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2 09:43:11
序論:在您撰寫醫療市場研究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醫療市場;博弈模型;信息不對稱
Abstract: In current medical market, because medical trouble both sides are at the information highly asymmetrical condition, cuts the medical market efficiency enormously. The article in analyzes the hospital to the patient “the instruction” in the function found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gambling model, the medical trouble both sides' gambling process and the balanced result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information not symmetry under.
key word: Medical market; Gambling model; The information is asymmetrical
前言
一般而言,患者都缺乏醫療服務知識,在醫療過程中往往是被動接受服務,醫院對患者的決策有很強“指導”作用。在醫療市場中醫療服務質量之間存在差別。如果醫院將醫療服務低質量的真實信息掩蓋起來,或者夸大服務質量水平,來“指導”患者決策,由于信息不對稱,患者無法進行正確判斷,于是只能根據自己主觀判斷進行決策,按照平均質量支付價格。當不同質量醫療服務被患者以同樣態度對待時,低質量的醫療服務由于成本優勢,可能會占據上風。當患者發現實際醫療服務并沒有預期好時,就會逐漸降低對整個市場中醫療質量的估計水平,降低愿意支付的價格水平,如此循環反復,就有可能出現醫療服務中的“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一、醫院對患者的“指導”作用分析
我們假定在醫療市場存在著醫院、患者與監管機構。醫院可以通過對患者的“指導”來對患者的決策產生影響。“指導”可以分為正確指導與“誤導”。監管機構對醫院的宣傳“指導”進行監督、根據患者的投訴進行查處。假設醫院的服務成本為可以反映服務質量,醫院也知道自己服務的質量即。患者不知道,但憑經驗可以知道的分布密度。醫院提供的服務價格為,患者可以選擇就醫或替代。這里的替代并不意味著患者不治療,而是選擇其它方式替代到醫院就醫。比如對于感冒患者選擇不去門診而是自己買藥等等。假定與分別為患者與醫院對醫院提供服務的評價,且有>0,>0。則如果患者選擇去醫院就醫則效用為,而醫院的效用為。顯然如果患者不上醫院就醫,則雙方的效用均為0。在完全信息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認為==。但是在醫患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由于醫院的“指導”作用,患者可能產生虛幻效用,對服務的看法是的倍,其中≥1為醫院的“指導”系數。此時如果患者如果就醫,那么患者的效用即可表示為=-,此時醫院的效用為=-。
我們可以用需求曲線來表示患者在醫院的“指導”下愿意支付的最高價格與市場上平均服務質量的關系:
①
我們也可用供給曲線表示市場服務平均質量與價格的關系,如下式②所示:
,∈[,]
②
其中與分別是醫院提供服務的最低和最高價。我們在前文中已經假設患者憑經驗能知道的分布密度,為了便于討論并不失一般性,假設在區間[,]上服從均勻分布。從②我們可以得到:
③
由①和③得均衡時的價格為:
④
可知 ⑤。此時1≤≤,否則。
如果=1,則有==。這和完全信息條件下情形是一致的。
對于所有>1,由④和⑤我們可以看出均衡價格和均衡服務質量都是“指導”系數的增函數,且此時的價格和服務質量比完全信息條件下高。但同時我們可以從③中看出,平均服務質量雖然隨著價格的上升而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及價格。為了得到具體的數字,我們可以令醫院的服務價格最低=10,最高價=50。當“指導”系數為1時,可得===10;當=1.2時,=15,=12.5;當=1.5時,=30,=20。
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即使醫院不“誤導”患者,但由于“指導”系數不同,患者付出的邊際價格實際上是大于醫院提高的邊際服務質量的。如果醫院的“指導”是帶有“誤導”性質的話,那么消費者的損失會更大。
二、醫療市場的博弈模型與分析
該模型中的參與人為醫院與患者。醫院在向患者提供服務時可以選擇正確指導,即提供服務時真實地告知患者實情;也可以“誤導”患者,即夸大低質量服務,使患者獲得的服務與付出的價格有不相符。在正確“指導”患者時,高質量的服務價格為,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醫院在“誤導”患者時低質量的服務價格也為。假定醫院“指導”患者的成本為0,高質量服務的成本為,低質量服務的成本為,顯然>。患者選擇就醫購買服務時,醫院正確“指導”患者時獲得的利潤為,“誤導”患者時獲得的利潤為,顯然>。患者如果不就醫而選擇替代,則醫院利潤為0。
患者知道醫院有正確“指導”和“誤導”兩種戰略。患者估計如果“指導”是正確的,則購買高質量服務的效用為=-;如果是“誤導”,患者花高價買到低質量服務,則其還將因為延誤了就醫而損失購買其它高質量服務的機會成本,此時患者的效用為=--,顯然>。如果患者選擇替代,則無論是否醫院“誤導”,其效用均為0。
轉貼于
醫院由監管機構監督,醫院根據經驗估計監管機構的查處狀況。如果“誤導”患者投訴被查實,那么醫院將受到監管機構的處罰設為,即醫院此時的支付為。假設醫院與患者都是理性的經濟人,都追求各自的效用最大化。
由前面第一部分的分析我們知道,在“指導”系數>1的條件下,醫院的平均服務質量的提升幅度是小于價格提升幅度的,這就為醫院“誤導”患者提供了空間。于是該不完全信息條件下的博弈可以做如下分析:
⑴當>時,模型有唯一的納什均衡解,即(就醫,正確指導)。這種情況是由于監管機構的處罰威脅使得醫院認識到,“誤導”患者的收益不及正確指導患者高,所以醫院會采用高質量的服務,來促使患者就醫。
⑵當>0且>時,模型也存在唯一的納什均衡解,既(就醫,“誤導”)。分析=--我們就可以知道,只要足夠大,那么患者的效用仍會大于0。由于患者的期望效用本身是一個心理問題,難以衡量。例如重病患者會不惜重金四處求醫,反正“死馬當作活馬醫”,即使花高價患者仍會“病急亂投醫”。而只要處罰金額<-,醫院也會有積極性“誤導”患者。
⑶當<0且>時,模型沒有純戰略納什均衡解。我們考慮這是一個混合戰略博弈。假設患者以概率選擇就醫,以概率選擇替代;而醫院以概率選擇正確指導,以概率選擇“誤導”,顯然1≥,≥0。我們可以得到患者的期望效用函數為:=。應用一階化條件,則有。可解得,分別將,帶入,則得到。 ⑥
由于⑥的成立前提是<0,我們可以從⑥可以看出,醫院選擇正確指導的概率是患者對服務的評價與服務價格之差的的減函數,是患者效用損失的增函數。結合第一部分的分析,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如果患者對服務的評價與價格的差越大,這時價格提升的空間也越大,醫院正確指導患者的積極性就越小,也就越不會去提高服務質量而只是“誤導”患者決策而達到獲取利潤的目的;當一定時,患者的效用損失越大,醫院選擇正確指導的概率越大,這是因為此時患者的效用已經為負值,損失越大,患者越有可能找醫院“討說法”。而如果患者的效用損失較小時,往往不愿意“多事”去找醫院“討說法”,于是也就放棄了維護自己的權益。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就是在患者治療的單據上莫名多出很少量的費用上,如沒有使用過的藥品收費或者輸液針具費等小額費用計算。此時患者多半不會太在意,即使注意到了也因為金額不是很大,所以很少有人會向監管機構反映。這反映了現實醫療市場的真實情況。
我們再考慮醫院的期望利潤函數:
,由利潤函數一階化條件得,則可解得⑥。
顯然患者選擇就醫的概率與監管機構對“誤導”患者的醫院所做的處罰成正比,與醫院提供高質量和低質量服務的成本之差成反比。也就是說,對“誤導”患者的醫院處罰越重,那么患者也越愿意進入醫院就醫;如果提供醫院不同服務的成本差越小,提供低質量服務與高質量服務成本相差不大,提供低質量服務被查實后還會被處罰,醫院顯然會選擇高質量服務,而患者也會更多地上醫院看病。這個推斷也與現實生活是一致的。
三、對模型的進一步分析
由于監管機構的監督和處罰力度直接關系到醫院是否“誤導”患者的積極性,所以加大監督和處罰的力度是根除醫院“誤導”患者的首要措施。考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⑴種均衡,即在(就醫,正確指導)下,由>可得到>。對于該不等式我們可以認為,當處罰的金額大于醫院因為“誤導”患者而獲得的超額利潤時,理性的醫院將減少“誤導”患者,而是“自覺”地正確指導患者就診。而從我國當前的醫療市場看,處罰力度是遠遠不夠的。可以假設當醫院將處罰也看作“成本”的時候,那么既然可以獲得高額利潤,為什么不去“誤導”患者呢?所以說提高處罰,讓這部分成本大大的高于醫院可能獲得的高額利潤,讓試圖 “誤導”患者的醫院感到無利可圖,轉而誠信經營創造品牌,才能獲得長期收益。
事實上,患者選擇就醫的效用也會對醫院是否正確指導患者產生影響。考慮在第二部分中的第⑵種均衡,當>0且>時,模型仍存在唯一的納什均衡解(就醫,“誤導”)。如前所述,重病患者會不惜重金四處求醫,即使花高價購買到低質量服務,患者也會四處投醫。由于地位特殊,醫院的指導往往讓患者奉為圣旨,所以人們的心理效用往往都很大,即使真是“誤導”,患者也會自愿掏腰包接受治療。而且效用問題由于個人偏好不同很難控制和衡量。于是我們只能考慮從另一個方面來控制,即將>變為<,減少醫院“誤導”患者獲得的利潤。實際上這就回到了上面(一)的分析情況,這里就不再贅述。
四、結語
[關鍵詞] 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藥治療;實驗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 R57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6(a)-0010-03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主要癥狀,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的改變,持續或間斷發作,缺乏可解釋癥狀的形態學和生化異常。根據羅馬Ⅲ診斷標準[1]可分為以下四型:便秘型IBS(IBS-C)、腹瀉型IBS(IBS-D)、混合型IBS(IBS-M)和未定型IBS(IBS-U)。IBS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涉及腸道動力異常、內臟高敏感性、感染炎癥、神經-內分泌-免疫、遺傳、飲食、精神等[2]。臨床上西醫多以對癥治療為主,針對IBS的西藥主要是解痙劑、止瀉劑、緩瀉劑、抗菌藥物及微生態制劑,適當配合抗抑郁藥物等,由于藥物自身限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缺乏特異性,不能完善地緩解病情、控制發作。故以中藥為主治療IBS在緩解病情、減少毒副作用、降低復發、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存在獨特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接受。中醫無“腸易激”之說,本病多屬中醫之“腹痛”、“泄瀉”、“郁證”等范疇,目前中醫藥對本病的研究有較快進展,本文就近年來中醫藥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實驗研究方面作一概述。
1 腸道動力研究
