失調,輕工業發展嚴重滯后,直接影響到資源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三是資源深度加工層次低。我市工業化發展以優勢資源轉換為主要途徑,但由于技術、投入等原因,深加工項目僅在低層次、低水平上延伸和擴張,資源在最短的時間內無法產生最大的效益,極大地遲滯和延緩了新型工業化發展速度。四是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水平低。從目前來看,我市大多數企業的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產品結構單一。同時因資金、技術所限,多數企業采富棄貧,回采率低,資源浪費比較嚴重。五是環境保護任務艱巨。目前,我市工業發展主要以資源開發為主,對能源依存度較高,具有典型的高耗能特征。在資源利用、節能降耗、環境保護等方面還處于偏低水平,節能減排形勢比較嚴峻,保護好環境的責任尤為重大。
在清醒地認識到差距與不足的同時,必須看到我市加快工業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和歷史性的戰略機遇。一是國家對新疆>!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人數大幅增長。三產方面,在旅游業的拉動下,
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賓館餐飲業規模不斷擴大,城市經濟快速發展,全市第三產業為工業化發展的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四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為加快工業化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當前,國家為有效應對全球金融危機,采取了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經過前一階段的努力,我市一批水利、交通、能源、生態保護、改善民生等項目已列入計劃,必將對推進全市工業化進程提供強大動力支持。可以說,我們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的啟動期,擁有著加快發展的現實基礎,面臨著加快發展的良好機遇,呈現出美好的發展前景。這是我們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的基礎和前提。只要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新型工業化發展全局,搶抓機遇,勇于爭先,我市新型工業化建設就必將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局面。 三、__市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的思路
當前,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增加農牧民收入和財政收入為主線,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大力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優勢資源轉換戰略,重點在“新農村建設、新型工業化、旅游城市建設”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培育壯大畜牧、礦產、旅游等優勢產業;統籌發展社會各項事業,更加注重保障民生,促進社會和諧,為全面實現“十一五”目標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這一思路,既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也是推進__市新型工業化建設的指導思想。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新型工業化建設。
科學發展觀涵蓋了中國經濟社會包括人的發展的整個過程。就經濟發展而言,始終貫徹科學發展觀是保證經濟健康運行的必然要求。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同樣離不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新型工業化強調信息化與工業化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強調依靠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強調注重提高經濟效益,強調保護環境和可持續性發展,強調讓包括農村富余勞動力在內的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這些特點無一不跟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相吻合。因此,從本質講,新型工業化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工業化。在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過程中,要確保新型工業化建設不走彎路,必須統一對科學發展觀和新型工業化的思想認識,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努力保護和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
(二)以優勢資源轉換為突破口,加快推進以礦業深加工為重點的新型工業化建設。
