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亚洲免费_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_啊啊啊射了视频网站_在线精品国产欧美_国产亚洲成年网址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_98在线视频_2019最新中文字幕_色久优优欧美色久优优_亚洲欧洲一区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農村發展需求范文

時間:2023-08-18 17:26:32

序論:在您撰寫農村發展需求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農村發展需求

第1篇

[關鍵詞]農戶 融資需求 約束條件

現階段,我國農村絕大多數農戶的金融需求主要表現在存款與貸款方面,因為我國現有的金融體系在農村的低效率運行,農戶的存款需求雖基本得到了滿足,但貸款需求卻存在很大的缺口,農戶的金融受到抑制。事實上,中國農村不但存在金融供給抑制,而且存在金融需求抑制,一方面農戶在正規金融體系中借不到資金,另一方面,基于成本與收益的理性比較,農民也不愿意到銀行與信用社去借資金,導致了中國農戶的金融需求型抑制,農戶的金融抑制是導致中國部分地區農村貧困與沒落的主要原因。如何滿足農戶的金融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與農村經濟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任務。本文將以湖南新農村建設為背景,研究湖南農戶的資金需求及其約束條件,為優化湖南農村的金融體系,降低農民的企業家活動成本創造條件。

一、湖南農戶消費性資金需求及其約束條件

20世紀90年代以后,農村經濟生活內容豐富,由于農民所面臨的風險增加,農戶經營活動兼業化趨向強烈,農戶現金收支也日益多樣化。根據2007湖南農村統計年鑒農村住戶抽樣調查資料, 2006年湖南省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 389. 81元,比上年增加272. 0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比上年增長7. 6%,增幅同比上升0. 4個百分點;分解湖南農戶的收入來源,可以發現其收入的主要增長來源于打工收入與政府對農民的轉移支付,從住戶抽樣調查中我們發現: 2006年湖南農戶獲得的工資性收入為1 449. 65元,比上年增加220. 86元,增長18%,農民家庭經營的純收入人均為1743. 52元,比上年增加30. 16元,增長1. 8%, 2006年農民轉移性和財產性的純收入人均為196. 64元,比上年增加21. 04元,增長12%。2006年湖南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013. 05元,比上年增加257. 07元,增長9. 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713. 05元占人均總收入的73. 99%

農村居民消費水平提高,也體現在住房條件的改善中。無論是在較發達的長株潭地區,還是在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湘西、湘西南,當農戶積累了一定的財富,首先要做的就是蓋房子。在湘西南的洞口、城步的住房建設成本在6~12萬左右,一般也會產生3~10萬的融資需求。農戶的住房不只是生活必需品與顏面問題,而且也是生產過程中對其要求逐步提高的結果。防盜、糧食儲存等各種問題在農村已經變得越來越嚴峻。因此,農戶對于住房改建與擴建的要求越來越迫切,以至在不“輕言借貸”的農村社區,農民建房時卻在大舉借債,拉動了農戶的金融需求增長。

文化教育所占比重相應上升。在教育領域,隨著計劃生育在農村的不斷深入,農民的子女生育數量明顯減少,農民望子成龍的期望由此逐漸升高,傳統的教育模式與新生代子女素質要求越來越不適應,導致農民對子女教育投資觀念轉變。由此教育消費在農民家庭中的地位開始明顯上升。而據研究,農民投資于職業技術教育的成本要遠遠低于高等教育,而且其回報率比高等教育要高5個百分點。此外,文化、娛樂、信息方面的投資在湖南農村比較大,彩色電視機對黑白電視機的替代率達到了80%以上。

由于自然、經濟和社會等因素的作用,農民收入與支出在年際之間很不平衡,且波動較大。農民除了以儲蓄來調節當前支出和未來支出外,在收入和儲蓄都不足以應付當前支出的情況下,只能以借貸作為收入和儲蓄不足的彌補手段。農戶資金借貸主要用于生產和生活兩方面。生活性借貸主要是為了彌補當年收入和儲蓄余額不足以滿足生活性支出需要的融資行為。生產性借貸既有用于農業生產,也有滿足商業、工業、服務業、打工支出等方面的資金借貸。

二、湖南農戶的生產性需求及其約束條件分析

農戶生產性資金需求分兩部分,即農業生產資金需求和非農業經濟發展資金需求。農戶的生產性借貸用途結構反映了農村產業結構的演變趨勢。目前,作為弱質產業,農業投入中傳統要素的比重正趨于下降,現代要素的比重則趨于上升。表現在金融方面,即是農民為購買現入要素,對資金融通服務的需求日益明顯。大量的資金需求引致了對金融中介需求的增加。農村經濟中的這種結構變化會引起對信貸等融資需求的擴張。

農民除了傳統農業生產的投資之外,作為滿足市場需求的農民企業家行為,部分農戶開始轉向了高效農業生產和非農生產方面的投資。農戶的產業轉型及其經營規模選擇,是農戶生產性融資需求的直接推動力,而在宏觀上則表現為經濟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農戶在不同時期的融資需求。筆者對望城含浦鎮農信社的農戶貸款情況調研表明, 2000年,在該農信社申請貸款的農戶共有68戶,貸款金額為117萬元。其中73. 5%的農戶貸款金額均在3000元至10 000元之間。到2004年,申請貸款的農戶共有200戶,貸款金額為714. 1萬元,其中88%的農戶貸款金額在1萬元至10萬元之間, 1%的農戶貸款金額在10萬元至30萬元之間。

對于農戶來說,傳統的農業生產項目資金需求并不是農戶資金需求的主要部分,而滿足非農產業項目和高效農業項目的資金需求則是農戶借貸的主要動機。因為傳統農業中生產要素絕大多數來自農戶自身,而現代農業有別于傳統農業的另一標志就是生產要素的商品化。盡管湖南農戶生產支出中流動資產投入的自給性仍很明顯,但很多投入要素已經以商品形態出現,從而擴大了對農村金融的需求。這個變化與農業生產特別是種植業生產連年虧損密切相關。湖南農戶的資金缺口主要是農業生產中的畜牧、水產業和非農生產。農戶生產性資金需求與農戶的家庭經濟水平、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農業產業化緊密相聯。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澧縣宜萬鄉和洞口秀豐鄉,農村信用社農戶的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均低于經濟發達的望城縣含浦鎮。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貸款80%以上是農村貸款,主要用于生活消費和農業生產,欠發達地區農戶大多是傳統型農戶和過渡型農戶,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或出外打工,土地依然是他們最基本的依靠。而在望城含浦鎮農村信用社87%的貸款是其他貸款,主要用于工業生產、商業和養殖業。發達地區農戶多為過渡型農戶和商業型農戶,農業生產不僅局限于傳統農業,而是發展高效農業生產,許多農戶從事工業生產、商業活動和農產品加工,總體來說,比起欠發達地區,發達地區的農戶的生產性資金需求較高。

依據農戶的生活寬裕程度,可以將農戶劃分為貧困農戶、維持型農戶和富裕農戶。貧困農戶通常從事傳統糧食作物的種植,經濟剩余積累緩慢。其生活支出有很大缺口,遇到婚嫁、喪葬、疾病、子女求學和住房等較大金額支出,由于他們積蓄不夠,則不得不舉債。貧困農戶的生產資金不但非常短缺,并且常被生活性支出擠占。維持型農戶的支出除剛性的生活支出外,可以購買少許的奢侈品,雖然這此物品在城市幾乎被看作必需品。維持型農戶通常種植附加值高的農作物,或者養殖,還有的經營家庭手工業、家庭工廠,或是出外打工,總之,其收入包括農業收入和非農收入兩類。但是非農收入金額小、風險大,并不足以使他們放棄農業生產。因此他們通常是雙棲的,農業生產與非農業生產同時兼顧。他們的非農收入部分也會補貼到農業生產之中,其資金需求是混淆的,根本無法分清他們是進行生產,還是渡過生活難關。富裕型農戶通常經營小型、或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或者是外出打工的成功者。富裕型農戶的收入,已經可以應付生活剛性支出,并且購置了不少奢侈品,顯露出其生活的豪華。因為家庭的生產功能已經與消費功能分離,也由于他們還保有傳統農民“不輕言借貸”,富裕型農戶主要是農村借貸資金的供給者。

由此可見不同農戶類型具有不同的資金需求特征,而且為其提供的資金來源也有區別。對于分散的小規模農戶和微小型企業,農村正規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現象非常突出,導致其交易成本高昂;因此只有內生于農村經濟體系中能夠低成本運用農戶之間現成信息的社區金融體系,才能滿足這種期限短、頻率高、數額小,并缺乏抵押品的金融需求者。

三、結論與討論

根據對湖南資金需求狀況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湖南農戶的資金需求盡管區域發展不平衡,但在現階段仍存在一些共性,住房、醫療以及高校教育投資,成為拉動農戶金融需求的主要力量。但此外,不同地區的金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在經濟發達的長株潭地區農戶的生產性資金借貸比例較高,長株潭以外的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戶的生活性資金借貸比例較高;欠發達地區農戶的生活性需求較高,所以生活性借貸發生的頻率較高,而發達地區農戶的生活性資金需求相對低,導致生活性借貸頻率低。農戶的生產性資金需求是多元化的,傳統的農業生產項目資金需求并不是農戶生產性資金需求的主要部分,而滿足非農產業項目和高效農業項目的資金需求成為農戶資金借貸的主要動機。

第二,隨著產業結構的演變,生產規模的擴大,農戶信貸需求呈現長期增長的態勢,借貸筆數多,信貸金額絕對量大。當前利用借貸資金生產經營和生活消費的農戶占農戶總數的比重雖然很低,然而,由于農戶數量龐大,其借貸規模也相當驚人,充分說明了湖南農村借貸市場、尤其是資金借貸市場在目前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通過農村家庭承包制改革,農戶掌握了大部分的生產資料,有了一定的生產經營權,從而成為具有獨立財產權和經營權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一些農副產品加工戶、種植養殖戶以及農村商業的迅速興起,正在逐步改變農村的產業結構,將會極大地促進農村金融需求增長。