周福生等[3]對肝郁脾虛型受試患者采用順激合劑(主要成分為白芍、白術、夜交藤、防風、木香等)干預,同時應用“微電腦胃腸電檢測分析系統”(廣州中醫藥大學脾胃研究所與中山大學電子系共同研制)行多通道結腸電同步檢測與分析,觀察治療前后結腸動力學的變化,并分別與正常組結腸動力學比較,發現順激合劑改善了IBS肝郁脾虛證患者治療前結腸活動亢進現象。王智君等[4]取穴雙側足三里和上巨虛,電針用100/2 Hz疏密波,刺激強度為1、2、3 mA(每隔10 min增加1次),單次治療30 min,予模型大鼠在穩定的麻醉狀態下植入注水球囊感受壓力變化測得結腸蠕動波。觀察發現IBS大鼠較正常組相比,結腸蠕動頻率明顯增加,電針治療后30 min內其結腸蠕動頻率明顯下降,之后的跟蹤觀察顯示,電針雖起效迅速,但持續時間相對短暫。然而結腸并非存在功能異常的唯一部位,近年來研究發現,食管、胃、小腸、回盲腸以及膽囊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易激性”,尤其小腸,目前被認為是與IBS癥狀密切相關的部位[5]。中醫藥對于小腸動力的研究也在進展中,陳文莉等[6]研究加味痛瀉藥方對小鼠小腸推進及藥物性腹瀉的影響,結果顯示加味痛瀉要方(以白術、白芍、制首烏、淮小麥等為主加減)對小鼠小腸推進亢進有明顯的拮抗作用,并呈劑量依賴性,高劑量組致瀉率明顯下降。劉春等[7]以調肝運脾湯(主要成分為炒白術、炒白芍、陳皮、防風、炮姜、茯苓、黃連、木香、肉豆蔻)為基礎方,另以碳沫推進長度計算小腸推進百分比,實驗結果顯示,與模型組相比,中藥組可明顯改善小鼠腹瀉癥狀,減緩小腸推進率。
2 內臟高敏感性
劉珊珊等[8]以疏肝健脾復方干預IBS模型大鼠,測定用藥前后大鼠腹部收縮反射閾值(AWR)及血清、結腸中五羥色胺(5-HT)含量變化,結果顯示該復方可以顯著提高IBS大鼠的AWR,降低5-HT的含量。石君杰等[9]通過實驗研究發現,逍遙散可降低IBS大鼠內臟高敏感性,提高模型大鼠的AWR,其作用可能是通過降低血清內皮素的分泌與釋放實現的。石君杰[10]在另外一項關于逍遙散干預內臟高敏感模型大鼠的實驗研究中,以球囊結腸卡擴張引起的腹部收縮反射的最小容量閾值評估其內臟敏感性,以直腸內玻璃小球排出時間評估逍遙散對IBS大鼠的結腸轉運功能,以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皮質酮水平,實驗結果顯示逍遙散能增高AWR,抑制結腸轉運功能,降低皮質酮含量。趙玉斌等[11]通過實驗證實痛瀉要方可以通過降低IBS模型大鼠的血清5-HT和血漿P物質(SP)含量,減弱背角神經元興奮性,達到提高內臟痛閾的效果,其中大劑量的痛瀉要方尚可通過提高血漿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水平而達到治療效果。關于內臟敏感性方面單味藥的實驗研究亦有報道,鐘云海等[12]觀察益母草對IBS內臟感覺過敏大鼠影響,結果提示益母草可降低模型大鼠的腸道敏感性,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P物質、肥大細胞分泌實現的。針灸手段對內臟敏感方面的實驗研究亦不乏報導。高志雄等[13]探討電針上巨虛穴緩解內臟痛敏的作用機制,運用免疫組化染色(按SABC法)進行圖像分析觀察大鼠結腸SP及血管活性肽(VIP)分布,發現電針上巨虛穴可通過降低模型大鼠SP及VIP的含量,從而緩解內臟痛敏癥狀。王威等[14]通過實驗研究證實,針刺可調節IBS大鼠胃腸運動,改善慢性內臟痛敏癥狀,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降低模型大鼠血清生長抑素(SS)、胃動素(MOT)含量來實現的。不難看出,中醫藥改善IBS患者內臟敏感異常的作用機制可能與其調控胃腸激素相關。
3 胃腸激素
胃腸激素是調節胃腸運動的重要激素,目前認為與IBS密切相關的胃腸激素主要有5-HT、VIP、SS、SP、膽囊收縮素(CCK)、MOT等。下面就中醫藥通過調控胃腸激素治療IBS的實驗研究進行概述。
胡雪原等[15]對脾胃虛弱、肝旺脾虛證IBS-D患者分別給予黃芪建中湯加減與痛瀉藥方加減治療,采用高效液相色譜熒光免疫法測定血漿5-HT含量,用放免儀檢測血漿MOT,分別測定治療前后的數據,并與健康人的數據對比,結果黃芪建中湯治療脾胃虛弱證IBS-D患者與痛瀉藥方治療肝旺脾虛證IBS-D患者血漿中5-HT和MOT水平均明顯降低。謝建群等[16]在排除腸黏膜炎性病變的基礎上,觀察健脾溫中法(腸祺方)對脾胃虛寒型IBS模型大鼠VIP的影響,采用放免法檢測血漿及局部腸組織中VIP的含量,結果提示大劑量腸祺方可降低血漿及腸組織中的VIP含量,為中藥通過調整胃腸激素分泌及釋放達到治療IBS目的方面提供了科學依據。費曉燕等[17]研究疏肝飲對肝郁脾虛型IBS-D模型大鼠的干預機制,結論提示疏肝飲煎劑可明顯降低血清及結腸黏膜中CCK的含量,MOT則無顯著變化,為中藥治療IBS提供了實驗依據。李冬華等[18]以疏肝健脾法干預IBS模型大鼠的治療,以放射免疫法檢測大鼠血漿及局部腸組織中SP、SS水平變化,結論提示疏肝健脾法能降低模型大鼠SP、SS的分泌釋放,從科學實驗角度證實了疏肝健脾法對IBS模型大鼠胃腸激素的調控作用。肖亞等[19]通過實驗證實痛瀉藥方能抑制IBS-D模型大鼠SP、SS的分泌,緩解腹瀉癥狀。王巖等[20]研究痛瀉要方治療肝郁脾虛型IBS-D患者的作用機制,在電子腸鏡下夾取直-乙狀結腸交界處黏膜,運用免疫組化染色法測定患者服藥前后VIP和SP含量的變化,結果表明治療后患者VIP、SP含量較服藥前顯著下降,且相關癥狀亦有顯著改善,為痛瀉要方治療IBS-D提供了實驗及臨床證據。曾宏翔等[21]以人參調脾散干預IBS-D患者治療,運用ELLSA方法檢測治療前后IBS-D患者血清5-HT濃度,研究發現人參調脾散可明顯降低IBS-D患者血清5-HT濃度。劉慧榮等[22]研究發現隔姜灸治療能改善IBS-D患者結腸黏膜5-HT的異常增高表達,從而改善臨床癥狀。王金貴等[23]運用摩腹法治療IBS模型白兔,采用免疫組化發檢測白兔結腸組織中的SP、VIP、CCK含量,結果提示摩腹法可調節腸道SP、VIP的分泌,而對CCK并無明顯調節作用。
[摘要]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病,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目前認為IBS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中醫藥對本病的研究有較快進展,本文就中醫藥治療腹瀉型IBS的實驗研究進展方面作一綜述。
[關鍵詞] 腸易激綜合征;中醫藥治療;實驗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 R57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6(a)-0010-03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腸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適為主要癥狀,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習慣及大便性狀的改變,持續或間斷發作,缺乏可解釋癥狀的形態學和生化異常。根據羅馬Ⅲ診斷標準[1]可分為以下四型:便秘型IBS(IBS-C)、腹瀉型IBS(IBS-D)、混合型IBS(IBS-M)和未定型IBS(IBS-U)。IBS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涉及腸道動力異常、內臟高敏感性、感染炎癥、神經-內分泌-免疫、遺傳、飲食、精神等[2]。臨床上西醫多以對癥治療為主,針對IBS的西藥主要是解痙劑、止瀉劑、緩瀉劑、抗菌藥物及微生態制劑,適當配合抗抑郁藥物等,由于藥物自身限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且缺乏特異性,不能完善地緩解病情、控制發作。故以中藥為主治療IBS在緩解病情、減少毒副作用、降低復發、提高生活質量等方面存在獨特的優勢,被越來越多的人群所接受。中醫無“腸易激”之說,本病多屬中醫之“腹痛”、“泄瀉”、“郁證”等范疇,目前中醫藥對本病的研究有較快進展,本文就近年來中醫藥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實驗研究方面作一概述。
1 腸道動力研究
周福生等[3]對肝郁脾虛型受試患者采用順激合劑(主要成分為白芍、白術、夜交藤、防風、木香等)干預,同時應用“微電腦胃腸電檢測分析系統”(廣州中醫藥大學脾胃研究所與中山大學電子系共同研制)行多通道結腸電同步檢測與分析,觀察治療前后結腸動力學的變化,并分別與正常組結腸動力學比較,發現順激合劑改善了IBS肝郁脾虛證患者治療前結腸活動亢進現象。王智君等[4]取穴雙側足三里和上巨虛,電針用100/2 Hz疏密波,刺激強度為1、2、3 mA(每隔10 min增加1次),單次治療30 min,予模型大鼠在穩定的麻醉狀態下植入注水球囊感受壓力變化測得結腸蠕動波。觀察發現IBS大鼠較正常組相比,結腸蠕動頻率明顯增加,電針治療后30 min內其結腸蠕動頻率明顯下降,之后的跟蹤觀察顯示,電針雖起效迅速,但持續時間相對短暫。然而結腸并非存在功能異常的唯一部位,近年來研究發現,食管、胃、小腸、回盲腸以及膽囊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易激性”,尤其小腸,目前被認為是與IBS癥狀密切相關的部位[5]。中醫藥對于小腸動力的研究也在進展中,陳文莉等[6]研究加味痛瀉藥方對小鼠小腸推進及藥物性腹瀉的影響,結果顯示加味痛瀉要方(以白術、白芍、制首烏、淮小麥等為主加減)對小鼠小腸推進亢進有明顯的拮抗作用,并呈劑量依賴性,高劑量組致瀉率明顯下降。劉春等[7]以調肝運脾湯(主要成分為炒白術、炒白芍、陳皮、防風、炮姜、茯苓、黃連、木香、肉豆蔻)為基礎方,另以碳沫推進長度計算小腸推進百分比,實驗結果顯示,與模型組相比,中藥組可明顯改善小鼠腹瀉癥狀,減緩小腸推進率。
2 內臟高敏感性
劉珊珊等[8]以疏肝健脾復方干預IBS模型大鼠,測定用藥前后大鼠腹部收縮反射閾值(AWR)及血清、結腸中五羥色胺(5-HT)含量變化,結果顯示該復方可以顯著提高IBS大鼠的AWR,降低5-HT的含量。石君杰等[9]通過實驗研究發現,逍遙散可降低IBS大鼠內臟高敏感性,提高模型大鼠的AWR,其作用可能是通過降低血清內皮素的分泌與釋放實現的。石君杰[10]在另外一項關于逍遙散干預內臟高敏感模型大鼠的實驗研究中,以球囊結腸卡擴張引起的腹部收縮反射的最小容量閾值評估其內臟敏感性,以直腸內玻璃小球排出時間評估逍遙散對IBS大鼠的結腸轉運功能,以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皮質酮水平,實驗結果顯示逍遙散能增高AWR,抑制結腸轉運功能,降低皮質酮含量。趙玉斌等[11]通過實驗證實痛瀉要方可以通過降低IBS模型大鼠的血清5-HT和血漿P物質(SP)含量,減弱背角神經元興奮性,達到提高內臟痛閾的效果,其中大劑量的痛瀉要方尚可通過提高血漿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水平而達到治療效果。關于內臟敏感性方面單味藥的實驗研究亦有報道,鐘云海等[12]觀察益母草對IBS內臟感覺過敏大鼠影響,結果提示益母草可降低模型大鼠的腸道敏感性,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調節P物質、肥大細胞分泌實現的。針灸手段對內臟敏感方面的實驗研究亦不乏報導。高志雄等[13]探討電針上巨虛穴緩解內臟痛敏的作用機制,運用免疫組化染色(按SABC法)進行圖像分析觀察大鼠結腸SP及血管活性肽(VIP)分布,發現電針上巨虛穴可通過降低模型大鼠SP及VIP的含量,從而緩解內臟痛敏癥狀。王威等[14]通過實驗研究證實,針刺可調節IBS大鼠胃腸運動,改善慢性內臟痛敏癥狀,其作用機制可能是通過降低模型大鼠血清生長抑素(SS)、胃動素(MOT)含量來實現的。不難看出,中醫藥改善IBS患者內臟敏感異常的作用機制可能與其調控胃腸激素相關。
3 胃腸激素
胃腸激素是調節胃腸運動的重要激素,目前認為與IBS密切相關的胃腸激素主要有5-HT、VIP、SS、SP、膽囊收縮素(CCK)、MOT等。下面就中醫藥通過調控胃腸激素治療IBS的實驗研究進行概述。
