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亚洲免费_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_啊啊啊射了视频网站_在线精品国产欧美_国产亚洲成年网址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_98在线视频_2019最新中文字幕_色久优优欧美色久优优_亚洲欧洲一区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資源稅管理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20 16:19:14

序論:在您撰寫資源稅管理論文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資源稅管理論文

第1篇

1.1統一管理水資源的理論依據

1.1.1水是基礎性自然資源。凡是基礎性自然資源都是實行統一管理的。

1.1.2水是戰略性經濟資源。凡是戰略性經濟資源都是由國家委托主管部門統一管理的。

1.1.3水是系統性資源。水存在于地表、地下和大氣層中并相互轉化,是按流域、河系流動,與上下游、左右岸、地區間密切相關的資源。不實施統一管理是違背自然規律的,是無法實現合理開發、有效保護、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

1.1.4水是多功能性資源。具有供水、灌溉、發電、航運、水產養殖、改善環境、生態景觀等多種功能,服務于生活、生產、生態與國民經濟和發展的各個領域。不實施統一管理是違背經濟規律的,是無法發揮水資源的最佳綜合效益,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

1.2多龍管水加劇了缺水矛盾

過去存在的管水源的不管供水、管供水的不管排水、管排水的不管治污、管治污的不管回用等水資源城鄉分割、部門分割、地域分割的舊管理體制,是在經濟不發達、計劃經濟年代形成的;隨著流域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用水量成倍增長、水資源短缺日益突出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極不適應。不實施統一管理就會嚴重影響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2實施流域統一管理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前提

水是具有流域屬性的,按河系流動,只有對水資源實施按流域統一管理、統一調度,才能達到優化配置、高效利用的目標。

流域機構是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同時又是流域管委會的執行辦事機構,接受流域管委會的指導,執行其做出決議。因此,必須強化流域機構的宏觀調控職能,代表水行政主管部門履行好流域的水行政管理職能;所屬事業單位要為流域機構實施水資源統一管理提供決策依據、技術支撐和基礎服務;所屬企業作為自主經營的獨立法人,也要承擔流域機構賦予的公益性任務。

3搞好區域統一管理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鍵

3.1城鄉水務統一管理

城鄉水務統一管理,應當是“五業齊抓”(防洪、供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回用),“三水統籌”(生活、生產、生態用水),“五水調控”(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外調水、再生水),“五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發放取水許可證、統一管理水量水質、統一征收水費水資源費),建立起“一龍管水、多龍治水”的綜合管理的新體制,為城鄉人民和社會各階層、各行業提供全面服務。

3.2實行政、事、企分開

統一管理不是水行政主管部門包攬一切,而要實行政、事、企分開。具有經營性收入的水務企業要完成企業改制工作,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公司制經營實體;水利事業單位在完成社會公益性任務外,也要面向市場,按企業經營轉制;水行政主管部門對各項水事活動,由直接管理向間接監督管理轉變,在編制規劃、實施計劃、制訂政策、監督檢查、組織協調和宏觀指導、政策引導等方面多做工作。

3.3正確處理好多方面的關系

搞好區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必須正確處理好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開源、節流與外調水的關系,本地水與外來水的關系,區域管理與流域管理的關系。水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水資源管理的決策、執行與監督的關系,做到在發展經濟中保護水資源和水環境。4多措并舉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保證

建立健全水資源流域統一管理與區域統一管理相結合的管理體制,保障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一項涉及面廣、任務艱巨的系統工程,要采取工程、技術、經濟、行政、法律等綜合措施,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4.1政府宏觀調控

實施水資源統一管理,要建立起政府宏觀調控、流域民主協商、準市場運作和用水戶參與管理的運行模式與有效的協商、決策、執行、監督機制。應當加強領導,把節水防污、合理配置和統一管理水資源列入政府的議事日程和各級領導班子的任期責任的目標與考核、評比內容,從組織上保證水資源流域和區域統一管理工作的順利實施。

4.2健全政策法規

以頒布條例為契機,根據流域的實際情況,制訂和出臺一系列符合條例要求、更便于操作的配套法規。

4.3做好基礎工作

對流域水資源進行重新評價,在算清水資源可利用量和查清開發利用現狀的基礎上,分析和評價流域水資源的承載能力。根據水資源、水環境的承載能力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提出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節約保護規劃和地下水禁采區、限采區范圍劃分,加強地下水的管理,嚴禁新打機井,從嚴審批舊井改造。建設項目必須進行水資源論證和水權轉讓論證,強化取水許可管理。加強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的統一調度,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

4.4用好經濟杠桿

對各類用水實行總量控制、定額管理、計量收費和超采超用累進加價的制度。要建立合理的水價形成機制和水權轉讓機制。要逐步提高工業水資源費征收標準,同時開征井灌區農業水資源費;要建立符合價值規律的水權轉讓機制,實行自愿買賣水權的,應給予利益補償。要建立市場水價浮動機制,根據水的豐枯變化和市場水的余缺,對水價實行季節性短期浮動,使水資源向著用水少、效益高的行業和企業流動。

4.5搞好監測監督

建立自動化、網絡化的水量、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定期公布水資源信息;搞好供、用水水量的監測和監督管理,為用水“節獎超罰”和防止超標排放污水提供翔實的數據資料。加強水政監察隊伍建設和執法人員培訓,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持依法管水,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制度上保證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第2篇

加強對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的宣傳,對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領導進行培訓,使其認識到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的重要性。從源頭上對水資源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充分發揮水資源管理制度在調節水資源利用方面的作用。增加水利部門在經濟發展之中的分量,使其具有參與決策的權力,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將水資源管理和環境保護放在突出位置。在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之下,對水資源管理制度進行創新,對水資源管理工作進行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通過水利部門對區域水資源環境進行具體的論證,將評估結果作為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的重要依據。

2完善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的法制建設

在進行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的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相關法律體系的建設,加快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法制化進程。提高政府和水利部門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增強其法律意識和法治思維能力,使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能夠有法可依,使創新制度的執行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需要提高社會參與度,在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之下,對水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使水資源管理朝著市場經濟方向發展。廣泛的社會參與可以使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創新得到更加全面的落實,提高全民的節水意識和水資源保護意識,使水資源管理成為全民的責任。

3對監督體系和考核制度進行創新

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創新需要建立全新的監督體系和考核制度,全面、科學、系統地對水資源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和考核,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有效激勵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實施和節水工作的開展。創新的監督體系需要對水資源管理的各項管理制度進行監督,通過不同的監督形式,對不同領域的水資源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對水資源管理成果和管理的決策者進行考核,通過制度創新對水資源環境代價進行嚴格的控制,將決策者的政績加入到考核體系之中。水資源管理制度創新需要對管理責任進行明確的劃分,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對制度實施起到十分關鍵的激勵作用。

