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亚洲免费_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_啊啊啊射了视频网站_在线精品国产欧美_国产亚洲成年网址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_98在线视频_2019最新中文字幕_色久优优欧美色久优优_亚洲欧洲一区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數字醫學范文

時間:2023-10-11 16:14:39

序論:在您撰寫數字醫學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數字醫學

第1篇

英文名稱:China Digital Medicine

主管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主辦單位: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種:中文

本:16開

國際刊號:1673-7571

國內刊號:11-5550/R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2006

期刊收錄:

核心期刊: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期刊簡介

《中國數字醫學》(月刊)創刊于2006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主管,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主辦,中國醫院協會信息管理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協辦的國內醫療衛生信息化領域唯一的國家級科技學術期刊。雜志讀者的對象主要包括:(1)醫療衛生領域、公共衛生領域的各級各類管理人員、醫務人員、醫學工程技術人員、信息工程技術人員等;(2)醫學科研機構中的各類研究人員;(3)醫學高等院校教職員工及學員;(4)醫學學術團體及相關專業委員會;(5)IT企業、廠商(包括信息系統軟件開發商、供應商,信息技術設備制造商,信息技術設備供應商等);(6)數字醫療設備制造商、供應商和服務商等。

第2篇

另一個現實問題也擺在我們臨床醫生面前:數字醫學,我懂嗎?我能做什么?普通臨床醫生應該如何認識自己在數字醫學中的角色?實際上,已有不少臨床醫生敏銳地認識到數字醫學實踐對推進臨床學科發展的重要意義,及早進行了數字醫學的臨床實踐摸索,并取得了優異成績。例如:浙江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將3D技術應用于活體肝移植實踐,有力地支撐了精準手術決策[1-2];廣州總醫院骨科積極開展了數字骨科的創新性研究,將數字化重建與快速成型技術應用于復雜上頸椎疾患等骨科疾病的診治,取得了良好的療效[3-4];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將數字技術應用于對巨大肝泡型肝包蟲病的診斷治療[5],中國人民總醫院、福建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等單位開展了基于肝臟三維圖像的肝段自動劃分及虛擬性肝切除臨床實踐,提高了肝臟外科的精準技術水平等[6-9]。其中有一個團隊的發展軌跡十分值得我們關注,即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肝膽一科團隊。2002年該團隊開始進行數字醫學在肝膽胰外科的應用研究。他們在研究工作中克服了常用的國外Myrian等軟件只能進行肝臟3D和單面虛擬手術、CT的3D功能也存在重建質量和交互性差異的弱點,在數字虛擬人肝膽胰圖像3D和仿真手術基礎上,率先通過對64排CT采集數據技術的改進,突破了獲取活人體亞毫米圖像數據的瓶頸,研發出了具有我國獨立自主知識產權、能同步立體顯示肝膽胰臟器的MI-3DVS軟件,實現了解剖數字化和診斷程序化;同時,在國際上率先自主研發了由外科醫生操作的多功能仿真手術器械和仿真手術系統,可有力地配合MI-3DVS進行仿真手術,指導臨床術前制定精準手術方案,實現了手術可視化,解決了大量的臨床疑難問題,建立了我國首套數字醫學肝膽胰外科數據庫[10-15]。黃志強院士指出:南方醫科大學研發出來的三維成像技術,作為我們國家代表性的三維數字醫學技術,應用于外科方面。對于臨床上了解腫瘤與門靜脈、肝靜脈和肝動脈的關系,作為術前評估,比以前更容易了,譽其為轉化醫學的良好典范[16]。

總結在數字醫學實踐中獲得優異成績者的成功經驗,有以下幾個關鍵性成功元素:(1)創新的攻關理念,即數字醫學技術如何直接轉化為臨床病人實施精準治療、獲得最佳效果服務。(2)明確的攻關目標,如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肝膽一科團隊的主要目標是建立可為外科醫生直接操縱的、用于指導精準手術的腹部醫學三維可視化系統——MI-3DVS—虛擬手術系統,及其要完成這個總目標必須實現的子課題(特殊組織、微小器官信息獲取、圖像分割、三維重建,手術導航等)。(3)多元的攻關團隊,其中包括臨床外科醫生、解剖學專家、影像學專家、計算機專家、軟件制作專家等。(4)堅韌的攻關精神,在臨床科研的實施中邊學習、邊實踐、邊研究、邊驗證、邊總結、邊思考,不斷升華,不斷賦予新的研究目標和內涵,使課題不斷向縱深延伸、向高層發展,始終充滿活力。(5)最重要的,他們有一個精誠團結的攻關領導核心。轉化醫學有三層內涵。第一階段即T1階段,是根據臨床需求,進行創新性研究,力求實驗室和臨床研究的成果能用于提高疾病防治效果。個人理解,簡言之,就是結合臨床“找問題,做研究”。從數字醫學角度來說,就是要根據臨床的需求,進行數字醫學基礎研究,獲得關于數字人體的新認識,開發出新的臨床精準診斷疾病、虛擬手術的應用技術手段以及管理手段,用于臨床診斷、治療和預防等,提高診治水平和效果。這個階段,涉及到人體解剖、外科學、病理生理、影像學、計算機三維成像、信息化網絡平臺的構建等多個學科的聯合攻關。中國工程院程京院士最近在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第五屆學術年會的報告中談到,我國轉化醫學路徑的特點是“CURING”模式,C:Clinic,臨床,從臨床發現問題;UR:UniversityResearch,大學研究,將臨床發現的問題在大學進行相應的研究;IN:Industry,工業,通過工業化將研究成果制備成產品;最后,還有G:Government,即政府的支持。數字醫學的T1階段正是CURING模式的生動體現。首先,要尋找到與數字醫學相關的臨床問題,如肝膽管結石病容易復發,術后殘石率高達61.3%,再手術率高達56.4%,即使有纖維膽道鏡的普遍使用,殘石率仍可達19.5%[17]。因而復雜性、多發性肝膽管狹窄并結石病人常需多次、反復手術,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究其原因,主要是肝內膽管的走行多變,狹窄位置不定,術前難以確切顯示定位,確定診治策略存在一定的難度。B超、CT、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磁共振胰膽管成像(MRCP)等現代化檢查手段都不能達到理想的診斷。南方醫科大學附屬珠江醫院肝膽一科團隊抓住這個臨床問題,將其凝練成“如何獲取亞毫米微細臟器、管道數據”這一科學問題,與數字人體解剖專家、影像專家、計算機專家聯合攻關,最終突破了高質量膽道數據采集的瓶頸,獲得了高清度結石、擴張或狹窄膽管的圖像數據,使病變繁雜、難以確定根治性治療方案的肝膽管結石手術變為病灶明確、手術方式精確。在此基礎上經過與軟件生產公司的聯合,使研究結果變為可用于外科醫生在臨床獨立電子計算機上操作的軟件系統,術前進行虛擬手術,擬定精準治療方案,使Ⅰ、Ⅱa、Ⅱb肝膽管結石病的術后殘石率降低至1.0%[18],治療效果大大提高。目前該軟件系統正在接受政府(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審查,爭取在國家法律法規的批準、監督下正式上市,在臨床廣泛推廣應用。由此可見,數字醫學的T1階段,要從臨床出發考慮問題,研發出直接為臨床所用的數字醫學設備、軟件產品,具有重要的“原始創新”意義。臨床是T1階段的首要啟動環節,如果沒有臨床問題的發現、挖掘,就談不上此后的一系列轉化研究的進程。既往許多基礎研究費精勞神完成后卻被束之高閣,其主要原因常常是在T1階段沒有選準能解決臨床需求的問題所致。臨床醫生在T1階段所擔負的角色應該是臨床問題的發現者、科學問題的凝練者、臨床科研的實踐者、研究結果的驗證者。臨床醫生的任務是如何深入細致地發現臨床中的疑難問題,將其提升、凝練成如何進行科研攻關的科學問題,并參與進行攻關研究,驗證研究結果,促進臨床診療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轉化醫學的第二階段,即T2階段,是將研究成果用于日常臨床工作及制定預防保健決策。這是使T1階段研發的成果真正轉化成為促進人類健康的有效措施的實踐過程。從數字醫學實踐來看,應是充分應用各種數字技術產品所體現出的數字技術的精準性、快捷性、信息共享的廣泛性等,對臨床疑難問題進行精確的分析評估,對比分析研究,發現特異性數字征象,總結規律性經驗,用于指導和擬定精準的手術或綜合治療方案,并驗證其臨床效果,挖掘新的問題,進一步轉化,進入新一輪T1進行深入研究和改進。