胡雪原等[15]對脾胃虛弱、肝旺脾虛證IBS-D患者分別給予黃芪建中湯加減與痛瀉藥方加減治療,采用高效液相色譜熒光免疫法測定血漿5-HT含量,用放免儀檢測血漿MOT,分別測定治療前后的數據,并與健康人的數據對比,結果黃芪建中湯治療脾胃虛弱證IBS-D患者與痛瀉藥方治療肝旺脾虛證IBS-D患者血漿中5-HT和MOT水平均明顯降低。謝建群等[16]在排除腸黏膜炎性病變的基礎上,觀察健脾溫中法(腸祺方)對脾胃虛寒型IBS模型大鼠VIP的影響,采用放免法檢測血漿及局部腸組織中VIP的含量,結果提示大劑量腸祺方可降低血漿及腸組織中的VIP含量,為中藥通過調整胃腸激素分泌及釋放達到治療IBS目的方面提供了科學依據。費曉燕等[17]研究疏肝飲對肝郁脾虛型IBS-D模型大鼠的干預機制,結論提示疏肝飲煎劑可明顯降低血清及結腸黏膜中CCK的含量,MOT則無顯著變化,為中藥治療IBS提供了實驗依據。李冬華等[18]以疏肝健脾法干預IBS模型大鼠的治療,以放射免疫法檢測大鼠血漿及局部腸組織中SP、SS水平變化,結論提示疏肝健脾法能降低模型大鼠SP、SS的分泌釋放,從科學實驗角度證實了疏肝健脾法對IBS模型大鼠胃腸激素的調控作用。肖亞等[19]通過實驗證實痛瀉藥方能抑制IBS-D模型大鼠SP、SS的分泌,緩解腹瀉癥狀。王巖等[20]研究痛瀉要方治療肝郁脾虛型IBS-D患者的作用機制,在電子腸鏡下夾取直-乙狀結腸交界處黏膜,運用免疫組化染色法測定患者服藥前后VIP和SP含量的變化,結果表明治療后患者VIP、SP含量較服藥前顯著下降,且相關癥狀亦有顯著改善,為痛瀉要方治療IBS-D提供了實驗及臨床證據。曾宏翔等[21]以人參調脾散干預IBS-D患者治療,運用ELLSA方法檢測治療前后IBS-D患者血清5-HT濃度,研究發現人參調脾散可明顯降低IBS-D患者血清5-HT濃度。劉慧榮等[22]研究發現隔姜灸治療能改善IBS-D患者結腸黏膜5-HT的異常增高表達,從而改善臨床癥狀。王金貴等[23]運用摩腹法治療IBS模型白兔,采用免疫組化發檢測白兔結腸組織中的SP、VIP、CCK含量,結果提示摩腹法可調節腸道SP、VIP的分泌,而對CCK并無明顯調節作用。
存入我的閱覽室
4 免疫-神經-炎癥和腦-腸軸
神經-免疫及腦-腸軸與IBS發病的關系及其復雜,這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徐海珍等[24]通過實驗證實溫中健脾方可減少IBS-D模型大鼠結腸黏膜的肥大細胞(MC)數目,抑制MC活化脫顆粒,這為中醫藥治療IBS神經免疫方面提供了科學依據。霍清萍等[25]以調肝運脾方干預IBS-D患者,運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觀察不同容量直腸氣囊加壓時患者腦內扣帶回前皮層(ACC)、腦島皮層(IC)、前額葉皮層(PFC)、丘腦(THAL)興奮區域面積的變化,結果提示在相同容積直腸刺激下治療后患者腦內區域活動的興奮程度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提示調肝運脾方對腦-腸軸的作用體現在抑制IBS患者腦內IC、PFC、THAL興奮區域的激活。西醫認為IBS的發病尚有感染后炎癥的因素存在,并有這方面的相關實驗研究證實,中醫藥關于炎癥因子方面亦有相關研究。朱永蘋等[26]研究發現,水療一號方可通過調節一氧化氮和內皮素水平改善濕熱證IBS-D患者腸道炎癥反應,從而明顯改善臨床癥狀。
本文概述了中醫藥對IBS治療機理的實驗研究,它們是以西醫發病機制為基礎進行的。研究提示,中醫藥治療IBS的臨床療效具有科學依據。中醫藥在IBS的實驗研究方面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大多局限于實驗模型的研究,臨床療效與實驗研究相結合是中醫藥研究的發展趨勢。另外中藥復方對IBS的治療存在量效關系,應進一步研究中藥復方、拆方等的作用療效,尋找確切量效關系的最大配伍組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組.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08,28(1):38-40.
[2] 張鳴鳴,姜敏.腸易激綜合征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7(24):2484-2490.
[3] 周福生,吳文江,黃志新.順激合劑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結腸動力學影響的研究[J].中醫雜志,2004,45(11):856-859.
[4] 王智君,李為民.電針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運動異常的調節作用[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0,8(9):883-887.
[5] Drossman DA,Camilleri M,Mayer EA. AGA technical review on irritable syndrome [J]. Gastroenterology,2002,123(6):2108-2131.
[6] 陳文莉,郭良集.加味痛瀉藥方小鼠小腸推進及藥物性腹瀉的影響[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6,7(4):13-14.
[7] 劉春,葉柏.調肝運脾湯治療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實驗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2):151-154.
[8] 劉珊珊,陶雙友,王汝俊,等.疏肝健脾復方對內臟敏感模型大鼠的治療作用[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8,19(3):169-171.
[9] 石君杰,戴玉英,瑩.逍遙散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作用的實驗研究[J].福建中醫藥,2007,38(6):54-56.
[10] 石君杰.內臟高敏感大鼠血清皮質酮變化及逍遙散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J].光明中醫,2010,25(10):1795-1797.
[11] 趙玉斌,李佃貴.痛瀉藥方對腸道高敏感性腸易激綜合征大鼠模型療效和作用機理的研究[J].中成藥,2006,28(6):852-855.
[12] 鐘云海,賀迎春,邱家榮,等.益母草對腸易激綜合征內臟感覺過敏大鼠肥大細胞和P物質表達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2):48.
[13] 高志雄,王威,呂恩基,等.針刺上巨虛穴緩解慢性內臟痛敏的作用及機理[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3):42-44.
[14] 王威,張燕,呂恩基,等.針刺上巨虛穴對慢性內臟痛敏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清胃腸激素的影響[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1,28(2):5-7.
[15] 胡雪原,黃立中.辨證論治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不同癥候血漿5-HT、MOT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8):25-27.
[16] 謝建群,陸雄,龔麗萍,等.健脾溫中法對脾胃虛寒型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腸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17(4):49-51.
[17] 費曉燕,謝建群,鄭昱,等.疏肝飲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胃動素和膽囊收縮素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8,42(4):63-65.
[18] 李冬華,朱飛鵬,李珊珊,等.疏肝健脾法調控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胃腸激素水平的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8,14(7):20-23.
[19] 肖亞,熊文君,何文智,等.痛瀉要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胃腸激素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20-22.
[20] 王巖,陳朝元,吳暉,等.痛瀉藥方對肝郁脾虛型D-IBS患者結腸粘膜VIP和SP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10,41(6):1-4.
[21] 曾宏翔,周文博,高建平,等.人參調脾散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血清5-HT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08,39(1):15-16.
[22] 劉慧榮,楊允,吳渙金.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Acupunct Tuina Sci,2008,6:360-362.
[23] 王金貴,王艷國,孫慶,等.摩腹法對腸易激綜合征模型結腸組織腦腸肽表達的影響[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6(1):19-21.
[24] 徐海珍,謝建群,施斌,等.溫中健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結腸粘膜肥大細胞的影響[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9(4):58-60.
[25] 霍清萍,張仲偉,王兵,等.調肝運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腦內興奮區域活動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7,41(11):40-43.
[26] 朱永蘋,林壽寧,黃適,等.水療一號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濕熱證)患者的療效及血漿NO和ET水平影響[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3):10-12.
(收稿日期:2011-12-09 本文編輯:張瑜杰)
4 免疫-神經-炎癥和腦-腸軸
神經-免疫及腦-腸軸與IBS發病的關系及其復雜,這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徐海珍等[24]通過實驗證實溫中健脾方可減少IBS-D模型大鼠結腸黏膜的肥大細胞(MC)數目,抑制MC活化脫顆粒,這為中醫藥治療IBS神經免疫方面提供了科學依據。霍清萍等[25]以調肝運脾方干預IBS-D患者,運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觀察不同容量直腸氣囊加壓時患者腦內扣帶回前皮層(ACC)、腦島皮層(IC)、前額葉皮層(PFC)、丘腦(THAL)興奮區域面積的變化,結果提示在相同容積直腸刺激下治療后患者腦內區域活動的興奮程度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提示調肝運脾方對腦-腸軸的作用體現在抑制IBS患者腦內IC、PFC、THAL興奮區域的激活。西醫認為IBS的發病尚有感染后炎癥的因素存在,并有這方面的相關實驗研究證實,中醫藥關于炎癥因子方面亦有相關研究。朱永蘋等[26]研究發現,水療一號方可通過調節一氧化氮和內皮素水平改善濕熱證IBS-D患者腸道炎癥反應,從而明顯改善臨床癥狀。
本文概述了中醫藥對IBS治療機理的實驗研究,它們是以西醫發病機制為基礎進行的。研究提示,中醫藥治療IBS的臨床療效具有科學依據。中醫藥在IBS的實驗研究方面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大多局限于實驗模型的研究,臨床療效與實驗研究相結合是中醫藥研究的發展趨勢。另外中藥復方對IBS的治療存在量效關系,應進一步研究中藥復方、拆方等的作用療效,尋找確切量效關系的最大配伍組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組.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08,28(1):38-40.