4結束語

第3篇

城市信息化是社會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表現形式即為數字城市建設,數字城市建設的推進,必將促進我國現代化水平、城市管理水平和國家信息化水平,從而有利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數字城市綜合利用3S、網絡、多媒體和虛擬仿真等技術實現對城市地理、自然環境、規劃建設和管理等的動態監測、智能化管理和輔助決策等功能。數字城市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協同工作,建立和完善數據資源的高效共享機制,其中,城市基礎地理空間數據庫建設是其戰略基礎,表現形式為各種比例尺的線劃數據、正射影像和數字高程模型等,地理空間數據庫豐富的基礎資源和更新能力為數字城市的建設奠定了基礎。該系統研究基于數字許昌地理空間框架平臺進行構建,當前,該市的數據平臺已采用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的NewMap軟件構建完成,所有公共數據以網絡服務形式向各個部門提供,行業內部保密數據則由對應部門獨立存儲。

2系統總體架構設計

該系統是數字城市框架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全市的公共地理數據由市級信息中心統一管理,并通過NewMapServer為地圖服務,以瀏覽器/服務器(Browser/Server,B/S)模式,通過專門授權供各個職能部門作為地理底圖調用。水利行業內部數據采用空間數據引擎ArcSde和SQLServer數據庫存儲,由局信息中心管理,在部門局域網范圍內以客戶端/服務器(Client/Server,C/S)模式共享。為了保證數據安全,需要對空間數據建立相應的版本控制及多用戶并發訪問、更新機制,同時,考慮到功能模塊的獨立性和后續擴展性,系統采用組件式開發思想,將部分模塊封裝為類庫,并采用動態鏈接庫形式調用。系統選用通用的面向對象工具VisualStudio2010作為開發平臺,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分別采用ArcGIS空間數據引擎和SQLServer2008存儲,系統專業平臺選用ESRI公司的開發組件ArcGISEngine。

3數據庫建設

3.1空間數據庫建設

空間數據主要包括基礎地理數據、水利設施數據和監測數據等。

(1)基礎地理數據:包括1:50000航拍圖、行政區劃、土地利用現狀、交通、線/面狀水系和注記等。其中航拍圖、交通和注記以金字塔切片形式存儲,并以網絡地圖服務WMS形式提供。

(2)水利設施數據:包括大壩、水庫、測井、灌溉井、堤防、河渠和渡槽等,這些屬于行業內部數據,需要由專門人員管理,并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3)監測數據:包括收集到的地下水位、水質、變形、洪災、用水量等數據,這些數據與具體的水利設施密切相關,需要設置關聯字段以便后續調用。

3.2屬性數據庫建設

屬性數據分為兩類,一類是空間數據的描述性信息或附加信息,可通過索引與空間數據保持一致并聯動檢索,另一類是文本性的統計資料,如日照、降雨量、氣溫等信息,可用于統計匯總。

4系統功能實現

圍繞水利資源普查管理和業務特點,系統主要分為6大功能模塊,分別是:數據管理、可視化瀏覽、水利設施管理、地下水位監測和分析、洪水淹沒預測和水文分析,其中水利設施管理、地下水位監測和分析、洪水淹沒預測為系統核心功能,其他功能作為輔助。

(1)電子地圖:主要包含各類GIS圖形操作功能,如地圖的無級縮放和漫游顯示,能夠使用戶快速以各種比例尺瀏覽城市的各類水利資源;標注的動態顯示,可根據參考比例動態顯示各類地圖的名稱信息,以增加可讀性和視覺效果;關鍵字查詢,根據輸入的查詢關鍵字從所有圖層中過濾符合條件的圖形;精確查詢,根據設定的圖層屬性字段值精確查找特定要素;數據編輯,高級管理員可修改ArcSDE中的空間數據及SQL中的屬性數據,一經修改,所有用戶均可見。

(2)水利基礎信息管理:水利基礎信息包括歷年氣溫、降水、日照、洪水災害、各河流水質、地下水位線和城市農村用水量等數據,該模塊整理編輯已有數據,并可根據時間段進行報表統計輸出,對于新增數據,經檢查確認后入庫。該類數據以屬性記錄為主,為了確保與已有空間數據聯動,可設置關鍵字,以期實現空間和屬性的互查及符號化動態顯示。該功能使當前繁瑣厚重的紙質資料電子化,系統化。

(3)水利設施管理:該模塊將城市已有的大中型水庫、大壩、渡槽、灌溉井、測井、放水洞和溢洪道等集中管理,通過屬性鏈接可直觀查看已有設施的各類信息,如分布、庫容、壩型、防滲類型、有效灌溉面積、對下游影響、水位和水質等資料,并能實現對各類信息的更新和統計。針對當前水系分布特點和灌溉井分布不均的問題,根據已有灌溉設施計算灌溉保證率,在不能達標區域,結合河網密度,采用疊加最優法科學布置新的灌溉井,以實現位置最優,總體灌溉面積最大。

(4)地下水監測:地下水監測是直接獲得地下水水質、水量動態變化的唯一方法而被廣泛采用。地下水監測主要針對已有測井歷年的采集數據,經克里金插值后轉換為地下水位線進行。該功能可按照時間段進行橫向或縱向對比,進而分析地下水位變化的趨勢和原因,為科學治理提供決策依據。系統可自動計算插值后的水位線和監測值之間的差值,若該值超過一定閾值,則自動推算可能存在誤差的測井及其記錄,以便修正更新。另外,系統也可根據已有測井分布及監測數據,從減少插值誤差的角度計算新測井的布設位置。

(5)水文分析:水文分析是數字高程DEM數據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水流方向、匯集量累積、水流長度、河網提取、等高線提取、流域盆地計算等幾個部分,系統根據研究區的DEM數據,經洼地填充后,計算水流方向和匯流累積量,以模擬水流過程,然后疊加上已有的行政區劃數據,分析洪水可能經過的區域和淹沒深度,為后期的防洪搶險、潰壩分析和河道改擴建等工作提供有益的技術支持。

(6)洪水淹沒分析:洪水淹沒分析是損失評估的重要環節,系統利用ArcScene建立工作區的三維模型,基于無源淹沒分析法模擬洪水的固定抬升和勻速抬升,并計算某時刻的淹沒面積、庫容和水深,在此基礎上,結合已有的行政區劃和土地利用數據,分析洪水淹沒范圍和影響,為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

5結束語

第4篇

一、全市水資源狀況評價

總體評價全市水資源狀況,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降雨充沛,但時空分布極不均勻。境內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其年際分布極不均勻,豐水年與枯水年降雨量變差懸殊,而且年內分布也極為不勻,春夏兩季降雨占全年降雨70%以上,其中4-6月降雨占50%以上,秋冬兩季僅占30%左右,易造成年內前澇后旱,水量供需矛盾尖銳。其次,降雨在空間上分布不勻,全市水資源西多東少,東部湘水流域占總面積50.7%,卻只擁有41.5%的水資源。

二是境內水資源量較少,但過境水量充沛。全市境內水資源人平1513方,遠低于全國及全省的平均水平,也低于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確定的1750方用水緊張線。水資源緊缺的矛盾,在我市東部湘水流域表現得較為突出,人平水資源量僅為1064方。因此,過境水的開發利用,是解決我市水資源不足的重要途徑。但過境水量又主要集中在資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東部湘水流域水資源不足的問題將日益凸顯出來。