第三,不同經營類型農戶間的資金需求的規模和結構分化非常明顯,表明今后農村資金市場的結構性特征會越發突出,農戶資金需求更加多層面、多方式、多結構、多元化。有借款戶與無借款戶在經營效益上出現明顯的差別,有借款戶的生產和生活的壓力要比無借款戶大得多。這一方面說明正規金融機構特別是政策性農村金融機構對農戶的救低息貸款嚴重不足,另一方面也表現出,農村金融市場中的民間借貸這個資金供給主渠道提供的高利貸存在加重趨向,借款農戶的舉債負擔加劇。

第四,農村民間借貸市場是目前農民借貸資金的主要來源。這一方面說明農村的正規金融機構由于貸款手續煩瑣、程序復雜、審批時間過長、服務能力低下等,對于農戶來講,正規金融機構的門檻太高,利用成本太大。在湖南,絕大多數農戶的收入水平低于城鎮居民,他們選擇貸款多是為了脫貧致富,增加家庭收入。特別湘西、湘西南等地區,貸款數額較低,對他們來說,商業銀行“太貴了”。羅絲•萊文以及格林伍德和史密斯的金融發展模型指出,這種較高的固定成本是導致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門坎效應”。另一方面也說明,民間金融活動很活躍,交易量很大,涉及的范圍很廣,說明了在現階段的中國農村,金融的需求特征決定了金融的供給。因此,在金融政策的制定上,絕對不能忽視民間金融,而要對其加以規范、組織和引導,充分發揮其資金潛能,并滿足農民企業家行為的融資需求,以調整產業結構,拉動農村經濟增長,為新農村建設的內生性奠定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祚祥.農戶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與農村金融發展[J].經濟問題探索, 2007(4):134-138

[2]胡必亮.村莊信任與標會[J].經濟研究, 2004(10):115-125

第2篇

內容摘要:從農村金融體系應發揮的有效功能角度看,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既應有為個體私營經濟、民營企業服務的中小型商業銀行,又要有為農民服務的農村信用合作社,以及為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和扶持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性銀行。因此,我國應建立以商業金融為主,合作金融、政策金融為輔,民間金融為補充的多層次、機構多樣化的復合信用型農村金融體系。

關鍵詞:農村金融機構 農村經濟發展

目前,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村金融發展的滯后則是約束農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與龐大的城市金融體系相比,我國的農村金融還相當薄弱,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幾經變遷,雖然形成了農業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和農信社分工協作的制度安排格局,但實際上缺少層次性、矛盾沖突多、內耗大、功能和作用出現萎縮、農村金融服務遠不能滿足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當前提升金融對農業發展的功能,構建符合農村實際、符合農民利益、符合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已成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課題。

我國農村金融機構建設的原則

衡量一種組織體系是否完善,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它是否與社會的現狀相適應,是否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同樣,構建農村金融機構體系,應該體現在它與我國農村現狀的適應性問題上,要求與我國農村特定的經濟形態、交易方式和經濟結構相吻合,并以此達到效率性、穩定性的目的。這種適應性表現在:

金融組織體系應與經濟發展水平或階段相適應。從經濟社會的發展史來看,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或階段,社會分工及其細化程度、市場規模和交易方式大不相同,對應的金融組織體系必須具有不同的結構特征和復雜程度,與貨幣信用程度較高的國民經濟運行體系相適應。

金融組織體系應與經濟運行機制相適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運行機制是市場機制,必然要求市場化的現代金融制度結構與之相適應。就金融機構體系而言,它必須是建立在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基礎上的,具有貨幣資金商品化、金融實體法人化、金融調控間接化和金融行為規范化的特征。

金融機構體系應與經濟運行結構相適應。為了促進經濟有效運行和增長,金融組織體系應根據不同區域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實行分層次的組織運行結構,并通過不同的管理方式來調節資金的運行,以實現不同區域的資金優化配置和有效運用。

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構建路徑

從產業結構看,我國農村經濟已不是單一的第一產業;就農業內部結構看,畜牧業和漁業在農業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從所有制結構看,隨著鄉鎮企業的“改制”,私營經濟和股份經濟成份大幅度增加。因此,我國農村經濟結構明顯趨于多元化和多層次化。多元化是指各種所有制形式、各種經濟組織類型、各種經濟發展水平的經濟主體在市場中都已穩定地占有相當的比例,且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這一特點在東南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體現的尤為明顯。多層次化是指在全國經濟共同發展的過程中,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這一特點在農村經濟領域體現的尤為突出,東部經濟較發達地區和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均GDP水平相差十幾倍甚至幾十倍。農村經濟結構的調整不僅對融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在其他金融業務上也有新的要求。援引適應性標準,參照國外農村金融機構模式,筆者認為,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既應有為個體私營經濟、民營企業服務的中小型商業銀行,又要有為農民、農戶服務的農村信用社,以及為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和扶持農村經濟發展的政策性銀行。應建立一個多層次的、機構多樣化的復合信用型的農業金融機構體系,即由商業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民間金融等多元性質的金融機構組成。(一)大力發展農村商業金融體系

經濟決定金融,金融組織的架構要與經濟架構相吻合,隨著經濟主體和經濟運行機制的市場化,農村金融組織必須是建立在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基礎上的,才能跟上我國經濟市場化進程,所以從總體上說,商業性金融機構應成為我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的主體。首先,有關部門對中國村莊農戶實地的調查顯示,農民不僅能夠承受商業化金融的利息,而且,其還款率甚至可以達到90%以上,大大超過農村的非農企業。其次,地方性商業金融,工作人員都是本鄉本土,只要有合理完善的約束管理機制,完全能解決管理和監督成本較高的問題。再者,農村經濟不僅僅由農業和農戶組成,用發展的眼光看,隨著農村工業化的發展,工業和商業企業和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對資金的需求量也會成倍增長。因此,大規模的金融需求,為商業化的金融組織進入 農村市場創造了條件。

(二)合作金融是現階段農村的市場需求

合作金融的主要組織形式有合作銀行、信用社等,通過為其成員提供社區化的、互(非盈利性)的、數額有限的金融服務,目的是通過資金聯合使資金實力弱小者之間實現互助。因而從這個意義上看,合作金融組織的社員普遍是經濟上的弱小者,他們投入的資金有限,相應的合作金融的資本規模較小,其服務對象也主要集中在成員范圍之內。就現階段我國大多數農村地區而言,把完全商業化的金融服務形式引入農村,那么,由于銀行資本逐利的本性,困難群體將很難得到充分的金融服務。如果農民、農戶沒有自己的合作金融組織為其服務,則大量縣域金融市場的真空,就可能為民間借貸、地下錢莊等灰、黑色金融去填補。對農村分散而經濟實力弱小的農民來說,通過自愿的聯合實現資金互助是一種必然選擇。就現階段來說,對于中國大多數農村地區,我國現行農村金融合作組織――農村信用社,由于其辦社宗旨是服務于“三農”和入股社員,客觀地決定了農村信用社主要以入股的農民為服務對象,在資金使用上不完全以盈利為目的,這就較好地解決了農業投入產出比較效益低的矛盾;而農村信用社作為一級法人,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在經營上比其他商業銀行有更大靈活性;且其網點眾多,市場主體分散,最能便利地為分散的千家萬戶的農戶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這是其他金融機構無法比擬的。正因為如此,合作金融成為農村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政策性金融不可或缺

作為弱勢產業,農業信貸的低收益、高風險的矛盾突出,靠商業銀行和合作信用機構的力量,難以滿足農業對信貸資金的需要。為了解決農業金融吸引資金水平低和能力差的問題,為保證農業資金的充足供給,絕大多數國家的政府都很重視并參與農業金融活動,設有官方農業金融機構,對農村公共設施、農村環境保護、農田水利設施、農業科技開發與推廣、農業綜合開發給予支持,我國的農業發展銀行已承擔起這份職責。下一步要解決的只是如何更好地完善農村政策性金融的問題。

(四)民間資本的有益補充

由于現有的農村正規金融組織,不論公益還是贏利,農村金融服務都存在很大的市場缺口,民間的資金融通客觀上為農村個體經濟和私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資金條件,農村普遍存在著三種不規范的非正規金融組織,一是自發的民間借貸,其形成基礎是個人間的親緣、友情或鄰里關系;二是為解決經營資金而進行的自發民間融資;三是以基金會、互助會或其他行會等形式存在的有組織的融資活動。由于這些非正規金融機構發育層次低,運作不規范。其實,僅從防范金融風險考慮,而將民間金融組織全面封殺,未免有些偏頗。我國的現狀是各地情況千差萬別,發展很不平衡,一律禁止“民間借貸”既行不通,也于國于民不利。對它們要做具體分析,在合理劃分正規金融機構職能分工的基礎上,應規范和培育現有非正規機構,可以考慮放松對民營金融組織市場準入限制,從法律、制度、政策的完善入手,將其納入到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中加以監管,使其公開化、規范化營運,以滿足農村經濟發展中多層次的融資需求。

參考文獻:

1.蔡則祥.我國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的完善與創新[J].農業經濟問題,2002(4)

第3篇

關鍵詞:農村居民;消費需求;消費市場

中圖分類號:F062.9 文獻標識碼:A

1 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現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農村居民消費也呈逐年遞增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農民收入增加、農村居民消費層次不斷提高

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消費層次也在不斷提高,以糧食為主食的支出比重大幅下降,副食支出比重顯著上升,肉、家禽、蛋類等人均消費量增速快,居民的食品消費向營養型轉化。娛樂服務業特別是健身業都在興起。

1.2 農村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

隨著經濟的發展,收入的增加,農村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農民在滿足傳統消費的基礎上,消費領域不斷拓寬。人均生活消費支出比以往有大幅提高,內部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食品消費支出比重(恩格爾系數)大幅下降,從“生存型”向“享受型”轉變,追求精神生活和耐用物品享受已成趨勢,用于交通和通訊、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人均支出不斷提高。

1.3 農村科學消費觀念不斷增強

農民消費意識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農民從過去一味追逐低價質次產品,逐步變成了價格、質量、品牌并重。在冬季農閑時間打破了以往大辦婚喪嫁娶、吃喝賭等惡習,有了錢,他們注重改善居住條件、交通工具,還有許多農戶買了健康保險。這說明農民生活改善后,就會將手中的錢投入到健康、子女教育、交通通訊等方面,走上了科學消費的道路。

