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01 16:55:38
序論:在您撰寫土木工程地域分析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關鍵詞:土地整理;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分析;建議
當前,土地整理已經成為我國在發展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并且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在工程項目管理中,更加需要對土地進行整理,可以說項目施工與土地整理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只有從各方面指導土地整理,才能實現工程項目的全方位管理,將土地管理對項目中的影響降到最低。在這一發展前提下,對土地管理的相關工作者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希望在今后實際的工作中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改善。
1我國現行土地整理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剖析
首先,在時展的進程中,土地管理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整體形勢已經基本穩定下來,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還獲得了明顯的效果。但是在后續的發展環節中,相關部門的管理不到位,并且在管理制度方面還存在較大的漏洞,因此產生了一系列負面的影響。在這一前提下,工程項目管理對國家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在這方面看來,我國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可以說是具有較大的差距,如果不及時的進行改變,將會嚴重阻礙今后的發展之路。造成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相關部門的管理不力,在土地整理的過程中,一般都是臨時組建的管理部門,不具有正規性,這一臨時部門充當起對土地進行設計以及整理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僅僅適用于較小的工程項目中,并且使用技術單一的工程,在我國發展建設的初期,這一管理部門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的加快,工程項目呈現大規模的發展趨勢,如果依然沿用這一臨時性的管理部門對土地進行整理,無疑將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眾多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最終實現了比較健全的工程項目的管理模式,能夠對土地資源進行有效的整理,這以方式的出現是基于傳統管理模式的基礎之上實現的,并且在工程項目的發包開始,就體現出了系統的管理思想,在工程項目的每一個環節中,都具有明顯的效果。無論是對于項目的管理者來說,還是對項目的投資方來說,都具有更為積極的意義,這是傳統模式中無法達到的效果。更為重要的是,如果采用傳統的管理模式僅能局限在中小規模的項目中,并不能實現大規模項目的發展。
2傳統承發包模式的局限性
2.1建設周期問題
傳統的項目管理在周期的問題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傳統工程項目通常是由幾個環節構成的,首先是對土地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的勘察,在此基礎上對工程進行設計,然后在開展施工的過程中實施監理工作,準備好必要的施工材料,最后再進行設備的招標,通過上述的施工程序,通常情況下需要較長的一個周期才能完成工程的施工,并且不能有效的保障投資效益得到最大化的發揮,如果眾多的工程都按照這一順序進行施工,那么項目的投資者就會面臨逐漸減少的趨勢。
2.2設計變更問題
在設計的變更環節,也是經常出現問題的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傳統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無法有效的適應工程發展的要求,并且在現代化發展與建設的過程中,工程項目正朝著的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如果依然沿用傳統的工藝,就無法實現創新性的發展,在復雜的工程設計的前提下,一些新技術的應用并沒有可借鑒的經驗,一切只能依靠不斷的探索與改良才能得以實現,為此,在施工的過程中就更加容易改變設計方案,從而為施工造成相應的難度,不能順利的完成施工任務。
3優化我國現行土地整理工程項目管理模式的建議
為使我國的土地整理工程項目管理能夠與時展需要相適應,國內有關專家和學者正在積極研究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地整理項目工程管理模式。在國際工程項目蓬勃發展的今天,不少先進的模式已被國內外廣泛應用,例如DBB模式、CM模式、DB模式、Partnering模式等都是在國際上應用較廣、效果顯著的項目管理模式。但是每一種模式都有其適用的條件,在選擇土地整理項目管理模式時,要綜合考慮項目技術、組織管理的復雜程度、項目進度要求、項目資金狀況、項目業主的管理經驗、當地建筑市場的情況、當地建筑法規政策等方面的因素。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很多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土地整理工作方面同樣也具有獨到的特點。我國現階段的土地整理工程項目主要是以大型的、復雜的、可變性因素多的、工期要求緊的土地整理工程項目居多,傳統的土地整理項目管理模式與具有這樣特點的土地整理項目是很不相適應的,這就需要我們積極研究探索與此特點相一致的項目管理模式,以達到節省投資、縮短工期、確保質量的目的。首先,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必然加劇了對土地的需求,因此對土地整理的工期也更為嚴格。DBB模式強調工程項目的實施必須按照設計一招標一建造的方式進行,只有一個階段結束后另一個階段才能開始,工程項目要經過規劃、設計、施工三個環節之后才能移交給業主,項目周期比較長;而CM模式的突出優點便是縮短建設工期,即設計一部分,招標一部分,施工一部分,實現有條件的“邊設計、邊施工”,從而大大縮短建設周期。其次,在土地整理中很多項目是新型的、可變因素較多的,在這種情況下,DB模式是不宜被采用的,因為新型項目的結構形式選擇和處理有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無論對設計者還是施工者都可以缺乏這方面經驗,如采用DB總承包方式,風險太大,也不符合業主的利益;土地整理工程項目不確定性大時,僅有一個初步設計一般還不能完全確定工程項目的內容,因此是不宜采用DB模式。最后,由于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還不夠成熟,所以還不適合采用以相互信任、資源共享為基礎的Partnering模式進行土地整理項目管理。
綜上所述,進一步加強工程項目的有效管理就要從土地的整理入手,積極開展多樣化的管理模式,以及適應不斷發展著的工程管理的目標,同時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是必然的要求,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能夠起到一定的參考性作用。
作者:楊飛雪 單位:泰來縣國土資源局
參考文獻
[1]王元明,徐大海.基于粗糙集的土地整理項目后評價研究[J].中國農機化,2011(4).
