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亚洲免费_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_啊啊啊射了视频网站_在线精品国产欧美_国产亚洲成年网址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_98在线视频_2019最新中文字幕_色久优优欧美色久优优_亚洲欧洲一区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中醫的方法范文

時間:2023-07-18 16:28:12

序論:在您撰寫中醫的方法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中醫的方法

第1篇

關鍵詞:中醫病名;原則;方法

中醫根源于中國文化,學習中醫實際上就是學習中國的文化。以中國文化為載體的中醫藥學的發展必然要依賴翻譯走向世界。但是在我國目前的翻譯工作中,大部分的中醫病名都是在比照西醫的病名,用西醫的概念來解釋中醫。筆者認為,這一點不利于中醫發展自己的特色。因此,筆者認為翻譯中醫病名應有自己的原則和方法。

一、翻譯原則

1.1“信”——忠實

醫學英語的翻譯不同于日常英語或文學英語。它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和討論科學事實,因而具有較強的客觀性,對其準確性也要求較高。在中醫病名的翻譯工作中,忠實應是首要原則。所謂忠實性原則是指譯文必須正確地傳達原文的內容,包括思想、感情、風格等。中醫是與西醫完全不同的一個醫學體系。它有許多獨特的概念,在用英語解釋時必須保留中醫原有的概念,忠實于中醫特有的理論。如“白癜風”這個病,它的西醫名稱為vitiligo。如果照此翻譯,那么就很難理解為什么醫生給出祛風的治療原則。但如果翻譯成whitepatchwind,就輕而易舉地了解其中的原因,進而了解相應的中醫處方。

1.2“達”——準確

準確性原則也是我們在翻譯中醫病名時應遵循的原則之一。所謂準確性,就是翻譯出來的作品要準確表達中醫的概念、理論和特定的專業術語。在中醫中,一種病可能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在這種情況下,完全照搬西醫的術語顯而是不能準確表達中醫的概念的。如心悸,它的英文名為heartpalpitation。Palpitation,而在中醫理論中,心悸進一步被劃分為驚悸、怔忡。驚悸多與受驚有關,病情較輕;怔忡多由久病體虛、心臟受損所致,無精神因素亦可發生,病情較重。驚悸日久可轉為怔忡。因而,僅用heartpalpitation是無法準確表達中醫這個概念的。所以在翻譯時,對這兩種病要區別對待。驚悸可翻譯成frightpalpitation,怔忡可翻譯成fearfulthrobbing。在翻譯中醫病名時,要準確地表達中醫概念,才能盡量保持中醫特色。

1.3“照”——比照

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但醫學的發展是沒有國界的。對于同一種病,中醫和西醫的認知角度不同,治療方式有所差別,但殊途同歸。在翻譯中醫病名時,我們要比照西醫的表達,做到最大限度保留中醫特色,又不至于讓西方人難以理解。

上述的三項原則是總的原則,但在具體的翻譯工作中,還要依據當時的語境來選擇合適的表達,因而譯者在理解和翻譯時要慎加注意,切不可望文生義、主觀臆斷。

二、翻譯方法

2.1直譯法

所謂直譯法是把原文直接翻譯成另一種語言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便于譯者翻譯,缺點在于讀者可能難以正確理解,但由于中醫有其特有的概念體系,一味地采用西醫的名稱,難以確切表達中醫的知識信息。因此,筆者認為,在直譯方法的基礎上,利用注解,加上西醫名稱,可以更好的促進兩種醫學體系的溝通。

如哮喘。中醫中哮病發作時哮鳴有聲,呼吸急促,甚則喘息不能平臥,是一種反復發作的疾病;而喘則指氣息,表現為呼吸急促困難,是多種急慢性疾病的一個癥狀。一般來說,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哮可分為熱哮、寒哮,喘分為實喘、虛喘。

元代的朱丹溪首創“哮喘”之名,闡明病機專主于痰,提出“為發以扶正氣為主,既發以攻邪氣為急”的治療原則,后來的醫家鑒于哮必兼喘,故一般稱之為哮喘,為與哮證區分而命名為哮病。因此,哮喘可譯作wheezingandpanting。

Wheeze:breathenoisily,espwithawhistlingsoundinthechest(espwhensufferingfromasthma,bronchitis,etc)指呼吸時有聲響(尤指胸部發出的哨聲,如因患哮喘、支氣管炎等)pant:breathewithshortquickbreaths指喘息。(《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這樣就可以把哮和喘區分開來,從而了解中醫的治療原則。

2.2意譯法

所謂意譯法是指根據一個詞的一部分或全部在普通用語中的意義,延伸為醫學中的意義。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便于讀者正確理解術語的確切含義。中醫根源于中國文化,而中華民族擅長辯證思維,很多病名形象的表達了這種思想。因而,譯者在翻譯時可根據病名所表達的意思,采用相對應的英文表達方式。

如痿病。痿病指肢體筋脈弛緩,軟弱無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縮或癱瘓的一種病癥。所謂痿病,枯萎之義,即指肢體痿弱,肌肉萎縮。凡手足或其他部位的肌肉萎軟無力,弛緩不收者均屬痿病范疇。因此,它的英文名應為wilting。

這個詞非常形象生動,也符合中醫本意。:

1.3音譯法

所謂音譯法是指根據發音來翻譯成另一種語言。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一些外來的音譯詞,如阿司匹林、卡路里、馬達等。我們總是先熟悉其聲音,經過反復接觸,并從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其意義。在翻譯中醫病名時,我們也可以直接用拼音來表示某種病癥。

如痹病。痹病指機體正氣不足,衛外不固,邪氣乘虛而入,致使氣血凝滯,經絡痹阻,引起相關系統疾病的總稱。《內經》對痹病的病因、發病、癥候分類及演變都有記載。中醫的痹病有很多種類,不能僅簡單翻譯為athralgia。athralgia指的僅是關節疼痛,不能涵蓋中醫所有的概念。而且在英語中沒有一個詞可以把如此寬泛的內容包含進去。因此,筆者認為,我們只需采用拼音Bisyndrome即可。

2.4象譯法

所謂象譯法是指借助于具體形象來表達原義。漢語是一種象形文字,它的每一部分都是一幅圖畫,因而中醫疾病的命名也是中華文字的一種表達方式。在翻譯時,譯者可借助漢字的形象,翻譯成與其形象相對應的字母。這種翻譯方式通俗易懂,而且給人的印象深刻,但又有其局限性,不可濫用。

三、總結

翻譯是一種語言文字的實踐,是語言藝術的再創造。而中醫又是中華五千年醫藥文化的結晶,而且面臨著走向世界的機遇和挑戰,因而譯者的責任尤大。在中醫的翻譯中,譯者要遵循翻譯原則,采用適當方法,保持中醫特色,把中醫文化及中華文化準確的傳給西方的學習者。