2 制約農村居民消費需求的主要因素

2.1 農民收入低下,限制了其購買力

雖然近幾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處于快速增長階段,但相比較之下,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更快,10a間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17.2% ,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速僅12.6%。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間的差距較大,并有擴大趨勢,從1998年的1:2.56上升到2008年的1:3.09。

2.2 農村基礎設施薄弱,消費環境不好

近年農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雖有改善,但整體水平較差,普遍存在供水困難、交通不暢、電視信號覆蓋率低等問題,從客觀上增加了農民的消費成本,制約了農村居民消費需求。同時,居住分散、信息不靈、售后服務跟不上等,從而使相關的消費不能得到有效啟動。

2.3 商品的適應性差,安全狀況欠佳,使農民不敢在農村市場上花錢

由于農村流通網絡的主體主要是小規模的個體經營者,且分散度大,市場監管難以奏效,農民對商品識真辨假能力相對較弱,因而大量假冒偽劣商品投向農村。

2.4 農村居民消費市場啟而不動或啟動不明顯

我國近10a(1998~2008年)農村(縣及縣以下)消費品零售額與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步,逐年遞增。盡管如此,農村居民消費品零售額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卻呈逐年遞減趨勢,由1998年的55.3%下降至2009年的45.1%。這主要是因為社會保障制度滯后,影響農民的消費預期。

3 開拓農村居民消費市場的對策與思路

3.1 進一步加大政府對農村、農民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

加大現有農村低保政策的落實,擴大低保面,提高低保水平,讓更多的窮人享受政策的實惠;逐步建立農民與市民、各種所有制企業職工平等一致的、覆蓋全社會的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醫療保險等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對糧食主產區農民的補貼,提高對農業補助水平,確保糧食豐產豐收,增加農民的農業收入,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消費水平;加大對非貧困地區的窮人扶貧開發支持和幫助,加大投資力度,增加就業機會,增加收入,拉動消費。

3.2 各地要將新農村建設和農民消費結構變化結合起來

在進行城鎮建設規劃時,充分考慮到農民的生活特點和經濟承受能力,開發有利于農民生活、生產的小城鎮,使其成為拉動農村居民消費市場的增長點,拓寬農村居民消費渠道。

3.3 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夯實農村居民消費基礎

大力增加農民農業收入,關鍵是提高單產和單位面積種植效益。當前,急需改良品種,推廣先進技術,增加投入,提高農民農業收入;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3.4 鼓勵和支持農民外出打工,增加農民非農收入

要改善農民非農就業的體制環境,大力發展縣域經濟;要加大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力度;要通過建立城鄉統籌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3.5 加強農民消費教育,提高農村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消費能力

消費教育要以中小學教育為基礎,以成人教育為重點;要把消費教育和保護農村居民消費者權益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要引導農村居民文明消費、理性消費,改變傳統的消費陋習,減少并最終消除那些愚昧落后、腐朽庸俗的消費,提高消費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1] 楊金磊.收入分配結構調整與中國消費需求問題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2.

第4篇

關鍵詞:農村水利 飲水安全工程 自來水工程

一、農村水利發展狀況

農村飲水工程作為農村水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些年來的發展中呈現出如下趨勢,即從農村飲水解困工程到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再向農村自來水工程發展,其發展必要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自來水工程發展能夠確保飲水水質達標

造成農村飲水水質不達標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其一,自然因素。在形成的農村飲用水中存在嚴重超標的有害物質、化學元素,如硝酸鹽、溶解性總固體、氮等含量超標,造成不安全飲水。其二,人為因素。農村地區人口眾多、飲用水源分散、保護難度大,加之農民對水源的保護意識淡薄,使得生活污水、養殖廢水、農藥化肥對水源造成嚴重污染。而發展農村自來水工程,能夠統一規劃供水、控制污染物排放、強化水質檢測,有效解決飲水水質不達標的問題,確保農村居民飲水安全。

2.農村自來水工程發展能夠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

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飲水設施以傳統的分散式供水為主,存在諸多安全隱患,不僅影響著農民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還制約著農村社會的發展。近年來,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想法設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縮小城鄉差距。農村自來水工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一項重要指標,能夠實現農村集中供水,為農村居民提供便捷、安全的供水服務,從而提高農民居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加快新農村建設。

3.農村自來水工程發展能夠推進城鎮化建設

農村自來水工程的建設,能夠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在公共服務上的差異,使農村居民享有與城市居民相同的供水服務,同時,農村自來水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農村水利發展,完善了農村水利基本設施,推動了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鎮化的建設進程。

4.農村自來水工程發展能夠規范農村飲水工程長效運行

大力發展農村自來水工程,有利于構建農村飲水工程的長效運行機制,促進農村飲水工程可持續發展。首先,農村自來水工程的規模化建設能夠吸引社會資金,緩解地方政府的財政壓力。其次,農村自來水向城市、工業園區供水,能夠促進以城帶鄉發展,并且實現以工業用水反哺農村居民用水。再次,農村自來水工程以企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為主,有利于明確管理主體,落實管理主體責任,避免出現重建輕管的問題。

5.農村自來水工程能夠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在我國,農村用水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農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則是農田灌溉用水。現階段,我國大部分農村都普遍存在水資源短缺和水資源嚴重浪費的雙重問題,究其根本原因是農村水資源利用效率相對較低,農民的節約用水意識較差,同時,相應技術和管理工作也不到位。而通過農村自來水工程的建設,不僅可以進一步提高農民合理用水和節水的意識,而且還能通過相關的技術與管理措施提高水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率,這有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的加快。此外,農村水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還會對我國的農業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二、農村水利發展存在的問題思考

1.需要解決水廠運行成本高的問題

目前,由于農村的大部分居民都進城務工,從而使得每戶的人口越來越少。但水廠的實際供水規模卻是按照農村的人口總數進行設計的,從而造成了供需之間的差距較大,由此導致了水廠的整體運行成本偏高。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應當采取合理規劃、分期施工的方法對水廠進行建設。首先,水廠在設計供水規模時,應當根據當地居民的飲用水需求來確定水量標準;其次,要合理確定水壓標準,進戶的水壓既不能過高,也不得過低,在具體設計時,應當達到95%以上的用戶自由水頭在4-15m之間,供水管道的安裝也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再次,為了既降低水廠的運行成本,又能確保農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可以制定合理的供水時間,前提是每日供水時間不得低于6h。

2.需要解決自來水入戶率低的問題

大部分農村居民受傳統用水習慣的影響,對自來水工程產生了抵觸情緒,易造成自來水入戶率低,這也成為了阻礙農村自來水工程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此,應加大自來水入戶的宣傳力度,穩步推進自來水工程建設。各鄉鎮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從提高農民居民健康水平、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角度出發,向廣大農村居民宣傳自來水工程帶來的好處,提高對自來水工程的正確認識,使農村居民自覺地投入到自來水工程建設中。

3.需要解決水體功能改變的問題

由于部分農村的自來水工程建設將水質相對較好的水庫作為水源,從而導致了工程與水庫原有的功能產生矛盾沖突,致使水體功能發生改變,這與自來水工程建設的初衷相違背。為此,地方政府應當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解決這一問題。建議地方政府出臺與農村自來水工程建設相關的政策、法規,借此來對工程建設進行有效規范。同時,政府還應制定相應的管理辦法,緩解工程與水庫功能之間的矛盾,這樣不但能夠確保自來水工程建設順利進行,而且還可以保證水庫原有功能不受影響。

三、結論

總而言之,從農村飲水工程的發展趨勢上分析,農村自來水工程必然成為農村水利工作的重點。由于農村自來水工程在提高水質標準、提升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以及構建農村飲水工程長效運行機制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所以我國必須將農村自來水工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并解決農村自來水工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推動農村自來水工程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風明.促進農村飲水工程持續利用的建議[J].大觀周刊.2012(49).

[2]高興輝.我國農村飲水工程現狀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3(5).

第5篇

【論文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國農村人才現狀、農村人才激勵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以激勵理論為指導,同時結合我國農村實際,提出健康、和諧的農村人才激勵機制的總體思路。農村人才資源的匱乏使得農村經濟發展緩慢,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質人才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如何吸引外來人才、留住優秀人才對于農村的持續發展尤為重要。

人作為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關鍵就在人才資源,然而農村人才資源的短缺已成為新農村建設的瓶頸。而更為嚴重的是,農村缺少吸引優秀人才、留住優秀人才和發揮優秀人才作用的良性機制。如何吸引、留住優秀人才、激發人才資源的活力,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作用,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強人才激勵機制的建設是關鍵環節,這正是本文試圖探討的問題。

一、我國農村人才資源現狀

1、農村自有勞動者整體素質偏低,外來人才少

新農村建設需要大量人才資源的支撐,這些人才一部分來自農村本土,即產生于農民,另一部分則要從外部引進,如大學生“村官”、科技特派員,農業專家和科研人員等。但從現有情況來看,農村本土的勞動力資源雖很豐富,但很多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壯年農民都大量流向城市,這使得農村現存勞動力的文化程度還比較低,包括文化知識水平和文化知識的使用能力都非常低。要提高這一部分勞動力的素質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同時也必須有一批高素質的優秀人才來起帶動作用,因此,建設新農村的當務之急是引進一批優秀的人才,以逐步帶動農村人才整體素質的提高。雖然近年來出臺了不少政策鼓勵人才下鄉支持農村發展,但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很多優秀人才都不愿意選擇農村,更不愿扎根農村,農村現有外來人才的存量還是相當少的。

2、農村人才流失現象嚴重,且仍在持續

農村的勞務輸出被稱為脫貧致富的新型產業,實踐也證明勞務輸出是南部山區貧困村農民提高收入、改善生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因此很多農村特別是偏遠和貧困地區的勞務輸出力度還在逐年加大,稍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壯年農民基本上都實現了勞務輸出。全國政協委員邵國培表達了自己的憂慮:“現在每次到農村去,都痛感農村空了,青壯年走了,留在農村的多是老弱婦幼。城鄉之間的人口流動,只有進城的單向流動,這種人才狀況怎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從長遠來看,農村勞務輸出將使城鄉經濟差距越拉越大,農村人才的流失嚴重阻礙著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步伐,對農業經濟和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因此,吸引并留住人才,構建一支穩定而健全的人才隊伍來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不容忽視的。