關鍵詞:土木工程設計;結構加固;地基加固技術;
前言
目前土木工程已經成為了建筑設計和施工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建立在工程實踐的基礎上,其主要原因是,土木工程與其它工程相比較之下具有相對復雜性,在分析的過程中,很難兼顧和考慮現場的多方面因素。再者就是只能夠在實踐中才能夠發現真實存在的問題,進而尋求解決的策略,進而推進土建工程設計技術和理論的發展。
一、土木工程設計中結構的設計及其施工策略
(1)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方法及其原理 在土木工程如橋梁、水利以及建筑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此,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充分的考慮該結構系統的以下因素:如斜截面承載力、工程耐久性、正截面承載力、控制裂縫、扭曲截面承載力,保證混凝土結構的預應力及其構建的抗震性以及延性,促進混凝土性能的纖維性和性能增強。根據工程設計的不同,在混凝土的外觀結構與內部結構上也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并且工程的最終質量也會受到鋼筋形狀、大小以及數量多少的影響。在大量實踐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混凝土的結構設計在鋼筋數量搭配上都具有相應的模式。在當下土木工程結構設計中,所要要考慮的主要因素就是大跨度和高層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這就就意味著鋼筋混凝土面臨著更加嚴峻的挑戰。在現階段和后期發展過程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力、動力特征及其穩定性是我們必須關注和加強的問題。
(2)鋼結構在土木工程建設中的重點 一是鋼結構的連接和材料的選擇,一般情況下,管材、型材、金屬制品以及板材是當下鋼材的主要類型,而普通的低合金鋼、碳素鋼以及較為優質的優質碳素結構鋼是當下建筑鋼材的主要選擇,其中強度硬度高,塑性差是碳鋼的主要特征。并且“十”字形截面、寬翼緣“工”字形截面以及箱形截面為鋼結構中柱子截面的主要形態。而“H”型鋼梁和焊接則是梁的主要形成方法,對于特殊要求的梁,也可以使其與截面相符合,同時在進行安裝之前,必須對梁進行焊接性實驗,進而得出最佳的焊接參數以及材料。可以選用高強螺栓或者是焊接連接的方法來進行梁與柱、梁與梁的連接,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連接孔位置的準確以及精確度,保證高強螺栓插入的穩定性。目前針對連接孔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了以下兩種,一是采用模板制孔法,該方法的制孔精確度相對較低;二是數字鉆孔,相對之下,精確度較高。由此可見,在進行施工操作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選擇后者。在施工現場不粗對螺栓參數再次進行檢驗,在進行安裝的過程中,應該杜絕強行打入和強行擰入現象的發生,并且嚴格遵照相關的步驟進行,進初擰、復擰以及終擰。
(3)機械安裝地點的選擇及其堆放鋼構件 一般情況下,結構的占地面積與安裝的實際面積占地比例為1:1.5,在進行安裝的時候,也必須按照相關的標準和要求嚴格的執行,必須選用裝卸機進行鋼構件從中轉堆至施工現場的配送,并將其在安裝機械回轉半徑內進行放置,當構建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了形變等想象,在施工前必須進行校正處理。選用塔式起重機進行鋼構件的安裝,并且保證起重能力以及臂桿長度的充足,使各種不同的構建均能夠進行起吊。再者就是保證起吊速度的檔次充足以及鋼絲繩容量起吊高度。當存在多機起重操作的情況下,必須注意臂桿之間以及塔式起重機之間的距離,確保施工的安全,防止碰撞事件的發生。
二、土木工程的地基加固技術
該技術是土木工程施工過程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問題,所涉及的方法具有多樣性,主要包括了擠壓法、換填加固法、加筋法、膠結法及其排水加固法。在進行方法的選用過程中,必須充分的考慮施工的實際情況、地段等因素,其中置換以及換土墊層法是當下地基加固中最常用的手段。當建筑物的上層荷載過大,而下層的基礎持力層相對軟弱的情況下,一般選用的加固方法是換土回填法。也就是將基礎持力層下方一定寬度范圍內的軟土層挖出,并使其有一定的深度,緊接著將石、灰土以及砂等強度相對較大的物料進行充填,并將其夯密實。而針對于沼澤地帶以及濕潤地帶的的加固方法則多為排水加固法,但是真空預壓法以及提案載預壓法則是當下的實際加固方法。針對于高層建筑,為了有效的保證其穩定性,常用的加固方法為加筋法。
三、土木工程結構加固所針對的問題
基于框架截面的設計、建筑結構的設計均受到地形以及抗震等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勘察的過程中,對于方針等級的查找主要可以以建筑的抗震規范、建筑的高度以及防裂程度作為參考性依據。基于抗震等級的差異性,在抗震計算以及具體措施的采取上也具有岷縣的差異性,必須以實際情況作為依據,結合一切情況進行土木工程的抗震設計。在進行工程測量以及管理的過程中,必須加強施工記錄和標記,并嚴格按照相關的測定標準來執行,借此來有效的保證施工的質量以及施工設計方案的具體實現,并且將測量貫穿于整個施工過程中,加強測量工作的精確度及其操作步驟的規范性,確保土建工程的最終施工質量,避免錯誤操作和返工現象的發生。
結語
目前土建工程的地基加固和結構加固已經成為了設計過程中的重點,其主要是因為它與建筑的使用安全等息息相關,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量的新型材料以及技術不斷的引進土木工程的施工建設中,并且成為建筑組成不可或缺的元素,由此可見,保證建筑各個構建的完整性和穩定性,是保證建筑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在后期的工作中,我們必須加強結構與地基加固技術的應用,促進建筑安全性與質量的提升,推進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克紅.結構與地基加固技術在土木工程設計中的應用 [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09).
關鍵詞:產學研合作;地方高校;土木工程
一、土木工程專業產學研合作的必要性
所謂產學研合作是指企業、高校與科研機構以共同利益為基礎,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為前提,以共同承擔國家課題、合作技術研發、共建研發實體為主要合作創新模式,通過主體之間、主體與外部環境之間的人力、知識、技術、基礎設施、資本、信息及政策等創新資源的互動,實現合作技術創新目標,取得一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創新組織形態。?譹?訛
通過產學研合作,使學生增加對所學專業的感性認識,了解本專業的現狀及發展前景,明確自身發展應具備的專業素質;通過在企業里面的實習,可以為畢業生畢業設計提供素材,為畢業生獨立從事科研提供平臺。?譺?訛
對于地方高校來說,肩負著立足地方、服務地方、依托地方,直接面向社會需求培養學生,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任務,因此地方高校理應參與到地方經濟發展、科技發展等生產力發展的實踐當中,這就決定了像洛陽理工學院等這些地方高校的工科專業必須緊密結合當地的生產實際,服務于生產發展的需要,服務于市場發展的需要,從生產實踐中來,到生產實踐中去。
對于企業而言,可以借助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實驗室、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科研力量和師資力量解決企業面臨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企業也可以和高校聯合攻關科研難題,成果共享;利用高校的師資優勢對內部的員工進行技術培訓,提高勞動生產率;企業可以采取“訂單式”培養方式定向培養本、專科優秀學生;企業也可以在學生實習期間發現和培養人才,吸收這些人才到自己企業里面工作,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學生在頂崗實習、畢業實習期間,可以降低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和風險。
二、產學研合作模式
目前,由于地方政府政策法規的滯后、地方高校綜合實力有限、所在地區經濟不太發達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地方高校在現階段產學研合作處于初級階段,還處于在借鑒、模仿的階段。鑒于目前河南省、洛陽市的實際情況,洛陽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從實際出發,采取了多種產學研合作模式中的三種:
1.校企共建實踐教學基地
共建實踐教學基地是產學研合作的最基本的形式,不僅解決了高校各種實習基地困難的問題,對于企業來說,這一形式也是宣傳和展示企業形象的機會,學生深入企業內部和建筑工地實踐,和企業的技術人員交流切磋,深刻理解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也了解到最新的施工技術,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實習期間有企業建立良好的關系,對畢業選擇企業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有些學生在畢業實習期間與企業雙向選擇,簽訂就業協議,促進了學生的就業。