簡言之,就是將T1階段研發出的數字醫學技術成果進一步“推廣應用,驗證提高”。因此,該階段是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重要階段,內涵更加豐富,范圍更加廣泛,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財力。也只有通過這一階段,在T1產生出的數字醫學原始創新成果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印證和認可,為臨床所接受,為病人服務,創造出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轉化醫學的真正目的。在此階段,由于臨床醫生最接近臨床實際,最有利于及時觀察、研究、探索、發現T1結果的時效性、準確性,因而應該可以發揮出創新性研究的更大潛能,更多的主觀能動性。臨床醫生在數字醫學T2階段擔負的角色應該是T1階段研究成果的臨床實施者、推廣應用者、對比研究者、歸納總結者。在這方面,已經有大量的研究報告得以證實,諸如我們在前面所提到的多個優秀團隊的杰出工作。轉化醫學的第三階段即T3階段,是將實驗與臨床研究作為制定衛生法規的依據。T3是更高層次的轉化,具有更重要的指導全局的意義。從數字醫學實踐探討其含義,我理解就是要充分運用信息傳遞的快捷性、信息共享的便捷性等數字技術的優勢,準確快速地匯集和分析各種資料,進行隊列研究及RCT研究,為各項疾病的規范性診治“指南”、“共識”的制定、醫療機構等級評定、醫保的范疇決策等提供依據,以及通過高層次的行政管理、學術規范管理舉措,進一步規范醫療行為,增強醫務人員素質,提高臨床診治水平。簡言之,“擬定規矩,規范行為”。臨床醫生在此階段擔負著更為重要的角色和任務,他們應該是數據采集者、資料分析者、標準制定者、依據提供者。例如,最近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應用現代數字醫學影像學技術,包括3D成像分析技術,結合解剖學、手術學、病理學依據,制定了膽道疾病規范性診斷治療文件,用以指導膽道外科臨床,使數字醫學技術成為開展規范性精準肝膽外科的有力支撐。綜上所述,數字醫學絕不僅僅是影像學專家、計算機專家、醫學管理專家的事情,在數字醫學T1、T2、T3相互轉化的進程中,臨床醫生承擔著重要的角色,是不可低估的中堅力量。同時,通過數字醫學實踐,使臨床醫生對病情的分析、治療的決策由過去的經驗決斷轉化為今天由信息技術支撐的精準決斷,有助于提高分析、決策的精準性,從而使病人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這不僅造福于廣大病人,而且有助于提高臨床醫生自身素質,促進學術發展,規范醫療行為,更好地為病人服務。臨床醫生在數字醫學中如何勝任自己的角色?(1)具備多種知識,不斷學習提高。臨床醫生要實現數字醫學的轉化醫學理念,產生創新性研究成果,不僅需要掌握外科學、手術學、解剖學知識,而且要具備計算機學、信息學、影像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只有加強學習,不斷進取,才有可能適應“知識爆炸”時代數字醫學與臨床醫學相互交融、日益迅速的技術發展。(2)認真思考問題,凝練攻關靶標。創新性成果來源于創新性思維,而創新性思維來源于在看似平凡的臨床現狀中勤于發現現存問題,善于凝練科學問題。如果每天滿足于完成日常工作,熟視無睹,得過且過,是不可能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的。(3)組織交叉團隊,團結合作協調。一個人的技術水平再高,所具有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臨床醫生充分認識自己在數字醫學T1、T2、T3的角色,是為了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進行基礎研究與臨床需求之間的相互轉化,使病人直接受益,但應認識到數字醫學是個多種知識交叉融合的前沿學科,單憑臨床醫生是難以完成復雜的整體研究工作的,應注重與其他學科專家的緊密聯手,虛心向他們學習,尊重他們的創新思維,協調合作,共同努力,方能完成轉化醫學大業。(4)注重創新發展,勿忘主題目標。轉化醫學之所以被高度重視,是因為既往諸多耗費大量資金的基礎研究難以付諸于促進臨床醫學發展、使病人受益的現實,因此,在進行數字醫學創新發展的探索時,應時刻勿忘轉化醫學的根本宗旨,注重從臨床找問題,為促進又快又好地精準診斷治療、切實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而解決問題,防止重蹈覆轍。

作者:盧綺萍

第3篇

DICOM(digitalimagingandcommu-nicationinmedicine)標準即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標準,由美國放射學會(ACR)和國際電子制造商協會(NEMA)共同制定。DICOM標準致力于更有效地在醫療信息系統間(如PACS、HIS/RIS)、醫學影像設備間(如CT、MR、CR)傳輸、共享數字影像[2]。DICOM標準的建立極大地推動了不同廠商的醫療數字影像信息的傳輸與交換,促進了影像存儲與傳輸系統PACS(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的發展與各種醫院信息系統(hos-pitalinformationsystems,HIS)的結合,實現了異地、異構診斷資料庫的共享。迄今為止,DICOM共頒布了三個主要版本。CR/NEMAPSNo.300-1985,Version1.0,發表于1985年,1986年10月正式成為標準;CR/NEMAPSNo.300-1988,Version2.0,1988年1月頒布為標準;DICOMVersion3.0,源自ACR-NE-MA兩次發表的標準,1993年。每年,ACR-NEMA都推出DICOM3.0的修定草案,目前最新的版本是DICOM3.02000年最終草案標準(FDS)[1]。相對于以前的版本,DICOM3.02000明確地劃分了設備應遵從的標準范圍,更加明確了信息實體,強調了基于多元文檔的結構、基于TCP/IP的協議和適用于網絡的環境。隨著DICOM標準的不斷完善,世界醫學影像設備的主要供應商都宣布支持DICOM標準。DICOM標準已成為北美、歐洲及日本各國在醫療信息影像系統中的標準。我國的醫療信息綜合系統和PACS的建設雖然剛剛起步,但發展很快。在系統的建設和實施中為了確保它們能夠實現開放互聯并具備與國際接軌的能力,DICOM成為必須遵循的國際標準,因此對DICOM標準的分析和研究必不可少。作為國際標準,DICOM具有覆蓋面廣,內容復雜的特點。本文旨在分析它的總體框架和關鍵內容,力圖從這個龐大的標準中理出一條明確的脈路,對實際應用起到指導作用。

2DICOM的主要內容和信息模型

2.1DICOM標準的組成、功能及其相互

關系完整的DICOM3.02000標準由15個部分構成[1],各部分是相互關聯的獨立文件。雖然某些部分的內容在不斷補充和完善,但總體框架已經最終確定:(1)介紹與總論:全面介紹DICOM的歷史、目的、結構和適用范圍,并對其他部分的內容做了簡介。(2)兼容性(或稱遵從性):詳細說明DICOM的兼容性目的和架構,同時給出了在開放互聯方面對遵守該協議的設備的具體要求。(3)信息實體定義:針對用于數字化交流的實際醫學影像給出一個抽象的定義,同時定義了可以使用DICOM進行通信的類別。(4)服務類的說明:對一系列的服務類進行了定義,給出用于數字化交流的操作行為的抽象定義,即定義使用DI-COM進行通信的服務的類別。(5)數據結構和語義:對數據結構及數據的編碼進行說明。(6)數據字典:包括對所有DICOM數據以及所有在DICOM標準內部定義的數據的注冊和認可信息。(7)信息交換:本部分定義了DI-COM命令的結構(命令結合相關數據即組成DICOM消息),同時也定義了DI-COM應用實體間的協議握手方式。(8)網絡通信支持下的數據交換:這一部分說明了在網絡中,DICOM如何使用TCP/IP和OSI網絡傳輸協議。(9)點對點傳輸下的信息交換:說明在點對點傳輸下支持應用DICOM協議進行數據交換的服務器和網絡上層協議。說明DICOM如何支持50針點對點消息通信的服務和協議。(10)介質儲存和存儲介質間交換的文件格式:它提供了一個用于不同類型醫學影像間數據交換及不同物理介質相關信息交換的框架。(11)介質存儲的應用方式:說明將醫學影像信息存儲于可移動介質的的模式。(12)介質格式和用于內部交換的物理介質:描述了如何便利醫療環境中數字影像計算機間的內部信息交換。這樣的交換可應用于醫學圖像診斷或其他潛在的臨床領域。(13)點對點傳輸下的打印管理:詳細說明打印提供者在點對點聯接的情況下支持DICOM打印管理所必須的服務和協議。(14)顯示的灰度標準:詳細說明灰度圖像的標準顯示功能,它提供了一些樣例方法,說明如何調整灰度圖像與顯示系統。(15)安全策略方法:說明了具體應用所應遵循安全策略的兼容方式。DICOM的15個部分之間既相互獨立,又互相聯系,從涉及的主要內容和關聯程度出發可分為3個集合[4]。數據傳輸協議集包括第7、8、9部分及第13部分,描述了點對點連接與網絡環境下的數據傳輸協議,定義了網絡環境下的打印管理應用。數據格式(編碼、儲存)集包括第5、6部分及第10、11、12部分,描述了不同條件下數據存儲的標準格式。標準框架及其他包括第1、2、3、4部分、第14部分及第15部分,描述整個DI-COM標準的結構、目的和要求及圖像灰度標準,并定義了安全策略。