3、農村人才結構不合理

受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交通條件、自然條件等影響,農村所需的人才類型有一定范圍限制。《農村。農業。農民》雜志執行總編認為,中國農村最需要的人才有四類:財富型人才、知識型人才、營銷型人才、市場管理型人才。本文也贊同這一觀點,但本文認為財富型的人才不僅要有豐厚的資本還要有投資的意愿,而知識型人才不僅僅包括具有農業技能的專業人才,還包括金融、保險、醫療以及法律等專業的人才。從目前的情況看,很多激勵措施都鼓勵農業技術人才和農業經濟管理人才下鄉,特別是管理型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到2008年底,全國在任大學生村官總人數已達到13萬人以上,而金融、保險、醫療及法律專業方面的人才卻很少。這種不合理的人才結構是不利于農村經濟和諧發展的。

農村外來人才少,優秀人才難以引進且流失嚴重,一些行業專業人才缺乏,究其原因還是激勵機制不完善所造成的。一方面由于沒有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很多優秀人才不愿意到農村,更不愿意留在農村扎根;另一方面由于激勵措施沒有到位,使得有些人才根本沒有激情施展自己的才華,導致人才對農村發展的推動作用不能充分顯現。因此,我們必須構建良好的人才激勵機制,把農村人才的激勵工作提到戰略高度,吸引并留住更多優秀的人才,為農村經濟社會長期穩定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我國農村人才激勵的具體措施

美國心理學家維克多。弗隆姆(VictorH.Vroom)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theory)認為,人是有思想的、有理性的,人們的需要、目標、期望決定了激勵的程度,也就是說,只有當人們有需要,并且有著達到目標的可能性時,積極性才會比較高,激勵水平也比較高。因此,要讓優秀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就要建立合適的激勵機制,滿足他們的需求,才能較好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1、構建內容豐的精神激勵

(1)給以情感上的溫暖。一些優秀人才來到農村會有心理上的落差,首先得給他們情感上的溫暖。一方面,他們來到農村之前,各級領導要給他們以鼓勵,到了農村之后,各級領導也要經常對他們的工作和生活表示關懷,定期或不定期的找他們了解一些情況,包括所取得的成績或者遇到的困難,特別是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另一方面,要給他們一個溫暖的生活環境,讓他們覺得身邊的每一位都是他們的親人,自己就是農村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通過各方面的關愛來穩定他們的情緒,讓他們覺得在農村工作是快樂的。

(2)強化責任感。較強的責任心是激勵人們努力工作的動因,強化責任感可以通過外部施加壓力來實現,比如制度監管,但是這種從物質上、精神上多方面進行約束的方式,是一種強迫人們盡職盡責工作的手段,容易給人們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最后可能會使得其反。對于支持農村發展的這一相對特殊的人才群體,要他們能自我驅動強化自身責任感會更好。首先,要給他們充分的權力,有了負責任的權力,再給他們壓擔子,他們自然就不會抗拒了;其次,幫助他們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幫助他們規劃好未來的人生藍圖,讓他們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這樣就可能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責任意識。

2、構建個性化的環境激勵

(1)提供良好的工作平臺。農村的工作環境和城市有著很大的差異,特別是初次來到農村的人才,可能會因為對農村的諸多問題不了解,對很多事情無從下手,或者說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好撒手不管。因此,對于來到農村工作的人才,首先必須有一個能充分發揮才能的舞臺,特別是農業技能型人才和投資型人才。對于農業技能型人才,他們不僅要發揮自己的技能優勢進行農業生產或科研,還要帶動全部農民提高農業技能,這沒有大量的具有規模的農業項目、實驗基地以及農民們的廣泛配合是難以實現的。而對于投資型的人才來說,大量的農業項目和政府的相關配套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2)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根據馬斯洛(AbralanaMaslow)的需要層次理論(HierarchyofNeedsTheory),人才的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是高層次的需求。任何人都是需要得到尊重的,對于來到農村的人才,本身心理上可能就有一定的落差,就更需要被尊重。來到農村,主要工作對象和工作伙伴是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也是農民的問題,農民們雖然淳樸善良,但也不乏蠻橫不講理的群體,不能讓優秀人才初來乍到就受挫。因此,良好的工作氛圍尤其重要。首先,營造心情舒暢、和諧融洽、奮發向上的工作氛圍是必要的,特別是要增強農民群體對引進的優秀人才的凝集力、感召力和這些人才對農村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其次,要尊重人才的意見和行為方法,用他們自己認同的目標、理想、信念等精神因素激發他們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3)營造溫馨的生活環境。思想輕松,工作才能愉快。農村的娛樂設施相對比較少,緊張繁忙的工作之余也許只能獨自在家里“自我放松”,這對于工作減壓可能沒有太大的幫助。對于在農村工作的人才特別是只身一人在農村工作的人才,家庭的溫暖和組織的溫暖是同等重要的,因此,經常組織一些以家庭為單位的集體娛樂活動非常有必要。農村作為一個天然的大生態園是很多城市工作人員可望不可及的,那么來到農村的這些人才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農村的現有資源開展一些原生態的娛樂活動。

3、構建有競爭力的薪酬激勵

(1)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農村難以引進并留住優秀的人才,除了農村沒有好的發展前景之外,最為關鍵的原因還是很多農村的貧困讓優秀人才望而卻步。為了吸引大量的優秀人才到農村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薪酬水平的高低是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首先,對于初次就業來到農村的人才,其薪酬水平要和鄰近城市工作人員的平均薪酬水平相當。其次,對于職稱高的、經驗豐富的人才,其薪酬水平應該比原來工作單位的薪酬更高,同時還要略高于同級別的城市工作人員。人才來到農村,在工作生活環境、發展前景等方面處于相對弱勢,用物質來彌補也不愧為一種好的選擇。

第6篇

Analysis of Demand Poverty of Rural Read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Non-Development

Abstract Demand poverty of rural reading is the scarcity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mand, so it often forms the trap of reading demand, which has made rural reading construction, service and research into a misunderstanding, and has caused the judgment and assistance contrary to reality,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rural reading resources, deficiency of construction input and poor service, etc. This is also the reason why rural reading career has been developing unsatisfactorily and has caused the waste of social resources. Persisting in the principle of non-development can handle the ru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reading demand accurately, identify the types and forms of the farmers' reading demands correctly, and fully know the conditionality and complexity of reading. Thereby libraries can well play the role of rural reading service, overcome the blind psychological comparison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rural reading difficult groups targeted.

Key words rural reading difficult groups; farmers in minority regions; farmer book house; reading care from library

一直以來,農村閱讀問題都受到學界的重點關注,人們從閱讀建設、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有個重要問題始終未能引起足夠的注意,即探討農村閱讀內部因由的不多,更少有探尋農民自身因素的研究。筆者于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陸續在齊齊哈爾市的富拉爾基區、梅里斯區、龍江縣、富裕縣、訥河市、泰來縣等6個地區調研了29個少數民族村的閱讀狀況,對村長(支書)進行了專題采訪,對農家書屋做了實地考察,還對達斡爾族、朝鮮族、滿族、鄂溫克族和柯爾克孜族670名農民的閱讀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家訪,結果發現,農村閱讀的需求貧困問題是導致一些地區農村閱讀建設和服務徘徊不前的一個重要原因。本文就農村閱讀需求貧困的某些現象與農村閱讀建設、服務和研究的認識誤區進行分析,并對解決農村閱讀需求陷阱問題應堅持的“不發展”原則進行探索,希望能為進一步提高農村閱讀推廣成效,以及擴大全民閱讀成果的服務路徑提供新的借鑒和思考。

1 農村閱讀的需求貧困

閱讀的需求貧困,即閱讀需求的有效性不足,具體是指現實生活中看似服務對象對閱讀有需求,而在提供閱讀資源和服務時,服務對象卻又不能有效利用,甚至仍不閱讀的一種現象。其根本原因在于這種需要并非有效需求,不具有真實性和指向性,是一種佯需求、偽需求[1]。農村閱讀的需求貧困主要表現在農民對閱讀認知與閱讀行動的脫節上。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農村閱讀需求貧困的問題比較突出,且帶有一定普遍性。

一是對閱讀意義認識高,但閱讀行動實施率低。閱讀對于集體和個人的重要作用,絕大多數農民都能說出幾條,在我們采訪中,573人認為看書“非常有用”和“有用”,占85.5%。但是,近十年來,從未看過書報刊的則有515人,達76.9%。在閱讀人群中,看過1~2本書的有40人,為6.0%;看過3~4本書的為19人,占2.8%;看過5本書以上的只有6人,為0.9%;有78人(占11.6%)看的僅是報刊(含數字閱讀)。而每天看書包括看報刊10分鐘至1個小時的有58人,占8.7%;看1至2個小時的有36人,為5.4%;看2個小時以上的不過12人,占1.8%;間隔很長時間才偶爾看一看的有49人,占7.3%。說起來“有用”,行動中“不用”的現象,目前在農村閱讀中仍然很常見。

二是了解閱讀設施的很多,利用閱讀條件的卻很少。調研發現,知道圖書館的有447人,為66.7%,而去過各類型圖書館的為138人,占20.6%,有些人僅是進屋轉轉,看過書和借過書的分別為63人和60人,占9.4%和9.0%;知道書店的為495人,在書店買過書的有172人,分別占73.9%和25.7%,其中多是給孩子買教輔資料;向親朋好友或鄰居和同學借過書刊的有24人,占3.6%。如果把買過、借過和看過書的人都單算,總人次才有47.7%。家里有藏書的72人,占10.7%;有報刊的95人,為14.2%。實際藏書報刊者是105人,占15.7%,而其中自己花錢買書買報刊的為89人,其余都是上級領導機構下發或親友贈送,而且黨建類、政治類、經濟類和教學參考書的數量較多。有書不到10冊的為47人,有11~20冊的為16人,有21~50冊的為9人,50冊以上的沒有。藏書最多的9人中多數是退休返鄉的教師。