共建的教學實踐基地也可以讓企業選派專業技術人員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為學生授課、指導實習和畢業設計等,能夠使學生面對工程中的實際問題調動他們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促進了團隊合作,培養了專業業務技能和人際交往的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對于培養創新型人才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技術服務合作
高校和企業技術服務合作采取了兩種形式:一是學校為企業的員工進行技術培訓;二是學校利用教師人才優勢向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咨詢服務。
有些企業在承建大型工程項目時暫時嚴重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這些企業就會求助于高校,高校從教師隊伍中組建技術支持小組,常駐工地提供技術指導、施工指導等服務,在這期間教師面臨的技術問題也會成為課堂教學的生動案例,豐富了教師的閱歷,提高了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水平。?譻?訛
3.校企共同組建研發中心
學校與企業共同組建研發中心,進行新技術、新工藝、新課題等方面的研發,研究成果雙方共享,風險共擔。學校可以根據本校的科研實力,結合企業發展的需要,由企業出經費和設備,學校出人員,創辦由教師、企業專家及優秀學生組成的研究中心,雙方建立中長期的合作關系。?譼?訛研究中心成立目的是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促進新技術領域的開發,專利申請,共同申報科研課題,培養和穩定優秀的科技人才,推動創新。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院系一般都有省市級重點實驗室,擁有比較先進的工程分析測試儀器,而這些資源是企業所缺乏的,也是企業用來檢測建筑工程質量優劣的工具。對企業來說節省了購買儀器等實驗設備的費用,對于高校來說,企業提供了試驗場所和工程環境,一般的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科技研發只能做到實驗室小試階段,若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要到相關的工程企業進行測試并逐步完善試驗方案。?譽?訛
三、產學研合作的效果分析
洛陽理工學院土木工程系本著服務地方、服務學生的辦學理念,選擇洛陽市河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洛陽廣鑫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洛陽金十地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道橋施工企業、中鐵十五局、河南省六零滎蘭實業有限公司、河南高遠路業集團、華夏郵電監理咨詢有限公司、總參某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合作伙伴,這些企業從事建設工程、道橋暖通工程、巖土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及工程監理,其資質較好,在社會上信譽較高、影響較大,每年能夠招收大量的畢業生。洛陽理工學院與這些企業簽訂了產學研合作協議,規定了合作章程,保證了合作的順利進行。
運用產學研合作平臺,發揮了企業參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的積極作用,土木工程系有20%的學生畢業實習期間完成了畢業設計,在這期間除了與學校老師保持聯系之外,最重要的是在工地上受到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實現了生產實習、社會實踐、畢業設計等實踐教學與企業所承擔的工程項目的直接對接,提高了畢業生的綜合業務能力,培養了企業所急需的應用型人才,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土木工程系近三年來的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93%,2013年本科畢業生簽約率達到了100%;因為畢業生在單位表現良好、業務素質高,工作1到2年就成為單位的骨干和項目經理,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受這些優秀畢業生的影響,有些單位還與學校簽訂了長期接受畢業生的協議。土木工程系的畢業生活躍在洛陽市周邊的建筑工地,參與了城市市政工程的改造,為城市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產學研合作成果給土木工程系帶來了科研經費,創造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改善了辦學條件,使教師和學生受益。《太原樞紐新建西南環線鐵路工程施工技術研究》項目四年來引進資金480萬元,其他項目每年引進資金近100萬元;這些資金的引進用來購置教學儀器、實驗室的改造,獎勵為產學研合作做出貢獻的優秀教師,讓整個系部的教師受益,在成果的激勵下,為下一階段的校企合作實現良性循環奠定了基礎。有一部分學生在實習期間獲得一部分頂崗實習工資收入,減輕了家庭學費負擔,也樹立學生的正確的勞動觀念,體驗勞動的艱辛、收獲的喜悅。
利用產學研平臺,改變了土木工程系的實踐教學模式,把培養應用型人才作為教學目標,將學生的知識、能力結構和綜合素質結構相融合作為培養人才的首要任務,推動了土木工程系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改革,促進了地下工程、供熱通風與設備技術專業建設水平的提高。土木工程系每年組織年輕教師輪流到合作企業的工地兼職進行技術指導,先后到河北張石公路三號地至張北段高速公路現場施工技術指導、安徽合肥市高架線I標路段進行施工監測、山西太原市西南環線提供施工技術支持。通過在企業兼職、工地實踐和企業同行交流合作,土木工程系“雙師” 型教師建設步伐加快,老師們在教學改革中力爭上游,教材改革也如火如荼,明顯的改變了教師思想素質、教學理念,師資水平取得長足的發展。
引文注釋
①傅建球,張瑜.產學研合作創新平臺建設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29(5):35—38.
②代郭忠,劉愛華,蔣曉曙,錢愛萍等.基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產學研合作教育研究與實踐[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4(3):117.
③孫建.地方高校產學研合作教育問題的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09(4):145.
④孟春麗,李連舉.產學研合作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探索[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2009,21(4):78—80.
關鍵詞:春季高考;地方高校;土木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TU-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6)05-0018-04
春季高考是在春季組織的高等學校統一入學考試,是高考招生改革的產物[1]。以山東省為例,春季高考是重點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同時也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的統一招生考試;而夏季高考是重點面向普通高中畢業生,同時也面向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的統一招生考試[2]。春季高考破解了夏季高考“獨木橋”難題,帶給考生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3]。自2000年始,全國有北京、上海、安徽、內蒙古、天津、山東、福建等7個省、市、自治區開展過春季高考的試點工作。春季高考自推進以來,出現了大量有別于夏季高考的問題,甚至造成了部分省市的停招,現有經驗不能給地方高校培養春季高考本科生足夠的幫助,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春季高考面臨的問題分析
(一)生源復雜
春季高考的生源群體復雜。有中等學校畢業生(含職業中專、職業高中、普通中專、成人中專)、夏季高考落榜生、普通高中畢業生等。如北京、上海、安徽和內蒙古等地春季高考的最初招生對象主要是夏季高考的落榜生,后來因為生源不足,才將招生對象放寬至應屆生。山東省春季高考最初主要面向三校生(職專、中專、技校生),代替了對口高職考試,允許普高學生參與其中,允許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兼報。
山東春季高考實際報名的學生,目前還是以中等學校畢業生為主,另外有部分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普高生,也就是參加夏季高考難以保證被本科錄取的普高學生。雖然山東春季高考將技能考試列入,但技能考題過于簡單,考試難度系數小,普高生通過短期培訓也能考出較好成績[3-4]。總體上來說,春季高考學生語數英等課程成績比夏季高考學生相對偏低,專業技能水平參差不齊。
(二)春夏季高考考試科目不同
山東春季高考采取“知識+技能”的考試形式,“知識”部分考4科,為語文、數學、英語及專業知識;“技能”部分考專業基本技能,學生實際操作。夏季高考科目屬于“知識”,采用“3+綜合”模式,除考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外,還選考理科綜合或文科綜合。