參考文獻

[1]NigelWisemanFengYe.實用英文中醫辭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

第2篇

【關鍵詞】中醫護理學;辨證施戶;感冒

感冒作為常見的、因感受四時之邪氣引起的外感病,發作率高,反復率也極高,以頭痛、鼻塞、流涕、咳嗽、噴嚏、惡寒、發熱、周身不適為主要臨床表現,以冬春季以及季節交替時發病率最高,普通感冒為輕者,名曰:“傷風”,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性感冒,名曰“時行感冒”。現代醫學認為當人體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誘發因素,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時,則原已存在于呼吸道的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細菌可迅速繁殖,引起本病,以鼻咽部炎癥為主要表現。引起普通感冒的主要為鼻病毒。

1病因病機

從中醫來說,其病因不外乎衛外不固及外感邪氣兩種,究其主因,是感受風邪所致,但又并非單純由風邪所致,往往因季節氣候變化而夾他邪而侵入人體,如冬季多夾寒邪,春季多夾風邪,暑季多夾暑濕,秋季多夾燥邪,其中尤以風寒、風熱為多見。風邪夾時令之邪,由人體的皮毛、口鼻而人,侵犯肺衛,則衛陽被遏,營衛失和,邪正相爭,肺氣失宣,而致感冒。時行感冒因感受時邪疫毒,故流行范圍及全身癥狀較一般傷風感冒為甚。

2辨證分型

感受外邪之后是否發病,與感邪輕重和人體正氣的強弱有關。一般來說,素體強盛,正氣充沛者在感邪后能驅邪外出,而不至于發病。若體質偏弱,則衛外不固,若起居不當,或寒熱失調,或受涼淋雨,或過度勞累,皆易感外邪為病。中醫根據體質情況,感受邪氣種類對感冒進行分型:素體陽虛者易受風寒,則為風寒感冒;陰虛者易受風熱,則為風熱感冒;感受暑濕之邪則為暑濕感冒;氣虛感邪,則為氣虛感冒;陰虛感邪,則為陰虛感冒;時疫邪氣則為時行感冒。

3辯證施護

臨床護理應該充分利用中醫護理的理論、方法及養生保健等優勢根據不同的證型給予不同的護理方法。

3.1感冒的一般護理方法

3.1.1保持空氣新鮮感冒患者的休息場所要求安靜,空氣流通等,故定時開窗換氣對于感冒護理相當重要,但在通風的同時應避免對流風造成患者再次感邪,成一邪未除,他邪又至的困境。同時做好空氣消毒,比如甲型鏈球菌、卡他球菌、肺炎雙球菌、葡萄球菌和流感桿菌等這些引起感冒的主要病菌在酸性環境中不易生存,故在家中可用煮醋的方法使醋酸揮發至空氣中達到抑菌、殺菌的作用。對病人的痰液及其他分泌物要妥善處理,避免成為傳染源。

3.1.2密切觀察患者體溫觀察病人體溫變化亦是相當重要,特別是對于兒童而言,中醫認為,兒童為至陰至陽之體,疾病轉歸,傳變非常迅速,故而每日應測2-4次。觀察并記錄惡寒與發熱的程度及變化,可為醫生辨證論治提供準確的臨床資料。若患者體溫急劇變化,則應在第一時間通知醫生。高溫則可先行物理降溫,如用酒精、溫水等擦拭身體,或冰敷等。在物理降溫的時候應注意保持體溫,并避風,避免復感風邪。

3.1.3注意發汗感冒的治療大法為發汗驅邪,故觀察控制出汗情況在感冒護理中極為重要。發汗可起到散熱、驅邪外出等作用,但中醫講究中病即止,切不可于發汗。蓋汗為心液,過汗則損傷陽氣,故仲景言:“汗多亡陽。”發汗以皮膚微微出汗為佳。如《傷寒論》云:“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

3.1.4注重飲食感冒患者的飲食應以清淡飲食為主,清淡之品如稀粥等不但可以起到養胃的作用,還可補充因發汗而丟失的水分。切不可過食辛辣及滋補之品。蓋感冒治療大法以發汗為主,辛辣之品亦可發散,食用之后與咬協同,增大發汗之力,使汗出如雨,邪未除而正先傷。邪正交爭之時,食用滋補之品,亦可資邪,往往閉門留寇。故仲景言:“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3.1.5藥物煎服方法感冒所用藥物多為發散之品,故在煎服過程中很重要。根據具體治法而選用的藥物有不同煎法。感冒的病位主要在肺衛,屬表,故在煎藥時不可過煎,使藥物性味發生變化,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言:“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煎。肺藥取輕清,過煎則味厚入中焦矣。”服用藥物的頻次及量亦要根據病情而定,不可拘泥于一日三劑之說。如《傷寒論》云:“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劑。”

3.2辯證施護

3.2.1風寒證風寒感冒患者需要安靜休息所居之所宜偏暖,宜加衣被以防重復受邪氣侵擾。風寒之邪以汗法治療,通常汗出而解,服用發汗劑應當熱服,服后略加衣服棉被,以助汗出,但勿使汗大出,大汗淋漓可傷陰亡陽,汗出后用酒精或是溫毛巾擦干,防當風而復感風寒之邪。若發熱,不宜冰塊冷敷或者酒精降溫,因寒主收引,若發熱時驟以冰塊或酒精降溫,可導致毛孔閉塞而邪無出路,使病情更為嚴重,可適當配合針刺退熱用瀉法,取大椎、曲池、風池、合谷等穴。飲食宜清淡半流食飲食,忌生冷,油膩。肉面,五幸等食品。其藥煎熬在十五鐘左右,服用頻次因病情而定,以汗出為度,不必拘于固定頻次。正如《傷寒雜病論》所訴:“……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3.2.2風熱證首先一般護理。風熱證患者所居之地宜通風涼爽,但避免直接吹風,若發熱身痛宜臥床休息,忌過度運動勞累。本證用辛涼解表之法,藥宜偏溫涼而服,此法遵循“寒則熱之”“熱則寒之”的服藥原則,可提高藥效。服藥后及時觀察病人體溫、出汗、伴隨癥狀的變化。若汗出熱退身涼脈靜則為正勝邪退,則可不必盡劑。也可多食當季性質偏涼的水果,如蘋果,橙子,柚子等,但不宜多食荔枝,桂圓等偏熱性水果,食后必不利其病。若高熱,可溫水擦浴,便于引邪外出,同時可同風寒證采用針刺退熱。飲食宜清淡半流食飲食,多補充水分,可食用清涼的黃瓜、西瓜、苦瓜或綠豆湯等;忌辛辣、油煎肥厚食品,戒酒戒煙,過勞。藥物煎服不宜過長,一般在沸后即可,頻次亦以汗出為度。