三是水利工程較多,但調蓄水能力較差。我市雖降水量較大,產水率較高,水庫工程分布也較為密集,但缺乏調蓄能力大的控制性工程,因此,在我市特殊的地形條件下,降雨便迅速向中部匯集,現有工程又多病險無法正常運行,洪澇時須大量排棄水,也就容易因水源短缺而出現干旱。

婁底市水資源流域分布情況表

支流

(條)

流域面積

(平方公里)

河流

總長(公里)

地表徑流總量

(億方)

客水資源量

(億方)

可利用資源總量

(億方)

已利用

水量

(億方)

人平水

資源量

(方)

資水

100

3992

1790

35.40

126.28

56.40

7.55

2145

湘水

95

4109

1522

25.11

7.15

11.35

8.95

1064

合計

195

8101

3312

60.51

133.43

67.75

16.5

二、婁底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評價

綜上所述,全市年平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為67.75億立方米,占總水資源量的34.9%。平均已利用水量16.5億立方米,約占可利用水資源量的25%,其中:農業灌溉用水10億立方米,占總利用水量的60.6%,工業用水4.4億立方米,占總利用水量的26.7%,城鄉生活用水2.1億立方米,占總利用水量的12.7%。年人平用水為412立方米,低于全省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全省人均為483立方米),城市生活人均用水量為196升/人·日,鄉村(含牲畜)為135升/人·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萬元GDP需水量823萬立方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平均為802方立方米)。2003年,我市遭受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干旱,全市的利用水資源量約為45億立方米,利用水量則達20億立方米以上。

從總體上看,可利用水資源量仍有一定富余,表明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水的需求還處于水資源的承載能力之內,但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比較落后,水的利用率較低。水資源總體上具有可持續利用的能力,且能支撐一定程度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但因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及在生活、生產等領域供用水結構的不同,許多水資源矛盾也十分尖銳。

一是區域性水資源緊缺已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問題。因資源不足,或因工程缺乏,宏觀上的區域性水資源緊缺問題在我市尤其是湘水流域已日趨明顯。在供水領域上覆蓋了農業、工業以及城鄉生活用水,加上市內大面積干旱死角和許多工礦采空區的存在,我市水資源的緊缺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比如:2000年,婁星區缺水為240萬立方米,2003年缺水量達3000萬立方米以上;就城市供水而言,婁底市和漣源市早已因供水水源不足而實行了調水。我市糧食主產區雙峰縣測水流域,占全市總耕地面積28.23%,水資源量卻僅為全市的12.84%,2003年,全流域因特大干旱而出現了嚴重的水資源緊缺。

二是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工程體系有待進一步配套完善,水利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轉變還沒有實質性突破。通過多年的開發利用,我市水利工程已基本形成了以水庫為骨干,以塘壩為基礎,蓄引提相結合的工程體系,蓄引提能力達12.95億方,而這些工程已大多因病險、老化及配套不全等多種因素致使蓄引提能力大為降低。全市710座水庫和近20萬處山平塘應蓄8.3億方,而實際年蓄水都控制在7.0億方左右。這些水利工程在用水結構上大多以農業灌溉為主,在灌溉節水上還沒有實現革命性的轉變。因此,水資源優化配置、生態補水以及實現水資源由自然資源向經濟資源的第二步戰略性轉變均沒有得到實質性突破,其核心就是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變革。

三是水污染嚴重而導致的水質性缺水問題已日趨嚴重。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水污染嚴重的問題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且這種狀況在我市仍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市絕大多數水庫水質狀況良好,主要河段已污染嚴重,部分地段水質已嚴重超標。資水污染程度已為全省四水之最,而我市冷江、新化段又是污染最嚴重的地段,水質已劣于III類,對人民的身體健康構成了很大的影響。漣水婁底段水質已劣于IV類,漣源段劣于III類,都已不能飲用。做為婁底市主要供水水源的孫水,基本維持了良好的水質,但由于上游鍛造廠、漣源氮肥廠等廠礦生產廢水的排入,也給下游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因資水、漣水水質的日趨惡化,許多河段水體已基本不能飲用,各縣市區水質性缺水的局面加劇。

三、婁底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分析

隨著我市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工業化、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對水的需求將隨著經濟的跳躍式發展而出現急劇增長,按照我市需水遠期規劃和規模預測,到2020年,全市年用水將達到35億方,為可利用量的53%。其中:工業用水達20億方,城鎮生活用水(含生態用水)7億方,農業用水8億方。理論上說可利用水資源能夠支撐遠期發展,但在目前這種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和水平上是無法實現水資源的這一配置的,加上地域性、季節性、資源性和水質性缺水等諸多因素的存在,唯有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盡快建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管理體系,并切實搞好水資源管理,實現城市水與農村水、地表水與地下水、水質與水量的統一管理,通過進一步強化節水措施,提高用水效率,加強地下水管理,強化水環境保護,同時運用經濟手段為實現水資源有效有序管理,才能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發展。這種轉變是革命性的,直接關系治水思路的根本變革和對未來供用水結構的重新調整,也是需要有前瞻性的,否則,社會經濟發展無法得到可持續發展。

一是應把“量水而行”作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和結構調整的一項基本原則。我市水資源并不富足,東西部水資源不平衡和區域性缺水矛盾在不斷加劇,尤其是水質性缺水矛盾日益尖銳,這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在近年出現的歷次干旱中已明顯暴露,而且這種水資源不足的狀況在短時間內難以根本改變,只有實行“量水而行”,“以供定需”,以保證人民生活需要和糧食生產安全為前提,以維護生態平衡為基礎,實現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使經濟社會發展和水資源承載能力相協調,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否則會造成生態系統破壞而失去發展基礎。一是在對經濟結構和布局進行戰略性調整過程中,要以水定產業,以水定發展。全市尤其是東部地區總體上要充分考慮產業布局對水資源配置的要求,對農業、工業等各行業要結合結構調整進行考慮,要適度控制高耗水的工業項目,城市規模與城鎮規模要適度、協調發展。二是要保證生態環境用水的水資源配置與管理。在水資源的配置中,要從不重視生態環境用水轉變為在保證生態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規劃和保障社會經濟用水。對漣水要留足生態用水,在結合防污治理,在婁底和漣源兩地要盡快修建污水處理廠的同時,要依靠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實現水環境的轉良,使之成為婁底可用水源。同時,要禁止引進高污染的項目,盡快責成現有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污水處理,改進生產工藝流程,改變過去水污染的末端管理為源頭控制,必要時要下決心關、停、并、轉,以提高水資源的可利用量和重復利用率。三是要保障生活用水的水資源配置。首先是要以人為本,加快城市供水水源建設。從遠期和遠景來看,婁底市城市的建設與發展不能突破中型城市的規模,孫水做為第一供水水源必須嚴格加以保護,要下決心關閉上游鍛造廠、氮肥廠等廠礦企業,對白馬水庫旅游開發要嚴加限制和嚴格管理,對白馬灌區要強力推行節水灌溉技術并逐步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以助成白馬水庫供水結構的根本轉變。遠期可在婁底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犁頭咀附近興建三水廠,并通過加大漣源、婁底兩市污水處理力度和環境保護力度,使漣水漣鋼的上游成為城區第二可用水源。漣源市城市供水水源目前取自新漣河和溫江,遠期與遠景必須依靠南北兩大水庫的調節,白馬與大江口共灌區建設加快步伐,并要充分考慮婁底和漣源兩市供水。冷水江市、新化縣要進一步調整供水結構的轉變,以車田江水庫為龍頭水庫,引車田江水濟冷江,引其結瓜工程--梅花洞水庫庫水濟新化,應是兩市縣水源建設的根本出路。