三是能要求別人閱讀,卻不能管理自己。在我們的調查中,村干部都認為村民是應該看點書的,但自己很少看:29個村長(支書)沒有一個人去圖書館看過書;自己花錢買書的也不多,家里有藏書的只有1人,而且不足10冊。學生家長也大都愿意孩子看些課外書,共有443人,占66.1%,但是,其中328人希望看的是教輔資料,為74.0%;能陪孩子看書的家長有228人,占51.5%,但絕大多數是邊干家務活邊看孩子寫家庭作業。而能與孩子同讀一本書或指導孩子閱讀,包括能輔導小學生做作業的只有58人,其余48.5%的家長都是放任自流。

四是熱切盼望閱讀援助,卻消極對待閱讀資源。從1950年開始,農村閱讀設施建設幾次掀起,如文化部等組織了“農村圖書室網”建設,各部委陸續開展了“萬村書庫”、“萬家社區圖書室援建工程”、“希望工程圖書室”、“知識工程”建設,各種基金會等在農村援建了很多讀書活動室,各地區公共圖書館還在農村設立了各種形式的“流通站”、“分館”等,可是到頭來,能得到利用的閱讀設施還是不多。譬如,“農家書屋工程”于2007年啟動后,受到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中央和地方財政共投入180多億元,各地區轟轟烈烈地建設了5年多,在全國64萬個行政村實現了全覆蓋。在我們走訪的29個調研點里,每個村的農家書屋藏書都有1千多冊。可是,在接受我們采訪的農民中,6~7年來去過農家書屋的總共只有284人,年/屋均1.63人,其中看過書的有76人,借過書的為89人,年/屋均0.44人和0.51人。如果把進過書屋的人都算在內,每年對各書屋的總利用率僅有2%。

2 農村閱讀需求貧困的負效應

農村閱讀的需求貧困,即不能形成有效需求的最大負效應,它使人們形成片面化思維,進入認識誤區,從而跌進閱讀需求陷阱。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則是對農民在看書少原因上存在認識誤區:

一是認為農村閱讀資源短缺。以為農民對閱讀意義認知高,閱讀需求必然多,而由于農村書少,所以農民才看書少[2-3],并以此為據呼吁或實施加大農村閱讀建設、服務和研究的力度[4-5]。這種觀點的偏執,是把農民的閱讀認知與閱讀需求硬性等同起來,卻又只看到了農民對閱讀的淺層認識,而人的閱讀認知與其閱讀需求則是兩回事。一般來說,有效閱讀需求的形成,既要對閱讀有充分的認知,還要有一定的閱讀偏好和閱讀動機,三個環節既相互獨立又密不可分。現實中,對閱讀有一般的認識,并非必然有閱讀偏好和閱讀動機,因而,很多人不見得能產生有效閱讀需求,也未見得會實施閱讀行為,尤其在閱讀環境和條件不利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所以,對農村閱讀的貧困需求付出的再多,也難免事與愿違。

二是以為農村閱讀的社會保障不夠。把農村書少痼疾的根源歸咎為社會閱讀資源分配不公[6-7],認為城鄉存在的閱讀差別,是農民的閱讀權益沒有得到與城市居民同樣保障的結果[8],強烈地表示了對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的關切[9],也常常為此而批評農村閱讀建設投入不足[2,10]。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對社會公正與否的判斷具有角度性,不同角度的人對公正問題的感受和態度并不一樣。在農村閱讀上,學界認為不公正的,農民則不一定有同感和抱怨。因為,很多農民沒有閱讀興趣,無法產生應有的閱讀需求。顯而易見,在這樣的背景下,向農村投放與城市等量的閱讀資源,并不能改變農民看書少的現狀,也不可能實現所謂的社會公正。

三是認定農村閱讀服務不對路。很多學者以為農民不愿意走進閱讀和閱讀成效少,主要是由于圖書館員服務精神缺失造成的[2-3,10]。這種認識實際是一種線性思維:農民對閱讀認知很高而閱讀很少,其原因自然就在提供閱讀服務的人身上。這種粗率的指責明顯失之偏頗。一則,混淆了閱讀服務及其效果中主客體的作用。農村閱讀服務的主體是館員,而利用閱讀的主體則是農民,農民在利用服務成效上起著主導作用。不難想象,在農民不想閱讀或沒有閱讀能力的情況下,即使傳統服務再熱情,提供的閱讀資源再多,又能有多少人閱讀?他們又會閱讀多少書?何來閱讀的成效?二則,只注意了農民沒買書和不看書的消極性,卻未了解農民參加其它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如很多鄉村調查都表明,農民首選的文化生活方式是看電視。農村電視機普及率高,家有兩臺電視機的很常見,而且電視節目應有盡有又喜聞樂見,其美感和樂趣無疑超過孤獨的一個人閱讀。三則,目前農村生產生活還需要互相幫襯,相互間仍有很大的依存性和依賴性,人際關系占有重要位置。因而,人們更看重面對面的往來活動,對獨立看書的安靜并不買賬。

這些認識誤區,也導致農村閱讀援助策略中出現了“資源配置公平論”、“服務精英論”和夸大圖書館作用的傾向。有的人以為,只要農村有了閱讀服務,尤其多建圖書館[11],農民就會有閱讀熱潮,農村的貧困狀態也能因此而得到改變[5]。其實,這些策略也跌進了農村閱讀需求陷阱。如在實現“普遍均等”建設和服務上,圖書館人所做的很多努力和嘗試都沒能扭轉“農村公共圖書館服務依然停留在幾近為零的水平上”[12]的尷尬,而為了轉變“年年送書下鄉、年年還鬧書荒”的狀況,新聞出版部門等啟動了“農家書屋工程”。這一工程旨在一并解決農村“買書難、借書難和看書難”的問題,從根本上幫助農民“擺脫貧困”[13]。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的宣傳聲勢和實施力度史無前例,在全國行政村所實現的全覆蓋比以往任何一次農村閱讀設施建設都更具普遍性和均等性。但是,時至今日,在我們調研的29個村里,農家書屋沒有一家是開門的,全覆蓋后的閱讀設施又都全癱瘓,處于過剩閑置和空耗浪費狀態。各書屋的發展經歷如出一轍,即頭幾天有人來,多是孩子,大都是看看熱鬧,也有的隨便翻翻,借書回家看的很少,但都從來沒賣出過一本書。我們要參觀農家書屋時,有9個村甚至是村長(支書)也沒找到門鑰匙。這也并非齊齊哈爾農村少數民族地區的個案。全國的農家書屋不僅迄今沒有關于賣書的報道和工作總結[14],借書工作也相當不理想,即便在經濟和文化發達的蘇州地區,于農家書屋覆蓋后的2010年,就已經有三分之一不能正常開放,三分之一不開放了[15]。為什么無論哪個機構,采取怎樣的策略,農村閱讀的起色都不大?其根源就在于,農民閱讀需求的內因起著主導作用。而農村閱讀援助和研究主體并沒有真正在農民買書、借書和看書的因果關系上理清楚對農村閱讀需求的認識,為一些假象所迷惑,僅僅停留在農村書少問題的表面上。

3 對農村閱讀需求認識偏差的原因

應當說,農村發生閱讀需求貧困以至有需求陷阱不足為怪。任何群體的需求,無論在范圍還是程度上都參差不齊,而且人們的閱讀實踐往往滯后于閱讀認知,這也是農村的真實存在。所以,必須看到,當前人們是忽略了農村閱讀需求貧困的問題,從而產生錯覺,致使閱讀建設、服務和研究出現偏差。從我們調研的情況來看,閱讀援助和研究主體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沒有認清農村閱讀需求構成的真實性;二是對農村閱讀需求的認識角度尚有局限性。

人的閱讀需求不以他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要有一定的動因、主觀能動性和必要條件才能形成,而目前農村閱讀需求結構中就缺少一些要件,閱讀援助和研究主體等則恰恰疏忽了這些問題。

其一,農民閱讀需求形成的外部動力微乎其微:農業生產需要很少。如今種植和養殖等農業勞動除了靠天氣還要拼力氣,還常有農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農民個人必須通過閱讀學知識、技術的迫切性不大;農民生活需要的不多。黨的富民政策大幅度向農村傾斜,尤其少數民族農民的幸福生活更有可靠的保障,讀書與不讀書的生活水平在農村沒有明顯差別;農村閱讀氛圍不足。無論干部還是農民,大都愿意參加各種應酬、娛樂和聚會,在絕大多數人都不閱讀的環境里,不看書自然成為正常的事,而看書則會被一些人認為不正常。

其二,促進農民產生有效閱讀需求的主觀能動性較弱。一來大多農民缺乏主動閱讀的勁頭和自覺性;二則大都對閱讀的興趣和感情淡薄,更缺少閱讀的習慣,能想到閱讀的人也很少;三是缺失應有的閱讀意志和毅力。這些問題不僅使一些有效閱讀需求難以產生,也使一些有效閱讀需求很難維持下去。所以,農民有明確閱讀目的的極少,大多人的閱讀目標模糊,有的則說不清楚,甚至還有認為閱讀沒啥用的。如在我們采訪的農民中,20年沒買書和沒借書的分別有143人和175人,各占21.3%和26.1%,30年沒買書和沒借書的則有65人和85人,分別為9.7%和12.7%,有231人從來沒想過看書的事,占34.5%。

其三,農民產生有效閱讀需求的條件有限。一是不具有基本的識讀能力、理解能力,以及現代閱讀技術。我們的調研中,有29人是文盲,占4.3%;上過小學的有108人,為16.1%;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為412人,占61.5%;讀過高中的僅115人,占17.2%。其中不少是輟學或肄業的,大專以上學歷的一個也沒有,可閱讀的內容和范圍相當狹窄;二是缺乏實施閱讀的基本條件。農民中不僅有由于家庭環境、空間和光線等問題而不便實施閱讀的,也有受經濟條件制約,買書和借書都有些力不從心的;三是很多人的精力不夠。既有因勞動強度大而沒精力閱讀的,也有沒時間看書的。如在我們調研的村民中,天天看電視節目的為629人,占93.9 %,其中看電視不足1小時的有32人,為4.8%,看1~3小時的為346人,占51.6%,看3小時以上的達292人,為43.6%。比閱讀更吸引人的,除了電視外還有很多文體活動。在我們調研中,農民喜歡唱歌、跳舞和體育活動的,分別有228人、236人和102人,占34.0%、35.2%和15.2%,還有占9.1%的61人喜歡喝點小酒和打打小牌。這些因素都影響著農民閱讀需求的程度。