2.2DICOM的一些重要概念

DICOM標準中定義了一些重要的概念,有關模型和協議也是以這些概念為基礎來設計和制定的。(1)應用實體:應用實體是指一個具體的DICOM應用程序。(2)服務類:服務類是對現實中醫學信息的傳遞和通信的抽象概括,它包括作用于信息對象的命令及結果。DICOM服務類提供客戶/服務角色,通過網絡要求DICOM服務的應用實體稱為服務類使用者(SCU)。提供DICOM服務的應用實體稱為服務類提供者(SCP)。(3)信息模型(informationmodel):信息模型描述了實體之間的關系。通常,用“E-R”模型定義一對多或多對多的關系。(4)消息服務元素(DICOMmessageserviceelements,DIMSE):DICOM標準定義了一系列系統網絡命令。SCU/SCP利用消息服務元素在網絡上進行服務,消息服務元素可以被認為是網絡通信的最基本單位。(5)協議握手:應用實體間必須達成一個協議,才能相互通信。這個協議包括:①哪些服務可以操作,命令和數據如何相互交流;②傳輸規則,消息流(包括命令和信息對象)如何在通信過程中進行編碼。

2.3DICOM的信息模型

DICOM的信息模型,DI-COM協議為外界提供服務的最高層次是服務類,每個服務類可包含多個服務對象對,信息實體定義包含了大量的相關屬性。圖1清晰的給出了SOP、IOD和服務類之間的關系。下面據DICOM的信息模型,討論其中的概念。

2.3.1DICOM信息實體的概念DI-COM標準采用了信息實體關系模型E-R模型(如圖2)。信息實體代表一個實際的對象、實際對象類或者DICOM內部定義的數據類如信息對象(informationob-jects);關系定義有多少其他實體與該實體有聯系[5]。通過建立這個模型,DI-COM標準能夠方便的描述醫學實踐中的事物如病人、報告、圖像及它們之間的關系。由E-R模型和真實實體可以抽象出模型定義的實體,每一個實體的特征用屬性來描述,例如“病人”這個實體的屬性包括“病人姓名”、“病人ID號”等。DICOM稱基于其模型的對象為信息對象,對應于某類圖像如CT、MR;稱定義它們屬性的表格和模型為信息實體定義(IOD)。

2.3.2服務類/服務對象對類(serviceclass/SOPclass)服務類指能夠發生的各種服務和操作,DICOM中的服務類包括驗證服務類;存儲服務類;病人管理服務類;查詢檢索服務類;打印管理類等[3]。服務/對象對類由信息實體定義和消息服務元素組一一對應組合定義。SOP類是DICOM信息傳遞活動的基本功能單位,它包括了限定消息服務元素組服務和信息實體屬性的規則和語意,可以將它類比為ISO/OSI中的管理對象類。

3DICOM的網絡通信

3.1DICOM的網絡通信

DICOM為了傳輸醫學影像和相關的信息,結合ISO/OSI和TCP/IP協議設計了自己的網絡通信協議和消息交換機制[1]。圖3的參考模型表明,DI-COM應用實體屬于網絡分層模型的應用層,它使用上層服務完成消息交換和信息傳輸。為了實現應用實體間的通信,相應于ISO/OSI協議模型,DICOM標準使用關聯控制服務元素、表示層內核、會話層內核提供上層協議服務;相應于TCP/IP協議模型,DICOM標準定義TCP/IP上層協議提供上層協議服務。

3.2DICOM的通信方式符合DICOM標準通信模式的應用實體間的信息交換采用了客戶/服務器模型。服務類使用者(SCU)和服務類提供者(SCP)分別扮演了客戶/服務器的角色。SCU/SCP采用了DICOM定義的消息機制完成相關信息的交換。實際通信中,應用實體間首先需要建立協商,協商的內容包括:①哪些服務可以操作,哪些命令和數據可以相互交流;②傳輸語法,消息流(包括命令和信息實體)如何在通信過程中進行編碼。給出了遵從DICOM標準的通信方式。第一步和第二步合稱為連接協商,確定交換哪些數據以及數據如何編碼交換,交換內容包括應用層上下文,其中定義了應用服務元素組、相關操作以及其他相關互操作應用實體的必要信息;表示層上下文,定義連接中的數據表示方式;應用連接信息,列出了與DIMSE協議相關的一些所需信息,包括SCP/SCU角色選擇、應用層協議數據單元最大長度等。第三步建立協商,進行數據傳輸,應用實體間進行信息的傳遞,DICOM命令和DICOM文件被組裝成協議數據單元,并通過協議數據單元服務傳送數據。第四步撤銷協商,中止應用實體間的通信,可以是連接方發出的正常釋放方式或連接某一方發出的突發中止方式。

4DICOM數據結構及文件格式

數據結構是針對如何組織數據而定義的。給出了具體的數據結構,其中數據集(DataSet)定義為DICOM信息對象和服務類信息的集合,如病人IOD就可以用一個數據集合來表示;數據元素用來表示信息對象的屬性如病人性別、姓名等,每一個數據元素又可以再分為標識(Tag)、數值表征(VR)、數據長度(valuelength)和數據域(valuefield),其中數值表征只存在于特定的情況下,而其余三個部分是所有數據元素共有的。DICOM文件結構提供了一種打包文件的手段,將代表SOP實例的數據集保存到DICOM文件中。圖6給出了DI-COM文件格式。圖中,SOP實例必須經過編碼,編碼的規定涉及JPEG壓縮編碼描述及傳輸語法規定等,圖中的DICOMFileMetaInformation是必須的,相當于DICOM文件頭,它的組成元素見表1。

5DICOM支持的影像壓縮方法

醫學圖像的壓縮無疑是降低應用系統成本,提高網絡傳輸效率,減少存儲空間的一個重要方式。DICOM標準加入了對圖像壓縮算法的支持,DICOM已宣布支持的壓縮算法有:①JPEG(ISO10918-1)-全部有損(DCT)、無損、Huff-man,arithmetic熵編碼;②游程長編碼RLE;③JPEG-LS(ISO14495-1)(DI-COMCP-174)無損和近無損。目前,DICOM正在研究對最新的壓縮標準JPEG2000支持的可能性[2]。在DICOM標準的傳輸語法中,為其支持的壓縮算法設置了相應的惟一標識值(不同的編碼過程,對應有不同的惟一標識值)如惟一標識值1.2.840.10008.1.2.4.80代表JPEG-LS編碼過程無損模式。

第4篇

美國醫學會期刊《內科醫學》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多吃含有豐富歐米伽-3脂肪酸的魚類如三文魚、沙丁魚、魚等,可把致命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降低10%。

1/3

美國西北大學進行了一項新研究,探究女性在孕前、孕期和產后這三個階段出現抑郁的問題。結果發現,懷孕期間出現抑郁癥的女性超過了1/3。具體數據是:有37%的孕婦說他們在懷孕的9個月里患過抑郁癥,另外有25%的女性說她們在孕前出現過抑郁癥,還有38%的人說她們在產后得了抑郁癥。

3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醫院一外科專家稱,他現在每年要接待大約200名不到30歲因為劇烈運動受傷的患者,而兩三年前只有大約50名,且以軍人、職業運動員居多。以下3種運動可能導致身體受傷:在短時間里完成多組動作的混合健身法(CrossFit)、以鍛煉腿部肌肉為目的的相撲式深蹲、高強度室內自行車運動。

3

英國一份權威研究報告指出,要是世界各國不就抗生素濫用等問題緊急采取行動,到2050年,所謂的超級細菌將會在每3秒鐘就導致1名病人死亡。

6

一項由加拿大政府資助的,由德班人體科學研究委員會成員主持的研究發現,產后6個月純母乳喂養的孩子,患有品行障礙癥的風險要比哺乳期少于一個月的孩子低56%。

650萬

國際能源署報告稱:大氣污染已經成了一場重大的公共衛生危機,每年導致約650萬人死亡。

0.80

德國糖尿病研究中心的Schulze教授及其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調查哺乳與產婦患2型糖尿病風險之間的關系。研究發現,受試者哺乳時間每增加6個月,其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比為0.80,哺乳時間與糖尿病風險之間的相關性減弱。該研究提示,延長哺乳時間或許可降低糖尿病風險。

57.4%

澳洲迪肯大學研究人員分析了多年積累下來的美國國家健康檢查和營養調研數據,發現61%的受調查者有抑郁癥狀;他們同時表示,在過去的1年里牙齒有疼痛不適感,其中又有超過57.4%的人自認為牙齒健康狀況不好。結論是:牙齒好壞與抑郁癥存在關聯,牙齒越差,心情越不好。