二是必須把節水做為一項革命性措施抓緊抓好。就我市現狀可利用水資源來說,已很難通過開發利用得到大幅度增加,因此,節水是緩解現狀及未來水資源緊缺矛盾的關鍵,在農業節水方面,要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開展節水灌溉技術。要以節水灌溉為中心,抓好節水增效示范區和骨干灌區的續建配套和更新改造,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2010年前要完成10個中型骨干灌區和部分小I型骨干灌區的技術改造,使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55-0.6,并大力發展噴灌、滴灌等節水新技術。在工業與生活節水方面,加大節水改水工作力度,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節水法規體系和管理體制,推行節水目標責任制,制定主要行業、主要產品用水定額,建立企業—行業—地區完整的節水指標體系。工業節水要做到“三同時、四到位”,即建設項目的主體工程與節水措施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取用水單位必須做到用水計劃到位、節水目標到位、節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按照用水定額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節水技術的推廣應用,到2010年,要使城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平均達到70%以上,遠期2020年要達到80%。

第5篇

我國水資源問題更加嚴重。目前我國600多個城市中,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影響工業產值2300億元,農業灌溉每年缺水達到300億立方米,直接影響糧食生產穩定和發展。據預測,20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屆時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750立方米,水資源開發利用將達到極限。水污染加劇了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目前,50%的地下水被污染,70%以上的地表水屬于四類以上的水質,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此外,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部分地區出現海水倒灌,如華北地區形成的地下漏斗世人矚目。

上述問題的解決,一靠科學技術,二靠科學的管理。技術的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加強科學管理能起到投資少、見效快、效益大的作用,何況水利科技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管理的制約。

應該承認,目前我國很重視水資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必須承認,目前的水資源管理工作,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與現實的要求相差甚遠,開展水資源管理系統研究,系統總結水資源整理水資源管理的知識體系,建立水資源管理學,指導我們的工作,迫在眉睫。建立水資源管理學是十分必要的。

2、水資源管理學研究對象與研究內容

2.1水資源管理與水資源管理學

關于水資源管理的概念,盡管我們用的很多,但目前學術界尚不統一。《中國大百科全書》是權威的工具書,在不同的卷中,有不同的解釋。

水資源管理是“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組織、協調、監督和調度。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技術和教育等手段,組織各種社會力量開發水利和防治水害;協調社會經濟發展與水資源開發利用之間的關系,處理各地區、各部門之間的用水矛盾;監督、限制不合理的開發水資源和危害水源的行為;制定供水系統和水庫工程的優化調度方案,科學分配水量”(陳家琦等)(水利卷)

為防止水資源危機,保證人類生活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運用行政、技術、立法等手段對淡水資源進行管理的措施。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內容包括調查水量,分析水質,進行合理規劃、開發和利用,保護水源,防止水資源衰竭和污染等。同時也涉及水資源密切相關的工作,如保護森林、草原、水生生物,植樹造林,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土地鹽漬化、沼澤化、砂化等(李憲法等,)(環境科學卷)。

運用、保護和經營已開發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設施的工作。水利管理的目標是:保護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合理使用,確保安全,消除水害,增加水利效益,驗證水利設施的正確性。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在工作中采取各種技術、經濟、行政、法律措施。隨著水利事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水利管理已逐步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現代化管理手段(李石等)

作者認為,目前關于水資源管理的概念很多,但在內涵和外延上存在不同的差異。水資源管理具有時代的內涵,不同時代,水資源管理概念是不同的。在古代,偏重于干旱洪澇災害的管理,此時一切活動都圍繞其進行,大禹治水的故事流傳至今,不僅僅說明了大禹治水的精神可頌揚,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洪澇災害依然是威脅我們中華民族生存的大問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經濟的迅速發展,淡水相對于人的需求供給不足,水向水資源轉變,水具有了經濟內涵,此時,人類面臨的問題除了干旱洪澇災害之外,增加了水資源短缺問題,為了增加水資源供給,人類加大了水資源開發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但同時帶來了新的問題:生態環境的惡化,生態環境惡化正在蠶食人類的文明。目前,人類同時面臨著干旱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惡化等多重危害,水資源管理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如果僅僅以水論水,解決我們面臨的困境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水資源管理中的“水資源”,不僅僅包括通常我們所說的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資源,而且應該包括能夠被人類可利用的一切水,如海水、污水、微咸水、洪水等,只有將水資源管理放在與水有關的復合系統之中,從綜合的角度出發,采取協調的手段才能解決人類對水資源需求問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上述概念都存在存在時代的烙印,與現代水資源管理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陳家琦的定義偏重于開發利用,而且對水資源管理的內容進行了部分闡述;李憲法的定義,是以解決水資源危機為出發點的;李石的定義最終落實在“開發的水源、水域和水利工程設施”上,范圍更加狹窄。用現代認識水平來看,這些概念既有一定的合理性,也存在完善補充的問題。

從整體上來看,這些定義以水資源開發作為主線,保護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開發,保護為開發服務,“保護”處于被動的地位;其次,視野相對狹窄,此概念大多只局限于水資源本身,缺乏復合系統下對水資源的綜合認識,以水論水;第三,生態環境的概念缺乏;第四,資源高效利用問題沒有提到應有的地位;第五,概念尚需要進一步精練,在解釋水資源管理概念的同時,有的將水資源管理的包含的內容也納入進去,需要進一步提煉。

作者認為,所謂的水資源管理,就是為了滿足人類水資源需求及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總和。

目前,關于水資源管理,我們開展了系列的工作,進行了理論上的探討,積累了不少的經驗,形成了大量的知識,但水資源管理否能已經成長為“學”呢?,尚缺乏系統的探討。作者認為,水資源管理學是否成立,主要取決于水資源管理學是否具有明確的區別于其它學科的研究對象,只有明確的研究對象,水資源管理才能漸漸成長為水資源管理學。

作者認為,水資源管理學已經清晰的研究對象,就是研究水資源高效利用保護的各種措施規律,水資源是管理的對象,也是水資源管理學管理的核心。水資源管理學是管理水資源知識體系,其理論基礎包括系統論、可持續發展理論、超生命周期理論等。

2.2水資源管理學研究內容

水資源管理學作為一門正在成長的學科,研究內容至少應包括以下諸方面:

(1)水資源數量管理和質量管理

其包括水資源數量管理,水資源質量管理,以及水資源數量和質量綜合管理。

(2)水資源法律管理

水資源法律管理,是通過法律手段強制性管理水資源行為,在水資源管理學中,水資源法律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內容包括國內外水資源法律的比較、水資源法律演進、水資源法律具體內容、水資源法律存在的問題與改進等等

(3)水資源權屬管理

水資源權屬管理是水資源管理學的重要內容,包括水權的分配、交易、管理等。

(4)水資源行政管理

水資源行政管理,是通過行政手段對水資源管理的行為,是以水資源管理行政體制為研究核心,重點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關系、以及涉水管理部門協調管理的問題,實現政府管理“到位”而不“越位”等。流域管理和水務管理理論與方法也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研究內容。

(5)水資源規劃管理

水資源規劃,是對水資源開發利用未來科學描述。水資源管理學中的水資源規劃,主要研究水資源規劃的理論與方法,如水資源規劃的內容、原則、水資源規劃的方法、水資源規劃實施的保障等。

(6)水資源配置管理

水資源配置,是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核心內容之一,他是以水資源承載力為基礎平臺的水的的分配,在水資源配置過程中,由于我們長期擠占了生態用水,必須給予認真的考慮和回補。水資源優化配置的理論與方法能為水資源配置提供理論基礎和指南。

(7)水資源經濟管理

水資源經濟管理就是通過經濟手段對水資源利用進行調節和干預。包括水資源價值理論、水資源經濟管理體系、節水效益分析、水資源折舊、排污收費等等。

(8)水資源投資管理

水資源投資是維護水資源的重要保障,水資源投資管理主要包括與水資源投資有關的資金的籌措、資金的利用效率、資金的回收、資金的增(保)殖、資金投入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等等。

(9)水資源風險管理

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既有自然風險,如干旱、洪水等,也有由于人為的作用產生的人為的風險,如設備出現故障導致供水中斷等,水資源風險管理研究這些風險的產生、降低甚至消除,提出風險發生情況下采取的應急對策措施。

(10)水資源利用保護技術管理

主要包括城市節水技術管理(工業、城鎮生活節水)、農業節水技術管理、污水處理技術管理以及水資源配置技術、水利技術發展戰略等等。

(11)水資源工程管理

我國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水資源工程管理就是結合社會、經濟、環境等特點,研究水資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論與方法。在水資源工程布局過程中,要將產業布局、產業結構、產業制度和產業規模等作為重要因素加以考慮,謀劃優化的水資源工程布局,取得高的綜合效益。

(12)水資源數字化管理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水資源的管理必將有傳統的管理走向數字化管理,“3S”技術在水資源管理中將日益普及。水資源數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管理水資源,提高水資源管理的效率。數字河流(湖泊)、工程仿真模擬、遙感監測、決策支持系統等是水資源數字化管理的重要內容。

(13)行業水資源管理

水資源具有多種功能,不同行業由于水資源利用方式、利用技術、利用效益等諸多因素的差異,對水資源管理也不相同,水資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業特點。行業水資源管理就是分行業研究水資源管理,如農業水資源管理、水資源景觀管理、工業水資源管理等等。

(14)國際水資源管理

世界有眾多的國際河流,國際河流的開發利用,由于涉及到相關的國家,上下游之間的矛盾處理更加復雜,水資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國際水資源管理,是以國際河流為研究對象,研究其開發、利用、保護和協調等相關問題。

(15)水資源綜合管理

涉及到水資源部門、行業和領域極其廣闊,對水資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論水,必須將其放在社會、經濟、環境等復合系統中進行處理。森林管理、濕地管理、婦女在水資源管理中作用、WTO條件下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根據水資源狀況通過國際國內市場進行水資源貿易(包括間接貿易,如進口高耗水產品,出口低耗水商品等),等等,是水資源綜合管理的重要內容。

3、水資源管理學與相關學科關系

3.1水資源管理學與水資源學的關系

水資源學是一門綜合叉性學科,目前該學科還沒有完全定型,正處于成長時期。通常認為,水資源學是對水資源進行評價并制定綜合開發和合理利用規劃,解決水資源供需矛盾,以及對水資源實行科學管理和保護經驗的系統總結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水資源學的基本理論體系是建立在水資源本身存在、運移、轉化和調控的基本規律與系統論的基本觀念和方法的結合上,研究的重點是建立在系統論基礎上對水資源系統評價、開發和最優調控的基本規律。

水資源管理學與水資源學既有區別也有聯系。他們在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交叉性,交叉點是水資源管理。水資源管理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綜合叉科學,在形成水資源學的過程中,也漸漸形成了水資源管理的知識體系,水資源管理學漸漸成長。他們的主要區別在于水資源管理學所涉及的面更廣泛,而且水資源管理學與管理學存在密切的關系。

3.2水資源管理學與管理學的關系

管理科學是一門應用多學科與多領域理論、方法、技術和知識的綜合叉科學,其目的就是研究人類利用有限資源實現組織目標的管理活動方面的動態、復雜和創新的社會行為及其規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1995)。人的管理是管理學重要研究內容。

水資源管理學中的管理對象是水資源,而管理學中管理的對象是人,這是兩者的主要區別,但管理是要靠人的智慧。因此,管理學的原理可以為水資源管理學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水資源管理學的發展為管理學延伸提供新的增長極。

水資源管理學也是管理學的一個分支。

3.3水資源管理學與水文學的關系

水文學是研究地球上水的時空分布與運動規律并應用于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科學,作為水利科學的一部分,水文學的重要內容是地面水與地下水的觀測、評估與預測,并為規劃與管理提供依據。

水資源管理學需要水文學的支持,水文學為水資源管理學提供基礎數據,水資源的管理就是以水文學提供的各種數據為依據進行調控管理水資源,水資源管理學的基礎是水文學,兩者關系非常密切。但水資源管理學所涉及的內容比水文學研究的范圍更廣泛。

4、結語

水資源管理學是多學科交叉的年輕的學科,其發展具有很大的現實推動力和潛力,目前學術界尚未引起高度重視,相應的研究成果也不多見。作者初論水資源管理學,意在拋磚引玉,希望引起學術界的關注和探討,推進水資源高效利用和保護。值得說明的是,作者及其同事合作成果《水資源管理學導論》即將完稿,并出版發行,但愿能為《水資源管理學》的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姜文來,水資源價值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姜文來,楊瑞珍著,資源資產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王浩,王建華,秦大庸等,現代水資源評價及水資源學學科體系研究,地球科學進展,2002,12(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水利科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第6篇

一、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的特點及技術要求

什么是“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呢?這個系統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運用各種高新科技手段,對流域或地區的水資源及相關的大量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傳輸及管理;以現代水資源管理理論為基礎,以計算機技術為依托對流域或地區的水資源進行實時、優化配置和調度;以遠程控制及自動化技術為依托對流域或地區的工程設施進行控制操作。