[2] 張鳴鳴,姜敏.腸易激綜合征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7(24):2484-2490.
[3] 周福生,吳文江,黃志新.順激合劑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結腸動力學影響的研究[J].中醫雜志,2004,45(11):856-859.
[4] 王智君,李為民.電針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運動異常的調節作用[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0,8(9):883-887.
[5] Drossman DA,Camilleri M,Mayer EA. AGA technical review on irritable syndrome [J]. Gastroenterology,2002,123(6):2108-2131.
[6] 陳文莉,郭良集.加味痛瀉藥方小鼠小腸推進及藥物性腹瀉的影響[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6,7(4):13-14.
[7] 劉春,葉柏.調肝運脾湯治療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實驗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2):151-154.
[8] 劉珊珊,陶雙友,王汝俊,等.疏肝健脾復方對內臟敏感模型大鼠的治療作用[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8,19(3):169-171.
[9] 石君杰,戴玉英,瑩.逍遙散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作用的實驗研究[J].福建中醫藥,2007,38(6):54-56.
[10] 石君杰.內臟高敏感大鼠血清皮質酮變化及逍遙散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J].光明中醫,2010,25(10):1795-1797.
[11] 趙玉斌,李佃貴.痛瀉藥方對腸道高敏感性腸易激綜合征大鼠模型療效和作用機理的研究[J].中成藥,2006,28(6):852-855.
[12] 鐘云海,賀迎春,邱家榮,等.益母草對腸易激綜合征內臟感覺過敏大鼠肥大細胞和P物質表達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2):48.
[13] 高志雄,王威,呂恩基,等.針刺上巨虛穴緩解慢性內臟痛敏的作用及機理[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3):42-44.
[14] 王威,張燕,呂恩基,等.針刺上巨虛穴對慢性內臟痛敏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清胃腸激素的影響[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1,28(2):5-7.
[15] 胡雪原,黃立中.辨證論治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不同癥候血漿5-HT、MOT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8):25-27.
[16] 謝建群,陸雄,龔麗萍,等.健脾溫中法對脾胃虛寒型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腸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17(4):49-51.
[17] 費曉燕,謝建群,鄭昱,等.疏肝飲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胃動素和膽囊收縮素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8,42(4):63-65.
[18] 李冬華,朱飛鵬,李珊珊,等.疏肝健脾法調控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胃腸激素水平的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8,14(7):20-23.
[19] 肖亞,熊文君,何文智,等.痛瀉要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胃腸激素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20-22.
[20] 王巖,陳朝元,吳暉,等.痛瀉藥方對肝郁脾虛型D-IBS患者結腸粘膜VIP和SP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10,41(6):1-4.
[21] 曾宏翔,周文博,高建平,等.人參調脾散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血清5-HT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08,39(1):15-16.
[22] 劉慧榮,楊允,吳渙金.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Acupunct Tuina Sci,2008,6:360-362.
[23] 王金貴,王艷國,孫慶,等.摩腹法對腸易激綜合征模型結腸組織腦腸肽表達的影響[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6(1):19-21.
[24] 徐海珍,謝建群,施斌,等.溫中健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結腸粘膜肥大細胞的影響[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9(4):58-60.
[25] 霍清萍,張仲偉,王兵,等.調肝運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腦內興奮區域活動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7,41(11):40-43.
[26] 朱永蘋,林壽寧,黃適,等.水療一號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濕熱證)患者的療效及血漿NO和ET水平影響[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3):10-12.
(收稿日期:2011-12-09 本文編輯:張瑜杰)
存入我的閱覽室
4 免疫-神經-炎癥和腦-腸軸
神經-免疫及腦-腸軸與IBS發病的關系及其復雜,這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徐海珍等[24]通過實驗證實溫中健脾方可減少IBS-D模型大鼠結腸黏膜的肥大細胞(MC)數目,抑制MC活化脫顆粒,這為中醫藥治療IBS神經免疫方面提供了科學依據。霍清萍等[25]以調肝運脾方干預IBS-D患者,運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觀察不同容量直腸氣囊加壓時患者腦內扣帶回前皮層(ACC)、腦島皮層(IC)、前額葉皮層(PFC)、丘腦(THAL)興奮區域面積的變化,結果提示在相同容積直腸刺激下治療后患者腦內區域活動的興奮程度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提示調肝運脾方對腦-腸軸的作用體現在抑制IBS患者腦內IC、PFC、THAL興奮區域的激活。西醫認為IBS的發病尚有感染后炎癥的因素存在,并有這方面的相關實驗研究證實,中醫藥關于炎癥因子方面亦有相關研究。朱永蘋等[26]研究發現,水療一號方可通過調節一氧化氮和內皮素水平改善濕熱證IBS-D患者腸道炎癥反應,從而明顯改善臨床癥狀。
本文概述了中醫藥對IBS治療機理的實驗研究,它們是以西醫發病機制為基礎進行的。研究提示,中醫藥治療IBS的臨床療效具有科學依據。中醫藥在IBS的實驗研究方面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大多局限于實驗模型的研究,臨床療效與實驗研究相結合是中醫藥研究的發展趨勢。另外中藥復方對IBS的治療存在量效關系,應進一步研究中藥復方、拆方等的作用療效,尋找確切量效關系的最大配伍組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組.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08,28(1):38-40.
[2] 張鳴鳴,姜敏.腸易激綜合征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7(24):2484-2490.
[3] 周福生,吳文江,黃志新.順激合劑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結腸動力學影響的研究[J].中醫雜志,2004,45(11):856-859.
[4] 王智君,李為民.電針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運動異常的調節作用[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0,8(9):883-887.
[5] Drossman DA,Camilleri M,Mayer EA. AGA technical review on irritable syndrome [J]. Gastroenterology,2002,123(6):2108-2131.
[6] 陳文莉,郭良集.加味痛瀉藥方小鼠小腸推進及藥物性腹瀉的影響[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6,7(4):13-14.
[7] 劉春,葉柏.調肝運脾湯治療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實驗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2):151-154.
[8] 劉珊珊,陶雙友,王汝俊,等.疏肝健脾復方對內臟敏感模型大鼠的治療作用[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8,19(3):169-171.
[9] 石君杰,戴玉英,瑩.逍遙散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作用的實驗研究[J].福建中醫藥,2007,38(6):54-56.
[10] 石君杰.內臟高敏感大鼠血清皮質酮變化及逍遙散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J].光明中醫,2010,25(10):1795-1797.
[11] 趙玉斌,李佃貴.痛瀉藥方對腸道高敏感性腸易激綜合征大鼠模型療效和作用機理的研究[J].中成藥,2006,28(6):852-855.
[12] 鐘云海,賀迎春,邱家榮,等.益母草對腸易激綜合征內臟感覺過敏大鼠肥大細胞和P物質表達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2):48.
[13] 高志雄,王威,呂恩基,等.針刺上巨虛穴緩解慢性內臟痛敏的作用及機理[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3):42-44.
[14] 王威,張燕,呂恩基,等.針刺上巨虛穴對慢性內臟痛敏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清胃腸激素的影響[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1,28(2):5-7.
[15] 胡雪原,黃立中.辨證論治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不同癥候血漿5-HT、MOT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8):25-27.
[16] 謝建群,陸雄,龔麗萍,等.健脾溫中法對脾胃虛寒型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腸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17(4):49-51.
[17] 費曉燕,謝建群,鄭昱,等.疏肝飲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胃動素和膽囊收縮素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8,42(4):63-65.
[18] 李冬華,朱飛鵬,李珊珊,等.疏肝健脾法調控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胃腸激素水平的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8,14(7):20-23.
[19] 肖亞,熊文君,何文智,等.痛瀉要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胃腸激素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20-22.
[20] 王巖,陳朝元,吳暉,等.痛瀉藥方對肝郁脾虛型D-IBS患者結腸粘膜VIP和SP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10,41(6):1-4.
[21] 曾宏翔,周文博,高建平,等.人參調脾散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血清5-HT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08,39(1):15-16.
[22] 劉慧榮,楊允,吳渙金.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Acupunct Tuina Sci,2008,6:360-362.
[23] 王金貴,王艷國,孫慶,等.摩腹法對腸易激綜合征模型結腸組織腦腸肽表達的影響[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6(1):19-21.
[24] 徐海珍,謝建群,施斌,等.溫中健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結腸粘膜肥大細胞的影響[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9(4):58-60.
[25] 霍清萍,張仲偉,王兵,等.調肝運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腦內興奮區域活動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7,41(11):40-43.
[26] 朱永蘋,林壽寧,黃適,等.水療一號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濕熱證)患者的療效及血漿NO和ET水平影響[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3):10-12.
(收稿日期:2011-12-09 本文編輯:張瑜杰)
4 免疫-神經-炎癥和腦-腸軸
神經-免疫及腦-腸軸與IBS發病的關系及其復雜,這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徐海珍等[24]通過實驗證實溫中健脾方可減少IBS-D模型大鼠結腸黏膜的肥大細胞(MC)數目,抑制MC活化脫顆粒,這為中醫藥治療IBS神經免疫方面提供了科學依據。霍清萍等[25]以調肝運脾方干預IBS-D患者,運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術觀察不同容量直腸氣囊加壓時患者腦內扣帶回前皮層(ACC)、腦島皮層(IC)、前額葉皮層(PFC)、丘腦(THAL)興奮區域面積的變化,結果提示在相同容積直腸刺激下治療后患者腦內區域活動的興奮程度較治療前明顯降低,提示調肝運脾方對腦-腸軸的作用體現在抑制IBS患者腦內IC、PFC、THAL興奮區域的激活。西醫認為IBS的發病尚有感染后炎癥的因素存在,并有這方面的相關實驗研究證實,中醫藥關于炎癥因子方面亦有相關研究。朱永蘋等[26]研究發現,水療一號方可通過調節一氧化氮和內皮素水平改善濕熱證IBS-D患者腸道炎癥反應,從而明顯改善臨床癥狀。
本文概述了中醫藥對IBS治療機理的實驗研究,它們是以西醫發病機制為基礎進行的。研究提示,中醫藥治療IBS的臨床療效具有科學依據。中醫藥在IBS的實驗研究方面雖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大多局限于實驗模型的研究,臨床療效與實驗研究相結合是中醫藥研究的發展趨勢。另外中藥復方對IBS的治療存在量效關系,應進一步研究中藥復方、拆方等的作用療效,尋找確切量效關系的最大配伍組合,充分發揮中醫藥的治療優勢。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組.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共識意見[J].中華消化雜志,2008,28(1):38-40.
[2] 張鳴鳴,姜敏.腸易激綜合征發病機制研究進展[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9,17(24):2484-2490.
[3] 周福生,吳文江,黃志新.順激合劑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結腸動力學影響的研究[J].中醫雜志,2004,45(11):856-859.