農村閱讀援助和研究主體的思維方式和思考角度的局限主要由五個因素所致:一是工作心態浮躁。有的研究者不深入實際調研分析,只看現象不問實質,不認真發現現實問題和切實解決具體問題,靠主觀決策憑感覺辦事。單純將城鄉標準一致化是很長時間以來一些農村閱讀建設、服務和研究中的誤判;二是追求表面文章。受社會上形式主義風氣的干擾,一些部門和機構忙于農村閱讀建設的數量和規模,強調外在形式和社會聲勢,很少在建設質量和服務實效上下功夫;三是過于本位主義。在援助農村閱讀的干什么和怎樣干的籌劃中,有的機構好大喜功,缺少大局觀和全局意識,突出的是個體形象,看重的是部門業績,卻很少考慮國家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這些問題在閱讀建設和服務中始終未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四是缺乏自我約束力和敬畏心理。目前對農村閱讀的建設、服務尚未提出科學的評估標準,也缺失監管的長效機制,更沒有嚴格的問責制度,致使農村閱讀建設和服務多以上級領導評價為標準,有失公允。重視起點、強調過程、不管結果,是目前一些虎頭蛇尾文化活動的通病;五是急功近利思想冒進。對于農村閱讀現象,個別研究者為了晉升職稱而寫論文,為了而研究,趕時髦、跟風頭,很少下鄉關注農村的實際問題。研究中也常常缺少認真的獨立思考,往往人云亦云,以至出現誤讀。例如,有一些研究是把農家書屋與農村圖書館混為一談的[3,16-18]。而農家書屋與農村圖書館不僅有建設主體和主權上的不同,還有性質上的根本區別。權威文件《“農家書屋工程”實施意見》于2007年就明確指出:農家書屋要完成“賣書”和“借書”兩項任務,首要實現“發行網絡進村”和培養“農村圖書市場”的目標[19]。農家書屋與圖書館是農村閱讀服務兩股道上跑的車,兩種性質服務不可能同日而語。誠然,在服務農民閱讀上,圖書館可以與農家書屋聯手合作,但不能混為一談。

4 針對農村閱讀需求貧困的“不發展”原則

面對當前農村閱讀需求貧困的問題,無疑需要對以往工作和研究進行深刻反思,也應該對農村閱讀反復投入建設和服務的任性說“不”。“不發展”是魏建琳對農村閱讀建設問題提出的一個命題[20],即正視在大力發展中的不發展問題,不能一味地追求快速發展。筆者也贊同“不發展”的觀點,是因為它符合農村閱讀設施建設發展的艱難困頓實際。堅持“不發展”原則,可充分重視影響農村閱讀發展的障礙,深入剖解不發展問題的成因,準確把握農村閱讀需求的規律,為圖書館服務農村找準位置,在農村閱讀設施建設上既有所堅守,也有所放棄,以控制盲目擴張而落入閱讀需求陷阱。針對閱讀需求貧困問題,當前亟待做好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理性地對待以往的農村閱讀建設意識和服務目標,從而樹立正確的理念和策略。

4.1 關于“普遍均等服務”理念

“普遍均等服務”是針對農村書少問題提出的策略,旨在保障城鄉擁有均等的閱讀資源和服務,從而實現社會公平,縮小城鄉差距[12]。這一主張在業界和學界得到廣泛共識,已成為農村閱讀建設、服務研究中的熱點與主導思想。人們多以為文化基礎設施的覆蓋是“普遍均等服務”的基礎”[21],即有了文化基礎設施,就能解決群眾看書少的問題。雖然這是圖書館人的理想和追求,這種意識對于城市閱讀建設和服務的意義也毋庸置疑,但是,對于農村卻并非這么簡單。而且這一理念最容易使人們進入閱讀建設和服務誤區,以至跌進閱讀需求陷阱。

從我們調研的結果看,農民看書少的主要原因,是農民閱讀的有效需求少。這個問題特別值得關注,是因為農村有其固化甚至發展的現實基礎。首先,是想看書的人不多,而且不斷在分化和復雜化。農民閱讀至少可分為三種類型[1]:一類是自由性閱讀人群,即有強烈需求而且能隨心所欲地堅持閱讀;第二類是有限性閱讀人群,即有一定需求但偶爾實施閱讀行動。遺憾的是,目前農村不僅自由性閱讀人群的數量不多,有限性閱讀人群的數量也很少,而且不看書的人有增加的趨勢。調查顯示,近十年來經常看書和偶爾看書的,總共才有155人,僅占23.1%;第三類是無閱讀行為人群,包括對閱讀有能力但沒需求,以及有需求而沒能力和沒需求也沒能力的。其次,農民看書需求少,還與農村文化的發展繁榮相關。也就是,農民的文化活動和文化需求日趨多元化和多樣化,分流了閱讀活動。圖書館等閱讀設施雖然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徑,但并非不可替代。即便農村沒書沒報可讀,農民的文化生活也不會枯燥和單調。隨著兩個文明建設的深入,影視廣播以及網絡等的文化、文藝節目質量和數量不斷提升,人們欣賞文學藝術和學習知識、技術的途徑和條件更加廣泛、便捷,農民自娛自樂的文體活動也非常活躍,日益豐富多彩的農村文化生活不僅使一些農民想不起來或顧不上閱讀,也使他們對閱讀設施和閱讀資源不以為然。所以,農村即使有了足夠的閱讀設施和資源,很多人也不見得能有效利用。以往的很多農村閱讀建設、服務和研究,忽略了農民閱讀的復雜性和文化需求的多樣性,及其對農村閱讀需求的重要影響,因而投入越多,浪費和損失也越大。

因此,我們不能機械地理解“普遍均等服務”的內涵,不可根據理想中的“普遍均等服務”概念去研究和判斷,以至對農村閱讀進行概念建設和概念服務。我國農村閱讀建設的歷程已經證明,閱讀設施形式對于農民看書多少的作用并不明顯,閱讀建設和服務所針對的對象沒有有效需求,其成效就事與愿違,造成過剩和浪費。所以,我們要充分注意到,閱讀服務的效益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有效閱讀需求決定的。農村閱讀建設和發展的關鍵,就在于是否有有效閱讀需求。沒有有效閱讀需求,就沒有有效閱讀,也就沒有有效閱讀服務,閱讀事業也不會有效發展。在這個意義上,“普遍均等服務”的前提是需求。只有產生“普遍均等的有效需求”,才能實現“普遍均等的服務”。否則,只能是一種形式上的“普遍均等”,空耗社會資源。不言而喻,要切實提高閱讀建設和發展成效,真正實現“普遍均等服務”,也就必須積極擴大人們的有效閱讀需求。由此也可以得出結論,“普遍均等服務”不單單包括應有閱讀設施和資源,當前更要重視的是開展各種形式的有效服務活動。理想的“普遍均等服務”目標雖然是農村閱讀發展的努力方向,但應當列為中長期發展目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經歷較長的歷史時期,而現階段各鄉村則不一定必須都有自己的閱讀設施,要自己掌控閱讀資源的所有權,而必須享有的則是持續而有針對性的閱讀服務活動。簡言之,當務之急是努力在農民中激發和培養“普遍均等”的有效閱讀需求。其重點是應采取怎樣的閱讀服務方式,如何能讓各類型群體農民都能想閱讀和實施閱讀。堅持“不發展”原則,就是既要透徹剖析不發展方面的各種因素,避免片面追求“普遍均等”,摒棄概念建設和概念服務,更多地關注和顧及農民閱讀的最小努力原則需求[14],更要深入實地考察具體區域閱讀問題的性質和原因,全面了解農民個人興趣的傾向性、差異性,個體實施閱讀的便利性、適宜性,以及把握其有效閱讀需求的真實性和可能性,從而因地因時因人而異地建設、服務和發展農村閱讀。辨識閱讀需求真偽和分出輕重緩急,發現和培養有效閱讀需求,堅持條件性和規范性,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建設和提供服務,努力吸引和引導不想閱讀的人走進閱讀、喜歡閱讀,才是現階段扎扎實實地把農村閱讀事業發展起來的重要基礎。

4.2 關于精英目標

精英目標,是以培養農村人才,改善農民處境和狀態為目的而開展的閱讀活動計劃。長期以來,人們常用成功人士的讀書實例來激勵農民讀書[22-23],圖書館也始終在“閱讀改變命運”理念的指導下,竭心盡力地為解決農村知識貧困問題、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發展農村經濟和改變農村落后面貌而開展農村閱讀建設、服務和研究活動[5,7,11,24]。但是,這一奮斗目標雖然很鼓舞人、感動人,卻也很容易讓人失望。因為這種理念貫穿始終的是功利化意識,并未關注和了解農村個人的實際需求和能力,也未有針對相應問題的具體應對措施。盡管人們躊躇滿志,做了大量工作,耗費諸多資源,但無論在激發和激勵農民閱讀的積極性上,還是在為實現農村小康社會目標做貢獻等方面,都未得到社會廣泛的認同和重視。而絕大多數人都不能實現這一目標的現狀,必然使廣大農民閱讀的積極性受挫。究其深層原因,就是在農村閱讀實踐中還有一個必須引起重視的事實,即并非閱讀服務決定閱讀效果,閱讀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由閱讀者的內在素養決定的,至關重要的是個人的素質、能力和條件,而且也影響著他們的閱讀需求狀態。一般說來,不具有一定閱讀能力的人也難能有強烈、迫切的閱讀需求。況且,目前農民個人獲得、吸收和運用知識的能力也極其有限,更遑論依靠閱讀和閱讀服務就可以使農民“改變命運”。精英目標之所以成為閱讀建設者、服務者以及研究者的一廂情愿,是因為這些主體只考慮了自己的理想,并未注意到農村的客觀現實。當今農村知識貧困絕非僅僅因為農村書少,除了有農民有效需求不足因素所限外,還受到個人素質、能力和條件問題的制約。換言之,農村不僅有為數不少的“不想讀型”人群,而且有眾多“不識讀型”和“讀不懂型”等人群[25]。社會現實中不是無論誰想閱讀就能實施閱讀,也不是誰想閱讀受益就能遂心如意的,而且,農民并非不實施閱讀就一定會發生知識貧困,在社會發展中有諸多渠道、途徑和形式的知識、信息服務可以利用。同時,閱讀也不能直接改變人的命運。知識只是改變命運的基礎,閱讀則是獲得知識的基礎,因而,閱讀不過是人改變命運基礎的基礎。這些特點使得農民閱讀和閱讀服務作用的效果有很大局限性。所以,精英性目標雖然也可以作為激勵農村閱讀需求的一種策略,但不是唯一或主要的措施和手段,而且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副作用更大些,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