這種系統的主要特點是:①對水資源進行實時監測。監測的內容包括水量和水質。實時監測的意義在于:只有掌握瞬時變化的水量信息,才能科學、準確地進行資源配置及調度;只有掌握瞬時變化的水質信息,才能對環境質量進行動態評價和有效監督,也才有可能應對水污染突發事件,保證供水安全。②這種系統以地理信息系統(GIS)為框架,除了采集水資源信息外,還廣泛采集流域或地區內的氣象、墑情等自然信息,水利工程等基礎設施信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本信息以及需水部門的需水信息。③它不同于以往的水資源監測系統,僅僅具有監測功能。這種系統更重要的功能是進行實時配置調度。它是在監測的基礎上,以大量的綜合信息為基礎,采用現代水資源管理數學模型,為水資源的實時配置、調度提供決策支持。這種模型勢必突破“就水論水”局限,體現經濟與社會發展——資源——環境的協調統一,體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原則,體現“依法治水”的原則。④這種系統應是高新技術的集成。系統的設置應充分吸收國際上最新技術,堅持高起點。它包括監測技術、通信、網絡、數字化技術、遙感、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計算機輔助決策支持系統、人工智能、遠程控制等先進技術。⑤它的設置應是因地制宜的。針對不同流域、不同地區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及基礎設施狀況,水資源管理中不同的重點問題,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的設置也應具有不同的特點。系統的設置還應與防洪調度指揮系統的建設相結合。

這種系統的技術要求是:①以現代電子、信息、網絡技術為基礎,實現監測數據的自動采集、實時傳輸和在線分析,有效地提高監測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率,確保監測信息的有效性。②充分掌握所在地區水資源供需狀況,建立相應的資料庫和水量、水質模型、供需水模型及生態環境分析模型。供水方面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主水、客水、污水回用等等,需水方面包括:生活用水、工業用水、農業用水、生態環境用水等。③充分運用現代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進行高度技術集成,快速、高效、準確、客觀地分析處理大量監測數據信息,并根據已建立的供需水模型和水環境分析模型等,動態生成水資源優化配置、調配計劃等輔助決策方案。④以綜合分析和輔助決策為基礎,實現對水資源的優化配置、遠程控制和科學管理等,即實現水資源調控的現代化。⑤系統應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動態可擴展性,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二、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的基本結構

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應具備水資源實時測、水資源實時預報、水資源實時調度和水資源實時管理等功能。其功能概要詳見圖1。系統的總體結構又可分解為以下主要部分(參見圖2):①數據庫(包含圖形庫、圖像庫和CIS系統),②模型庫(包括方法庫),③知識庫,④在線數據采集子系統,⑤綜合信息管理子系統,⑥綜合分析與決策支持子系統,⑦實時控制管理子系統。其核心是綜合分析與決策支持子系統以及數據庫、模型庫、知識庫。其他各部分則為系統核心的補充、延展和支持。

系統總控目的是建立系統各部分之間的聯系、控制各庫和各子系統的協調運行。

在線數據采集子系統提供相關水資源與水環境監測數據的自動化采集和數據可靠性在線分析功能。其重點是對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水位、水質及水溫等)的實時動態監測和監測數據的自動化采集、監測數據預處理,以及監測數據可靠性的實時在線分析處理等。該子系統還應提供與各類監測儀器銜接的數據采集接口,通過接口模塊動態收集監測數據資料,確保存入數據庫中的監測資料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綜合信息管理子系統管理各種水資源水環境監控項目的數據資料,具有監測數據資料的輸入、存儲、整編、查詢與傳輸等功能,對水資源監控數據資料進行綜合管理和處理。該子系統還應提供對綜合分析與決策支持子系統以及實時控制子系統的數據傳輸接口。

實時控制子系統主要完成兩個功能:一是將系統綜合分析與輔助決策的成果以實時報告(如水資源預報、水質分析公報、企業排污超標警報、水資源調配建議方案等)和多媒體報警信號(如大屏幕指示、聲光警報等)的形式進行動態輸出,以供決策部門進行水資源配置和管理參考;二是將輸出指令直接作用于可控自動化水資源調配和控制設備(如給、排水閘門等),通過有線/無線/遠程控制技術對系統所涉區域內的重點給、排水設備及重點控制工程進行遠距離的調節控制。

綜合分析與決策支持子系統對實時監測獲得的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其主要功能就是運用模型庫中的相應模型對監測數據資料進行智能化的綜合分析,參照知識庫中的專家知識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形成水資源(包括水量、水質、水情和水環境等)動態狀況的分析成果;并根據分析成果,產生輔助決策報告或直接控制指令。系統還應專門設計有多庫協同器,進行各庫之間的協調。多庫協同器提供系統各庫的協同規劃、綜合調度、人機交互、資源共享、沖突仲裁和通信聯絡等處理功能。

綜合分析與決策支持子系統是本系統的技術核心,它將以國內外近年在水源、水環境和農田水利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為基礎,結合現代高新技術進行綜合開發,形成技術先進、功能完善、實用性強、又便于擴展和更新的具有決策支持能力的智能化綜合分析系統。

數據庫是整個系統運轉的基礎,準確高效地收集和及時處理大量復雜的監測數據資料是整個系統設計和開發的重點。數據庫及綜合信息管理子系統是面向數據信息存儲和信息查詢的計算機軟件系統。本系統的數據庫內容包括:①水利工程檔案庫,②監測儀器特征庫,③原始監測數據庫,④整編監測數據庫,⑤監測網站資料庫,⑥人工巡視檢查資料庫,⑦數據自動采集參數庫,⑧模型輸入輸出數據庫,⑨成果數據庫,⑩實時控制日志數據庫等。圖形庫和圖像庫是數據庫的延展和補充。

模型庫及其管理子系統提供相應分析處理使用的處理模型和計算方法的例程庫。包括各種時態和空間模型、在線數據可靠性分析算法等。包括水情預報模型、水量評價模型、水量預測模型、水質評價模型、水質預測模型、水污染模型、需水模型、生態環境分析模型、洪水演進及仿真模型、決策支持模型等等。

知識庫及其管理子系統是用于知識信息的存儲及其使用管理的計算機軟件系統。本系統的知識庫內容包括:①各監控項目的監控指標,②日常巡視檢查的評判標準,③監測數據誤差限值,④專業規律指標,⑤專家知識經驗,⑥水利法律、法規,行業規程、規范的有關條款等。

三、水資源實時監控管理系統的實施

第7篇

一、關于水資源管理的幾種模式

在約翰內斯堡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上,在水資源管理問題上有兩個堅持、一個反對之說。即堅持水資源統一(綜合)管理(以下統稱為水資源統一管理),堅持權利下放的用水管理,反對水資源的分割管理。