3.2.3暑濕證其基本方法與風熱證相似,所居之室應涼爽通風,以防暑熱,因濕邪重濁,故此證患者多有頭身困重之證,對于此癥,可與按摩局部穴位,通常的施術部位是太陽,印堂,風池及頸部的多處穴位,此法可解除惡心嘔吐,脘痞等癥狀,亦可配合刮痧療法:部位以夾背兩側、背部胸肋處、肘窩、過窩處為主,此類患者忌是肥甘厚膩之品,食之恐加重嘔心嘔吐之癥,宜多服清涼解暑之品,如綠豆湯,黃瓜,西瓜等。此型患者所用藥物多有芳香之品,故需后下,煎熬時間不宜過長,以沸后5分鐘為佳

3.2.4氣虛感冒此證多見于素體體弱之人,除外一般護理,此類患者應注意保暖,同時患者應加強身體素質的鍛煉,多參加體育活動或者其他的娛樂活動,同時注意營養的補給,忌厭食挑食,生冷。因所服用方劑之中多有補虛之品,且不宜發汗過度,因其中含有補虛之藥,煎藥時注意時間比上述證型之藥長,使藥物的有效成分最大程度的溶出,一般以沸后15分鐘為佳,此型患者服用藥物需要固定頻次,以每日3次為佳。

3.2.5陰虛感冒陰虛感冒見于素體陰虛之人,或秋冬季節天氣干燥,燥邪傷陰而復感外邪而致,此類病人發汗宜相當謹慎,若過汗傷陰可導致痙攣,故需嚴格觀察其出汗情況,除服用養陰解表之劑外,可囑咐病人多服用養陰之品,如海鮮類,水果類中的柚子,葡萄等,并可頓服沙參,麥冬等以達到滋陰之效。此類患者藥物煎服方法同氣虛感冒。

3.2.6時行感冒該型患者居住要靜臥休息,其居住環境要求干爽,痛風情況良好,溫度溫和。因其具有強烈傳染性,故要進行呼吸道隔離,避免與家人同用碗筷及與家中小孩、老人過度親近。密切觀察體溫與發汗情況,觀察出汗與體溫關系,如是否戰汗,戰汗之后體溫轉歸等,并及時向臨床醫生反映,以便調整治療方案。此類患者需嚴格靜臥休息,此時護理人員要避免干擾病人休息,如葉天士言:“旁人切勿驚慌,頻頻呼喚,擾其元神,使其煩躁。”在保證患者嚴格休息的同時,護理人員須注意保證患者保暖,及出汗質量,即確保患者無掀被、露手足等。此類患者所用藥物多為芳香辟穢之品,故煎熬方法同暑濕型;其服用頻次根據患者情況而定,但應保證每日服藥量足夠。

4養生指導

平時加強鍛煉,增強御邪能力,可從夏天開始進行冷水鍛煉(冷水洗面,洗頭或洗澡),體質較弱者,注意自身防護,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切忌貪涼,避免汗出當風。感冒流行期,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外出時戴口罩。家中謝絕流感患者探視、來訪,防止交叉感染。用抗流感病毒的中藥、或30-50%的食醋蒸氣消毒空氣。亦可預防服藥:如三根湯(蔥根、白菜根、蘿卜根)、貫眾湯(貫眾、蘇葉、荊芥)連用3日,或荊防顆粒,夏季可用藿香、佩蘭、薄荷泡茶飲,每日二次,連用三天可驟祛暑之效。

5結語

感冒作為臨床常見疾病,可能嚴重影響患者的舒適程度,且近年來抗生素濫用誤用的情況日趨嚴重,使得部分患者抗邪能力減弱,而機體耐藥性增強,臨床上不乏簡單感冒就入院治療半月余的患者,但是效果并不明顯。現代免疫學已經告訴我們,目前的感冒大多數都是細菌合并病毒的感染,抗生素對于細菌感染有相當的療效,但對于病毒感染卻素手無措,所以臨床加強中醫治療及中醫護理,對感冒的治療及預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傳芳.中醫治感冒.家庭醫學,1997,24:56.

第3篇

關鍵詞:中醫術語翻譯 功能對等 翻譯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5(a)-0080-02

首先,認清中醫翻譯的首要性質是科技翻譯而非文學翻譯,屬于信息功能文本,主要應該采取語義翻譯。傳遞醫學信息是中醫翻譯的核心。翻譯的時候首先要翻譯出其意思,再兼顧翻譯出其種蘊涵的中國文化。切忌顛倒主次,雖然將行文翻譯得如同文學作品般優美卻沒有達到傳達信息的目的。紐馬克就指出了,作為信息的載體,形式和內容一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翻譯中,譯者應該盡可能的讓譯文的形式和原文貼近,如果兩者不能兼顧,那么按照文本功能進行有重點的取舍(廖七一,2000:169)。我們知道中醫大部分古文寫成,同時兼顧形式和內容十分難,所以我們也要根據它的文本功能進行取舍,因為是信息功能文本,所以首先傳達其意思最重要,其次注意其形式并透過形式來傳達文化信息。

其次在翻譯中要看清楚和西醫的區別,同時也要注意兩者的聯系,不能把中醫孤立起來,現在有些譯者主張用XIN GAN PI FEI SHEN來代替 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因為他們認為中醫里面的五臟不僅僅是解剖概念而是更廣泛的功能概念,如果將其譯為西醫中的heart,liver,spleen and kidney是不是西方學者無法接受?因為中醫中脾主運化,而西醫中只是個免疫器官。由于功能不同,所以一些人主張音譯來以示區別。筆者要說的是強調民族特色是對的,但是,不能將中西醫對立起來看,不能只看到個性而看不到共性。比如中醫里面心主血脈,而西醫里不也是心通過擠壓將血運送到全身各處嗎?而且他們大致解剖位置都一樣的,只是功能范圍不同而已,所以我說翻譯時切不可孤立中醫,要把中醫推向世界,還是要比照西醫術語,。那么下面筆者來簡單談一下翻譯方法。

直譯―― 可以用在大部分簡單的術語,稍微復雜點的詞匯,帶有文化色彩的可以在直譯的基礎上加注釋,注釋其內在文化含義避免出現文化缺省。王東風教授在其文章《文化缺省與翻譯補償》中稱之為“文化補償”也就是文內直譯,有關文化缺省的說明則放在注釋里面。這種譯法優點在于能較好體現原作者的藝術動機和原著的美學價值,同時可以利用注釋相對不受空間限制的特點,比較詳細地介紹有關的出發文化和知識,這樣讀者也可以通過注釋,解決了意義的真空點,溝通了與上下文的關聯,從而建立起語篇連貫。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醫基礎理論中術語直譯的具體的實例。表格中的直譯是字面翻譯,目的是保留中醫文化特色,而注解則是就是要將文字的表層意思轉化為深層意思,達到傳達醫學信息的目的。有些直譯就能在傳達醫學信息的同時體現中醫特色的術語,則不用再注解。(見表1)