[4] 王智君,李為民.電針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腸道運動異常的調節作用[J].中西醫結合學報,2010,8(9):883-887.
[5] Drossman DA,Camilleri M,Mayer EA. AGA technical review on irritable syndrome [J]. Gastroenterology,2002,123(6):2108-2131.
[6] 陳文莉,郭良集.加味痛瀉藥方小鼠小腸推進及藥物性腹瀉的影響[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6,7(4):13-14.
[7] 劉春,葉柏.調肝運脾湯治療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實驗研究[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27(2):151-154.
[8] 劉珊珊,陶雙友,王汝俊,等.疏肝健脾復方對內臟敏感模型大鼠的治療作用[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8,19(3):169-171.
[9] 石君杰,戴玉英,瑩.逍遙散對腸易激綜合征大鼠作用的實驗研究[J].福建中醫藥,2007,38(6):54-56.
[10] 石君杰.內臟高敏感大鼠血清皮質酮變化及逍遙散干預作用的實驗研究[J].光明中醫,2010,25(10):1795-1797.
[11] 趙玉斌,李佃貴.痛瀉藥方對腸道高敏感性腸易激綜合征大鼠模型療效和作用機理的研究[J].中成藥,2006,28(6):852-855.
[12] 鐘云海,賀迎春,邱家榮,等.益母草對腸易激綜合征內臟感覺過敏大鼠肥大細胞和P物質表達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09,7(12):48.
[13] 高志雄,王威,呂恩基,等.針刺上巨虛穴緩解慢性內臟痛敏的作用及機理[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6(3):42-44.
[14] 王威,張燕,呂恩基,等.針刺上巨虛穴對慢性內臟痛敏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清胃腸激素的影響[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1,28(2):5-7.
[15] 胡雪原,黃立中.辨證論治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不同癥候血漿5-HT、MOT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8):25-27.
[16] 謝建群,陸雄,龔麗萍,等.健脾溫中法對脾胃虛寒型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血管活性腸肽影響的實驗研究[J].上海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17(4):49-51.
[17] 費曉燕,謝建群,鄭昱,等.疏肝飲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模型大鼠胃動素和膽囊收縮素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8,42(4):63-65.
[18] 李冬華,朱飛鵬,李珊珊,等.疏肝健脾法調控腸易激綜合征動物模型胃腸激素水平的研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8,14(7):20-23.
[19] 肖亞,熊文君,何文智,等.痛瀉要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胃腸激素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3):20-22.
[20] 王巖,陳朝元,吳暉,等.痛瀉藥方對肝郁脾虛型D-IBS患者結腸粘膜VIP和SP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10,41(6):1-4.
[21] 曾宏翔,周文博,高建平,等.人參調脾散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血清5-HT的影響[J].福建中醫藥,2008,39(1):15-16.
[22] 劉慧榮,楊允,吳渙金.Clinical study on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J]. Acupunct Tuina Sci,2008,6:360-362.
[23] 王金貴,王艷國,孫慶,等.摩腹法對腸易激綜合征模型結腸組織腦腸肽表達的影響[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6(1):19-21.
[24] 徐海珍,謝建群,施斌,等.溫中健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大鼠結腸粘膜肥大細胞的影響[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9(4):58-60.
[25] 霍清萍,張仲偉,王兵,等.調肝運脾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腦內興奮區域活動的影響[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7,41(11):40-43.
[26] 朱永蘋,林壽寧,黃適,等.水療一號方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濕熱證)患者的療效及血漿NO和ET水平影響[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10(3):10-12.
針對老人、孩子、孕婦等不同人群,我們分別編排了幾種常見的意外傷害事例,就正確和錯誤的急救方法進行演示。如:學生在課外運動時,常常會由于各種意外和環境因素造成脊柱骨折、中暑等,老人常見的突發事件則是心腦血管意外等自身慢性疾病引發的傷害。下面是我們編排的脊柱骨折和腦血管意外的急救演習。
脊柱骨折
故事情節體育課上,小王和小張正在操場上打羽毛球,天空突然下起瓢潑大雨,同學們都急著往教室跑。小王剛跑出幾步,腳下一不留神,重重地跌坐在地上。頓時,腰背部強烈的疼痛向小王襲來,她坐在地上怎么也爬不起來了。兩位同學見狀,趕緊將小王扶起來坐在操場邊的長凳上休息。可疼痛有增無減,小王忍不住側躺在長凳上。有同學立即拿出手機撥打120急救電話,10分鐘后救護人員趕到現場。還沒等救護人員下車,兩位好心的同學就迫不及待地將小王一頭一腳地往救護車方向抬。
話外音 小王摔了一跤,腰背疼痛,爬不起來,很可能發生了脊柱骨折。發生這種情況,千萬不能隨便搬動傷者。
正確急救演示(略)
腦血管意外
故事情節 適逢球賽轉播,老先生一早就坐在電視機前看比賽了。中午吃飯時,老婆婆吃完后,催促著老先生:“快點吃,早上降壓藥忘了吃,吃完飯快點把藥吃掉。”老先生正一面喝酒、一面興致勃勃地看球賽,在老伴的一再催促下,老先生一口氣將剩余的半杯酒都喝完了。沒過多長時間,一個精彩的進球讓老先生異常興奮。突然,他感到一側肢體無力而倒地,并出現噴射狀嘔吐。老婆婆聞聲趕到,被眼前的情形嚇壞了,她扶起老先生到床上躺下,將老先生的頭擺正,立即打電話通知女兒。在女兒的提醒下才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話外音老先生患有高血壓,當天早上又忘了吃藥,加上過于興奮,很可能發生了腦血管意外。出現心腦血管意外,該如何處理呢?
正確急救演示(略)
以前,我們都是通過講課的方式向群眾普及急救常識,但這種形式不夠形象,很難讓人接受,而且印象不深,易遺忘。我院團總支采用真人現場表演的形式,生動再現了突發意外后的急救場景,還以競猜的方式鼓勵群眾發現小品中的錯誤,再講解和演示正確的急救措施,使人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熟悉和掌握意外傷害的處理措施及正確的急救逃生技能。
因為患有冠心病,長壽街道65歲的居民張阿姨是醫療演習的熱心觀眾。她說,生動形象的醫療演習讓她一下子就記住了那些看了好幾遍宣傳資料都記不住的急救步驟。不僅自己和老伴掌握了心腦血管意外的急救措施,她還回去表演給兒子看,讓兒子也學了一招。
關鍵詞:醫藥企業 原料藥 出口市場
原料藥作為我國唯一具有國際市場競爭力的醫藥制品,在我國的醫藥產業結構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我國從2008年開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的原料藥生產大國,但是仍然處于不斷完善的發展過程中。特別是面對全球經濟危機以及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原料藥有沒有形成成熟的市場理論體系和管理機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原料藥企業和市場有面臨著新的一輪挑戰和調整,原料藥企業將面臨新一輪的優勝劣汰和市場梳理。
一、原料藥市場現狀
(一)原料藥國際市場現狀
原料藥國際市場的形成和發展也是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全面發展和進一步分工細化的過程,國際醫藥市場為了滿足不斷增大的市場需求量,規模不斷擴大和完善,逐步成長并逐漸形成為國際醫藥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原料藥產地主要為西歐、日本、中國、印度和北美五大主要生產基地,修為最大生產基地,且為凈出口,日本基本自給自足,小部分進口,北美為主要進口國,中國和印度為主要出口國。因此,在與西歐市場競爭和搶占份額的過程中,中國和印度主要以生產低端通用名的原料藥為主要市場,西歐則以生產高端原料藥為主要形態。預計未來原料藥的市場空間廣大,其中仿制原料藥的市場份額將可能持續擴張,而創新原料藥的市場份額則會下降。
(二)我國原料藥出口市場現狀
我國原料藥出口占據世界原料藥市場四分之一的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料藥產地,原料藥出口所占我國總體醫藥市場份額的比重也是十分重要的。經過改革開放多年來的努力和發展,我國原料藥企業經過優勝劣汰逐漸形成較為成熟的市場,出口額也呈現長期穩定增長狀態,在醫藥監管部門的規范管理下,我國原料藥生產和出口能力進一步加強,面對經融危機和國際市場競爭的挑戰,我國醫藥產品的出口力度仍然呈現增長的良好發展趨勢。我國的原料藥生產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并向偏遠地區傾斜發展,有明顯的區域產業集群化現象存在。我國原料的出口主要集中于亞洲、歐洲和北美三大市場,并且新的市場正在逐漸成長起來,我國原料藥出口在國際原料要比重持續增長,在國際醫藥市場中的重要性得到越來越多的體現。
二、我國原料藥出口的市場優勢和面臨挑戰
(一)我國原料藥出口的市場優勢
由于原料藥的生產產業鏈發生國際市場的轉移,其中大宗原料藥的生產轉向我們制造業發達,勞動力及成本更低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成本和規模優勢是中國原料藥的主要出口優勢。
我國政府對于原料藥的生產和進出口給予了非常多的優惠和支持政策,積極支持和鼓勵我國原料藥進出口的發展,為醫藥行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加快了醫藥行業的優勝劣汰和結構調整。再加上出口商品退稅率增加等政治扶持政策的辦法,更是推動力醫藥行業的興盛。
國際原料藥市場還處于持續升溫和增長的狀態,這也給中國原料藥生產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并且我國也在不斷促進市場產品升級,高效原料藥良正慢慢興起。好的市場前景、產品轉型以及先進的市場競爭力都是我國原料藥出口的重要優勢。
(二)我國原料藥出口市場面臨的挑戰
目前,我國原料藥的各項成本均產生增長,導致原料藥的綜合成本增加,國際市場中的價格競爭優勢下降。其次,我國原料藥的生產主要都是技術含量較低的仿制型原料藥,并且我國原料藥的研發能力和研發規模也都有限,導致原料藥產品的附加值較低。同時,由于我國原料藥仍然存在明顯的數量取勝的境地,對于原料藥的質量,中國的藥典標準、行業標準、企業標準都低于發達國家的標準和要求,原料藥長期因為雜質和殘留溶劑等超標物質導致出口受阻,影響了我國原料藥的出口。還有,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還面臨著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原料藥的各生產工序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環境污染,環保治理成本高,節能減排,尋求新的發展模式迫在眉睫。