而天津春季高考考試內容為中職學校所學語文、計算機基礎、數學、外語四科。與夏季高考“3+綜合”的考試模式也有不同。
上海的春季高考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夏季高考為“3+1”(報考普通高校本科),兩者也有所不同。
(三)全國未推廣,多省市停招
國內春季招生改革在天津、北京、安徽、內蒙古等省市有試點,但總體并不成功,并沒有在全國推廣,相反進行春季高考改革的很多省份已終止[4]。如北京2000年始,2006年停止;安徽2000年始,2005年停止;內蒙古2001年始,2004年停止。還在實行春季高考的上海,招生也在萎縮,從2006年的1 300人,降至2015年的270人。
與之相反,山東省的春季高考發展迅速。2012年山東春考本科招生人數為2 600人,2013年達到5 200人,2014年10 460人,2015年12 778人。2012年參加山東春季高考的學生為40 160人,2013年為50 485人,2014年為78 240人,2015年達到110 885人。從圖1可知招生人數和考生人數,逐年遞增,發展形勢較好。
在大學轉型的大背景下,自2014年,山東理工大學、濟南大學、青島大學、山東建筑大學等多所傳統的一本、二本高校開始招收春季高考本科學生。
(四)春季招生本科學生培養經驗不足
筆者所在學院2014年春季高考招收了3個本科專業,但春季招生計劃下達前,在教學管理、培養模式、授課方式等方面都缺乏針對性研究。經調查發現,個別高校對春季招生學生與秋季招生學生采用相同的培養模式,造成春季招生學生不適應,大面積不及格現象頻發。本科招生數量較多的山東省,春季招生計劃數也僅占到山東高考本科招生計劃的1/20,針對春季招生學生培養的研究非常少。
(五)國外經驗無法借鑒
國外的招生制度與國內不同。如美國高校的招生模式,根據高校類型和層次的不同,以高校為主體,在中學和各種考試機構的配合下,實行三種不同的招生政策,即選拔性招生制度、開放性招生制度和特殊招生制度并存的高校招生模式。英國是高校招生采取證書制國家的典型代表,只要學生通過高中畢業考試(或會考),并獲得畢業資格證書,同時也就基本獲得了大學學籍登陸權和進入大學學習的資格。法國也沒有全國統一的高校入學考試,也是采取高校入學證書制的國家。只要學生通過高中畢業考試,并獲得畢業資格證書,同時也就獲得了進入大學學習的預備資格[5]。因此,國外沒有春季招生這一特殊現象,無法復制國外的培養模式。
二、春季高考土木工程本科專業培養面臨的問題分析
(一)理論基礎問題
對2014年入學的土木工程(春季招生)40名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90%的學生來自中等職業學校,通過對學生個人調查及中職學校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調查發現:
(1)培養計劃不同,開設課程有差異。中職學校開設語文、數學、外語與專業課類課程,偏重于實用。而普高學校開設語文、數學、外語以外,還開設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等課程,偏重于基礎。
(2)相同的課程執行不同的課程大綱。以數學為例,中職數學較簡單,更偏重于專業方向上對數學的要求,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知識。而普高數學是比較全面的,以提高數學素養,滿足個性發展為目標。通過表1的課程對比可發現,中職學校數學學習的廣度和難度要小于普高學校,中職學生缺乏冪函數、空間向量、導數等知識點的學習。
按照山東省春季高考數學大綱,考試內容包括代數、三角函數、平面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概率與統計初步五部分。按照山東省夏季高考數學大綱,考試內容包括表1中的數學1至數學5,選修2,及選修4的第5部分,內容深而廣。
(二)專業主干學科
土木工程專業的主干學科是力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對學生的數學、物理等基礎知識要求較高,而中職學生在這些相關課程上的知識儲備不足,成為進入本科階段學習的障礙。調查還發現,部分中職學校的教學以春季高考科目為主要內容,技能課學習簡單而不系統。
(三)專業方向
土木工程專業所招收的春季考生來自房屋建筑、交通土建等中職學校,學生培養面向的行業有一定差異,需要在本科培養階段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
(四)專業定位
職業教育以職業崗位技能為核心,以培養崗位技術人員為目標,培養技能型人才。而大學教育的人才培養在應用型與研究型上有不同的側重。應用型人才培養更強調學生的實踐技能和動手能力,強調能較快地適應崗位的需求,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研究型人才的培養更多側重于扎實的基礎科學知識,強調具備科學研究人員的基本素質。大學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與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需要有機對接與互動。
三、春季高考土木工程本科專業培養的具體做法
(一)學生培養定位的確定
培養應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由以下原因決定:一是生源特點,春季高考學生具有中職教育背景;二是承擔培養任務的學校定位,學校為山東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三是就業去向,學校的土木工程專業往屆畢業生約80%到施工、監理、管理等部門就業。
(二)學生培養計劃的調整
制定了專門針對春季招生的土木工程專業培養計劃,制定依據主要有全國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學科專業指導委員制定的《高等學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導性專業規范》[7]、專業評估與認證要求、生源學生特點及知識背景、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總體要求。與夏季招生的土木工程專業相比,有一定差別。
(1)適當增加總學時,由182學時增加到184.5學時。
(2)不分專業方向。采用“大土木”的培養標準,以房屋建筑課程體系為主,兼顧道橋核心課程,提供一定的選修課程,增加學生的就業面,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
(3)補充部分普高知識。在通識教育必修課程中,增加中職學生沒有學習的,但是專業需要的數學及物理等基礎知識。
(4)增加實踐環節教學比重,由37周調整為48周。
(三)教學方法的改進
因材施教,推動基于問題、基于項目、基于案例的學習方法,啟動主干課程的教材編寫工作。
基于漸進式和項目化,研究并確定“做中學”工程案例。以項目為載體進行教學設計,改革傳統的理論與實踐分段式演繹教學法,實行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歸納教學法,進行教學與工程實踐的對接。研究并篩選多個完整的工程案例,分解成與理論課程相對應的課程設計原始資料。在做每門課程對應的課程設計時,取其中一部分來做,學生做完全部課程設計,即為完成整個項目設計。前序課程的設計是后續課程的基礎,后續課程的設計是前序課程的繼續與提高,根據課程關系遞進進行。同時,改革考核方式,以項目實施過程考核代替終結性考核。
編寫《項目化教學案例庫》《土木工程材料》等教材,在按照專業核心能力重構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建設面向春季招生,與教學方法改革相配套的教材。
開發網絡教學平臺,方便自主性學習與引導性教學,增加師生互動渠道。在校內網絡教學平臺的基礎上,建設了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路基路面工程等課程網站及虛擬實驗教學平臺,提供豐富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形成網上教學、討論的互動平臺, 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滿足學生選擇性學習的要求。
(四)反饋機制的建立
跟蹤培養計劃的執行情況,記錄發現的問題,作為下一次調整的依據。
(1)形成培養計劃的調整制度。首先保證培養計劃執行的嚴肅性,嚴謹隨意調整培養計劃。同時,考慮到春季招生學生培養經驗的缺乏,實行2年小調、4年大調的培養計劃修訂周期。
(2)建立教師、學生、用人單位反饋機制。任課教師根據教學活動的開展,反饋培養計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學生座談會的形式征求學生對培養計劃的意見與建議,同時邀請相關高校同行專家和用人單位專家論證、評審培養計劃,征求制(修)定意見。由教學秘書和系主任負責該項工作的落實。
(五)學生管理的調整
配備專職輔導員及兼職班級導師,重點幫助學生從中職教育向本科教育過渡,盡快適應新的大學文化。
四、結語
春季招生與夏季招生不僅僅是招生時間不同,更重要的是生源的差異,這需要高校制定不同的人才培養標準,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調整教學方法。學校在調研的基礎上,定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制定了針對春季招生的土木工程專業培養計劃,適當調整教學方法與學生管理方法。春季招生學生培養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綜合的培養效果還需要更長時間的檢驗。
參考文獻:
[1]李木洲. 高考錄取制度的改革與變遷:成效、難點及趨勢[J].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2):138-143.