58%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醫學和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者發現,經常鍛煉有助于保護視力。研究人員選取了近5000名年齡在43~84歲的成年人,對他們進行了為期20年的追蹤隨訪調查。結果顯示,在控制了年齡因素之后,與久坐的人相比,每周鍛煉三次或以上的人,視覺受損的可能性下降了58%。

第5篇

2011年5月21日,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在第三軍醫大學舉辦隆重的成立大會。該學會的成立,標志著在鐘世鎮院士倡導下,以解剖學為基礎的“虛擬人”發展到“數字醫學”,數字醫學成為生命科學、工程學與計算機科學交叉的新興學科。

中華醫學會、重慶市政府、總后衛生部、第三軍醫大學等單位的領導,以及來自全國醫療行業的專家教授200余人出會。大會選舉張紹祥教授為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紹祥教授認為:數字醫學是指現代醫學和數字技術相結合,包括醫學、計算機科學、數學、電子學、機械工程等多學科的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數字醫學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不僅突破了傳統的學科架構,而且滲透到醫學的各個方面,帶來醫學的革命性變化,現已成為當今世界最為活躍的前沿學科之一。數字醫學涉及許多方面,目前在外科手術導航、影像立體重建、人體器官個性化制造等方面有所建樹和突破,為臨床醫學帶來全新的手段。

在醫學界,鐘世鎮院士被譽為中國現代臨床解剖學的奠基人、中國數字人和數字醫學研究的倡導者。2001年,鐘世鎮院士在第174次“香山科學會議”上首次研討了“中國數字化虛擬人體的科技問題”。中國人體數據庫初步建成后,鐘世鎮院士開始擔任“中國數字人研究聯絡組組長”。

鐘院士介紹,數字醫學由“虛擬人”發展而來,而“虛擬人”研究分為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數字可視人;第二階段是數字物理人,擁有人體的物理性能,可以模擬肌肉的運動;第三階段是數字生理人,可模擬人的生理功能,到達第四個階段的數字智能人則將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

目前,中國對“虛擬人”的研究已經達到第三個階段――數字生理人。數字人課題組已構建了八套男女全身數據集,數十套人體器官數據集,以及數十套用于了解人體結構的數字化解剖軟件。

“虛擬人”技術一經推出便吸引了各個領域的目光。除醫學領域,在汽車碰撞實驗、航天技術、服裝設計業、影視等方面,“虛擬人”技術也充分得到運用。在“神六”返回艙設計和著陸過程中,“虛擬人”數據集同樣功不可沒。

然而,令鐘世鎮更為關心的是,如何能讓“虛擬人”技術在醫學領域推陳出新,將解剖學這一古老的學科變為真正的“朝陽學科”。“要解決‘治病救人’的問題,現在我們更應該倡導‘數字醫學’,轉向臨床當中的實際運用問題。”鐘院士說。

為了使“數字醫學”這門新興的學科更好的發展,在鐘世鎮、戴戎、王正國等院士和傅征教授的聯名提議下,經中華醫學會、中國科協、國家民政部批準,中華醫學會數字醫學分會于2011年5月正式成立。

“虛擬人”研究

人體是由一百多萬億個細胞組成的復雜整體,僅人的神經系統就約有1000億個神經元,而且由細胞構成的組織器官間的相互作用,人體與外界環境的沖突與和諧,這些極為復雜的變化對于人類自身至今還是一個充滿未知的神秘世界。

1895年德國科學家倫琴在一次實驗中偶然看到了射線下妻子的手骨,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透過皮膚看到自身內部,由此揭開了人類利用以X線為代表的透視工具探索人體內部奧秘的序幕。

今天科學家們掌握的透視工具越來越多,但是仍然無法滿足人類更為全面了解自身的渴望。科學家們為此所做的全部努力都在指向同一個問題,究竟利用什么樣的手段能重建可以真實的反應人類生理機能活動的虛擬人體。

1989年美國人在這個領域率先跨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他們設想:能否將人體標本通過計算機技術轉換成人體數據集,能夠讓使用者象檢索圖書資料那樣方便的查詢、獲取人體信息。這個項目由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發起,計劃的名字通俗易懂而且充滿想象力,它被正式命名為:虛擬人類計劃。這個大膽的設想在當時一度引起醫學界的懷疑。要采集這些數據必須先將人體標本切成薄片,并用數碼相機和掃描儀對切面進行拍照、掃描,之后將數據在計算機里合成三維的立體模型,其中的精心程度與龐大的工作量可想而知。1991年和1994年研究小組分別選擇了男女各一具尸體作為標本獲取了完整的人體數據,這些數據稱為V.H.P.數據集。在1989年到1994年的五年里,美國人把虛擬人類的構想推進到了試驗階段,這意味著美國“虛擬人”技術已經達到了可視程度。

虛擬人類自己這顯然是一個大膽的設想,而當人們通過理性分析發現“虛擬人”絕不是另外一種克隆時,“虛擬人”研究就必然成為一項激動人心的重大科研項目。

1996年在美國國防部非致命武器委員會的積極支持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牽頭醞釀“虛擬人”創新計劃。在他們的構想中,“虛擬人”應該能夠模擬人體在外界物理刺激下的反應,他會象真人一樣骨頭會斷、血管會出血,有專家稱之為:虛擬物理人。如果說虛擬可視人還僅僅是一個可供人們觀看的人體模型,虛擬物理人則使得這個模型有史以來第一次對外界刺激有了反應。在科學家的計劃中它不再是一個靜止的標本,人類將在計算機建造的虛擬世界中看到另一個自己在呼吸、走動,更會通過模擬各種環境的變化,探測人體極限。這個計劃的目標已經非常接近科學家一直夢想的虛擬人類。

由于構成“虛擬人”的數據來源于自然人,因而“虛擬人”具有民族、區域等特征,東方人的特點明顯的與歐美人不同,因此中國建立具有自已國家人種特征的數字化人體模型成為填補空白的問題。

美國“虛擬人”研究小組在2000年就已經建立了人體主要器官的三維模型,中國的“虛擬人”計劃要在技術上占領哪個制高點?人體內的血管系統可以分為四級,數量達到上千萬條,手術時醫生往往需要更為完整、微觀的血管地圖,以制定安全的手術方案。長期以來盡管醫學專家嘗試了很多辦法,但是這些大大小小錯綜復雜的血管網絡的具體形態分布仍然充滿未知,因此怎樣將人體血管系統通過不同顏色準確區分出來,成為一項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從1996年開始,美國“虛擬人”研究小組就面向全球征集建立血管模型的解決方案,但是其中的關鍵問題一直沒有獲得解決,而鐘世鎮院士獨有的血管鑄型技術為中國人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提供了可能。由此中國“虛擬人”項目的關鍵技術被正式確定為攻克血管模型。2001年11月舉行的第174次香山科學會議被認為是中國數字“虛擬人”研究的開篇。中科院李華博士、第一軍醫大學鐘世鎮院士、首都醫科大學羅述謙教授等人向國家提出了研究中國“虛擬人”的設想,很快“虛擬人”技術研究被列入國家863項目。

2002年12月,廣西一名19歲的女孩因不慎誤食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死于廣州,家屬同意捐獻其遺體。經過科學家們仔細檢查與評估,最終決定以她作為人體標本采集數據。中國第一例“虛擬人”――虛擬人女一號數據開始采集。中國第一例“虛擬人”數據采集,每片標本的切削間距為0.2mm,對每片標本進行拍攝平均需要3分鐘,為保證切削連續性,工作人員要在低溫環境下晝夜輪換持續工作,整個切削過程持續了一個月。2003年2月16日虛擬人女一號完成圖像采集。中國第一例虛擬人體數據采集共獲得8556張斷層圖片,每片間距0.2mm,總數據量149.7GB,切片數據被存成計算機可以識別的數字信息,進行數據處理。羅述謙教授領導著一個研究小組,海量數據匯集到這里,他們面對的問題就是將近萬張二維圖片在計算機里合成,并將其數字化變為三維立體人。要完成這個工作,首先要解決的是數據的精確配準問題,所謂配準就是把這8556層對齊,因為切削加工時間比較長,前后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由于機械加工的一些晃動,數碼相機的移動,以及照明的不一致性,因此就造成一些斷層圖像有相對左右位移和上下位移,如果不能有效地校正這些位移的話,重建出來的這個人體周圍就是虛的。將8556張圖片中大大小小上千個器官組織一一對準,是一個要付出極大耐心的工作。盡管可以利用專門的軟件作為工具,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對于負責模型重建的工作人員仍然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大腦是人體最為重要的生命器官,人體許多疾病的發生、發展與大腦深度的核團密切相關,長期以來大腦核團的具體形態與結構一直是一個謎。研究人員希望通過“虛擬人”技術將這些大腦核團準確標識出來,為臨床醫學家提供更為精確的三維圖譜。