除了產品自身升級壓力之外,我國原料藥的出口還面臨著重要的管理和體系完善問題。原料藥生產過程的監管和質量保證都沒有標準完善的管理體系,導致我國原料藥生產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質量保證和流程監控上都存在不足,會影響到我國原料藥生產的整體質量和水平,阻礙原料藥行業出口市場的發展。同時,我國原料行業相關專業人才缺失,缺少了解各目標出口國藥物政策、技術標準和市場營銷體系的專業人才,給我國原料藥出口也造成一定的影響。
我國原料藥出口的另一重要問題就是出口頻頻受阻,給我過原料藥出口帶來了較大沖擊和挑戰,面對我國持續增長的原料藥出口數額,過過采取不同程度的反傾銷、反壟斷和貿易壁壘政策等,打壓我國的原料藥出口市場,導致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受到打壓和下降。
三、 我國原料藥出口市場的戰略對策
(一)行業方面
要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整體醫藥行業實力的加強是必須的。首先,我國醫藥行業要采取規模化的經營模式,告別舊的勞動密集型小企業,大規模的企業生產才能夠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有利于企業的長期和深入發展。并且企業生產要形成行業的集群,要強大我國原料藥市場的競爭力,市場集群形成強大活躍的市場結構,是提升我國原料藥行業整體機場競爭力和國際市場地位的重要保證。并且我國的原料藥生產行業應當進行發展模式的轉型,生產方向更多的向特色原料藥、高端原料藥邁進,調整產業結構的升級,脫離“金字塔”地層的位置,實現行業新的轉型。
(二)企業方面
我國原料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不斷發展壯大自己。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企業要發展,要進步,光靠低端資源型的生產模式是不行的,企業要加大自身研發和創新的能力,提高核心競爭力。其次,企業要加強自身人才素質的培養,培養專業型精通國家市場的營銷管理人才。并加強企業生產的質量管理能力,達到質量管理和標準是順利出口的重要保證。同時,還要積極面對和處理國際應訴,針對國際上的反傾銷和貿易壁壘等,應當采取積極的太對不斷完善自身存在問題,并加強自身國際會計和法律能力,增強自身產品質量的同時也增強國際應訴能力。還有就是原料藥企業可以開拓新的市場,除了傳統的歐美市場之外,可以更多的培養東歐、非洲、以及俄羅斯等低的市場。并加強外包事業,尋找重要合作伙伴,慢慢剝離出其中的低利潤產品,將市場轉移到更有優勢的國家和地區,節能減排的同時提高企業效益。
(三)政府方面
要穩固我國醫藥行業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面對嚴重的反傾銷現象,政府方面的扶持和保護政策也是必不可少的,政府的扶持和保護可以為我國醫藥行業建立一個相對穩定的國內外市場環境,幫助我國醫藥行業穩定持續的發展。面對國外的歧視反傾銷,我國政府應對加強國際交涉力度,建立良好多變合作關系,樹立中國市場經濟形象。政府還應當出臺更多的有利于出口的政策和措施,幫助企業更好的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和發展。同時建立機敏的檢測和預警機制,加強原材料國際市場信息的搜集,幫助企業合理規避反傾銷,更好的拓展國際市場。
四、結束語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的原料藥生產基地,在原料藥出口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受到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和金融危機的威脅,我國原料藥出口市場面臨著新一輪的挑戰,對此,我國原料藥出口市場應當擴大行業規模,進行行業轉型,不斷增強原料藥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并加大政府的扶持和優惠政策和力度,幫助我國原料藥生產企業和市場成功應對挑戰,實現我國原料藥行業新的轉型和綜合實力的增強,穩固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經濟地位。
參考文獻:
[1]謝滿義.瑞陽頭孢曲松鈉原料藥歐洲市場分析及進入策略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裘真.從第三方服務角度分析中國原料藥出口的主要問題和對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8
1 歷代中醫文獻論述
祖國醫學并無心律失常病名, 根據其臨床表現為心悸、氣短、乏力、胸悶、頭暈、失眠等癥狀,歸屬于中醫“ 心悸”“ 驚悸” “怔忡”等范疇。《內經》中雖未正式提出“ 驚悸”病名,但《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心澹澹大動的描述和現代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相吻合。至漢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及《傷寒論》中正式提出“心悸”之名。《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炙甘草湯成為后世治療心悸的經典名方。《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曰:“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則為悸”對驚和悸進行了明確的區別。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風驚悸候中曰:“風驚悸者,由體虛,心氣不足,心之府為風邪所稱;或恐懼憂迫,令心氣虛,亦受于風邪。風邪搏于心,則驚不安。驚不已,則悸動不定。其狀,目精不轉,而不能呼。”闡述了驚悸的病因由風邪引起。宋代嚴用和《濟生方》中首次提出怔忡的病名,“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提出怔忡是由心血不足引起。《濟生方》對驚悸也有描述,如“夫驚悸者,心虛膽怯之所致也”。認為心虛膽怯是導致驚悸的主要因素。張介賓在《景岳全書·怔忡驚恐》曰“怔忡之病,心胸筑筑振動,惶惶惕惕,無時得寧者是也”,“凡治怔忡驚恐者,雖有心脾肝腎之分,然陽統乎陰,心本乎腎,所以上不寧者未有不由乎下,心氣虛者未有不因乎精”等,立專篇描述本病并提出了治法。
2 病因病機
程文宜[1]認為緩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機為“陽虛血瘀、陰陽兩虛,并有心血不足、心陽不振”,張雅麗等[2]認為“元陽衰憊,心陽不振,氣虛血瘀,鼓動無力”為緩慢心律失常的主要病因病機。李春[3]則認為現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緩慢心律失常的病因,在既往的“心脾腎陽氣虧虛,寒濕、痰飲之邪阻滯心脈,心失所養”基礎上,出現了痰濁、瘀血等兼證,并認為“痰濁瘀血阻滯心脈,絡脈不通,氣血不榮,心失所養”。周婷[4]認為氣血虧虛是心律失常發病的根本原因。痰濁、瘀血是心律失常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是頑固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理產物。因虛致瘀生痰是心悸發病的根本,痰瘀互結是心律失常發病的重要原因。陳美華認為“氣陰兩虛、心脈瘀阻”是冠心病心律失常發生的病機關鍵[5]。張曦光[6]認為“心悸之病為氣機失暢,心又為水飲之邪所擾而致”。張靜生認為,本病屬于虛實夾雜之證,虛以臟腑陰陽虛損為主,實證包括氣滯、痰濁、血瘀、火邪上擾心神等[7]。李淼[8]認為該病病機根本為心臟氣血不足,痰、濕、瘀三邪互結為害。張文高認為心律失常多屬本虛標實之證,其本虛多以氣虛為主,或兼有血虛與陰虛、陽衰,而致心失所養,心神不寧;標實證則多以血瘀為主,或兼有氣滯、火邪、痰濁、水濕為患,諸邪阻于心脈,則心失所養,邪阻脈道,則血行不利,邪擾心臟,則心搏不齊[9]。孫蘭軍認為心律失常屬于中醫學心悸的范疇。發病原因多見于風熱或濕熱毒邪外侵、飲食勞倦、情志內傷、年老久病等,均可使心氣陰血耗傷,無力帥血運行,致血脈瘀阻、心失所養而致心中悸動[10]。
3 辨證分型治療
陳鼎祺將心律失常分為6型辨治:心腎不交、神志不寧型,治以交通心腎、安神定志法,方選鎮心丹合安神定志丸加減[11]。氣陰兩虛、心血不足型,治以益氣滋陰、養血復脈法,方選炙甘草湯合八珍湯加減。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型,治以滋陰潛陽、養血安神法,方選朱砂安神丸合天王補心丹加減。脾虛濕重、痰阻心絡型,治以健脾化痰、寧心通絡法,方選十味溫膽湯加減。氣滯血瘀、心脈受阻型,方選桃紅四物湯加減。陽氣虛衰、血不榮腦型,治以益氣回陽、復脈熄風法,方選參附湯、生脈散合鉤藤飲加減。緩慢性心律失常則以益心氣、溫腎陽、化瘀滯、通血脈、定心志為法,方選麻黃附子細辛湯、生脈散及當歸補血湯為主化裁。翁維良強調于氣陰不足者治以益氣滋陰。氣陰兩虛,胸陽不足兼血瘀、寒凝、氣滯及痰濁者,治以陰陽雙補,豁痰活血復脈。心腎陽虛者投以益氣溫陽、養血復脈之劑[12]。許巖[13]針對其病因病機將心律失常分為七個癥型:心陽(氣)不足,治以溫通心陽。心之氣陰虧虛,治以益氣養陰。陰液不足,虛火亢盛,治以滋陰降火。瘀血阻滯,治以活血理氣。痰濁阻滯,治以化痰宣痹。心火亢盛,治以清熱瀉火。善驚多恐者治以安神定悸。尤可[14]根據中醫辨證將心律失常分為10型,并提出了溫經散寒、活血化瘀、通腑瀉熱、舒肝理氣、清熱解毒、健脾養血、滌痰通絡、益氣養陰、溫陽復脈及育陰潛陽十種臨床常用治療方法。張靜生[7]將心律失常分為5型:氣陰兩虛治以酸甘養陰,益氣安神,方用生脈飲和炙甘草湯加減。心腎陽虛治以益氣溫陽,方用參附湯加減。痰火擾心治以清熱化痰,養心安神,方用黃連溫膽湯加減。心血瘀阻治以益氣活血,養心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湯合生脈飲加減。
4 專方專藥
王蕊等[15]以寧心湯(人參10 g,麥門冬10 g,五味子6 g,酸棗仁15 g,桑寄生10 g,丹參20 g,川芎10 g,地龍10 g,甘松6 g,黃連6 g,生龍骨20 g)治療女性更年期心律失常45例,并設對照組(40例)予心律平片,每次100 mg,每日3 次,治療8周。 治療組總有效率91.1%,對照組67.5%,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嚴彥彪等[16]應用自擬養血寧湯(黨參、何首烏各20 g,當歸、丹參、天麻、蟬蛻各10 g,炒棗仁、苦參、炙甘草各15 g,生地30 g,甘松6 g,葛根25 g。水煎服,每日1 劑,分3 次口服)治療心脾兩虛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185例,治療以4 周為1 個療程,療程最長為8 個療程,最短為2 個療程,總有效率為91. 9%。陳勇[17]以加味一貫煎(沙參20 g,麥冬15 g,當歸15 g,生地20 g,枸杞子15 g,川楝子10 g,龜板30 g,甘松15 g,棗仁15 g,柏子仁15 g)治療婦女圍絕經期心律失常42例,并設對照組(42例),兩組均給予普羅帕酮及谷維素治療,4周為一療程。治療組、對照組早搏總有效率分別為80.95 %、83.33 %(P>0.05);治療組癥狀療效為85.71%,明顯優于對照組(P
【中圖分類號】d922.16; r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297(20__)02—0076—03
五、醫療事故責任保險
為維護受害人的利益和分擔、轉移危險損失,保
險制度已為各國所廣泛采納。目前國外醫療事故的賠
償都是依靠醫療責任保險來實現,為了保護醫生、律
師等專業人員對社會提供服務,保險公司為其提供職
業責任險。①我國臺灣地區已經出現了醫療責任保險
(僅限于過失責任),主要由醫師自行購買,當其出現
醫療過失時由保險公司代為支付所需費用.同時保險
公司還向投保人提供律師顧問等服務。②‘‘在我國現有
的法律框架內,為了實現及保護廣大人民群眾合法民
事權益,又能夠為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和醫療技術的
進步創造有利環境的雙重目的,醫療機構可以通過投
醫療損害責任險或者設立損害賠償基金的方式.以分
散因醫院過錯行為造成的風險.減輕醫療機構承擔的
損害賠償責任”,③實現患者與醫療機構“雙贏”。20__
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經保監委核準備案.就出臺了
《醫療責任保險條款》,這是我國出臺的第一個醫療責
任保險條款。
(一)醫療責任保險概述
保險是分散危險和消化損失的制度。責任保險具
有分散責任的功效,可以做到損害賠償社會化,實際
增強了加害人損害賠償的能力,可以有效地避免受害
人不能獲得實際賠償的情況。醫療事故責任保險是醫
療責任保險的一種,醫療責任保險又是專家責任保險
的一種(為論述方便,下文均以醫療責任保險論述)。
所謂專家責任是指提供專門技能或知識服務的人員
(如律師、醫生、注冊會計師、評估師等),因其服務的
疏忽或過失致人損害而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④專家
責任保險(professional liability insurance,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又可稱之為職業責任保險.是指
以提供專門職業服務的被保險人,因專家行為(pro.