[2]徐麗. 春季高考的理性分析[D].上海:華中師范大學,2010.
[3]楊東.“春季高考”實施六年述評[J]. 上海教育科研,2006(2):34-36.
[4]徐麗. 春季高考的理性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0.
[5]]殷志. 我國高考制度改革趨向及分類招生考試探索[J]. 大學教育,2015(3):15-16.
一、五市分行對公客戶貸款總體情況
1、貸款總量情況
粵東地區是非重點區域,五市分行對公信貸余額在全省占比一直較小,信貸資產質量較低。今年以來,五市分行根據我行股改要求和“控制信貸規模,防范信貸風險”的經營策略,加大信貸結構調整力度,積極對哪些規模較小、效益低下、發展前景差、信用等級低、風險較高的中小企業實施信貸退出政策。至6月底,五市分行對公信貸余額為795069萬元,比年初減少175077萬元(剔除剝離對公客戶不良貸款166116萬元因素則減少8961萬元),余額在全省的占比由年初的7.58%降至6.67%,為全省分行的信貸區域結構調整作出努力。
圖表1、五市分行對公貸款全省占比情況表
單位:萬元
2003年底余額全省占比2004年6月底余額全省占比余額變化占比變化
五市分行9701467.58%7950696.67%-175077-0.91
全省分行12800294100%11926254100%-8740400
2、貸款質量情況
五市分行在加大信貸結構調整的同時注重信貸資產質量的提高,把加強信貸管理、降低不良貸款額和不良率作為信貸工作的首要任務。但由于幾個貸款大戶在上半年的經營狀況出現較嚴重下滑,償債能力有所下降,經辦行將其貸款在6月底的信貸清分中列為次級類,如汕頭經濟特區房地產開發總公司5000萬元貸款和南澳縣風能開發總公司860萬元貸款等,因此五市分行整體不良貸款壓縮不多,信貸資產的提高不明顯。6月底,五市分行對公客戶不良貸款余額67194萬元(按五級分類口徑,下同),比年初減少162472萬元,不良率為8.45%,比年初下降15.22個百分點。剔除剝離因素,五市分行不良貸款額則比年初增加3644萬元。
圖表2、五市分行對公信貸資產質量分析表
單位:萬元
貸款余額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不良合計不良率
03年底970146630357110123211031841002446322966623.67%
04年6月底795069605171122703210523530910833671948.45%
變化情況-175077-25186+12580-51-148791-13630-162472-15.22
二、貸款結構調整情況
1、區域結構分析。從區域分布變化情況看,粵東地區對公信貸資產逐步向總行確定的重點城市行汕頭市分行和省分行確定的次重點城市行梅州市分行轉移,這兩分行的信貸資產質量也較好,不良率較低。據統計,6月底汕頭市分行和梅州市分行的對公貸款余額分別為298834萬元和269430萬元,分別占粵東五市分行的38%和34%,其中,梅州市分行的占比比年初提高2個百分點,而不良貸款率較高的潮州市分行和汕尾市分行的占比均比年初下降1個百分點,逐步實現信貸資源向管理水平較高、信貸資產質量較好的重點發展地區傾斜的區域調整目標。
圖表3、粵東五市分行對公客戶貸款情況表
2004年6月底單位:萬元
貸款余額正常關注次級可疑損失不良合計不良率
汕頭分行29883422468356194970137104546179586.01%
梅州分行2694302266823545944781491132172892.71%
揭陽分行15386812447714607463159764177147849.61%
潮州分行43329285301014213312545781465710.75%
汕尾分行2960880063029122158682250676.01%
五市合計795069605171122703210523530910833671948.45%
注:汕頭分行為總行確定的重點城市行。
圖表4、粵東五市分行對公客戶貸款占比變化圖
2003年底占比2004年6月底占比
2、行業結構分析。在信貸營銷的行業選擇方面,五市分行注重總行確定的重點行業特別是電力和交通運輸業中的優質客戶和重點項目的大力營銷,并根據當地經濟環境的特點和特色產業積極調整優化信貸資產的行業機構,有效地規避行業風險。例如,汕頭市的電力、運輸服務業,梅州市的水泥、交通運輸業,揭陽市的輕工、金屬制品業,潮州市的水利、紡織服裝業等。據統計,至今年6月底,五市分行的重點行業的信貸余額達456261萬元,比年初增加19194萬元,余額占比達57.39%,比年初上升12.33個百分點,主要是電力和交通運輸業新增投入較多。而房地產開發經營及服務業、建筑業的貸款下降幅度較大,兩行業貸款余額比年初共計減少87653萬元,余額占比較年初下降6.63個百分點,其次是批發零售及商務服務業,貸款余額減少48938萬元,余額占比下降4.06個百分點。
圖表5、五市分行對公貸款的行業結構分析表
單位:萬元
行業名稱03年底貸款情況04年6月底貸款情況變化情況
貸款余額余額占比貸款余額余額占比余額變動占比變動
電力(含發電、供電)907069.35%10288812.94%121823.59%
交通運輸業18153718.71%20091425.27%193776.56%
倉儲、裝卸搬運等運輸服務業958329.88%8913911.21%-66931.33%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258492.66%234542.95%-23950.29%
教育、衛生431434.45%398665.01%-32770.57%
重點行業小計43706745.05%45626157.39%1919412.33%
房地產開發經營及服務業11194511.54%785169.88%-33429-1.66%
建筑業815958.41%273713.44%-54224-4.97%
非金屬礦采洗、制品業709387.31%561197.06%-14819-0.25%
金屬礦采洗、冶煉壓延33290.34%16310.21%-1698-0.14%
機械設備制造業149151.54%120951.52%-2820-0.02%
通訊、計算機及電子設備制造業127321.31%119471.50%-7850.19%
金屬制品業132061.36%79581.00%-5248-0.36%
工藝品制造業81550.84%46480.58%-3507-0.26%
塑料橡膠制品業124211.28%142281.79%18070.51%
紡織服裝鞋帽皮毛羽絨制品129331.33%77540.98%-5179-0.36%
食品飲料煙草制造業45210.47%52850.66%7640.20%
造紙及紙制品33230.34%27910.35%-5320.01%
醫藥制造業70820.73%59930.75%-10890.02%
農林牧副漁業及其加工服務業153861.59%52540.66%-10132-0.93%
餐飲娛樂住宿業52390.54%19510.25%-3288-0.29%
旅游業22150.23%7970.10%-1418-0.13%
批發零售及商務服務業921609.50%432225.44%-48938-4.06%
信息技術服務業45130.47%38060.48%-7070.01%