1.水資源統一管理模式

水資源統一管理目前正在成為世界各國廣泛認同的科學管理的模式。聯合國水行動框架[1]中論述了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六個方面的內容: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水資源政策、戰略和相關法律法規;國家水資源信息系統;國家層次和流域層次的水資源配置框架和實施方案;水資源管理和開發利用中的投資機制和執行效果的監測和監督機制;一種“良政”機制確保水資源管理的透明性、公共參與和落實責任;一個統一的機構對如上所述的各項內容負總責。從上述的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內涵可以看出,水資源統一管理的落腳點在于對水的資源管理。重點要求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要從以往注重提供工程和水服務為主的管理模式,向資源管理的模式轉變。核心問題是讓社會充分認識水在生活、生產和生態等各個領域的綜合資源價值,統籌規劃,實現水資源在區域間和生活、生產、生態等各用水領域的優化配置,通過資源管理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2.權限下放的用水管理模式

堅持權限下放的用水管理模式,主要指在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基礎上,在實現了國家和流域水資源配置的基礎上,用水管理的權限要盡可能下放到地方政府。根據區域的不同特點,這種用水管理權限下放的管理既包含了資源管理,又包含了用水服務管理。地方政府對水資源的管理,主要是在國家和流域配置的水資源基礎上,建立區域的水資源利用宏觀指標體系[2],實現水資源在不同用水行業之間的合理配置,維系良性生態必需的水量和水質,實現水資源的最大綜合效益。水管理權限下放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是地方政府對用水服務的管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保障全體居民,尤其是貧困群體的基本用水權利;二是運用價格原理和需求管理,通過市場機制協調用水供需矛盾,充分發揮水的利用效率;三是創造條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用水服務和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服務的質量。總之,用水服務管理權限下放,一要進一步細化水的資源管理,二要通過政府的、市場的和社會的合力,在提供水服務和用水過程中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

3.水資源的分割管理

水資源的分割管理是水資源統一管理的反面,即片面地強調生活、生產、生態各自的用水利益,片面地強調各行業本身的用水利益和各行業本身的水的管理權限,片面地強調各個區域本身的用水利益和各區域自身的水的管理權限,激化各地區、各行業用水之間的競爭矛盾。其結果是水資源短缺、水資源浪費和生態系統惡化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時期同時產生。因此,水資源的分割管理模式已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擯棄。

二、水資源配置與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汪恕誠部長曾經指出,水利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如何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必須抓住兩個環節[4]:一是從資源的統一管理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從提供用水服務和用水過程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以往我們主要是從供水和用水的環節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如農業節水,主要進行灌區改造,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系數;工業節水主要是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城市節水主要是提高水價,對管網系統的跑冒滴漏進行處理,提倡使用節水器具等。但是對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對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貢獻和影響研究的不夠。事實上,水資源管理對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作用巨大,應受到高度重視。

從水資源的管理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必須實行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反對水資源的分割式管理,核心內容是實施水資源優化配置,即根據流域水資源的可利用量,在保障人的生活基本用水需求和維系生態系統平衡的基本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在區域間和不同用水行業間進行公共河流水資源使用權的合理分配,明晰初始水權。水資源優化配置對提高水的利用效率的主要功能在于通過初始水權的確定,界定區域及行業的用水上限,抑制用水需求的無限制膨脹,防止區域間對水資源的爭奪而造成無序開發,平抑各行業對用水的無序競爭,保障所有人的基本用水權益,保護生態環境,促進水資源市場機制的建立,充分發揮水資源在生活、生產和生態最大的綜合資源價值,從資源管理的過程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我國水資源配置工作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在全國的諸多河流中,只有黃河和黑河流域具有國務院批復的水量分配方案。黑河流域的張掖地區作為全國節水試點單位,在流域分配的水量的基礎上,按照制定行業宏觀用水指標體系的方法,正在試行用水行業間的水資源配置。

水資源配置工作的落后狀況,往往是造成水資源不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災害的主要原因之一。20世紀70年代起的塔里木河下游斷流、河道湖泊干枯、綠色通道逐漸消亡、沙漠入侵的生態災害,黃河在20世紀90年代的持續斷流,海河流域由于水資源過度開發造成的“有水皆干、有河皆污”的生態災害,以及2002年山東南四湖在幾個月內無序引水7億m3,造成湖泊干枯,都是水資源管理中沒有配置或配置失敗的實例。同樣是黃河、黑河和塔里木河,近幾年由于實施水資源優化配置,強化水量統一調度,在持續大旱之年實現了黃河不斷流,塔里木河下游的臺特馬湖、黑河下游的居鹽海在干枯多年后重新恢復了湖面,恢復了綠色生機,又是通過水資源統一管理實現水的綜合資源價值的有力證據。

三、把握水資源的基本特征,實現水資源的科學配置

1.水資源的基本特征要求科學配置水資源

資源的配置方式要考慮資源自身的特點。一般性的生產要素資源,往往通過市場機制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目的。水資源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屬于自然資源中的生態資源,與生態系統與榮共榮,與損俱損。水資源又是戰略性的經濟資源,與人民生活、經濟生產息息相關。對這樣的資源進行配置,應該首先了解我國水資源的基本特征,具體體現在它的自然特征和經濟社會特征。

從自然特征上講,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以流域為基本單元。無論是地表水還是地下水,均以流域的地形地貌和地質條件為依托,形成自然水系。如果不是人為的調水,流域之間的水資源是獨立的。二是時空分布不均勻。如果地球上的淡水資源在時空上均勻分布,水資源可以滿足人類的全部需求。但是水資源時空分布是不均勻的,這就造成了世界上有的地方、有的時間出現水資源短缺和洪水問題,同時也增加了資源配置的成本。我國的水資源時空分布尤其不均勻,這是我國洪澇災害嚴重、水資源短缺和水生態環境易遭破壞的主要自然原因。

從經濟特征上講,水資源除了反映出一般的生產要素資源的經濟特征外,又反映出以下特有的三個基本特征:一是水資源是公益性突出的經濟資源。水資源不僅要與其他生產要素合理配置,促進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更要首先從量與質上滿足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保障社會穩定,尤其是大型城市在特枯年份的供水保障,同時政府對農業、公益環境等行業用水還要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和減少市場競爭對其產生的破壞作用。二是水資源是與生態系統關系密切的經濟資源。與人力、資金、技術和信息等經濟資源不同,甚至與礦產等自然資源不同,水與生態系統密切相關。沒有任何一種資源像水那樣處于生態系統與人類經濟活動之間的激烈競爭之中,而截止到目前,生態系統往往是競爭中的失敗者。此外,水資源還是極易受到破壞的經濟資源,幾乎各種行業的經濟活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對水體造成污染,從而加大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成本。因此,滿足維系生態平衡對水的基本需求,要防止經濟競爭中對水資源的無序開發利用;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要更注重對水資源的節約和保護。三是水資源是各類經濟社會活動中基礎性的要素資源,并且是難以替代的要素資源。對能源的依賴可以是多樣的,比如石油、煤炭、水電、風能、太陽能、生物能源等,可以相互替代,緩解競爭的緊張局面。但對水資源的依賴往往是惟一的,我們可以節水,但是不能不用水。因此,水資源這種不可替代的特征加上區域的經濟發展對流域水資源的依賴關系,往往是造成國與國、區域與區域對公共河流水資源的爭奪非常激烈的主要原因。因此水資源的合理配置變得尤其重要。