我們可以看出,在中醫基礎理論中,含有較多與西醫不同的觀點以及中醫獨特的內涵,因此,我們在盡量直譯的基礎上進行了解釋,這樣有利于讀者理解中醫的內涵,也達到了傳達醫學知識的目的,求同而存異。關于一些不適合于直譯的中醫基礎理論知識的翻譯我們將在后面章節進行闡述。

下面我們再看看中藥的直譯(見表2)。

我們再來看看中醫方劑學里的直譯實例(見表3)。

我們可以看出,方劑在直譯方面是有規律的,可以分為以下類別:

一是主要組方藥物名組成名稱的劑型:直接譯出方中所含藥名再加上劑型,湯劑就用decoction(包括飲劑),散劑用powder,丸劑用pill,丹劑用pellet。

例如表3中的桑菊飲―― Decoction of mulberry leaf and chrysanthemum。

二是方劑的功效為名稱的劑型:直接譯出功效再加上劑型。如止嗽散―― Cough powder。

三是方劑作用部位與方式為名稱的劑型,則直接譯出方劑作用部位與方式,再加劑型。如清燥救肺湯―― Decoction for reliving dryness of the lung。

四是以方劑藥物形狀顏色命名,如紫雪丹―― Purple snow pellet。

五是以方劑中藥物比重來命名如六一散―― Six to one powder。

意譯―中醫中的意譯就是要將文字的表層意思轉化為深層意思或者將將文字的深層意思轉化為淺層意思。(見表4)

意譯之二就是將繁復的醫古文譯為白話文再直接意譯例如:邪之所奏,其氣必虛 就是說體弱多病那么翻譯為英文就更簡單:weak physique is liable to illness。再例如: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則意譯為:“the heart is like monarch from whom spirit emerges.”再如: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意譯為:“winter is the season of shutting.When treating disease in this season,practitioners should prescribe more medicinal and apply less acupuncture.”

意譯之三就是要比照西醫,,將中醫中的一些疾病術語名稱翻譯為西醫中對應的疾病,這樣就利于外國讀者理解學習,見表5。

這種意譯要建立在對中醫和西醫有足夠了解并且有一定醫學英語的基礎上才能準確翻譯出來。

音譯一在中醫學說中,有些術語如果采用直譯或者直譯加注釋會引起歧義,有些采用意譯卻又表達太冗余的術語我們只能采用音譯來翻譯,并且同時加上注釋來闡明文化底蘊,首先我們來看看中醫方劑中名稱中含有隱喻的那部分方劑的音譯,見表6。

在中醫基礎理論中也有不少術語需要音譯:如陰陽,氣這些基本的概念。音譯主要用于翻譯有獨特文化內涵的中醫術語,穴位經絡以及直譯或者意譯容易引起誤解而不能表達出文化內涵的中醫術語。

在總結了中醫翻譯的三種方法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注意中醫翻譯的程序:首先譯者要是原文讀者才能理解原文意思進行篇章分析然后再將其翻譯為英文給讀者看,譯文閱讀的對象是外國讀者,那么我們中醫文獻的翻譯程序就是:古漢語-現代語-外語。例如中醫文獻中有名的一句就是:“丈夫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上古天真論)翻譯為現代漢語是:男子八歲的時候腎氣就充實了,頭發開始長茂密,開始換牙齒。再翻譯為英語則是:“In a man,at the age of eight,the boy’s kidney qi is abundant,so his hair grows exuberant and his baby teeth are replaced by permanent ones.”在翻譯行文的過程中要注意上面我們提到的術語的翻譯,中醫藥文獻翻譯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醫名詞術語的翻譯既要傳達醫學信息又要表達中醫文化。

以上就是筆者通過閱讀大量文獻,在總結別人和自己的經驗的基礎上對中醫翻譯所作研究得出的結論,目前還沒有人全面系統地從文化因素地角度上全面研究中醫翻譯,筆者希望本文能在該領域作出一些有益的探討,同時希望能對對于中醫術語的翻譯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 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3] 黃嘉陵.最新漢英中醫詞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1996.

[4] 李照國.中醫翻譯導論[M].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

第4篇

【關鍵詞】中風;中醫;治療;分析

中醫所稱的中風即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2006年12月世界衛生組織了“全世界腦血管病死亡地圖”,中國以全國每年150萬人的死亡率而位居該圖榜首。中風的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復發率都非常的高,并伴有肢體麻木或癱瘓、失眠、失語、大小便失禁、癡呆、流涎不止等后遺癥發生,成為中醫治療上的一大難治病癥。中風分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兩種類型,是由于身體內部陰陽失調、正氣不足、氣血逆亂、內風旋動-引起大腦出血或缺血現象。中醫藥積聚了我們祖先數千年來與自然抗爭、與疾病搏擊的智慧經驗,它對中風具有明顯的調理改善效果,恢復機體的陰陽平衡,現對目前幾種常用于中風干預治療的中醫臨床方法做一認識和分析:

1癥狀與方法

中風的治法抓住風、火、痰、瘀、虛等病機遵循辨證施治的原則要點形成了一系列獨特的治療法則,即所謂的辯證論治療法。按中風醫治的角度分為兩類,一個是以中風各期治療目的不同而分期治療治療,稱為分期辯治療法;一個是直接按中醫分型而不考慮分期對治療效果的影響,稱為分型辨治法。

1.1分期辨治法分期就是將中風劃分成急性、偏癱、恢復期三個時期,分別使用辨證論治。

1.1.1出現風、火、痰、瘀等標實癥狀的為急性期對患者用藥時要注意以清肝息風的藥物為宜,還要結合降逆止血的藥物,達到扶正固脫、陽氣潛回的目的。其中急性期又分為中臟腑與中經絡,中腑臟應以閉證、脫證分別治療,中經絡應以實證、虛證分別治療。

1.1.2出現血瘀氣短、四肢麻木等現象的為偏癱期其中偏癱期的患者又分為屬虛證患者和屬實證患者,屬實證患者,要注意用以平肝化痰、調理經絡、活血化瘀的藥物為宜;屬虛證患者,要注意進食補陽益氣、活血能絡的藥物為好。

1.1.3出現虛實相雜或體象虛弱現象的為恢復期,此期要重視對肝腎的保養,宜使用補腎養陰、滋腎養肝、通竅活絡、化痰開竅的藥物治療治療。

1.2分型辨治法又叫直接辨治法,是指不考慮分期帶來的影響,直接依據中風癥狀結合中醫辨證,得出中風原因和選出合適治療方法。此法可細分為益氣活血通絡法、通腑泄熱法、平肝潛陽法、醒腦開竅法等。