fessional s activity)致第三人損害而應當承擔的賠償
責任為標的的責任保險。⑤可見,專家責任保險以專家
對其當事人或第三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為保
險標的。專家責任保險為一個相對較為具有時代性的
保險(modem type of insurance)o⑥
所謂醫療責任保險又稱為醫療職業責任保險或
醫療職業保險.是按照權利義務對等的原則.由保險
公司向被保險人收取一定的保險費.同時由保險公司
承擔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從事與其資格相符的
診療護理活動中.因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而依法應
承擔的民事賠償責任。該險種既可由醫生個人投保,
也可由醫療機構投保 ⑦
1.醫療責任保險與醫療保險的區別
盡管醫療責任保險與醫療保險都與醫務人員的
醫療活動有密切關系,但兩者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1)醫療責任保險承保的是被保險人的損害賠償
責任,屬于職業責任保險范疇。醫療保險承保的是被
保險人的身體和健康,屬于人身保險范疇。
(2)醫療責任保險的風險責任是被保險人的醫務
人員工作中的失職或過失行為。醫療保險的風險責任
則主要取決于被保險人的年齡及投保前的身>,!
狀況。
(3)醫療責任保險必須由醫院等各種醫療機構集
體投保(個體診所只能投保個人醫療責任保險),以在
投保單位任職的工作人員為保障對象。醫療保險允許
任何自然人投保,保障的也是被保險人自己。
(4)醫療責任保險的賠償須經受害方向被保險方
索賠并通過醫療機構才能獲得賠償金,保險人的賠款
實質上是對被保險人利益損失的相應補償;醫療保險
的賠償卻由被保險人直接索賠并歸其所有。①
【作者簡介】武毅(1970-),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人民法院庭長.山西大學法學院20__屆法律碩士。
tel:+86-359-2025125: e-mail:ycfywu@yahoo.com .ca, wy516688@sina.com
① 羅志堅《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及建議》載于《法律適用)20__年第l期(總第214期)
② 穆書芹《試論舉證責任倒置在醫療事故案件中的適用》載于《當代法學)20__年第7期
③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負責人就審理醫療糾紛案件的法律適用問題答記者問載于《人民法院報)20o4年4月10日
④ 鄒海林《責任保險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頁
( w.i.b enright.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 law。sweet& maxwel1.1996。p.80
( w.i.b endght,professional indemnity insurance law.sweet& maxwel1.1996,p.81
⑦ 參見宋敏《醫療責任保險功能分析》載于http:/ /www.allbrighflaw.tom.crdyiliao/
法律與醫學雜志20__年第12卷(第2期)
2.醫療責任保險的作用和意義
醫療行業屬于高風險范疇.誤診誤治是客觀存
在。有風險,就有保險。醫療責任保險通過保險杠桿的
作用及其風險轉嫁機制,實現醫療保險承擔的社會
化。一方面可以及時轉嫁醫療機構及其醫護人員的從
業風險。醫療機構出險后.由保險公司出面處理相關
的問題,并在盡量短的時間內,使患者獲得保險賠償,
從而使醫療機構免受經濟損失,保持經營的穩定和營
業秩序的正常。另一方面.可以解除醫療機構后顧之
憂,促進醫療衛生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醫務人員可
以從繁多的醫療糾紛案件中解脫出來.專心致志地提
高自身的醫療水平.從而提高醫療機構的信譽和市場
競爭力。醫療責任保險的推出.受益的不僅是醫療機
構.還有患者與醫務人員。②其意義主要在于:
(1)保護醫務人員的利益。目前大眾越來越多地
關注醫療質量、醫療糾紛等問題.由于醫療服務的特
殊性.社會輿論傾向于相對“弱小”的患者是可以理解
的。也正因為如此.當糾紛發生時.醫務人員的權利往
往也會受到忽視和侵犯,患者家屬毆打醫務人員、打
砸醫療機構的事情時有發生。如果建立一整套完善的
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就能相對客觀、公正、公開地處理
醫療糾紛問題。避免了醫務人員被誤解和利益被侵
犯。
(2)保護患者的利益。一方面,如果有健全的保險
制度,當醫療事故發生后,則能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得
到賠償,保障了患方的利益。另一方面,由于醫療診治
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如果醫務人員為了自我
保護而選擇對自己最安全的保守治療方案,甚至是不
治療.反而對患方不利。
(3)符合社會保險的原則。醫療行業是個高風險
的行業,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可降低社會總風險,
符合社會保險的目的。
(4)符合社會利益。目前大多數醫療機構屬國有
非贏利性質。隨著醫改的深入,wro的沖擊,在可預見
的未來中外合資、股份制以及私立醫院將陸續出現,
且比例會越來越高。如果醫療機構因醫療事故賠償而
破產.對其所服務的社區居民的健康服務則有巨大的
影響.不利整體社會利益。
在西方國家.醫療責任保險是職業責任保險中最
重要的業務來源.它幾乎已與醫生的職業責任融為一
體,即沒有醫療責任保險,醫院或醫生就不敢開業。如
在西方發達國家的責任保險市場上就有醫療事故責
①
②
③
④
⑤
http://www.jininfo.eom/eont
http://www.jininfo.com/contents/files/hewei.doc
http://v~rw.jininfo.com/contents/files/hewei.doc
李憲德《醫療職業責任保險保險責任范圍》載于http://www.allbrighflaw
《醫療責任保險>載于http://liwenshen0513.51.net/1ws56.htm
· 159 ·
任保險、醫師業務責任保險、藥劑師責任保險、內科醫
生責任保險、外科醫生及牙科醫生責任保險、護士及
護理員責任保險、理療師責任保險、美容院業務過失
責任保險等眾多與醫務人員職業有關的險種.由于服
務廣泛,險種眾多,醫療責任保險已獨成體系,在法律
制度健全和索賠意識高昂的國家有著廣闊的市場.其
中又以實行絕對責任原則的美國更為普及化.賠償額
也極高。醫療責任保險的發展成了各國保險業尤其是
責任保險業發展及其社會保障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完
善程度的重要標志。③
(二)醫療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
醫療責任保險的保險范圍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
(1)因醫療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醫療過失造成患
者人身傷亡而對患者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包括醫
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
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交通費、
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和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
近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值得注意的是.
只有那些在保險單上提到了的醫療手段才屬于醫療
責任保險的責任范圍。
(2)因被保險人供應的藥物、醫療器械或儀器有
問題并造成患者的傷害而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任,但
只限于與醫療服務有直接關系的,并且只是使患者受
到傷害。
(3)因賠償引起糾紛的仲裁或訴訟費用(案件受
理費、勘驗費、鑒定費、律師費等)及其他事先經保險
人同意支付的費用。④
(4)被保險人為縮小或減少對患者人身傷亡的賠
償責任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費用,保險人也負責
賠償。⑤
醫療責任保險承保的危險,以被保險人因其工作
疏忽或者醫師業務過失行為而應承擔的損害賠償責
任為限。故醫師所為不屬于其醫師業務范圍內的行為
所造成的損害, 以及為犯罪行為而造成他人的損害,
不屬于醫療責任保險的范圍。所以,被保險人的賠償
責任如果系其醫務人員的犯罪行為或者其他不誠實
的行為(如不構成犯罪的故意)所導致的,則“醫療責
任保險不能服務于這樣的目的”。“當事人向作為被保
險人的專家索賠,被保險人應當承擔的責任是專家責
任還是屬于專家責任保險(筆者注:醫療責任保險)的
范圍.依賴于索賠案件所查明的事實。索賠案件的事
實為被保險人承擔責任的基礎,若被保險人對當事人
· 160 ·
承擔的賠償責任的基礎.足以認定被保險人的責任非
專家責任.則保險人不承擔專家責任保險(筆者注:醫
療責任保險)約定賠償責任”。①
醫療責任保險的保險人對被保險人的賠償責任
的確定具有索賠參與權.并依照誠實信用原則承擔抗
辯與和解的義務.所以在患者對醫療機構的索賠的問
題上.醫療機構對于患者的抗辯與和解的立場,可能
會與保險人的立場發生沖突,這是醫療責任保險的一
大特點。
(三)醫療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
醫療責任保險的除外責任,除不予承保的法定情
形之外.主要取決于保險單的明確約定。法定情形主
要有:
(1)被保險人任何犯罪行為(包括未構成犯罪的
故意行為)。
(2)戰爭、地震、雷擊、暴雨、洪水、火災等不可抗
力。
(3)未經國家有關部門認定合格的醫務人員進行
的診療護理 工作。
(4)被保險人所從事的未經國家有關部門許可的
診療護理工作。
(5)被保險人被吊銷執業許可證或被取消執業資
格以及受停業、停職處分后仍繼續進行的診療護理工
作。
(6)被保險人在醉酒或麻醉情況下施行的醫療行
為。
(7)被保險人使用偽劣藥品、醫療器械或被感染
的血液制品.使用未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使用的藥
品、消毒藥劑和醫療器械。
(8)被保險人在正當的診斷、治療范圍外使用麻
醉藥品、醫療使用毒性藥品、和放射性藥品。
(9)被保險人采用的不是治療所必須的醫療措施
與手段。
(10)在發生意外時為緊急救護所支付的費用,因
為緊急救護是醫療機構理所當然的義務,保險人不負
責償付該項費用。
(11)被保險人及工作人員所受到的人身傷亡和
財產損失。②
醫療行業是高風險行業,用購買保險的方式轉
嫁、化解醫療風險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③《規定》與
《條例》的出臺,無形中提高了對醫務人員的要求。使
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進一步感到執業風險加大,缺
①
②
③
④
⑤
鄒海林《責任保險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l11頁
法律與醫學雜志20__年第12卷(第2期)
乏安全保障。此種情勢下,為降低風險,一些醫療機構
及其醫務人員無奈地選擇了自我消極保護:能保守治
療的就不做手術;必須手術的,盡量選用安全度高的
傳統手術方法.避免用風險大的新技術? ?盡管后者
的療效可能優于前者;這既不利于對患者的治療,也
制約了新療法、新技術的應用,不利于醫學科學的發
展。在我國.醫療風險社會承擔機制的建立和醫療責
任保險市場的開發剛剛起步,為了更好地改變這一狀
況.維護醫患雙方的正當權益,及時妥善處理醫療糾
紛.確保醫療機構正常的醫療秩序,減少醫療糾紛對
醫院工作的干擾.各保險公司相繼推出了醫療責任保
險險種.在北京、上海、武漢、深圳、江蘇、云南等許多
地方已經啟動了醫療責任保險。④筆者從規范我國醫
療責任保險的角度出發.縱觀我國目前的有關法律、
法規,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49條、第50條
規定了責任保險外.再未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但該法
條文表述過于簡單,可操作性不強,這不能不說是一