這里還應特別指出的是,以精英為目標的急功近利服務傾向,不僅脫離了農村實際,而且不符合世界讀書日的精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世界讀書日主旨宣言中提出的是: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閱讀的樂趣,都能尊重和感謝為人類文明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文學、文化、科學、思想大師們,都能保護知識產權”。倡導全民閱讀的根本意義是讓更多的人讀到書,享受閱讀的樂趣。所以,我們的農村閱讀建設和服務目標不能好高騖遠,應給“錦上添花”的工作降降溫,雖然要有鮮明、熱情的服務農村兩個文明建設的態度,但實踐中應實事求是地開展農村閱讀“扶貧工作”,要把更多功夫下在“雪中送炭”的服務上,重視提高農民基礎素質的服務,腳踏實地地為廣大農民群眾接受閱讀和閱讀服務做些具體、細致的工作。4.3 關于把圖書館作用理想化的傾向

學界以往熱情宣傳和堅持弘揚圖書館精神,認為圖書館是一種“維護社會公正的制度/機構” [26],而且在“領導”和“領跑”全民閱讀[27],把圖書館的作用提升到一種理想中的“高起點、大作為、站排頭”的新境界。但實踐證明,這種“高大上”傾向,更多反映的是圖書館人欲展示自身價值和對改善其所處地位的一種渴望。人們所強調的僅僅是圖書館的應然性功能,圖書館還有實然性的效能。圖書館作用的發揮,一方面在于讀者的需求和個人素養,另一方面還有個體圖書館的閱讀資源與服務能力、水平的局限,而目前圖書館尤其公共圖書館的閱讀資源和服務仍有缺位甚至空位。據統計,我國還有19.3%的地市沒有圖書館,12.2%的縣沒有圖書館[28],占27.1%的675個縣級圖書館一年沒有一分錢購書費[29]。全國公共圖書館人均藏書量不足0.5冊[28],其藏書保障率也非常低:若把2015年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公布的平均數4.56冊作為圖書保障率的話,那全國公共圖書館所擁有的近7億冊藏書也只能滿足1.54億人的需要。如果去掉各圖書館保存的基藏和古籍文獻等不流通的圖書資料,圖書館可以服務的人就更少。這樣的效能怎能保障社會公正?何以領導和領跑全民閱讀?圖書館理想中的“高大上”形象又會有多少社會影響度?所以,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圖書館地位與作用的有限性,即圖書館只能滿足一部分人的閱讀需求或人們的一部分閱讀需要。把圖書館作用完美化、理想化,很容易影響圖書館威望以至使其失去吸引力。堅持“不發展”原則,就是要積極面對圖書館服務作用的有限性,從而對閱讀需求辯偽存真,根據本館實際,有效規避農村閱讀需求陷阱。

多年來,學界經常用落后于發達國家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問題說事,以促進政府等加大城鄉閱讀建設和服務投入[30-32]。見賢思齊無可非議,但不能僅僅強調這一點,也不能單單得出一種結論,更不可盲目攀比。我國農村以至城市一些圖書館的規模和服務能力,的確與發達國家有明顯差距,但是,也有其必然性。各國圖書館事業建設的基礎不同,社會發展背景不同,現有的經濟條件也有很大差別,所以,圖書館發展狀況不可能相提并論。尤其一些發達國家較早地進入工業社會和市場經濟,社會發展對國民素質要求較高,人們對知識和文化也有更多強烈的需求,而且在特定歷史時期獲得知識、信息的渠道和途徑較少。因而,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圖書館事業發展較快,都是順理成章的事。向高標準努力,這是我國發展圖書館事業應有的態度,然而,如何達標、怎樣發展,既不能脫離國情,也不可拔苗助長。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應當透過外表看其內里,掌握其精髓實質。我國閱讀發展問題主要源于兩方面因素,一是國家、地區在圖書館建設的實力上有一定距離;二是閱讀困難群體尤其在農村規模較大,閱讀需求貧困方面的問題較多。我國國民閱讀素養以及在閱讀興趣和習慣上與國外相比有不小的差距,特別是在有效需求上的弱勢就更突出,而國民的閱讀興趣和需求狀態則是閱讀實施以至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但是,我國農村閱讀困難群體的問題卻始終沒有被重視起來,其中很多問題迄今在一些重要研究領域里仍被邊緣化。這種現象在很大程度上與圖書館理想太高、追求過度而思維片面有關,是圖書館建設、服務和研究中經常落入農村閱讀需求陷阱的一個內在因素。應當說,忽視國情、鄉情客觀實際的決定性作用和圖書館本身作用的局限性問題,都是農村閱讀反復投入建設和服務,以至造成社會發展資源浪費的重要原因。服務設施的社會形象和魅力不在于稱贊得有多高多大,而在于能解決什么問題尤其是解決了多少實際問題。在這個角度上,國家和地區圖書館服務大眾水平和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閱讀困難群體的處境,閱讀困難群體的狀況也應當決定圖書館的閱讀服務策略。

第7篇

【關鍵詞】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金融機構,金融需求

1.山西農村概況與金融需求的特征

1.1山西農村概況。我們選擇了山西省的幾個農村地區進行了走訪與調研,分別對山西王莊堡村、山西西魏村、山西中莊寨。這幾個農村的共概況如下:首先,貧困戶占農村總戶數的大約1/3,農戶大部分依靠傳統的種植業作為主要經濟來源,但種植業只能滿足基本的自給自足。農村信用社由于歷史包袱比較重,不良資產過多,虧損嚴重而無法再發放貸款。其次,教育事業普遍落后,師資力量短缺,教學設備簡陋。

1.2農戶的基本經濟特征

經過對農村農戶的走訪調查分析,歸納出農戶的基本經濟特征:(1)家庭的主要勞動力年齡集中在25-40歲,且其文化程度整體偏低,基本為初中及初中以下水平。(2)大部分農戶從事傳統的種植業,靠天吃飯。只有少部分農戶從事養殖業等副業。(3)大多數農戶擁有的固定資產較少(除土地之外)

1.3農戶的借貸狀況

通過走訪村委會以及對幾個農村農戶的隨機采訪,我們得知這幾個農村農戶的借貸情況如下:

(1)向親友借貸是主要方式。根據走訪調研,了解到農戶借款渠道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向正規的農村金融機構貸款,另一種就是非正規渠道借款,包括農戶之間互相借款、向民間組織貸款以及向親戚朋友的借款等。從采訪的農戶口中了解到大部分農戶更傾向于向親戚朋友借錢。

(2)借貸的金額大多數為小額。根據走訪調研以及采訪,了解到農戶借款以小額為主,單筆借款金額大部分在5000到10000元之間,只有很少的時候金額會在萬元以上。

(3)借貸的用途很廣泛,但大部分用于醫療和教育。根據采訪與調查,了解到農戶借款的最主要的幾項用途依次為教育、購買農資(包括化肥、種子、耕地工具等等)、看病、建房子等等。教育支出以及醫療費用支出成為農戶借貸的主要原因。據很多農戶反映,很多家庭為了孩子的學費以及家人的醫療費用四處籌錢的情況非常普遍。

1.4農村金融需求的經濟特征

(1)農戶的金融需求仍以存貸需求為主,除了一些留有金融網點空白的農村之外,農戶的存款需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滿足,但貸款需求滿足率較低。從農戶口中了解到,基本每家農戶都會有一定額的存款,也希望能從信用社獲得貸款。但由于信用社虧損嚴重,已經控制了貸款的發放,除非有非常良好的個人信用或者在信用社有可靠的人際關系,否則很難貸到款。

(2)農村中有一部分農戶從事規模化養殖業、畜牧業或者進行農產品加工生產,他們有著強烈的貸款需求且數額一般比較大(超過小額貸款限額)。在調研的農村中,據村委會反映,該村一些個體工商戶對貸款的需求很強烈,但大部分未能從正規的金融機構得到滿足,此部分農戶,一般只能通過親朋好友籌集資金或者向民間的一些非正規金融組織籌集需要的資金。

(3)農戶普遍反映貸款困難以及貸款手續繁瑣。在訪問中,很多農戶認為貸款難,信用社的貸款程序太復雜,審批時間比較長,有些農戶是急需資金,等信用社的貸款審批下來,估計已經錯過機會了。而且有時候為了能順利的貸款,必須花很多時間請那些有關負責人吃飯等,比較浪費時間。

(4)農戶一般貸款期限為中短期,且其用途一般以生活性用途為主。據了解,農戶主要借款一般為中短期,即借款期限一般在一年左右,一些農戶告訴我們,雖然親友借款也是一年左右,但親友借款期限上具有很大的靈活性,一旦借款人有困難還不了,就會適當地自動延期。

2山西農村金融發展狀況及問題

2.1農村金融發展的現狀

經過調研與走訪農戶,總結出農村的金融發展總體上的現狀為:(1)農戶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的難度大于從非正規金融機構貸款。比較富裕的農戶一般傾向于向正規的金融機構貸款,而貧困農戶則主要向非正規的金融機構貸款。