1.2.1益氣活血活絡法患者因“因虛致瘀,筋脈失養”而發生腦卒中,經脈絡道淤滯不利,阻塞不通,臨床表現為手不能握住東西、腳不能行走,嚴重的出現半身不遂癥。治療時要以益氣活血為主,先通經活絡,再溫筋養血,還可配合針灸、推拿等物理療法使經絡暢通。

1.2.2通腑泄熱法身體氣機失調嚴重,導致中焦阻塞、胃腸運轉受障,出現熱氣積聚肺部無處宣泄癥狀,應結合上行下通的方法,先清熱氣,再通六腑,所以要結合使用通腹瀉熱、軟堅散結、和胃止嘔、順氣排污的藥物。要是患者體制過于虛弱,出現口干舌燥和腸道干燥排便困難的癥狀,可合理使用益氣養陰的藥,實現潤腸通便理氣,排除身體內的熱氣。

1.2.3平肝潛陽法由于平素肝火旺盛,導致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而使肝陽上亢、氣血上涌、擾亂陽氣而導致中風。臨床表現為眩暈耳鳴,伴有頭痛腦漲、脈弦等。對其進行治療時一定要慎重用藥,宜用調理陰氣平衡的藥物以潛陽,降逆瀉火以控制陽氣回升,舒筋脈。

1.2.4醒腦開竅法此法主要用于臟腑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痰熱內封與臟腑不能通竅的患者。中風后患者容易損傷腦絡,導致失明或癡呆。用藥宜針對醒腦開竅、活血散結。分清病因偏陰或偏陽,制定用藥劑量且要配合養元補氣的食品一起服用。

2結論

中醫藥干預治療中風的方法多種多樣,且針對性強,一癥一藥,治療效果明顯,很好的發揮了中醫藥治療中風及其后遺癥的傳統優勢,但療程較長,見效速度緩慢,相關人員應該重視對藥材劑量改變方面的研究。經過多次臨床研究分析,中醫誘導治療在活血通絡、熄風祛痰方面功效顯著,分期辯證治療過程中,沒有發生不良反應,對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均未出現毒副作用。說明采用中醫治療中風能準確辯證發病機理,療效確實可靠,效果明顯且安全有效。在發病早期如果結合應方藥、針灸、推拿等方法一起治療,能收到更理想的效果,為積極探索改善中風患者生活質量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參考文獻

[1]林心君,梁暉.急性腦梗塞辨證分型與血脂及神經功能缺損的關系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07,25(10):2163-2166.

第5篇

方法:臨床用中藥調理、小兒推拿、生活調養這些方法。

結果:經過這些方法調理的患兒不易再生病或病后易愈、病程縮短。

結論:脾虛的患兒容易患各個系統的疾病,因此治療一些因為脾虛導致的多病患兒應從健脾論治并且中藥調理、小兒推拿、生活調養,這些方法效果良好而無不良反應。

關鍵詞:脾虛 易病 兒童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343-02

李東垣早就有“內傷脾胃,百病由生”之說;張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匱要略》即肯定了脾胃在預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其組方用藥、服藥禁忌、藥后護理、病后調養等各方面都體現了治未病重在脾胃這一學術思想。筆者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不足,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因此就容易發生各個系統的疾病。兒科疾病中最常見的是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當然也有其他系統的疾病,其中大多數疾病的發生都與脾虛有著密切的關系。

1 造成脾虛的病因

1.1 生理因素。中醫學把小兒的生理特點歸結為“生機蓬勃,發育迅速,臟腑嬌嫩,形氣未充”,即小兒時期機體各系統和器官的形態發育及生理功能,都處在不成熟和不完善的階段。清代吳鞠通認為小兒時期機體的生理特點是“稚陰稚陽”的表現。有“稚陽”的存在,某些臟腑在功能上表現相對不足,如“脾常不足”,這是小兒脾虛的主要生理因素。

1.2 喂養不當。小兒本身就是冷暖不知自調,饑飽不知自節。筆者臨床觀察大多數脾虛患兒有飲食不節;飲食不潔;喂養失宜、尤其是添加輔食的時間、量沒有把握好,很多患兒就是在不當添加輔食后開始出現一系列的疾病;過食肥甘厚味、煎炸烤炙及高脂肪食品或小兒食用冷飲冷凍食品造成脾胃損傷;另外除了飲食,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細節也很容易傷害到小兒的脾胃:比如,孩子一到家就脫掉鞋子在地板上跑、睡覺時腹部不蓋東西。

1.3 病后所致。目前的狀況是小兒生病后家長大多先選擇西醫西藥治療,治療小兒病癥抗生素的應用量相當大,從中醫的角度來分析抗生素應為苦寒攻伐的藥物,而一些治療感冒的中成藥則多為解表之品,加之小兒本為肺脾不足、全而未壯之體,用藥后易虛易實、易寒易熱,故小兒感染后極易導致或加重脾虛。

2 中醫調理方法

目前臨床上盡管脾虛易感兒的病情表現不盡相同,但多表現為食欲不振,甚則厭食,面色蒼黃無華,形體消瘦,體重不增,發枯失澤,睡眠不寧,手足心熱,多汗,腹脹痛,四肢倦怠,易于疲勞,大便干燥或如球狀,便不成形,易感冒,并常伴發咳喘或過敏之癥,但是總體來說根源在于脾虛。所以臨床上不管是內治法,還是外治法當以健脾為主,同時隨證配合相應的方案治療。可以用中藥調理,小兒推拿,以及生活調養等方法治療脾虛易感兒,因為很多易感兒本身沒有太多器質性的疾病,只是功能失和,需要的是調理。

2.1 中藥調理。中藥調理從整體出發,辨證論治,涵蓋面廣,可以根據小兒身體的情況變化隨時調整方藥,靈活有效,而且可以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后防復”。比如臨床上一些脾虛易感的患兒常可以通過冬令時節進補膏方或選用一些重在補脾的方藥,如參苓白術散、四君子湯,異功散,常用藥如黨參、蓮子、白術、茯苓、山藥、薏苡仁等來增強體質、預防疾病。有學者[1]用健脾益氣散(黃芪、黨參、山藥、當歸、白術、防風、陳皮、甘草)為主方預防小兒反復上呼道感染。1個月為1療程,總有效率94%。服藥1周后,大部分患兒食欲增加,2周后呼吸道感染次數開始減少,30d后療效顯著。3個月后復查免疫指標,多數患兒細胞免疫、體液免疫指標提高。近年來的臨床實踐證明了對于久病體虛,正氣不足,反復感染的患者使用健脾藥物可以提高機體抗御外邪的能力,從而取得比單用抗生素更滿意的療效。瘥后防復,是指疾病初愈時,采取適當的調養、治療,防止復發。脾胃不足、運化失常是復感兒外感的根本,臨床門診中發現應用一段時間抗生素后,小兒呼吸道感染癥狀緩解或痊愈,但食欲仍很差,身體虛弱,家長為了改善患兒食欲,增強患兒體質、防止復發,出院后尋求中醫調理的患兒家長越來越多。家長有這種病后防復的意識是值得欣慰的。