人體三維模型建立的精確與否直接關系到“虛擬人”數據集的應用價值。血管模型的精確重建為將來臨床上的進一步應用奠定了基礎。同時李華博士的小組還進行了另一項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他們嘗試對人體最為復雜的神經組織進行重建。從2003年虛擬人女一號數據集采集完成以來,經過近一年多的努力,基本完成了人體標本大部分器官組織的重建工作。

數字醫學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虛擬人”能做什么?究竟有什么用?成為大家日益關心的問題。

近百年來盡管人類醫療手段在不斷更新,但是針對人體重要器官的手術風險依然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醫生一直致力于建立更為有效地模擬手術平臺,訓練臨床醫生便捷的獲得手術經驗。“虛擬人”技術的出現有助于這個夢想成為現實。它給全球的醫學工作者在改變現有手術訓練模式方面提供了極大的想象空間。

眼睛是人身上最為脆弱的器官之一,長期以來眼科手術的復雜性以及高危險性,一直是令臨床醫生頭疼的問題。一名眼科醫生在走上手術臺之前至少要經過50次手術訓練。醫學上一直在探索一種能夠低成本、耗時短、有效的手術培訓方式。

針對眼科醫生在手術訓練方面遇到的困難,廈門大學計算機系王博亮教授嘗試建立人體眼球單個器官的模型。在他的實驗中,眼球的切削精度達到了20μm的細胞級別。為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夠緊密結合臨床,王博亮找到了眼科手術專家吳醫師作為合作伙伴,共同研究虛擬眼球在臨床上應用的可能性。他們的目標是建造一只能模擬人類眼睛的各種生理機能的虛擬眼球。它不僅能夠幫助眼科醫生進行手術訓練,還幫助眼科專家揭示人類眼科疾病的發生機理。

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從自己的專業角度出發加入“虛擬人”技術研究領域。他們紛紛從人體單元器官的重建入手,嘗試對人體主要組織器官進行更為細致、精確的重建。他們設想在不遠的將來可以通過復雜技術將這些分散的器官整合為一個三維的立體人體模型。這個模型的建立將把人類對自身的認知提高到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盡管目前還處于研究的初級階段,但是科學家們堅信:他們目前所做的種種努力正在為將來激動人心的各種可能性鋪平道路。

在完成可視化人體模型的基礎上,科學家們還希望“虛擬人”還能像真實的人類那樣具有各種物理、生化反應。在以往的科學實驗中,大量的采用動物甚至是真人來得到實驗數據,在成本居高不下的同時,實驗結果還存在各種不確定性。“虛擬人”技術的成熟有助于改變這種現狀。在“虛擬人”身上加載人體物理反應模型之后,能夠很方便的獲取各種反應數據,從而讓“虛擬人”代替人類在不可想象的嚴酷環境中完成人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今天“虛擬人”技術的應用設想還在不斷延伸,更多領域專家的介入使得我們看到“虛擬人”應用的更多可能,在交通、體育、服裝、航空、航天等領域,“虛擬人”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這個充滿誘惑的問題正在不斷激發著人類的想象力。毫無疑問“虛擬人”技術的發展為人類生活的改變展現了廣闊的前景,與民眾對此表現出的極大熱情相對應,科學家們對于這種預測表現出更為謹慎的態度。

以“虛擬人”技術為基礎的數字醫學是新興的學科,在我國已經有了積極的探索和長足的發展,在服務臨床方面進行了積極有益的探索。

第三軍醫大學交通醫學研究所尹志勇等人采用計算機仿真技術開展模擬顱腦、胸部撞擊傷的研究,深化了對損傷機制的認識,事故再現的分析研究,協助交通管理部門更準確地判斷事故的發生情況和肇事者的責任,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第三軍醫大學野戰外科研究所陳青等利用計算機圖像重建技術,采用三維圖像對外周神經再生規律進行可視化研究。類似的研究工作在全國多家研究機構已經大量開展。

2007年,“怪頭娃”劉京在廈門市第一醫院手術成功。這是我國完成的首例顱腔重建全顱再造手術,也是國內首例在臨床上成功運用計算機三維仿真技術設計全顱再造。廈門大學計算機系王博亮教授帶領團隊應邀參加設計了顱骨切割和重建的計算機模擬手術過程,精確測算了劉京大腦的容積與顱腔的容積,為手術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張紹祥教授主持的“中國人體三維結構數據庫建立”、“中國數字化可視人體數據獲取關鍵技術研究”、“中國數字化可視人體分割數據集的建立”等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獲重要研究成果。

北京天壇醫院開展的“顱內腫瘤虛擬仿真研究”;昆明軍區總醫院開展的“數字技術在脊柱側彎手術治療中的應用”;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的“數字醫學技術在肝膽胰外科疾病診斷和治療的應用研究”;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開展的“數字醫學技術在肝血管瘤切除術中的應用研究”、數字醫學技術在V、VI段肝癌切除術中的應用”等研究對推動我國數字醫學研究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數字化醫學內植物技術研究工程化

植入物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已非常普遍,僅以在骨科的應用為例, 2002年世界骨科植入物的銷售額已達到140億美元,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和嚴重創傷疾病等的增加,這一數字還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近年來,隨著數字化高新技術和生物科學技術的發展,借助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造技術(CAD/CAM技術)、快速原型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與三維建模等手段,上海交大以人工關節為切入點,研發人工關節設計、制造及臨床應用中的數字醫學關鍵技術,同時借助已開發的系列細胞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手段,增強植入物的生物學功能,促進與人體組織的整合。

1. 個體化人工關節的快速化制作技術和應用

在國家863項目基金支持下,為了進一步克服影響個體化人工關節臨床應用與推廣的主要障礙,縮短假體的生產周期、降低成本,上海交大基于大批量定制理念開展了有關個體化人工關節的快速化制作技術的研發。依靠CAD/CAE/CAM/PDM技術、參數化變量化設計技術、虛擬制造技術、成組技術等新技術,對各關節假體的個性化需求進行分類,找出盡量多的共性元素,除關節優先區外,在不影響人工關節的力學性能和功能條件下,通過改變肩、肘、髖、膝、踝關節的設計,增加人工關節的共用組件,并減少共用組件的規格品種;統一原材料探傷、表面噴涂、焊接、殺菌、包裝的工藝裝備。對手術輔助器械設計和工藝流程采用同樣的原則,生產用模具、夾具設計盡可能采用互換件,使制造技術合理化,優質、高效、快速地制造出滿足用戶個體化需求的假體。

2. 人體化人工關節的結構仿生和生物學優化

個體化人工關節多數以形態仿生為主。手術以恢復病損部位的大體形態和基本的生理功能為目的,甚至僅為了保肢,遠未達到功能仿生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個體化人工關節對毀損關節功能替代的質量,上海交大開展了人工關節結構仿生優化研究:包括運動學仿生和穩定性仿生,研發符合正常肩、膝、髖、肘、踝關節的三維共軛活動模式以及重建大節段骨切除和軟組織切除患者的關節穩定性,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個體化假體。同時為了提高人工關節的生物相容性,上海交大開展了假體材料的優化研究,如在β型鈦合金中加入生物相容性良好的鈮和鋯,使鈦合金在保持其抗腐蝕性和力學強度的同時,進一步提高生物相容性、降低彈性模量,從而有效降低假體的應力遮擋效應;又如對假體表面真空等離子噴涂生物活性鈦(Ti)、氧化鈦(TiO2)涂層,使其具有優良的力學性能,加強涂層與合金基體的結合以及假體-骨整合,并實現個體化加工。

數字醫學研究機構

全國各地紛紛成立數字醫學研究機構,第三軍醫大學、上海交大、復旦大學分別成立了數字醫學研究院和研究中心,國內至今已經構建了8個高精密度的中國人體數據集。

重慶市數字醫學研究所(重慶市數字化人體工程研究中心)由第三軍醫大學建立,開展數字化可視人體的相關研究。第三軍醫大學于2002年正式成立“計算醫學研究室”,并建立了首套中國數字化可視人體數據集,使中國成為繼美國之后世界上第二個擁有完整可視人體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2003年5月成立“重慶市數字醫學研究所”;2007年成立“重慶市數字化人體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建立了基于數字解剖學和數字醫學研究的開放性實驗室。研究成果包括2002年完成中國男性數字化可視人體數據集的建立和三維可視化;2003年完成女性數字化可視人體數據集等。中國數字化可視人體數據集榮獲200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手部創傷修復解剖學研究及臨床應用榮獲2001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6篇