其他服務業195722.02%159662.01%-3606-0.01%
公共設施管理業59080.61%46120.58%-1296-0.03%
廣電音像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101441.05%133791.68%32350.64%
國家機關和社會團體55790.58%3960.05%-5183-0.53%
其他行業152681.57%130891.65%-21790.07%
合計970146100%795069100%-175077
注:省分行確定的重點行業為電力、交通(包括公路、鐵路、民航、港口)、石油石化、電信、城建、汽車、文教衛生。
3、產品結構分析。今年以來,根據省分行“重點產品”的信貸營銷策略,五市分行積極調整信貸產品結構,大力營銷重點項目的基本建設貸款和資金實力較強、經營效益和發展前景良好的工商企業銀行承兌匯票及貼現等中、低風險的信貸品種,并加大對房地產開發貸款和房地產業流動資金貸款等風險程度較高的流動資金貸款的回收力度,優化信貸產品結構,取得顯著效果。據統計,今年6月底,五市分行固定資產貸款余額399554萬元,余額占比較年初提高6.11個百分點,首次超過流動資金貸款。其中:基本建設貸款余額占比達47.12%,比年初提高7.86個百分點;住房開發貸款余額為17389萬元,比年初減少7309萬元,僅占固定資產貸款的4.35%。而工業流動資金貸款、商業流動資金貸款和房地產業流動資金貸款三種流動資金貸款余額比年初共計減少114763萬元,余額占比較年初共計下降6.87個百分點。
圖表6、五市分行對公信貸產品變化分析表
單位:萬元
產品核算項目名稱2004年6月底貸款余額余額占比2003年底貸款余額余額占比余額變化占比變化
基本建設貸款37464047.12%38091939.26%-62797.86%
技術改造貸款75250.95%206182.13%-13093-1.18%
住房開發貸款173892.19%246982.55%-7309-0.36%
國家投資債權貸款00.00%6000.06%-600-0.06%
科技開發貸款00.00%14100.15%-1410-0.15%
固定資產貸款小計39955450.25%42824544.14%-286916.11%
工業流動資金貸款10563613.29%14735915.19%-41723-1.90%
其他流動資金貸款9374811.79%879759.07%57732.72%
商業流動資金貸款739019.29%11544311.90%-41542-2.60%
公共企業流動資金貸款428455.39%528945.45%-10049-0.06%
房地產業流動資金貸款388374.88%703357.25%-31498-2.37%
建筑業流動資金貸款219972.77%386413.98%-16644-1.22%
農業流動資金貸款540.01%6630.07%-609-0.06%
銀行承兌匯票貼現75980.96%67300.69%8680.26%
服務業流動資金貸款32270.41%58470.60%-2620-0.20%
其他貸款57940.73%96050.99%-3811-0.26%
流動資金貸款小計39363649.51%53549255.20%-141856-5.69%
單位消費貸款6670.08%1900.02%4770.06%
單位購房貸款2520.03%3090.03%-570.00%
打包貸款2300.03%00.00%2300.03%
信用證1640.02%27100.28%-2546-0.26%
信托收據貸款1440.02%12910.13%-1147-0.11%
轉貸買方信貸1380.02%00.00%1380.02%
境外籌資轉貸款1150.01%2640.03%-149-0.01%
銀行承兌匯票1090.01%15960.16%-1487-0.15%
出口議付580.01%490.01%90.00%
其他類信貸小計18790.24%64090.66%-4530-0.42%
合計795069100%970146100%-175077
注:2003年住房開發貸款包括政策性擔風險房地產開發貸款13798萬元。
4、客戶結構分析。信貸資產的質量狀況和收益水平最終決定于信貸客戶的資金實力、資信狀況和盈利能力。因此,五市分行在信貸營銷中堅持“重點客戶”的營銷思路,嚴格按照上級行有關信貸準入條件,積極營銷當地資金實力較強、資信狀況良好、經營管理規范和盈利能力較高、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優質客戶,利用信貸剝離的政策和各種經營策略及有利時機大力壓縮并逐步退出那些資信狀況一般、經營管理不規范,規模實力較小的低端客戶,進一步優化信貸資產的客戶結構。
(1)信用等級較高的公司客戶貸款余額和占比明顯提高,等級較低的公司客戶貸款余額和占比大幅下降。客戶的信用等級是我行信貸準入與否的重要標準之一,五市分行嚴格按照上級行的有關規定,加大對高等級的優質客戶的信貸營銷,同時大力壓縮低等級客戶信貸余額,在客戶信用等級的結構分布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今年6月底,粵東五市分行大力調整信貸結構,AA級客戶的貸款余額比年初增加57229萬元,占比較年初提高12個百分點,而A級及以下的客戶貸款余額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為培植我行穩定的優質客戶群體打下堅實基礎。
圖表7、五市分行對公客戶信用等級貸款分析表
單位:萬元
信用等級04年6月底貸款余額占比03年底貸款余額占比余額變化占比變化
AAA級183002.30%245002.53%-6200-0.22%
AA級26861033.78%21138121.79%5722912.00%
A級22002527.67%30297131.23%-82946-3.56%
BBB級236402.97%353143.64%-11674-0.67%
BB級168352.12%108941.12%59410.99%
B級16340.21%41640.43%-2530-0.22%
F級27010.34%55920.58%-2891-0.24%
未評級24332430.60%37533038.69%-132006-8.08%
合計795069100%970146100%-175077
(2)“雙50工程”重點客戶的貸款余額和占比有了顯著的上升。實施“雙50客戶”工程是我行信貸營銷的重要舉措,至今年6月底,五市分行“雙50工程”客戶89個,已成為五市分行重點營銷和維護優質客戶的重要群體。在信貸客戶結構調整中,粵東五市分行加大對“雙50”優質客戶的信貸傾斜力度,進一步優化信貸客戶結構。今年6月底,五市分行“雙50”客戶的貸款余額為475442萬元,占對公客戶貸款余額的59.8%,比年初上升了10.6個百分點。
(3)100萬元以下的芝麻戶和300萬元以下的中小企業的貸款余額和占比大幅下降。針對粵東地區分行對公客戶規模較小、貸款芝麻戶眾多、風險程度較高的情況,今年以來,五市分行根據上級行的信貸工作部署,加大對100萬元以下的對公客戶的信貸退出力度,進一步優化我行的信貸客戶結構。至6月底,粵東五市分行100萬元及以下的對公客戶565個,比年初減少1770個,戶數占比由年初的75.66%下降到60.3%,貸款余額減少34628萬元,不良率為63.93%;100-300萬元(含)客戶貸款余額減少了40764萬元,不良率為40.9%。