大憾事。在歐美地區,醫療機構投保醫療責任保險幾
乎高達100% .醫療責任保險幾乎已與醫生的職業生
涯融為一體。⑤最近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
安全法》第98條就對違反強制投保機動車第三者責
任保險的行為后果做出明文規定,這為醫事法律的修
改完善提供了一個借鑒。所以筆者認為,醫事法律應
對醫療責任保險做出強制投保的規定,在民事立法中
也應明確民事賠償制度和強制保險制度相結合的原
則.建議在民法典修訂過程中或者在《醫療損害賠償
法》的制定中應對醫療機構的醫療責任保險做出相關
規定.并在保險法中明確保險責任范圍和除外責任,
從而完善我國的醫療損害賠償的法律體系。
結語
筆者因工作關系選擇了這一論題,但在寫作過程感
覺此論題甚大.且論文資料太少.雖然有些資料對醫
療事故損害賠償問題有所提及,但因涉及醫學知識,
都比較簡略。所以筆者有些問題未敢涉及,如舉證責
任、因果關系、法律適用、醫事糾紛仲裁制度、能否適
用公平原則分擔責任等問題。最終選擇了幾個審判實
踐中的突出問題與難點加以分析研究,文章吸收了學
者一些有益的觀點,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拙見,旨在
強化對患者的司法救濟.分散醫療機構的風險,消化
醫療機構的損失.平衡醫患雙方的利益沖突,構筑完
整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體系,但文中有些觀點還不很
成熟.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完善。
李憲德《醫療職業責任保險保險責任范圍》載于http://www.allbrig}ldaw.corn.en/yiliao/04/030303j.htm
范又《醫療責任保險:誰為醫院分擔風險》載于http://fpon.cri.corn.en/773/20__—1-20/118@141507.htm
同①
關鍵詞:醫療市場;現狀;對策
醫療市場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世界各國貿易聯系的加強為中國整體市場帶來了機遇,外資的進入必然帶來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對我國醫療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有正效應的,也有副效應的。正效應的影響必然促進國內醫療機構加強經營管理,提高服務質量;而副效應的影響則會阻礙我國醫療市場的發展。因此,市場經濟的發展給我國醫療市場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給我國政府對醫療市場的監管構成了壓力,醫療機構面臨嚴峻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改變我國醫療服務業不良的、低水平競爭的局面,如何使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的經營管理方法給我國醫療市場以正確引導是本文要解決的主要論題。
一、我國醫療市場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轉換,健康觀念變化,人口老齡化的加快與獨生子女增加,以及醫療服務消費支付能力提高,醫療服務需求的多樣性與多層次性日漸突出。與之相適應,醫療市場的進一步開放,醫療服務結構的全方位調整,將有利于滿足社會多層次醫療服務的需求,并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健康相關產品與相關產業的發展。特別是加入WTO為中國整體市場帶來了機遇,為醫療服務業的發展創造日益良好的市場環境。貿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結果之一,就是各國經濟體制的趨同。有利于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資本,提高素質和競爭力,豐富醫療服務的層次性,進而降低醫療成本和消費價格,減少醫療費用,提高競爭力。
與之同時,隨著國內外環境條件的不斷改善,將促進醫療服務市場的發育和規范,盡快與國際接軌,逐步形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醫療服務體系。進口醫療器械和藥品的關稅稅率將比原來降低一半,進口許可證將逐步取消。這意味著:一批價格比原來低的先進醫療器械和藥品涌入我國的醫療市場,使我們的醫療成本不斷降低。在物質購置方面,將與國際慣例接軌,進一步規范操作,減少流通環節,使醫療用品的價格逐步降低。隨著各種限制的取消,國外的財團、慈善機構、醫療集團及醫療保險機構將以不同形式進入我國的醫療服務市場,與我方合資合作舉辦醫療機構,使外資在我國醫療服務業中的比重有較大增加。這些都給我國政府對醫療市場的監管構成了巨大壓力。另外,我國現行的醫療管理體制是在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經過多年的改革,至今仍然留有舊體制的烙印。我國的醫療市場,目前還屬于“原始市場”。公立醫院基本上還是政府的附屬物,在人、財、物等方面還沒有充分獨立的決策權,尚未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法人實體一市場主體。
二、對我國醫療市場發展趨勢與改革的思路
1.我國醫療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專家預見,隨著我國加入WTO和醫療改革的深化,我國醫療市場將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化,改變之強烈將讓人耳目一新。下面是專家預見的我國醫療市場將出現的變革趨勢:
(1)隨著醫院步步推向市場,財政統包的局面,將逐步退出,而醫院企業化運作的趨勢將成為現實。由此,引發經營管理模式的調整,原來醫院院長專業當醫生、業余當院長的現象將越來越少,將出現醫院院長職業化的趨勢,職業經理人(MBA)進入醫院高層管理隊伍將成為可能。多年以來,我國醫院推行國有化管理模式,財政統包的經營機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醫院業務的經營和拓展,而且醫院院長的職業模式,無法激發管理者的開拓進取的積極性,普遍懷著一種“等、靠、要”的陳舊思想意識。隨著醫院經營管理機制的社會化和民營機制的進一步滲透,醫院院長職業化成為未來醫院經營管理的新趨勢。
(2)醫療競爭將比想象的來得還要快。數量居于少數的民營醫院和老百姓所謂的"洋醫院"將率先從服務理念入手,搶占醫療衛生市場;同時,我國人口眾多,醫療市場潛力巨大,我國現在逐步成熟的醫療市場已成為國外資本覬覦之源,符合要求而進入中國市場的合資合作醫療機構在其競爭力上不可忽視,現有的公有制醫療機構將苦惱地面臨著內外夾擊、不得不變的競爭局面。
(3)醫院院長由職業經理人出任,董事會管理下的總經理負責制會出現在公有制醫院中。原來醫院院長專業當醫生,業余當院長的現象將越來越少;連鎖醫療管理集團將不限于目前的幾個,新的醫院管理集團將出現,舊的管理集團則將盡全力擴大自己的影響和領域;醫院作為企業運作、MBA出現在醫院管理隊伍中將不足為奇。醫院管理者將注意到醫院流程的科學和簡便,醫院將設立品質管理、企業策劃、危機公關等部門,以應付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
(4)衛生機構將出現倒閉現象。由于激烈的競爭,一些技術力量、醫療水平、服務質量跟不上要求的醫院會不以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意志為轉移,被患者無情地淘汰。衛生行政管理部門的區域衛生規劃,將從原來的政府導向和學術導向,更多地向市場和民眾需求導向傾斜。
(5)爭奪出色衛生技術人員的競爭趨向白熱化,高水平者被人搶、低能力者無飯吃的局面將出現。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民辦醫院等將以高薪、住房、國外進修機會等吸引骨干人才,中外合資合作醫療機構本土化趨向明顯,國外醫生、護士謀求中國國內就業機會。中國傳統醫藥將吸引大批留學生來華學習,傳統醫藥機構將試圖走出國門,在境外開設更多的醫療機構。衛生行業準入門檻將提高,現在在崗的不合格專業衛生技術人員也將面臨下崗局面。
(6)醫院服務將向五星級飯店及航空公司服務靠攏。醫院將改變潛意識中服務低人一等觀念,大膽地承認自己就是服務部門,病人就是消費者,是醫院的衣食父母。以人為本的醫療服務將成為主導,人的感情、隱私將被尊重。面對醫療市場激烈的競爭,醫院將會拋棄“老子”的傳統架子,從自己做起,跳出醫患溝通渠道的傳統框框,紛紛轉向“以患者為軸心”的人性化醫患溝通模式,將服務水準提升為星級標準,以人為本、以患者為軸心的醫療服務理念將成為主導,人性化管理意識將更為突出。
(7)醫療行業的職業培訓將盛行,醫院的職業化管理將成為管理者的必修之課,另一方面的培訓將針對于醫院的硬件、軟件不相配現象,世界最先進的醫療設備與氣味難聞的廁所比鄰而居的局面將被視為管理者的失職。
(8)醫療保險和健康保險的介入將縮短病人平均住院日,很可能出現上午腹腔鏡手術下午出院的情況。醫院將把眼睛從單純的疑難雜癥治療放大至對老百姓延年益壽需求的重視上,由此,醫院將盯住住院前和出院后潛在醫療人群,延伸視點,進行多元化醫療服務。
2.我國醫療市場改革的思路
改革醫療機構內部運行機制,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面對國際競爭日益加強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既要在宏觀層面清除各種障礙,構建新的衛生管理體制;還要重視微觀搞活,改革醫療機構特別是公立醫療機構的內部運行機制,提高效率和質量,使我國醫療服務業走上宏觀調控有力、微觀運行富有生機的發展軌道。首先要建立健全責任制。要逐步擴大公立醫療機構的營運自,積極推行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把醫院的經營目標、發展戰略、技術進步、精神文明建設等,用責任制的形式確定下來,并在任期結束時,由有關部門審計、檢驗。在醫院內部必須建立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內部規章制度,嚴格執行醫院技術服務標準,規范醫療行為,保證醫療服務質量。其次要改革醫療機構分配制度。結合醫療工作知識密集,腦力與體力結合,高風險等特點,進一步搞活內部分配,根據按勞定酬、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的精神,建立起重實績、重貢獻、向優秀人才和關鍵崗位傾斜,自主靈活的分配激勵機制,體現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原則。最后要建立自我約束機制,積極推進醫療機構后勤社會化,增強自我發展和抗御風險的能力。
改革醫療機構人事管理制度,優化醫院隊伍素質。第一,我們應結合當前主流,實行聘用制。單位與職工通過簽訂聘用合同,明確單位與被聘人員的責、權、利,保證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各類不同人員的特點實行相應的聘用辦法,打破行政職務、專業技術職務終身制。第二,進行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崗位設置要堅持按需設崗、精簡高效的原則,充分考慮社會的需求、單位的發展、人才結構和人才培養等多種因素。第三,工勤人員實行合同制。工勤人員要在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規范工人技術等級考核、提高素質的基礎上,根據其職業工種、技能等級、實際能力等條件,采用擇優聘用、定期考核等辦法,規范工勤人員進、管、出環節。第四,加強聘后管理,建立和完善崗位考核制度,對新進人員實行公開招聘制度。
加強宏觀調控,構建與國際接軌的衛生管理體制。衛生行政部門是衛生工作的主管部門,要盡快轉變職能,通過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加強對醫療資源配置的宏觀管理,在對存量資源進行結構調整的同時,加強對增量資源(主要包括機構人員、床位及大型設備)運行有效的控制,促使衛生資源在區域內實現優化、合理的配置。同時通過建立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醫療技術運用和大型儀器設備的準入制度,制定醫療工作規范、工作考核標準,嚴格執法等手段來實現全行業管理。同時建立健全與國際慣例接軌的衛生法律、法規,盡快把對醫療服務貿易的投資、稅收及優惠條件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比如,對中外合資合作辦醫的合作條件,審批與登記,變更、延期和終止,執業和監督等方面。
作者單位:宜春職業技術學院醫學基礎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