2.2 小兒推拿。小兒推拿為外治法,其特點是簡、便、效、廉,不受環境及時間的限制,沒有任何毒副作用,調理作用良好,易被患兒和家長所接受,應具有更廣闊的研究前景。臨床上一些小兒沒有任何疾病經常做保健推拿、或者一些脾虛易感的患兒經常做一做推拿,基本方是補脾經、揉板門、運內八卦、清六腑、揉足三里、摩腹、揉臍、捏脊等。結果顯示:小兒的體質明顯會增強,臉色好,不易生病,即便是易感患兒發病次數也會明顯減少,發病時癥狀明顯減輕,療程縮短。

2.3 生活調養。筆者覺生活調養很重要,因為很多脾虛易感兒都是喂養不當造成的,恰當的喂養可以讓孩子健健康康的成長。《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藥后之,亂已成而治后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飲食的調治很多時候可以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改善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恢復營養代謝中的正常平衡。孟仲法[2]認為家長應該減少患兒甜食,禁食煎炸烘烤食物,3歲以上患兒每日給魚、蝦、瘦肉、禽、蛋等食物不少于50g,多給患兒吃豆類及豆制品,適當多吃真菌類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等以及綠色蔬菜。筆者覺得這個講法很有道理因為甜食不僅傷害脾胃,而且多食還會傷腎,尤其遺尿的患兒不可食甜,煎炸烘烤食物本身就是不健康食品,影響小兒健康發育,而且還容易造成內熱,內熱之后更易感病,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需要大量的能量,故應多食魚、蝦、瘦肉、禽、蛋等高蛋白食品。另外筆者覺得小兒應少食冰凍食品和飲料、多喝白開水、小兒脾常不足、食冷之后更容易損傷小兒脾胃,小兒應少喝飲料多喝白開水,白開水人體最容易吸收。

3 結論

中醫學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中醫學的脾不僅包括現在解剖學所指的脾,而且代表著一個多系統、多器官的綜合功能單位,是人體中的淋巴器官,消化系統不僅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而且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面對小兒五花八門的疾病,我們應該追本溯源調養好小兒的脾胃,中藥調理、小兒推拿、生活調養這些方法效果良好而無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第6篇

【關鍵詞】 中醫經典;閱讀;方法;創新

1 研究的重要性、創新性

中醫繼承是發揚中醫的關鍵,而誦讀中醫經典可謂是傳承中醫事業的重中之重。從某種意義上講,對中醫經典的理解和掌握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醫的理論水平、中醫辯證思維能力和中醫臨床水平。縱觀古今,歷代名義都把誦讀中醫經典作為治醫、行醫的一項基本功。所以對于一個個滿懷懸壺濟世、救人治病的凌云壯志的中醫學生們來說,深入閱讀中醫經典意義非凡。

通過調查發現,許多中醫院校的的現狀是這樣的,因為一系列原因大部分學生讀經典的積極性并不高。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同學們忽略這方面的學習的原因有兩點。一方面,同學們的重視性不夠。;另一方面,他們對這些古老的文字不太感興趣。

因此,尋找著一種與眾不同的、適合當代中醫學子們誦讀中醫經典的新方法意義重大。

目前許多本科院校為了深化本科教學改革,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意識,本著培養適應現代社會新型人才的目標,在校園內號召大學生們探討創新型學習新方法。作者響應此號召,進行了中醫經典閱讀方法的研究。作者倡導創新性學習,通過變單一學習模式、傳統學習方法為學習與班集體活動、比賽等多種學習形式相結合的新模式,使枯燥的單純閱讀變得生動有趣,這樣用一種特色方法勾起了同學們讀經典的激情與興趣,而不是讓他們被動去接受一項閱讀任務。那么這樣就成功提高了同學們讀經典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學習中醫知識的效率和積極性。

2 研究實施過程

2.1 構建新的學習模式 整體思路:通過知識競答、相互提問等多種活動形式,并且把閱讀中醫經典與同學們的德育分聯系到一起,自2010年9月開始開展為期一年的誦讀中醫經典系列精品活動。

2.2 進行階段性優化學習方法

2.2.1 宣傳創新學習新方法 通過展板宣傳、校廣播站廣播、校報記者采訪、名師講座、不同專業、院系之間的同學交流等形式,做足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讓這種研究理念和途徑傳播到校園的各個角落。

2.2.2 多種形式活動開展 研究活動首先以比賽競答形式在班級內部舉行,拿試點班中西醫臨床醫學2班來說,他們每周定期進行三學活動,活動主要以“知識問答”的形式進行。在三學活動中,班干部作為出題者和裁判,對同學們進行提問,所出的問題與國醫經典相關,所有答案都出自原書。同時,所出的題還與所學的《中藥學》、《中醫診斷學》以及學過的《中醫基礎理論》等相關課程密切相關。班干部作為出題者,首先要認真翻閱經典,準備材料(材料相當于題庫)以備同學們背誦,同時還要從各個方面從材料中采集題型。班干部還要負責選擇公正的裁判人員。所有積極主動參與回答問題并回答正確的同學加德育分,加分細則班委和集體商議。除了加德育分之外,每周評出一個回答問題表現最突出的同學。每月再進行一次答題比賽,評出一二三等獎,頒發豐厚獎品和證書。然后,每班選出優秀答題者代表班級,參加院系里的總比賽。

3 主要研究成果與分析

研究進行到最后階段,以最后一次總結性的“中醫經典知識競答活動”而結束。第一臨床醫學院 護理學院 2009級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順利進行。此次活動贏得了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通過調查發現,參與此次研究活動的同學受益匪淺,一方面這種新型學習方法提高了同學們背中醫經典的熱情和興趣,從而大大縮短了背熟經典的時間,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背書的效率。另一方面,背的東西多了,自身的中醫氣息也日漸濃厚,視野拓展的更寬,了解到的中醫知識更加豐富。與此同時,他們還獲得到了德育分和比賽的榮譽,為以后拿獎學金奠定了基礎。之后,校園里掀起一陣誦讀國醫經典的熱潮。同學們收獲很多,對學習中醫有了更深層次的提高,從長遠來看,這為傳承中醫進一步鋪平了道路。

同學們在此活動中提高了閱讀中醫經典的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大量閱讀國醫經典,充分了解經典中的語言,哲學思想,醫學內涵,臨床意義等各方面的知識,拓寬了同學們對中醫的認識。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使這些經典里的知識與平時所學結合起來,為學精中醫奠定了基礎