圖表8、五市分行對公客戶貸款余額規模分析表
單位:個、%、萬元
統計指標03年底04年6月底變動情況
100萬元以下(含)戶數2335565-1770
戶數占比75.66%60.30%-15.37%
貸款余額4978515157-34628
余額占比5.13%1.91%-3.23%
不良余額402449690-30554
不良率80.84%63.93%-16.90%
100-300萬元(含)戶數362153-209
戶數占比11.73%16.33%4.60%
貸款余額7049729733-40764
余額占比7.27%3.74%-3.53%
不良余額4584112162-33679
不良率65.03%40.90%-24.12%
對公貸款總計戶數3086937-2149
貸款余額970146795069-175077
不良余額22966667194-162472
不良率23.67%8.45%-15.22%
三、貸款結構調整的措施。在實施信貸結構調整過程中,五市分行和粵東總部在認真分析各種風險因素,按照我行股改要求,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特點和信貸客戶的發展前景及經營管理狀況,綜合利用信貸剝離政策、新增貸款投入和大力壓縮回收等措施積極調整優化信貸結構。
1、在我行股份制改革進程中,6月底我行實施了可疑類不良信貸資產的剝離政策,粵東五市分行在優化信貸結構調整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契機。據統計,五市分行共剝離對公客戶中可疑類貸款166116萬元。其中:按行業分類,剝離房地產開發貸款31312萬元,其他批發業22469萬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15686萬元,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業12677萬元;按信貸品種分類,剝離工業流動資金貸款36916萬元,商業流動資金貸款36456萬元,房地產業流動資金貸款24613萬元,技術改造貸款12606萬元,建筑業流動資金貸款11856萬元。
2、加大對重點項目和客戶的信貸營銷力度,增加信貸資金的有效投放,信貸審批工作按照“區別對待、保重點優質客戶、壓高風險客戶”的原則,在業務發展中不斷調整優化信貸結構。今年以來,在我行整體嚴格控制新增信貸投放速度、防范新增信貸風險的信貸政策環境中,五市分行認真分析當地經濟發展形勢和行業競爭系統性風險,在有效控制信貸風險的前提下,對當地重點建設項目、重點行業中的優勢企業和當地規模較大、效益良好的優質大客戶進行有效營銷,搶占市場先機,加大信貸新增投放,為培植優質、穩定的客戶群體和調整信貸結構夯實基礎。例如,梅州市分行經過艱苦的營銷于年初向廣東梅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發放新增貸款24000萬元,汕頭市分行加大對重點優質客戶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的營銷力度,及時掌握客戶項目建設進度和資金運作信息,于6月底向其發放基本建設貸款4000萬元。另外,汕頭市分行還認真分析當地特色行業的發展形勢和行業市場風險,向當地塑料玩具行業的龍頭企業和電子信息通訊行業的優勢企業發放新增貸款11600萬元,其中:廣東驊威玩具工藝(集團)有限公司5400萬元、廣東中唱一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4500萬元、汕頭華汕電子器件有限公司1700萬元。
根據上級行“對公客戶信貸業務集中一級分行審批”的信貸審批體制改革的要求,粵東信貸審批中心按照授權權限承擔了粵東五市分行所有對公客戶的信貸審批任務。粵東審批中心根據我行有關五市分行的信貸管理水平、信貸政策以及行業的競爭風險狀況和客戶的經營管理、盈利能力、發展前景等因素將客戶劃分為重點營銷客戶、存量維持客戶、逐步退出客戶和盡快退出客戶。對于重點營銷客戶和存量維持客戶的續貸項目,審批中心全面分析客戶在行業中的地位和競爭優勢、客戶經營管理能力和盈利水平及其對我行的貢獻度等情況,及時審批予以支持,有效地保障五市分行的信貸業務發展和市場份額。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五市分行新增貸款余額(含續貸)共59811萬元,其中:按地域劃分,汕頭市分行和梅州市分行分別新增28606萬元和25293萬元,分別占五市分行新增貸款的47.83%和42.29%;按行業劃分,電力、交通等重點行業新增貸款31370萬元,占比52.45%,具有地區產業特色的塑料制品業、廣播電視電影和音像業、紡織服裝和鞋帽制造業分別新增貸款7474萬元、4600萬元和3609萬元,占比分別為12.5%、7.69%和5.95%;按信貸產品劃分,固定資產貸款新增13342萬元,流動資金貸款新增45879萬元(絕大部分為續貸項目),占比分別為22.31%和76.71%;按客戶信用等級劃分,AAA級客戶貸款新增4000萬元,AA級客戶貸款新增35939萬元,A級客戶貸款新增16411萬元,以上三類客戶貸款新增占比分別為6.69%、60.09%和27.44%。
3、對經營規模小、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盈利能力和持續經營能力差的中小客戶實施信貸退出政策,利用各種措施大力回收壓縮貸款是調整優化信貸結構的重要手段。粵東審批中心和五市分行認真落實省分行高風險行業和客戶信貸退出機制,根據《中國XX銀行廣東省分行公司客戶貸款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對列入各類退出計劃的客戶,通過制定還款計劃逐步回收、依法收貸、資產保全、債務轉移、呆帳核銷和剝離等政策和措施,努力降低高風險貸款比例,促進信貸結構的優化調整。據統計,今年上半年,五市分行對已列入省分行退出計劃的各類客戶的貸款共退出9482萬元,完成計劃的20.69%。按退出方式分析,采取剝離方式退出4383萬元(其中:剝離100萬元以下貸款共1019萬元,剝離100-300萬元貸款共1524萬元,剝離300萬元以上貸款共1840萬元),采取呆帳核銷方式退出506萬元,采取逐步壓縮和現金回收方式退出4593萬元。按地域分析,汕頭市分行共退出693萬元,完成計劃的11.21%;梅州市分行共退出6188萬元,完成計劃的51.15%,實現時間過半、任務完成過半的目標;揭陽市分行共退出974萬元,完成計劃的8.06%;潮州市分行共退出981萬元,完成計劃的13.06%;汕尾市分行共退出647萬元,完成計劃的8.13%。在執行退出計劃中,五市分行退出A類客戶共274萬元,完成計劃的11.85%;退出B類客戶共1407萬元,完成計劃的11.76%;退出C類客戶2534萬元,完成計劃的32.39%;退出D類客戶724萬元,完成計劃的4.55%;退出E類客戶4543萬元,完成計劃的58.16%。