關于數字出版,目前似乎還沒有權威、準確、公認的定義。大概有以下幾種說法:1,數字出版,是出版資源全生命周期信息交換的過程;是利用網絡進行在線或者離線數字寫作內容的采集和管理的過程;是把內容中的各種知識析離共享管理的過程;是根據使用者的需要進行全媒體組織輸出的過程;是在線信息網絡化服務的過程。2,數字出版,是依托于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而誕生的新的出版形態。3,數字出版,就是將概念、思想、知識借由字符、圖像、影像、語音方式整合成0、1的數字內容,經加值后傳播于公眾。2007年在維也納舉行的第17屆國際數字出版會議上是這樣定義數字出版的,數字出版是依靠互聯網并以之為傳播渠道的出版形式。

雖然概念是模糊的,但這不影響人們對數字出版的熱情。隨著Kindle、iPad、漢王等電子閱讀終端的熱銷,帶動了電子書的熱銷,人們普遍接受了這一新穎的閱讀模式,并對之狂熱地追捧。當然,電子書只能說是數字出版的一部分,絕非全部。此外,網絡游戲、數字期刊、手機報等早已為人們熟悉,并引領著數字出版的潮流。數字出版正在不斷被人們豐富其內容,不斷延伸著其定義。我們也不必糾結于數字出版是傳統出版的延續,還是傳統出版的替代,抑或其他。總之,數字出版時代即將全面到來。

國外醫學領域數字出版現狀

愛思唯爾(Elsevier)

愛思唯爾是一家經營科學、技術和醫學信息產品及出版服務的世界一流出版集團。通過與全球的科技與醫學機構的合作,每年出版1800多種期刊和2200種新書,以及一系列創新性的電子產品,如Science Direct、MD Consult、Scopus,文摘型數據庫、在線參考書目和特定學科入口網站。在數字出版方面,目前愛思唯爾已與中國部分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例如分別與上海交通大學及清華大學圖書館合作建立Science Direct中國鏡像站點,提供電子期刊和電子圖書的分類瀏覽、檢索和全文閱讀功能,其中對于電子圖書提供按章節檢索和閱讀功能,檢索和利用極為方便。

麥格勞-希爾(Me Graw Hill)

麥格勞-希爾專業出版包括五大塊的內容:商業、醫學、技術、教育和大眾出版。該社每年出版大約900種圖書,他們通過四種方法提高產品的數字化程度。麥格勞-希爾開發得很好的一個產品叫Access Surgery(走進外科手術,用于幫助醫學院學生在線觀摩最新的手術方式),它應用了搜索、互動、實時更新、內在存儲這四種方法,是一種只能通過注冊后才能在線使用的產品。在Access Surgery平臺中,麥格勞-希爾放上了所有的圖書內容和視頻等,作者還會經常更新其內容。目前該社已經建成外科、內科、工程、科學等各種數據庫類別,投資相當大。麥格勞-希爾對現在經營的六塊業務中的三塊,即搜索、電子圖書和數字授權,有一個界定:搜索是讓讀者在網上可以找到10%的圖書內容,電子圖書和數字音像圖書內容則是由他們進行數字化轉換后提供給發行商拿去銷售,數字授權是向需要在線使用該社圖書的人收費。對于搜索部分,他們有三家合作伙伴,即谷歌、微軟和亞馬遜,這一塊收入比較少,此舉的目的是希望通過這些網站的參與來提高麥格勞一希爾網站的瀏覽量,這一方面可以提高紙質圖書的銷售,另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去訪問麥格勞-希爾網站。

威科(Wolters Kluwer)

在紙質圖書出版和銷售時期,威科集團就積累了荷蘭幾乎所有醫科類大中專院校和醫院各系及科室用戶的名錄,這為他們順利開展數字出版業務,提供數字化產品做好了充分準備。威科集團的數字出版理念是這樣的:首要工作就是進行用戶需求分析,在此基礎上,通過內容編輯人員和技術操作人員,對原有內容進行醫學知識的數字化整合,并不斷加入新的醫學內容,開發出讀者真正準備“買單”的數字產品。

威科集團的數字化內容采取由自己完成和交給第三方合作伙伴完成相結合的方式。比如,電子書里的視頻內容由他們自己完成,而數字化平臺的制作則授權給第三方合作伙伴完成。威科集團強調要向技術公司學習,在數字化技術上,技術公司往往有比傳統出版社更豐富的經驗。為此,他們雇傭了全職的技術人員,以解決技術問題和提供技術支持。

開展醫療和健康板塊數字出版業務后,威科集團對數字出版產品分類進行調整,以前,威科集團通常是按照學生,醫生等讀者群來進行產品劃分,但是現在,更多的是按照客戶的生命周期對產品進行分類,這能夠使出版內容更全面、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

國內醫學領域數字出版現狀科學出版社

科學出版社早些年推出科學e書房和科學文庫,前者是離線產品,后者是在線產品。

科學e書房是一款采用DRM數字版權保護技術,以U-Key為載體,小巧便捷的移動閱讀產品。其內置綠色版閱讀器,使讀者不用安裝任何插件就可以享受近似紙質書的原版原式閱讀體驗。科學e書房目前已推出17個產品系列,內容包括該社出版的~大批高水平學術著作及文物考古、醫學等特色內容。該產品采用傳統圖書外包裝,便于圖書館管理;兼具翻閱、聽書、目錄導航、檢索、筆記勾畫和書簽功能,是紙質書無法比擬的。

在線產品科學文庫是以科學出版社優質的內容資源為基礎,為高校圖書館、科研院所等機構用戶精心打造的一款基于互聯網的在線檢索、在線閱讀及下載借閱服務產品。其下設5個子庫:“基礎科學”“實用技術”“醫學”“社會科學”和“資源環境”。用戶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由組合,定制服務方式,既可以在線閱讀,也可以下載借閱。此外,還能讓用戶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享受更多增值服務。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07年,人民軍醫出版社正式組建數字出版中心一一人民軍醫電子出版社,至2009年國慶出版了我國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跨媒體書,歷時8年、投資近500萬元。打造出了以“名醫指路”品牌為特征的五大類幾十個品種,其中數字跨媒體出版物5個系列155種,數據庫已建5個、在建6個,網站已建8個、在建7個。

人民軍醫出版社的數字出版,在起步階段,只是簡單地將紙質圖書同步做成電子書,以光盤的形式面世。隨后,該社將紙質書和電子書又做成了具有能聽、能視、能上網在線閱讀、能下載到手機即同時具備紙質書、音頻書、視頻書、網絡書和手機書功能。緊接著,該社集中攻關,將傳統的紙媒圖書,與經多年努力建成的總容量達4.5億字的“中華醫學資源核心數據庫”群實行深度結合,使專業圖書實現了隨讀隨查、即點即答的深度閱讀,拓展了閱讀功能,此外,還具備了同一本書的讀者群在線討論功能。

目前,其跨媒體智能產品主要有6個大類:1.跨媒體智能圖書;2.跨媒體智能網絡閱讀卡,3.跨媒體電子書光盤;4.復合型跨媒體智能出版物;5.大型醫學數據庫群;6.部隊數字醫學系列圖書。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在數字出版方面的基本發展思路是在已有資源的基礎上,開發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產品。其數字出版的理念主要是提供基于內容的服務。技術攻關是目前出版社獨立發展數字出版的一個主要瓶頸。基于這種情況,該社首先解決專業技術人才短缺的問題,及時引進一位醫學信息學博士,其一方面具有學醫的背景,另一方面精于計算機技術的研究和使用,能夠對醫學領域數字出版的核心性技術進行開發和把關。

在具體實施方面,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目前正在集中精力開發數字出版平臺一一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醫學教育網,其核心內容已經成型,目前在迅速和整合信息的基礎上,力求實現多種功能的融合與拓展。其設計思路是,以考試書和教材為基礎,開發內容拓展型的數據庫,提供在線服務,并且所提供的服務型資源將采取免費和收費相結合的方式。比如,教材的內容拓展可以是教材作者的相關教學資料或者教學培訓內容,確切地說是一種針對教材本身的增值服務。

醫學領域數字出版的幾點思考

(一)分析現有產品,優化產品設計

各醫學相關出版社,應結合自身特點,分析現有產品結構,設計縱深化產品,以滿足數字時代的需要。醫學圖書的數字出版,或者以獨創內容為資本,或者需要大量信息的優化組合,形成有特色的縱向產品,這兩種發展模式應該并重。產品設計也就應該基于這兩種模式。

作為編輯自身,當務之急是要提高數字出版意識。逐漸培養復合型能力,同時去影響作者,進一步帶動作者的數字出版意識,這有利于將來實現數字產品的直接開發。今后一段時期,要重點做好產品儲備,特別是原創性、獨創性產品,努力提升橫向產品線,發展優勢學科縱向產品線,增強產品競爭力。作為大型出版集團,可通過兼并重組,整合資源,或者采取合作方式擴充產品線,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縮短資源的積累過程,加快推進數字出版進程。