緊緊圍繞資源優勢,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實現新突破、大發展的核心和關鍵。目前來說,資源優勢是__市的核心競爭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優勢和經濟優勢的步伐越快,新型工業化進程就會加快,全市經濟發展的速度也就越快。一是要加快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說是我市近年來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過程中最具吸引力和潛力的方面,短短幾年時間,新疆宏泰、福建天寶、山東招金等一批大企業、大集團紛紛介入我市礦業發展,顯示出極好的發展前景。從目前情況看,礦業將是我市今后一個時期最能在短時間內形成規模和水平的產業。首先,要加大地勘投入,緊緊抓住國家將新疆非油氣礦產資源勘查項目列入“十一五”規劃的有利時機,在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公益性地勘資金投入的同時,加強與技術先進的地勘隊伍和企業合作,盡快將礦產資源的家底摸清搞準,為我市今后礦產資源的大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要促進成果轉換。礦產資源是有限的,而深層次加工利用則是無限的,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增值了就是增產了、增效了,提高了利用率就是節約了資源。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必須按照分散采選、集中加工的要求,加快推進以礦業深加工為重點的新型工業化建設,重點支持鐵、鉛、鋅等礦產資源加工項目和風險勘探項目。根據資源分布情況,以整頓規范礦產開發秩序為突破口,引導礦產資源向優勢企業和戰略投資者集中,合理控制資源開采總量和市場流向,變重要礦產資源的儲量優勢為市場調控優勢,結束礦產品和初級產品輸出的局面。同時,按照產業化經營的要求,引進有實力的大企業對優勢資源進行規模開發、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盡快做大做強,促進全市產業升級,努力實現資源轉換效益的最大化。二是要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奶業富民”工程,大力發展良種奶牛養殖,努力提高農牧民致富增收能力。目前,全市良種牛飼養量達7.1萬頭,其中優質奶牛3萬頭,奶業拉動農牧民人均增收150元。今后一個時期內,我們要繼續借助奶業發展的“龍頭”效應,加大對__光明、阿爾曼乳業的扶持力度,鼓勵引導乳品企業發展下游新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力促乳品產業鏈延伸方面盡快取得突破。同時,緊緊抓住地區設立農牧產品加工發展基金的有利時機,立足豐富的農牧資源優勢,按照“區域布局、規模種養、高效加工”的要求,大力發展牛羊肉、奶制品、馬鈴薯、冷水魚、油料等農畜產品加工項目,培育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附加值高、帶動性強、成長性好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把我市建成自治區特色農畜產品和重要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加工基地。
(三)堅定不移地實施大企業大集團戰略,為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提供強大推力。
大企業大集團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實力的象征,也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的重要力量。從兄弟縣(市)近幾年工業快速發展的實踐來看,引進國內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是做強我市優勢產業最現實、最快捷的途徑。一方面,我們的優勢產業,像鐵、鉛鋅等礦產資源的深加工,都需要建選廠、冶煉廠,而這些工程項目投資動輒上千萬甚至幾個億,僅靠我們自身的積累和實力來搞,只能是“鴨行鵝步”,坐失發展機遇,客觀上需要引進大企業大集團來做大做強優勢資源產業。另一方面,引進了大企業大集團,也就引進了資金,引進了核心技術、管理理念和營銷網絡以及人才隊伍,也就提升了特色產業的競爭力。20__年,我國第一鋼鐵巨頭寶鋼集團注入30億元對八鋼集團進行戰略重組,重組后的八鋼集團資產質量和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產品結構更加合理、管理水平更加科學,到20__年產鋼能力達到了600萬噸,對自治區鋼鐵工業上規模上水平產生了重大影響。同時,隨著沿海內地發達省區產業升級換代步伐的明顯加快,我們所面臨的市場競爭和挑戰也越來越大,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把眼光放得更遠一些,讓思路更開闊一些,把引進大企業大集團作為推進我市新型工業化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各種形式全方位的與國內有實力的大企業集團聯姻,全力提升產業規模,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后來居上。實事求是的講,我們__市地處偏遠,遠離消費大市場,資金、技術、人才十分匱乏,甚至就連具備一定技能的產業工人也十分缺乏,我們唯一的優勢就是礦產資源,如果資源量得不到保證,大企業大集團是不可能落地的。對此,我們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要切實發揮政府配置資源的主導作用,采取經濟、行政、法律等綜合手段,以更大的決心、用更大的氣力,加快推進資源整合步伐,為大企業大集團的進駐創造條件。
(四)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創造條件。