最后,作者希望這種與班集體活動相結合的學習中醫的的新方法能給全國的中醫院校提供學習借鑒,從而促使那些為發展中醫事業的有志之士們相互學習,為更好地繼承中醫事業而奮進。

參考文獻

[1]鄭玉玲.中醫經典誦讀[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

[2]馮培等著.創新素養與人才發展[J].世界圖書出版社.2001

[3]陶學志.創造創新能力訓練[J].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2.4

[4]楊友斌.高校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1.1

[5]謝希德.創新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第7篇

【關鍵詞】中醫;康復養生;應用

【中圖分類號】R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5)06-0199-01

慢性病是人類疾病中非常難以根治的病種之一,慢性病對人類健康有著巨大的威脅,由于慢性病的持續時間長,并且難以根治,因此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困擾。同時由于慢性病的侵蝕,使得患者家庭苦不堪言,也引發一系列醫療問題,在社會中產生一定負面作用。由于西醫對慢性病的治療的手段不多,很多患者就即希望通過中醫的康復養生方法來獲得健康,本文就以中醫康復養生辦法對慢性病的應用進行研究,從而希望能幫助更多的患者恢復健康。

一、中醫康復養生理論

中醫康復養生理論在中國由來已久,早在漢朝時期,很多帝王就通過中醫康復養生來調節身體。同時中醫康復養身理論也受到了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道家、儒家、佛家都對中醫康復養生理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者,愛人”,就是說的養生思想不僅要注重生命的體型,同時還要注重人在生命中體現出來的價值以及做人的準則。儒家思想也很看重修身養性,守中致和,提倡人要擁有相對平和的心態,從而能夠達到修身治國的思想境界。

二、中醫康復養生學的特點

中醫康復養生學在醫學上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內容在幾千多年的發展和應用中逐漸完善,并自成體系。目前,在我國的醫學界所認可的中醫康復養生學主要包括了預防醫學、臨床醫學、康復養生醫學、行為醫學和社會醫學等。中醫康復養生學的最終目的是通過養生學的理論幫助患者根治疾病,最終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也正因為如此,中醫康復養生學就具有和其他學科獨特的優勢。

(一)獨特的醫療理論科學

由于中醫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歲月發展中,中醫理論不斷發展進化,最終形成了中醫康復養生學理論。這種理論不僅有其哲學理論,同時在實踐中也有多種不同的醫療方法,針對各種不同的病情采用各不相同的診治手段進行治療。同時,中醫康復養生學還有著自身完整的醫療理論,在上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已經逐漸完善成一門獨立的醫療學科。中醫康復養生學跟中醫的基本診治方法一樣,都是通過望、聞、問、切等手段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但中醫康復養生學是利用陰陽五行、氣血津液以及辨證治療等理論,對患者的病癥進行分析和判斷,當了解到患者的準確病情后,再通過藥補、食療等方式,對患者的臟腑功能進行調節,并幫助患者恢復元氣,從而達到提升人體免疫力的目的。可以說,中醫康復養生學是一門多種醫療方式并用,且融合了醫療和養生不同概念的保健科學,并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和民族色彩的醫療保健科學。

(二)養生和康復相結合的治療方式

同西醫主要以治病為目的不同,中醫不僅在于治病,還在于通過各種手段來預防病情,也就是說,中醫的特點是集治療和預防為一體的醫學。同現代西醫喜愛那個比,中醫康復養生的養生保健對于人的健康更為重要,通過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就可以將大部分疾病排除在外,而不是當疾病上身后,才去要醫治,這樣也會極大的損傷人的元氣,對人的健康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中醫康復養生法更多的是通過對人體自身的機能的調節和循環來保持人的健康,并能夠充分發揮人的自我調節和自我治愈的能力,最終實現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三、中醫康復養生在慢性病康復中的應用

根據中醫的特點可以知道,中醫對于慢性病有著非常獨特的優勢,很多西醫解決不了的病情,在經過中醫的調理后,病情就有所減緩,甚至在經過持續的調理,久治不愈的病就可以完全痊愈。具體來講,中醫是通過對人體的各項機能的調節以及對人體循環的不斷梳理,從而達到疏通血脈、補充氣血的目的,最終能夠提升人體的自身免疫力,并增強人體素質。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由于糖尿病是一種非常典型的慢性疾病,這些患者長期受到病情的折磨,只能長期在飲食受到非常嚴格的控制,同時也要非常注意自身的血糖、血脂。盡管這樣,這些糖尿病慢性患者的身體機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因此可以說,糖尿病對于人的精神和身體是一個長期的傷害和折磨。患者飲食上需要時刻節制,并且體能下降明顯,并時常伴有口渴、頭暈等癥狀。中醫康復養生學在此方面就具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針對糖尿病患者的癥狀,中醫康復養生學將此類癥狀歸納為消渴癥狀,屬虛證,可以通過食療的調節來減緩病狀,同時也能夠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在很多臨床上有著較為理想的效果。

對于偏頭痛的慢性病患者而言,西醫對于偏頭疼的診治為供血不足,但是很難找到真正的病因,很多西醫都是對偏頭痛采取手術等手段,但是手術不僅要麻醉止痛,這樣不僅風險很大,同時還具有較強的毒副作用,并且患者對藥物依賴性很大。對于偏頭痛的癥狀而言,中醫康復養生學認為這是一種人體脈絡不通的現象。對于此類病情,可以通過對患者的氣血脈絡的調節來減緩患者的癥狀,再通過對患者在臨床上的癥狀分析,采用統一的治療方式,從而實現對患者的氣血調理,最終緩解和根治偏頭痛癥狀。

四、總結

中醫康復養生方法對于很多疾病的治療,特別是慢性病的根治上有很多獨特的優勢。中醫康復養生方法能夠對人體自身的調節,從提高自身免疫力出發,對病癥進行治療。因此,在臨床上,很多慢性病都通過中醫康復養生方法得到了根治,不僅保證了患者的健康,同時也并不會對患者的器官造成損傷,同現代西醫相比,中醫康復養生方法是一種健康的醫學手段,因此可以相信,中醫康復養生方法的發展前景和未來會越來越光明。

參考文獻:

[1]黃進,趙長鷹,沈教授談飲食療法在中醫養生與康復中的作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3(3)

[2]李月紅,彭紅春,淺談糖尿病與中醫養生療法[J].國醫論壇,2011(2).