(二)處理好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的關系

麥格勞-希爾的Jill Reese這么說過:“從編輯的角度來講,當一本書出版時間很長了,不再出版紙質書了,作者總希望拿走他們的版權,但我們不希望如此,因為我們還希望以電子圖書的形式延續銷售。”雖然我們不好評判數字出版是傳統出版的延續,還是傳統出版的替代。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傳統出版與數字出版并存,兩者以其各自優勢共同發展。應該說,紙質出版歷史悠久,但始終沒有退出歷史舞臺,因為紙質出版有其不可替代性。人們的閱讀很難離開紙質媒介,雖然其受眾少了,但畢竟還是存在。數字時代的到來,按需印刷也應運而生了,很好地解決了這一現實問題。一本書絕版的概念是比較清楚的,但有了電子圖書,這一定義就發生了改變。將來我們或許是先有電子書,再有紙質書;或者兩者同時出現,但短期內,我們還是很難改變以紙質書出版為基礎的現狀。關于這一點在此不做進一步分析。

(三)加快數據庫建設

數字出版的商業服務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Kindle模式:“閱讀器+內容平臺”;iPad模式:“終端設備+內容平臺”;Google模式:“海量資源+開放網絡平臺”;盛大文學模式:中國版的“內容+終端”;方正模式:數字圖書B2C;漢王模式:直銷、團購模式;中移動模式:“無線圖書的整合發行平臺”。

但無論哪種模式,內容資源是核心。就像同方知網期刊論文的發展模式一樣,數據庫建設對圖書的數字出版同樣非常重要。人民軍醫出版社在數據庫建設方面,已建成了疾病、藥品、循證醫學、輔助檢查、疾病研究進展、醫保用藥等6個子數據庫。其中華醫學核心資源數據庫涵蓋了有關疾病、藥品、檢查、循證、期刊雜志等五個系統知識。數據庫的建設基于內容資源,在相應的平臺支撐下最終實現信息服務,也是對資源的整合。

(四)離線與在線結合方式

對于這一點,可以借鑒麥格勞-希爾的做法,即經營搜索、電子圖書和數字授權三塊業務。搜索只是讓讀者在網上可以找到10%的圖書內容,即在線產品,目的是用來提高其點擊率,擴大傳播范圍,即“廣告”階段,用來吸引讀者購買完整的產品。電子圖書內容則是在進行數字化轉換后提供給發行商拿去銷售,也即離線產品的銷售。數字授權是向需要在線使用該社圖書的人收費。這三者的最終目的是實現銷售和贏利。

關于在線產品,網站是平臺,這里有很多文章可以做,一般的點擊、瀏覽、下載,以及相應的搜索、查詢等都比較為人們所熟悉。此外,我們還可以開展一些其他業務,提供更為全面的服務,如聘請相應學科的專家,一方面為我們提供專業技術支持,比如做標引,還可以定時、不定時做客訪談,融合科普、專業答疑等環節,以擴大網站影響力,提升服務品牌,聚攏潛在讀者。此外,也可以與期刊雜志合作,延伸圖書產品鏈,擴大知識涵蓋面。經常更新產品內容,為“顧客”提供超值的增值服務。

(五)專業參考書與教材、教輔捆綁模式

醫學專業參考書與教材、教輔的結合即提供一站式服務,就如威科集團的做法,在開展數字出版業務前,通常是按照學生、醫生等讀者群來進行產品劃分,但是現在,更多的是按照客戶的生命周期對產品進行分類。從學生入學使用數字教材(閱讀器+內容平臺+在線學習項目),到學生考試,通過國家執業醫師、執業護士、執業藥師資格考試,提供教輔產品,最后到學生畢業進入醫院完成角色轉變,提供專著、參考書、工具書,打包銷售。在此過程中,均可實現在線和離線產品的結合。

(六)加強復合型人才培養

數字時代,我們要從單純的內容提供商向服務提供商轉變,培養技術型人才是關鍵,包括平臺建設人才,視頻、音頻制作人才,在線編輯人才以及復合型人才,做到既懂專業出版,又懂信息技術。這是不少出版社目前發展數字出版的瓶頸之一。此外,全面開展數字出版,還存在諸多需要時間解決的問題,如數字出版的版權,涉及立法問題;數字出版的技術問題;數字圖書的定價問題,等等。出版社只有掌握數字出版的核心技術,才能在數字出版領域擁有產品定價權,擁有更多發言權。

第7篇

[關鍵詞]醫學影像;數字化;實驗教學;教學評價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逐漸運用于醫學的各個領域,特別是醫學影像信息系統的運用,改變了以往臨床醫學影像資料繁多、查找困難的現象[1-2]。目前,醫學影像信息系統(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已在醫學影像科室中廣泛應用,其主要目的是將各種影像設備產生的醫學影像通過數字化的形式保存在網站的工作平臺中,需要時可通過授權很快調出,同時還可通過增加輔助診斷管理功能,為臨床影像診斷工作提供幫助[3]。醫學影像信息系統的廣泛應用,要求對影像學專業學生的教學也做出相應調整,以適應影像學的發展,培養與時俱進的影像專業人才[4]。本研究選取醫學影像學專業的學生,在日常教學中,比較醫學影像信息系統與傳統授課方式的效果,探討醫學影像教學的新模式[5]。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南京醫科大學醫學影像學專業大三年級300名學生,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50名。其中,對照組中男性90名,女性60名;年齡20~24歲,平均年齡(22.25±0.21)歲;入學成績為400~520分,平均成績(450.23±10.43)分。觀察組中男性91名,女性59名;年齡19~24歲,平均年齡(22.46±0.31)歲;入學成績為410~523分,平均成績(450.43±10.31)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學生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組間可進行良好的對比。1.2教學方法(1)對照組:采用傳統授課方式對學生進行影像學學科的授課,老師通過搜集影像學資料及圖像,制成幻燈片,并結合理論知識對學生授課。(2)觀察組:在傳統授課模式上,結合醫學影像信息系統進行授課,具體措施為:①授課老師在理論知識結合相關圖像資料做出幻燈片對學生進行講解的基礎上,通過影像信息系統挑選出相關臨床病例,從不同角度及層面對學生進行講解,并提出問題,讓學生自行討論,協商解決找出正確答案;②開設醫學影像信息系統實驗課程,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多地接觸數字系統,教會學生如何使用醫學影像信息系統查詢相關影像資料,并通過鏈接共享其他醫院的影像信息資源,更好地了解醫學影像信息系統帶來的巨大方便。1.3觀察指標將對照組和觀察組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教學效果的評價及滿意度進行對比。①學生成績評分采用隨堂測試的方式,每次授課結束后對所有學生進行所授知識的測試,采用同一影像資料,選擇統一評分標準,滿分為100分;②教學效果的評價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主要調查內容有學習積極性、知識理解程度、知識廣度、課程內容印象性以及教學方式新穎度等8項,每個項目總分為10分。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兩組學生的學習成績及對教學效果的評價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比較采用t檢驗;兩組學生對教學的滿意率比較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隨堂測試成績比較觀察組學生的醫學影像專業病例分析、典型征象辨認及疾病判斷各成績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更具有優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17.281,t=74.515,t=50.106;P<0.05),見表1。2.2兩組教學效果評價比較觀察組學生的對教學方式新穎度、知識理解程度、知識廣度、課程內容印象性以及學習積極性各教學效果評價分值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96.620,t=31.365,t=6.283,t=38.509,t=21.394;P<0.05),見表2。2.3兩組對教學效果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度為96.00%,對照組學生對教學效果滿意度為78.67%,觀察組更具有優勢,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0.369,P<0.05),見表3。

3討論

在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聯系起來,做到融會貫通,并通過臨床實踐將理論知識在實踐中進一步得到驗證,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6]。臨床醫學不單純是理論知識的掌握,同時還要求理論和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這就對教學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傳統的醫學影像教學模式主要通過膠片及觀片燈形式進行圍觀式教學,以教師主動講授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學生無法觀看到完整的影像學圖像的處理過程,不能滿足更高層次教學的需求[8]。隨著醫學影像學科建設的飛速發展,醫學影像信息系統在影像科室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其能夠提高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理解力和記憶力,因此受到影像學專業學生的廣泛認可[9]。醫學影像信息系統運用于影像學專業的教學中,是適應當今數字化教流的重要舉措。對醫學影像學專業學生的教學,由于內容主要是各類影像圖像,即使是同一病例也會產生多種不同的影像,加重學生的負擔,使教學變得枯燥。采用傳統授課方式,單靠老師的描述及學生的記憶,很難激發學生潛能[10]。因此,將醫學影像信息系統運用于對影像專業學生的教學中,具有以下的優勢。(1)醫學影像信息系統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將理論與實踐進行有機結合,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習的積極性[11]。教學中采用醫學影像系統與傳統授課方式相結合,可調出不同類型的影像資料,并對資料進行重建和后處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如何對疾病采用不同影像檢查進行綜合分析判斷,以免漏診和誤診[12]。(2)采用醫學影像信息系統,授課老師可將病變部位進行360o無死角動態旋轉顯示,從而全面分析病變部位的特點,將整個診斷過程示范給學生,加深學生對影像診斷技巧的認識[13-14]。傳統授課方式授課老師需從不同渠道搜集影像的臨床資料,并通過制作幻燈片進行教學,過程較繁瑣,且不能將系統化、清晰化的影像學資料展示給學生,造成學生學習的不全面、不細致,而醫學影像信息系統的應用,方便查找,且其具有海量、高清影像存儲的特點,能夠輕松將系統全面的臨床醫學影像資料呈現出來[15]。(3)醫學影像信息系統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運用數字化工具的綜合能力,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16-17]。