整體上,五市分行對列入省分行退出計劃的芝麻戶貸款和存量不良貸款的退出情況不理想,具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貸款客戶為國家機關單位,借款主體不合規,貸款時間較長,給貸款追討帶來極大的困難,例如平遠縣房地產管理局6.5萬元、海豐縣工商行政管理局350萬元、饒平縣地方稅務局160萬元等貸款;二是眾多個體工商戶和小公司經營不善,抗風險能力低下,或企業倒閉或經營者下落不明,貸款預計損失程度較大,例如豐順縣附城造紙廠11萬元、大埔縣飲食服務公司14.5萬元和眾多私人貸款等;三是受國家有關政策影響和地方政府的干預,挪用還貸資金,造成我行貸款無法全額償還,預計將形成損失,這部分貸款主要是公路行業貸款,例如大埔縣公路收費管理所在省政府專項撥款受償318萬元后尚有余額174萬元貸款將全部形成損失;四是五市分行貸款總量較少,對目前尚有利息回收、貸款形態為正常類的中小企業貸款,特別是近年營銷的項目,綜合效益尚好的中小民營企業貸款存在較重的惜收心理。
圖表9、2004年上半年存量公司客戶信貸退出情況表
單位:萬元
類別汕頭分行梅州分行揭陽分行潮州分行汕尾分行總計
A類計劃數303.6293877.52415.91421.32311.33
已退出67.627.588.3278.4512273.87
完成率22.27%9.39%10.06%18.86%2.85%11.85%
B類計劃數120890948262748227211963
已退出170317.815176801406.8
完成率14.07%34.96%3.13%27.95%0.00%11.76%
C類計劃數1389.942076.452945.8408.321001.57822.01
已退出257.461223.4724.5134.251942533.61
完成率18.52%58.92%24.59%32.88%19.37%32.39%
D類計劃數2453.083930342818504263.315924.38
已退出47.4523600441724.45
完成率1.93%6.01%0.00%0.00%10.34%4.55%
E類計劃數8244888.87102088.03307810.903
已退出1504383.0710004543.07
完成率18.20%89.65%100.00%0.00%58.16%
合計計劃數6178.6212097.3212087.327510.2637958.145831.62
已退出692.516187.77973.82980.76479481.8
完成率11.21%51.15%8.06%13.06%8.13%20.69%
注:A類是指五級分類為次級,單戶貸款余額在100萬元及以下的公司客戶;
B類是指五級分類為次級,單戶貸款余額在100萬元以上的公司客戶;
C類是指五級分類為正常、關注,單戶貸款余額在100萬元及以下的公司客戶;
D類是指五級分類為正常、關注類,單戶貸款余額在100萬元以上,信用等級為BBB及以下不含未評級的公司客戶;
E類是指五級分類為正常、關注、次級,總行信貸政策限制信貸準入的小煉油、小電廠、小煤炭、小鋼鐵、小水泥、小玻璃、小造紙、小礦山、小煙廠、小藥廠、小建材等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小企業。
四、五市分行信貸結構調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重點區域的信貸投放不足。上半年,在嚴密監控信貸風險的政策環境下,五市分行對信貸新增投放普遍持謹慎態度,特別是總行確定的重點城市行汕頭市分行,信貸新增占比較少,今年上半年五市分行對公客戶貸款余額減少8961萬元(剔除剝離因素)。隨著當地經濟的逐步復蘇和發展,高速公路、電站(含水電和火電)、港口建設、水利工程等重點大中型建設項目紛紛上馬,優質民營企業逐步做大做強,經濟發展熱點此起彼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行在政策和營銷傳導機制上的障礙較多,信貸營銷力度不足,長期穩定發展缺乏后勁,對信貸結構的調整優化顯得力不從心。汕頭市分行貸款余額占比只有38%,重點區域發展目標不明顯。
2、信貸資產的行業結構較分散,行業分布不夠合理。雖然重點行業的貸款余額占比為57.3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五市分行貸款涉及77個行業,貸款行業結構分散,風險較高,其中房地產開發經營業貸款、批發零售及商務服務業貸款占比分別為9.88%和5.44%,占比仍然偏高。
3、中長期貸款余額占比偏低,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占比過高,信貸產品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雖然經過上半年的可疑類資產剝離和回收壓縮不良貸款并新增投放部分固定資產貸款,使中長期貸款占比達到50.25%,首次超過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但與全省分行相比仍偏低,市場競爭充分的一般工商企業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占比仍較高,風險較低的銀行承兌匯票貼現業務發展緩慢,余額占比較全省嚴重偏低。
4、貸款客戶信用等級較低,規模較小,芝麻戶仍然眾多,“雙50工程”客戶的貢獻度有待提高。A級及A級以下信用等級的客戶貸款仍占五市分行對公客戶貸款的63.91%,比重較大,特別是未評級客戶貸款占比達30.6%。100萬元以下(含)的芝麻客戶的戶數占比達60.3%,不良率高達63.93%,這部分貸款仍然是五市分行大力壓縮和調整的重點。而“雙50”客戶數量不多,五市分行89家“雙50”客戶中,除14家財政局等機關團體外,尚有31家企業客戶未與我行發生信貸業務關系。
5、信貸經營理念存在較大偏差,對存量不良貸款的回收力度不足,上半年信貸結構出現重大變化主要依賴于剝離政策的實施。上半年五市分行只完成省分行制定的公司客戶貸款退出計劃的20.69%,已退出9482萬元中若剔除梅州分行采取貸款剝離方式退出4383萬元,則實際回收退出才5099萬元,回收力度和調整效果較差。這種重貸輕管、重放輕收的粗放式信貸經營方式,嚴重影響我行信貸結構的進一步優化。
五、五市分行信貸結構調整的建議
1、加大信貸營銷力度,在有效控制信貸風險的前提下,尋求信貸業務的持續穩定有效的發展。只有在業務發展中才能有效解決問題,只有在控制信貸風險的前提下提高有效的市場份額,才能保持我行強大的發展后勁,保證我行信貸業務長期穩定有效發展。特別是重點城市行汕頭市分行和信貸資產質量較好、不良率較低的梅州市分行以及重點建設項目區域,必須加大營銷力度,保證我行信貸資金的有效新增投放。
2、加強區域經濟調查,在堅持總行確定的重點行業中突出區域行業特色,尋找突破口和優勢企業,加大我行信貸資產的行業結構調整力度。今后幾年,五市分行應將電力、交通、城建項目、文教衛生等作為信貸業務發展的重點行業,其中高速公路、電站(含水電和火電)、港口建設、水利工程等重點大中型建設項目更是我行的重點營銷對象,必須緊緊抓住市場機遇,突破和疏通有關政策和營銷傳導機制上的障礙,實現有效營銷,為我行信貸結構的根本改善和優化奠定基礎。
3、在信貸產品結構上,應進一步提高中長期貸款占比。五市分行應通過加大對當地重點大中型建設項目的營銷力度重點發展基本建設貸款等中長期貸款業務,實現省分行確定的中長期貸款余額占比在60%以上的產品結構目標。同時對市場競爭充分的工商企業應重點發展風險較低的銀行匯票承兌和貼現業務,適當放棄風險較高的短期流動資金貸款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