__市的新型工業化,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也離不開外力的推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除國家的扶持和戰略投入外,更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工業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全方位、寬領域、多形式地開展招商引資活動。要注意引進國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整合資源和產業,加快要素集聚,不斷做大工業經濟。要繼續強化基礎設施,完善和優化投資硬環境。借助國家實施擴大內需的政策機遇,及時掌握國家和自治區的投資新動向,進一步加快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為我市工業化發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要堅持工業優先原則,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強化政府對重點產業的合理引導,土地、電力、水資源的配置優先向工業傾斜,加快保障工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和配套條件建設,推動優勢資源向優勢產業集聚,優勢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在這里強調一下電力和礦山道路建設問題。電力既是能源工業的一部分,也是整個新型工業化發展的必要保障。可以說,電力供應不足已成為制約我市工業發展的主要“瓶頸”之一。為切實解決工業企業生產缺電問題,去年經過我們的積極爭取,北屯—__市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已順利通過自治區電力總公司評審,今年即將開工建設。相關部門務必要做好協調服務工作,確保工程年內完工并投入使用,切實保障生產生活用電需要。礦山道路建設上,在積極鼓勵礦山企業自身投入的同時,要緊緊抓住地區籌建礦山資源路的有利時機,做好我市資源路建設項目籌劃、資金籌措等前期工作,爭取項目早日開工建設,為礦業的大發展提供便利交通條件。
(五)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資源節約型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
我市礦產資源豐富,但生態環境脆弱。我們一定要從造福子孫后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認識資源節約和綜合有效利用、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在這方面,我們可利用的空間非常廣闊,要做的工作也很多。一是加快水能資源的開發利用。__市屬新疆的豐水區,市境有額爾齊斯河、克蘭河、蘇木達依列克河三大水系,河流總長667公里,年徑流量60億立方米,水能開發潛力非常巨大。近年來,在國家和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水利開發建設取得了較為突出的成就,一批骨干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即將開工建設。但這僅僅是開始。目前,我市水資源利用率不到30%,我們的水能開發利用工作也才剛剛起步。我市境內的河流基本上都發源于高山,梯級開發潛力巨大,加快流域水電梯級開發步伐,對進一步優化我市能源結構,改善生態環境,減少大氣污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現在起,對凡具有水能資源開發利用潛力的河流,我們都要好好規劃,制定政策措施,鼓勵引導各類資本、企業參與梯級電站建設,科學合理開發水能資源,最大限度地挖掘水能資源潛力。二是礦產資源節約在我市同樣大有文章可作。自然資源都是有限的,資源的不可再生與加快發展的矛盾,客觀上要求我們未雨綢繆,否則將會做出“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蠢事。這些年,我們在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上,濫采亂挖,低水平開發,浪費資源現象還比較嚴重。特別是在某些富有礦產資源的開采中,采厚棄薄、采富棄貧、采易棄難的問題比較突出。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從開采加工環節從嚴抓起,逐步關停那些回采率達不到要求,嚴重破壞資源的小礦山、小企業。同時,要完善探礦權采礦權出讓、項目核準、生產許可、安全許可、環評審查等各項礦產資源管理制度,建立長效機制,從源頭上杜絕和制止無計劃的亂采濫挖、采富棄貧、浪費和破壞礦產資源現象的發生,切實做到科學規劃、綜合開發、集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率。
需要強調的是,我市在加快新型工業化建設中,要始終把生態環境的保護放在重要位置。應該講,我市新型工業化道路剛剛起步,我們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做到建設環保型礦山、環保型企業。這項工作我們必須從項目規劃時要嚴格把關,一定要做到好中選優,寧缺毋濫。要多上一些技術水平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項目,堅持走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科學發展的路子,努力創造生態和諧、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發展環境。
一、結構完整,凸顯化學化工行業特點
在編寫過程中,編者采用總分寫作結構呈現化學化工專業理論知識,即用18個單元先后介紹了化學化工的發展、化學化工涉及的基本概念及核心理論、常用化學實驗試驗品、化學實驗技巧以及化工化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們以循序漸進、深淺得當的論述方式充分凸顯了化學化工專業特點。同時,編者還介紹了英國女王大學化學化工專業本科留學項目,幫助那些未來有志出國深造的學生們更全面地作好相關準備。為了提升學生們對化學化工知識的理解,編者還引進了大量的分子結構圖、藥房器材圖標等,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化學化工專業知識細節的同時,增強了該書的可讀性。