4結論

正在播放亚洲1区| 欧美高清免费| 在线看片不卡| 青青草国产成人a∨下载安卓| 欧美中文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 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97免费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国产精品丝袜在线播放| 麻豆久久久久久| 色婷婷久久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七七久久综合桃花剧情介绍| 免费a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 久久丁香综合五月国产三级网站 | 欧美日韩免费区域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彩视频|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成人综合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深夜爽爽视频| 成人短片线上看|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 6699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欧美精品日韩少妇| 欧美亚洲专区| 4438x成人网最大色成网站| 在线观看日韩一区| 高清亚洲成在人网站天堂| 你懂的在线观看| 1024成人| 日韩欧美一级特黄在线播放| 成片免费观看| 老司机在线精品视频|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 国产卡1卡2卡三卡在线| 黄动漫在线看| 你懂的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色88888久久久久久影院野外| 日本久久网站|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视频| 5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 91久久国产综合久久91猫猫|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日韩精品 | 超碰在线国产| 日日欢夜夜爽一区|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美女| 精品孕妇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91精品亚洲| 俺来也官网欧美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国产在线xxx| 成人蜜臀av电影|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激情综合网五月| 欧美群妇大交群中文字幕| 人成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视频| 久久久成人精品| 深夜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老司机在线| 性生活视频网站| 成人在线国产| 日韩免费电影一区| av大片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视频播放| 亚洲色图另类图片| 免费成人蒂法| 久久精品日产第一区二区三区高清版| 国a精品视频大全|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激情文学| 国产高清亚洲一区| 狂野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 精品视频国产| 精品中文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视频久久久久| 国产经典三级在线| 日韩成人av影视| 欧美黄色片视频| 国产一区久久精品| 免费日本视频一区|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爽爽免费视频| 91tv官网精品成人亚洲|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快色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免费| 日韩亚洲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一一区高清不卡|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精品99re|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精品麻豆| 69xxxx欧美|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在线观看黄网站免费继续|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av|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 青青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人人爱人人爽| 亚洲每日在线| 欧美精品一本久久男人的天堂| 美女高潮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ⅴ原创| 天天综合网天天做天天受| 日韩精品免费专区| 女人18毛片九区毛片在线| 日韩1区在线| 在线亚洲男人天堂| 免费一级欧美片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黄网av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884| 无套内精的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人亚洲人色久| www亚洲欧美| 女厕嘘嘘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精品视频| 成人激情自拍|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一区国产二区国产三区|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成人片在线播放| 2020国产精品| 外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黄色av免费| 久久一夜天堂av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传媒mv| 国内精品不卡在线| 国产色在线播放| 国产情侣一区| 性欧美videos精品| 日本久久一二三四| 91wwwcom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www994| 中文字幕在线看视频国产欧美在线看完整 | 中文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电影大片中文字幕| 五月天色综合| 在线成人激情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成人字幕aⅴ| 色阁综合伊人av| 深爱激情综合网|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的黄色欧美网站| 黄色免费视频| 国产色产综合产在线视频| 在线免费观看高清视频色|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秋霞av在线| 一区在线播放视频| 性开放的欧美大片| 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aaa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 | 欧美一级一级性生活免费录像| 成人四虎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视频一区| 成人在线超碰| 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美女久久一区| 天天摸日日操|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牛牛电影国产一区二区| 91麻豆精品国产91| 国内自拍欧美| 中文在线天堂网www|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黄色av网站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视频在线视频| 日本高清久久| 最新国产成人av网站网址麻豆| 亚洲免费高清|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野草社区| 1000部国产精品成人观看| 黄色av网址在线免费观看| 色婷婷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男人皇宫亚洲男人2020|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国产日本精品| 四虎4hu新地址入口2023| 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丁香花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美女色禁图| 少妇**av毛片在线看| 色综合网站在线| avtt综合网| 日本h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第一页|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在线| 天堂av在线电影| 一区二区欧美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日本不卡免费播放| 欧美理论片在线| 天天久久综合| 91天堂在线|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看| 91在线视频免费看| 在线视频欧美日韩| 久久国产生活片100| 国产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午夜精品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 www.欧美视频| fpee性欧美|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久久草在线视频|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在线观看免费观看电影高清| 国内视频在线精品| 日本成人黄色网址|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1蜜桃| 国产一级久久| 在线人成日本视频| 国产精品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 韩日视频一区| 免费av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福利小视频| 91麻豆精品视频|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一情一欲一爱一乱|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 9色精品在线| 色老太综合网| 黄色三级视屏| 日韩欧美久久久| 丰满放荡岳乱妇91ww| 国产精品色婷婷在线观看| 日本夜夜草视频网站| 日韩精品影音先锋| 日韩av电影一区| www.com.cn成人| 九九热在线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视频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盗摄一区二区| 97久久精品国产|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综合一区| 91中文字幕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深田えいみ中文字幕99久久| 91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天天操夜夜操国产精品| 男女免费观看在线爽爽爽视频| 欧美激情伊人电影| 欧美三级免费观看| 老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xxxx成人| 天天av天天爱| 日韩在线播放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91青青国产在线观看精品| av资源一区|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色|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你懂的| 亚洲精品欧美| 欧美高清你懂的| 精品影院一区| 国产精品入口免费麻豆| 亚洲视频免费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av网| 免费精品视频在线| 香蕉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更新时间 | 国产精品一级在线| 粉嫩久久久久久久极品| lutube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www.四虎影视.com|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视频在线 | 国产66精品| 污片在线免费观看| 777sesese| 91精品91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一区|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爱| 免费男女羞羞的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 成人51免费| 人妖欧美1区| 亚洲精品一区视频| 国产xxx视频| 免费av一区二区| 欧美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成人精品| 久久国内精品视频| 一个色综合网| 9国产精品午夜| 美女色狠狠久久| av中文资源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日韩美女一级视频| 又黄又免费的视频| 性色av一区二区咪爱| 欧美精品一区二| 亚洲欧洲另类国产综合| 99精品桃花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一二三四| 亚洲综合自拍| 秋霞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亚洲电影| 一区二区乱码| 成人福利网站| 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www.夜夜骑.com| 国产精品自拍亚洲|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欧美人与性动交| 亚洲美女av黄| 日韩精品在线电影|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av在线电影|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羞羞网站| 国产精品一二三四| 欧美bbbbb| 宅男噜噜噜66一区二区| 亚洲清纯自拍| 最新日韩av| 牛牛国产精品| 精品一区电影|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丝袜美腿 | shkd中文字幕久久在线观看| 青青视频在线观| 爽爽视频在线观看| 九色视频网站入口| 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免费网站| www.999av| 麻豆电影传媒二区| 成年人深夜福利| 国内拍拍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一线天粉嫩馒头极品av| 日韩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一本大道久久精品| 欧美人善zozσ性伦交| 性欧美video另类hd3| 国产精品777一区二区| 91蝌蚪在线观看视频|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牛牛|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 国产狂喷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xxx免费视频观看| 粉嫩粉嫩芽的虎白女18在线视频| 美女的诞生在线观看高清免费完整版中文| 在线播放国产区| 另类高清dbsm日本tvav| 波多野结衣在线中文| 成人福利网址| 国产福利电影网| 懂色av中文在线| 免费在线中文字幕|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 欧美最猛性xxxxx直播| 日韩视频123| 亚洲少妇中文在线| 九九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春意影院免费入口| 毛片免费在线| 都市激情国产精品| 中文日产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国内视频在线精品| 欧美在线高清| 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老大| 亚洲成人自拍网| 日韩一二三区视频| 久久激情视频免费观看| 韩国18福利视频免费观看| jk破处视频在线| 国产后进白嫩翘臀在线观看视频| 哺乳一区二区三区中文视频 | huan性巨大欧美|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黄页视频在线91| 亚洲图片欧美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