(2)農村的金融機構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率比例上升。采訪的有關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雖然近幾年來不良貸款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是信用社不良貸款負擔仍然很重,并且已經成為信用社經營困難的重要原因。而且他指出很多的不良貸款是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遺 留下來的歷史舊賬,短期內難以收回。

(3)能提供貸款金融機構很多,但真正能給農戶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缺乏。據了解,雖然農業銀行在大多數地區仍然保留了縣級分支機構, 但由于實行嚴格的貸款權限控制, 縣級農業銀行普遍只存不貸, 農村資金供需矛盾更趨尖銳。而農村信用社受自身實力所限, 不可能支持大規模資金投放。近年來雖然農村郵政儲蓄業務發展較快, 但其在農村只吸收存款,不發放貸款, 吸收的存款大量上存人民銀行,只有極小部分通過人民銀行以支農再貸款的形式回流農村。

2.2制約農村金融發展的一些原因

通過調研,總結幾個原因制約著農村金融的發展:

(1)農戶一般難以滿足抵押擔保條件。農戶最大的資產一般為住房,而一般的貸款都是需要抵押物的。據了解大部分農戶貸款的抵押物主要為房屋、銀行存單。但在現階段,農戶住房作為抵押的意義相當有限,以銀行存單作為貸款抵押物意義也是有限的。因此可以說,那些需要從金融機構的融資的農戶一般很難滿足貸款機構的抵押擔保條件。

(2)農村沒有建立起良好的信用環境。一些金融機構不輕易對農戶提供貸款一部分原因就是農戶的個人信用以及整個農村的信用環境不好。這些金融機構為了避免不良貸款的發生,干脆越來越少地提供涉農貸款有的甚至是不在農村設網點。

(3)農村特殊的經濟特征。由于農村特殊的經濟特征使得涉農貸款高風險、高成本、缺乏抵押擔保物,這樣就導致了很多金融機構不愿意向農戶提供貸款。

參考文獻:

[1]謝華平、王一鳴:我國農村金融改革與發展建議:基于農村金融的調查報告

九七电影韩国女主播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99|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 秋霞影院一区| 亚洲三级av| 精品资源在线| 久久爱www成人| 日韩电影在线视频| 欧美一区亚洲| 亚洲精品九九|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成人vps| 亚洲第一av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色av吧综合网| 欧美第一黄网免费网站| 性金发美女69hd大尺寸|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色婷婷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国产二区| 日韩精品视频三区| 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欧美极品少妇xxxxⅹ免费视频| 91av视频在线| 国产女人av| www.色香蕉| 特黄特色特刺激视频免费播放| 天堂中文在线视频| 麻豆传媒在线观看| 天堂av中文在线观看| 欧美韩国日本| 日韩高清一级|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 久久精品动漫| 成人美女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天天摸av网| 亚洲一区av在线| 91官网在线观看| 精品99999|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黑人| 久久久爽爽爽美女图片| 欧美性猛交xxxxbbb| 美美女免费毛片| 亚洲社区在线| 91在线视频免费看| 手机av在线|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观看| 日本一本不卡| 欧美一级一级性生活免费录像| 波多野洁衣一区|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舔着乳尖日韩一区| 欧美一级夜夜爽| 中文字幕日韩高清|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影音先锋|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黄网站在线观看永久免费|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网站高清观看视频| 欧美二区视频| 美腿丝袜亚洲综合| 久久久欧美精品sm网站| 欧美网色网址| 欧美日韩ab|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普通话99| 色嗨嗨av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欧美激情亚洲另类| 天堂午夜在线| 亚洲精品视频区| av资源在线播放| 精品综合久久88少妇激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免费观看完整版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不射电影网| 九色国产蝌蚪视频| 在线播放evaelfie极品| 日韩三级免费| 成人自拍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夜|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蜜臀| 日韩成人网免费视频|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7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超级va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一级|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h网站免费看| 极品白浆推特女神在线观看| 国产另类xxxxhd高清| 国产影视一区| 欧美aaa在线| 亚洲欧美怡红院| 欧美一区二区性放荡片| 欧美第一页在线| 一级片avav网址| 黄色精品免费看| 国产精品tv| 狂野欧美一区| 成人免费在线观看入口| 欧美成人aa大片| 97超碰蝌蚪网人人做人人爽| 欧美成人ⅴideosxxxxx| 免费成人直播| 日韩电影二区|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成人免费视| 国产劲爆久久|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大胆视频| 久久精品日产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版| 91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看| 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91se在线| 亚洲最新永久观看在线| 精东影业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站长工具| 我不卡神马影院| 不卡的av网站| 欧美日韩和欧美的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男人的天堂www| av福利导福航大全在线| 日韩欧美在线中字|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日韩在线播|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2018| 日本欧洲一区| 97精品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 欧美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婷婷午夜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伦理网| 日韩簧片在线观看| 精品推荐蜜桃传媒| 9国产精品午夜| 奇米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制服第一页|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免费| 免费成人动漫| 国产一级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一二区| 久久久97精品| 三年片观看免费观看大全视频下载| 欧美××××黑人××性爽| 亚洲日韩视频| 亚洲高清免费观看| 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艳妇臀荡乳欲伦亚洲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国产欧美在线看完整 | 欧美一区国产在线| 中文字幕va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黄网站免费继续| 激情影院在线| 欧美三级特黄| 亚洲精品国产精华液| www.亚洲一区| 922tv免费观看在线|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 麻豆成人免费电影| 精品1区2区3区| 欧美一级黄色带| av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色图网站| 亚洲女与黑人做爰| 久久亚洲精品网站| 日本在线三级| 卡通动漫国产精品|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欧美成人女星排行榜| 高清国产免费|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区国产区| 欧美日韩免费区域视频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抢先版图片 | 日韩欧美一级精品久久| freesex欧美| 中文字幕影音在线| 久久九九精品| 欧美三级韩国三级日本三斤| 免费观看四虎精品成人| 青草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精品|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年人视频| 巨大荫蒂视频欧美另类大| 欧美在线黄色| 性做久久久久久| 嫩模一区二区三区| 先锋成人av| 亚洲人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色伊人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热中文字幕| 丁香花高清在线观看完整版| 久久xxxx| 欧美嫩在线观看| 自拍电影在线观看| 小明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牛牛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在线| 在线播放你懂得| 成人综合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97超级碰碰人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白浆|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乱妇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天堂电影院在线| 91久久青草| 成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 免费av在线电影| 91精品二区| 一本到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日韩网站| 韩国理伦片久久电影网| proumb性欧美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 国产三级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 日本dvd播放| 麻豆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激情av| 久久免费视频网| 免费看电影在线| 美女看a上一区| 亚洲精品久久7777777| 中文字幕毛片| 国产精品99久久| 欧美性生交大片免费| 熟年交尾五十路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成a人ⅴ香蕉片| 91麻豆精东视频| 欧美片一区二区三区| 啦啦啦中文在线观看日本| 奇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毛片在线看| 欧美zozo| 一区二区黄色| 精品成人佐山爱一区二区| 美女黄a一级视频| 色婷婷亚洲mv天堂mv在影片| 欧美丝袜美女中出在线| 嫩草影院在线观看未满十八| 99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2020国产精品小视频| 亚洲国产高清aⅴ视频| 26uuu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夜鲁夜鲁夜鲁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亚洲一区二区一|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网| av今日在线| 91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乱码| 欧美成人自拍视频| 成人免费图片免费观看|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一区|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僵尸再翻生在线观看免费国语| 成人免费视频app| 性色av一区二区咪爱| yw.尤物在线精品视频| 久久婷婷色综合| www中文字幕| 亚洲aⅴ网站| 亚洲人妖av一区二区| 美女被草91| 天堂99x99es久久精品免费|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俄罗斯xxxx性全过程| 亚洲国产老妈| 欧美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成人网| 色偷偷av一区二区三区乱|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mba下载| 成人一道本在线| 亚洲综合天堂网| 日韩欧美一级| 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日本高清视频网站www|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在线 | 日韩二区三区|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中文字幕亚洲国产| 少妇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入口麻豆原神| 成人亚洲精品777777ww| 亚洲激情播播|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观看视频| 欧美69xxxxx| 激情六月婷婷久久|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黄色成人av网| 国产宾馆自拍| 久久久999|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456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免费观看高清完整|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网天天录日日录|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精品一区 | 亚洲mv在线| 美女网站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尹人网香蕉| 91成人app| 欧美丝袜一区二区| 最后生还者第二季在线观看| 日本午夜一区二区| 久久久女女女女999久久|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ntr影视| 永久www成人看片| 久久久精品网| 欧美国产日韩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色琪琪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区| 亚洲校园欧美国产另类| 国产制服丝袜一区|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偷窥自拍亚洲色图精选| 日韩三级视频在线看|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 激情综合丁香| 裸体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超碰精品在线| 777午夜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区在线看| 亚洲国产激情av| 男人插女人欧美| 日韩—二三区免费观看av|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尤物| 777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经典版下载| 99reav在线|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小说 |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日日夜夜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性资源免费| 一区二区美女| 精品视频偷偷看在线观看| 日本久久免费| 欧美性猛xxx| av天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成人如厕| 天天干天天骑| 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本色图| 91精品一区国产高清在线gif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www| 精品精品精品| 亚洲精品suv精品一区二区| 成人av免费电影网站| 精品国产鲁一鲁一区二区张丽 | 国产一区二区中文| 欧美大尺度在线观看| 老汉色老汉首页av亚洲| 亚洲精品wwww| gogo亚洲高清大胆美女人体| 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一级毛片视频在线| 综合av第一页| 日本一本草久在线中文| 久久综合久久鬼色中文字| 91国内视频| 高清不卡一二三区| 蜜桃传媒入口| 久久激情五月婷婷| 一级美女在线| 久久先锋资源| 国产一级影片| 国产精品女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成人综合色一区|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av | 久久成人麻豆午夜电影| 国产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亚洲| 欧美黑人疯狂性受xxxxx喷水| 精品成人久久| 欧美一级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18videos性欧美| 日韩激情在线|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 日韩成人精品一区| 欧美成人黑人xx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第一二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