二、目標明確,體現化學化工英語專業性
化學化工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立足化學化工英語教學目標,即學習化學化工英語的目的是更好地開展化學化工行業的跨國交流、經貿服務,編者構建了化學化工英語知識體系,以期能夠幫助相關人員更好地學習化學化工英語。例如編者引進了大量的化工英語對話場景,在化學化工行業經貿交流、化工行業學術溝通等場景中充分運用化工專業英語詞匯及文獻資料,由淺入深地提高學習難度,以配合學生的學習規律,逐步提高他們的化學化工英語聽說讀寫能力。再如,編者還引進了專業詞匯及固定句式的聽說讀寫環節,希望學生在課外自學環節主動搜尋化學化工領域的前沿科技文獻的音頻、視頻,在反復的聽看過程中識記并達到復述原文的程度,科學提升自己的化學化工英語聽說能力,這種自學式、開放式的聽讀訓練能夠極好地提升學生的自學熱情,提升他們對化學化工英語的聽讀敏感性。
三、思路清晰,提升化學化工英語翻譯能力
【關鍵詞】 慢性腎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濾過 腹膜透析 營養狀態 瘦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of serum leptin level with nutrition status against different ways of blood pur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CRF).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sixty patients with CRF were pided into 4 groups (n=40 each): NHD group(non-hemodialysis), HD group(hemodialysis), HDF group(hemofiltration) and PD group(peritonial dialysis). Another forty healthy subjects were enrolled to form a normal control group. Serum leptin level was detected by radioimmunoassay. Blood tests were made to meaure Cr, BUN, Alb, Hb and TC. Their body mass index (BMI) was calculated. Results The serum leptin level in CRF patient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healthy control(P<0.01). HDF could lower the leptin level in CRF patients, but NHD, HD and PD had little effect in this respect. Besides, the leptin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MI (P
Key words: chronic renal failure; hemofiltration; peritoneal dialysis; nutrition; leptin
瘦素(leptin)是由Zhang等[1]于1994年發現并命名,是肥胖基因(Ob)的蛋白產物,是一種肽類激素,由167個氨基酸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為16×103。瘦素與嚙齒類動物及人類的食欲和能量代謝密切相關,瘦素與營養狀態的關系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2~5],并用于研究尿毒癥患者營養不良。關于慢性腎功能衰竭(CRF)患者非透析治療(NHD)、血液透析(HD)、血液透析濾過(HDF)、腹膜透析(PD)系統性研究國內報道較少。我們比較了不同的血液凈化方法對CRF患者血清瘦素清除能力,探討血清瘦素與CRF患者營養狀況的關系,目的是為CRF患者營養狀況的改善選擇較好的血液凈化方法。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1.1.1 NHD組 40例尿毒癥非透析治療患者,非透析治療1年以上。無合并惡性腫瘤、糖尿病和急慢性感染,肝功能正常;未使用糖皮質激素及降脂藥;血清肌酐(Cr)>500 μmol/L。
1.1.2 HD組 40例尿毒癥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所有患者均病情穩定,規律透析1年以上。無合并惡性腫瘤、糖尿病和急慢性感染,肝功能正常;未使用糖皮質激素及降脂藥;行節食治療者不進入研究。每周透析2~3次,每次5 h。全部應用聚砜膜透析器,透析液為碳酸氫鹽,血流量200~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
1.1.3 HDF組 40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濾過患者,入選條件與HD組相同。常規血透2次/周,每次5 h;透析液為碳酸氫鹽,血流量200 ml/min,置換液流量200~250 ml/min;血液濾過1次/周,每次5 h。全部應用聚砜膜濾過器,規律血液凈化1年以上。
1.1.4 PD組 40例尿毒癥腹膜透析患者,腹膜透析治療1年以上。無合并惡性腫瘤、糖尿病和急慢性感染,肝功能正常;未使用糖皮質激素及降脂藥。
1.1.5 正常對照(C組) 為40例健康志愿者,常規體檢均正常,無糖尿病和肝腎疾病。
1.2 研究方法 NHD組、PD組和C組于晨空腹靜脈采血6 ml,離心分離血清后,-20℃保存,同時測身高(m)、體重(kg),計算體重指數(BMI, kg/m2)。HD組和HDF組均于治療前后靜脈采血6 ml,離心分離血清后,-20℃保存,于治療后測身高、體重,計算BMI。所有實驗對象均檢測血清瘦素、尿素氮(BUN)、Cr、白蛋白(Alb)、總膽固醇(TC)、血紅蛋白(Hb)。
