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與旅游》雜志是什么級別?雜志刊期是多久?
來源:優發表網整理 2025-11-19 18:36:12 97人看過
《中原文化與旅游》雜志級別為省級期刊。目前刊期為半月刊。
《中原文化與旅游》雜志簡介信息
《中原文化與旅游》雜志(國際標準刊號:2097-4906,國內統一刊號:41-1474/K)是一份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管、河南中原文化與旅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文化旅游類綜合學術期刊。自1984年創刊以來,該雜志始終以推動中原文化與旅游事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為宗旨,致力于成為文化旅游領域的重要學術交流平臺。
雜志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既刊載高校學者的深度研究,也收錄基層文化工作者的實踐探索。如《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飲食文化街區融合發展模式研究——以西安永興坊為例》《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多維審視和實踐路徑研究——以河北省為例》等文章,通過案例分析為行業提供可復制的經驗。此外,雜志還關注數字技術對文化旅游的賦能,如《微視頻在公共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以河南省圖書館為例》《AI創造公共圖書館新質生產力》等論文,展現了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創新趨勢。
《中原文化與旅游》雜志特色:
<一>來稿文責自負,本刊編輯部有權對來稿作一定的修改或刪節,如不同意,請在來稿中注明。
<二>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 )、性別、職稱或學位、主要從事專業及郵箱等,在首頁以頁下注形式寫明。
<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四>數字: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圖表的序號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5位以上數字以“萬”“億”作單位;根據需要,小數位不超過三位(含)。
<五>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表置于文末,其排列順序以正文出現的先后為準,文內用方括號按先后順序標注,且置于行文的右上角。
<六>署名作者在多個工作單位者,應分別寫出各單位的全稱、所在城市和郵政編碼。用阿拉拍數字對應標注各作者與其工作單位。
<七>稿件注釋著作類包括作者、著作名稱、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古文獻可在作者前加時代;譯著可在作者前加國別;論文類包括作者、論文名稱、期刊號。來稿請一律采用尾注形式。
<八>用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時,如每段文字不長可在同一自然段內接排,如每段文字均較長,可另起一自然段。
<九>題名須簡明確切地反映本文的特定內容,不要副標題,一般不超過20 字。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詞、字符、代號等。
<十>凡在本刊發表的作品版權屬于編輯部所有,其他報刊、網站或個人如需轉載、翻印、復制、鏡像等,須經本刊同意,并注明轉載自本刊。
聲明:以上內容來源于互聯網公開資料,如有不準確之處,請聯系我們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