欧美mv日韩mv亚洲|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 蜜桃av一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图片 | 看成年女人免费午夜视频|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aaa| 免费av片在线观看一道本|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的一区二区| 韩国v欧美v日本v亚洲v| 天堂成人免费av电影一区|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妖精| 少妇视频一区| 波多野结衣在线网站| 亚洲曰韩产成在线| 日韩在线精品强乱中文字幕| 欧美欧美欧美| 七七婷婷婷婷精品国产| aaa在线播放视频| 78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av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级|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com| 久久久精品天堂| 亚洲综合社区| 天堂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91精品青草社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中文欧美日本在线资源| 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色综合咪咪久久|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欧美|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99热这里只有精品8| 全球最大av网站久久| 视频精品导航| 欧美黄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超碰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tv| 欧美精品乱码| 99久热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精品国产鲁一鲁****| 999福利在线视频| 国产一二区在线| 97caopron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伦理片| 日本www在线观看视频| 一级片免费在线观看| 天天操夜夜操免费视频| 欧美孕妇与黑人巨交|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av网址|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高清在线| 国产综合在线看|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精品videofree1080p| 男人女人靠逼视频| 在线观看视频h| 中文天堂网在线www| 男人插女人下面视频| 日本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福利视频导航大全|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俺去啦最新地址| eeuss影院18www免费| 好看的黄色网址| 97视频免费| 丁香资源影视免费观看| 美女被搞网站| xfplay每日更新av资源| 影音先锋电影在线观看| 丝袜在线视频| avtt亚洲| 日韩欧美在线番号| av女优在线| av在线播放资源|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九一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电影久久久| 欧美喷潮久久久xxxxx| 日韩高清不卡av| 国产做受69高潮| 翁止熄痒禁伦短文合集免费视频| 国产黄色一级电影| 国产亚洲依依| 国产天堂av| 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中文另类视频|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电影一区| 欧美日韩网站| 国产资源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免费| 一区在线播放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免费永久视频| www.777色| 国内在线精品| 欧美视频免费看| 日韩1区2区| 久久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一本到不卡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在线视频| 美女扒开尿口让男人操| av在线不卡网站| 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主播性色av福利精品一区| 亚洲啪啪91| 久久婷婷色综合|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 欧美视频裸体精品| 欧美一区日本一区韩国一区| 最近2019好看的中文字幕免费|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视频二区三区| www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天堂av在线网| 禁断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99久久久久| 亚洲三级在线看| 日韩一级成人av|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av三级在线观看| 色女人在线视频| 天堂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丝袜亚洲另类欧美| 亚洲另类中文字| 日韩大陆欧美高清视频区| 欧美69xx性欧美| 久久天堂电影| 欧美1区2区3| 久久先锋资源| 亚洲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美女久久| 一个人看的www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一本一道波多野毛片中文在线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2018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六月天丁香| 英国三级经典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影视| 久久五月婷婷丁香社区| 亚洲白虎美女被爆操| 麻豆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成人三级| 在线日韩一区| 成人视屏免费看|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h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毛片| 日日嗨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亚洲电影|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奇米影视888狠狠狠|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91精品国产麻豆国产在线观看| 99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观看18| 久久久久久久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白浆| 日韩欧国产精品一区综合无码| 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 九色91av视频| 一级网站免费观看| 日韩第一区第二区|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多人欧美交性姿势| 欧美家庭影院| 欧美国产一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在线| 成人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极品影院| 国产精品一线天粉嫩av| 91蜜桃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激情国产精品| a天堂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影音| 久久久久一区| 日韩美女精品在线| 欧美另类高清videos|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wwwsss9999| 国产91丝袜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free性欧洲69| 成人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牛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黑人|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中文在线| 国产精品中文有码| 欧美日韩dvd在线观看| 91九色蝌蚪在线| 日韩高清在线| 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 欧美一区二区三级|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 综合另类专区| 蜜桃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在线观看免费成人| free性欧美高清另类| 老司机2019福利精品视频导航| 日本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 毛片网站免费|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精品偷自拍| www高清在线视频日韩欧美|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一区| 国产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猫咪av网站| 欧美黄色一级| 国产日韩欧美综合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琪琪| 国产对白叫床清晰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综合图区欧美| xx欧美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 精品成人在线观看| 可播放的18gay1069| 三级精品视频| 一区2区3区在线看| 亚洲精品一区中文字幕电影| 手机在线理论片| 国产精品1区2区| 亚洲黄一区二区| 亚洲啪啪aⅴ一区二区三区9色| 日本久久黄色|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蜜桃网站| 国产极品美女到高潮| 国产aa精品| 91蜜桃免费观看视频| 欧美极品少妇xxxxⅹ裸体艺术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欧美精品亚州精品| av观看在线| 日韩精品一区第一页| 欧美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年网站免费| 久久福利综合| 欧美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18被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女人丝袜激情亚洲| 精品久久久精品| 78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鲁一鲁****| 欧美国产一区二区| 2019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人人| 国产99久久久久久免费看农村| 国产午夜一区二区| 日本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 精品国产电影一区| 免费网站看电影大片| 精品按摩偷拍| 亚洲国产乱码最新视频| 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粉嫩av亚洲一区二区图片| 久热在线中文字幕色999舞| 欧美伦理免费在线| 久久99热国产| 久久视频在线视频| 97蜜桃久久| 国产99久久久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1精品亚洲| 欧美寡妇性猛交xxx免费|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四虎| 一区二区三区www| 午夜羞羞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xvideos国产精品| 91超碰在线播放|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看| 久久不射热爱视频精品| 免费一二一二在线视频| 91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黑人aaaaaaa做受| 69堂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av| 1024成人网色www| xxxxhd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真不卡电影网| 视频一区欧美日韩|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成人一级福利|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厨房| 5566日本婷婷色中文字幕97| 五月天av在线| 成人综合婷婷国产精品久久免费| 欧美第一淫aaasss性| 日韩电影大全网站|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小说| 国产成人福利| 欧美呦呦网站|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免费| 日韩电影网址|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91久久香蕉加勒比 | 国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va国产天堂va久久en| 在线播放日韩av| 亚洲综合影视| 成人av免费在线播放| 久热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日日操|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aⅴ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小说|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 午夜成人免费电影| a视频免费看| 久久精品动漫| 欧美wwwxxxx| 国产成年精品|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手机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欧美亚洲日本网站| 精品精品国产毛片在线看| 欧美日韩国产123区| 爱爱爱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婷婷成人在线|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草在现在线| 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超级av|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直接看的黄色网址| 亚洲成人tv|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成人性生活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极速播放 | jiujiure精品视频播放| 日韩av影片在线观看| jizz内谢中国亚洲jizz| 欧美日韩在线看| 四虎成人免费在线| 蜜臀av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v日韩精品v欧美精品网站| 久久精品亚洲热| 国产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豆花| 欧美精品一二三| 爱情岛亚洲播放路线| 亚洲网友自拍偷拍| 在线视频手机国产| 91免费视频网址| 国产91白丝在线播放| 青娱乐精品视频|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亚洲黄色大片|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狠狠| 中文精品久久| 欧美成人性生活| 色综合中文网| 日韩性生活视频| 成人动漫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拍在线视频|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老司机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美国一| 午夜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电影| 国产黄色av免费看| av福利精品导航| 高清hd写真福利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