1.3 觀察指標及檢測方法 血清瘦素水平檢測應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試劑盒由美國DSL公司提供。BUN、Cr、Alb、TC均應用美國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儀檢測。身高、體重測3次取平均值,計算BMI。所有測量均由一人完成。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相關分析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強迫引入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各組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1)。NHD組和PD組血清瘦素水平較HD組和HDF組透析前血清瘦素水平無明顯變化(P>0.05)。HD組透析前后血清瘦素水平無明顯變化(P>0.05)。HDF組透析后血清瘦素水平較透析前明顯降低(P<0.05):其中16例(40%)患者透析后血清瘦素水平較正常對照組有所升高;24例(60%)患者透析后血清瘦素水平與正常對照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但這40%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較其他慢性腎功能衰竭各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HDF能有效地清除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清中瘦素。各組CRF患者和對照組的指標測定結果比較見表1。
2.2 各組CRF患者血清瘦素濃度與BMI呈明顯正相關(P
3 討 論
于1994年Zhang等發現并合成瘦素及其受體以來,距今已經有十余年的歷史。目前認為,瘦素由肥胖基因(Ob)編碼,由脂肪細胞合成并分泌,是一種肽類激素。腎臟是清除瘦素的主要器官之一,瘦素先以原型形式從腎小球濾過,然后腎小管攝取原尿中的瘦素并對其降解,降解產物隨尿排出。血漿中81%的瘦素是由腎臟排出的。尿中瘦素含量甚微,其生理半衰期為12 min。瘦素作用于下丘腦,抑制神經肽(NPY)的分泌,后者有促進食欲、減少能量消耗的作用。當瘦素抑制NPY的分泌后,食欲被抑制,蛋白攝入減少,能量消耗增加,呈負氮平衡,體重減輕,發生營養不良[6]。CRF患者營養不良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并且與增高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密切相關。用酸中毒、胃腸功能障礙、透析不充分等對CRF營養不良的解釋不能完全令人滿意。近來發現,CRF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顯升高,且常規血透不能清除,因此認為瘦素可能是中分子毒素,影響機體能量代謝。
本研究發現,NHD組、HD組、PD組和HDF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與BMI呈顯著正相關,與C組比較差異顯著(P
本組結果提示,HDF是CRF患者的理想血液凈化方法,并且操作簡便,在臨床上應普遍開展,以提高CRF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生活質量,改善預后,降低尿毒癥患者的病死率。
參考文獻
[1] Zhang Y, Proenca B, Maffei M, et al. Positional cloning of the mouse obese gene and its human homologue[J].Notore,1994,372(6505):425-432. [2] Sharma K, Considine RV, Michael B, et al. Plasma leptin is partly cleared by the kidney and is elevated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J].Kidney Int,1997,51(6):1980-1985.
[3] Nordfors L, Lnnqvist F, Heimbürger O, et al. Low leptin gene expression and hyperleptinemia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J]. Kidney Int,1998,54(4):1267-1275.
[4] Johansen KL, Mulligan K, Tai V,et al. Leptin, body composition, and indices of malnutrition in patients on dialysis [J].J Am Soc Nephrol,1998,9(6):1080-1084.
[5] Rodríguez-Carmona A, Pérez Fontán M, Cordido F, et al. Hyperleptinemia is not correlated with markers of protein malnutrition in chronic renal failur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predialysis, peritoneal dialysis and hemodialysis patients [J]. Nephron,2000,86(3):274-280.
[6] Young GA, Woodrow G, Kendall S, et al. Increased plasma leptin/fat ratio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 cause of malnutrition? [J]. Nephnol Dial Transplant, 1997, 12(11): 2318-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