2.應充分發揮政府配置和市場配置雙重作用,建立以兩級政府為主、市場調節的水資源配置機制

正是水資源這種公益性特征、生態特征和不可替代的特征,使得水資源配置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不僅要滿足人民生活、社會穩定和維系生態系統平衡的基本需求,還要協調各用水競爭領域的利益和目標,發揮水資源最大的綜合效益。因此要充分發揮政府配置和市場配置的雙重作用,保障水資源配置的合理性。根據《水法》,水資源屬于國家所有。因此首先要由中央政府組織對全國水資源進行科學評價,計算我國水資源總量、最大可利用量和分析我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建立起我國水資源真實的、準確的和權威的數據平臺;在水資源科學評價的基礎上,實行以兩級政府(既中央和地方政府)為主、市場調節的水資源配置機制。

首先由中央政府組織進行跨省、直轄市、自治區(簡稱省市區)河流的可利用水資源量分配,或稱為初始水權(使用權)的確定。關于水資源配置的原則,一些文章上已有介紹,比如民眾基本生活用水原則、保障社會穩定和糧食安全原則、地域優先原則等[5]、[6]。但是從國家級的水資源配置來講,應該突出的是公益用水領域優先原則和競爭用水領域的公平原則。公益用水領域優先原則是指在水資源配置中要優先考慮滿足人民生活、維系生態系統、保障社會穩定、保證糧食安全等公益性的基本用水需求。競爭用水領域的公平原則就是在滿足公益性用水領域基本需求的基礎上,要轉變以往采用的需求預測加供給的水量分配模式,對競爭用水領域實行公平配置水資源。競爭用水領域的公平原則是水資源配置中的一條重要原則。對于許多國家和地區,水資源屬于稀有資源。面對水資源這種稀有資源,需求預測往往是放大的,我國一些地區目前編制的一些水利發展規劃,一些供水項目,對水資源的需求預測往往高于實際需求,這就加劇了對本已稀缺的水資源的競爭狀況。因此,對于競爭用水領域的水資源配置不能簡單的以需求預測為依據,而應以公平原則為依據。在公平配置的基礎上,鼓勵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并在此基礎上,對于省市區競爭用水領域出現的供需中短缺現象,通過開辟節水、污水處理再利用等非常規水源或通過省市區之間的水權交易市場解決。中央政府對競爭用水領域的水資源配置不是直接配置到用水行業,而是配置到省市區。

在跨省市區的流域水資源配置的基礎上,地方政府根據公共河流分配的水資源和自產的水資源,對水資源進行二次配置,不僅進行地區間的水量配置,還要通過建立宏觀水量分配指標體系和微觀用水定額指標體系,實施用水行業間的水量分配[3]。二次配置除了遵循公益用水領域優先原則外,對于競爭用水領域還要堅持效益原則,鼓勵用水行業不斷提高水的利用效率。針對用水行業的水資源的配置并不等于用水行業就此獲得初始水權,還要依法獲取取水許可證。

在初始水權確定的基礎上,可以充分發揮水價和水權價格在市場中的杠桿作用,在地區之間和行業之間進行競爭用水領域的水權交易,解決地區和行業之間由于政府兩次配置后存在的水資源供需平衡的矛盾,最大限度地發揮水資源的綜合資源效益和市場效益。

優發表網友情鏈接
寂寞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在线电影网| 91在线最新| 少妇高潮爽到全身痉挛抽搐| 日韩av网站导航| 在线欧美小视频| 亚洲黄一区二区三区| xnxx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一级网站| 国语精品一区|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密臀| 亚洲+小说+欧美+激情+另类 |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麻豆高清免费国产一区| 亚洲区欧美区| 91精品高清| 好看的亚洲午夜视频在线| 亚洲大片在线| 日本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网址| 97视频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一区| 欧美三级自拍| 麻豆精品av| 欧美在线免费看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 亚洲欧美网站| 亚洲一区日韩| 久久9热精品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国产福利精品导航| 国产香蕉久久精品综合网| 91女人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337p粉嫩大胆噜噜噜噜噜91av| 国产精品理论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自拍偷拍九九九| 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在线视频国内自拍亚洲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精品| 日韩视频不卡中文| 亚洲人成电影网| 亚洲新声在线观看| 综合网日日天干夜夜久久| 色综合伊人色综合网站| 97视频人免费观看| 欧美亚洲伦理www| 日本电影二区| 偷窥自拍欧美色图| 国产野外战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白浆流出视频| 一二三四视频免费观看在线看 | 久久久久久青草| 精品电影在线| 2021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电影网站| 欧美一级免费| 97色成人综合网站| 日韩高清成人在线| 成人一级毛片| 日韩有码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美女销魂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毛片麻豆|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色综合| 午夜视频一区二区| 9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亚洲成人在线网|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中字| 久久久免费电影| 私人影视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麻豆| 日本夜爽爽一二区| 美女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日本在线免费| 国产精品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一区| 日韩三区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区av在线播放|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26uuu另类亚洲欧美日本老年| 肥婆老bbb肥婆bbbbb| av高清日电影| 亚洲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婷婷在线观看| 黄毛片在线观看| av日韩一区| 一呦二呦三呦国产精品|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四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免费网站| 日韩精品诱惑一区?区三区| 国产精品a级| youjizz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蜜臀| 午夜av区久久| 日韩丝袜情趣美女图片| 亚洲色图美腿丝袜| 久热在线视频精品网站| 2020天天操| 视频福利在线| 国产精品69xx| 国产亚洲观看| 99精品在线| 国产mv日韩mv欧美| 亚洲私人影院在线观看| 91九色02白丝porn| 亚洲精品日韩久久久| 欧美激情视频给我| xxxx性bbbb欧美野外| 老司机在线免费视频| 77导航福利在线| 欧亚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韩国女主播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自拍网| 日韩欧美一级精品久久|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吃药| 精品剧情v国产在线观看| 毛片在线网站| 亚洲视频电影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夜色 | 精品视频99| 蘑菇福利视频一区播放|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美国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久草网在线视频| 成码无人av片在线观看网站| 麻豆精品蜜桃| 久久最新网址| 韩国v欧美v亚洲v日本v| 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 欧美超级免费视 在线| 国产欧美日本亚洲精品一4区| 国产三级在线免费| 影音成人av| 99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免费| 不卡高清视频专区| 欧美夫妻性生活| 欧美日韩xxxxx| 偷偷看偷偷操| 欧美xxxx免费虐|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 99热精品在线| 亚洲精品你懂的| 最近2019中文字幕mv免费看| 最近久乱中文字幕| av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精品| 91日韩欧美|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二555| xfplay爱情电影网love|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免费观看| 免费观看30秒视频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日韩经典中文字幕| 狠狠操狠狠色| 欧美大片免费| 三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亚洲范冰冰与中字| 伊人精品在线观看| 又爽又黄的午夜网站|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精品福利| 高清不卡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观看体验 | 玖玖在线精品| 成人黄色在线电影| 日韩大陆av| 精品系列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 九九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www.jizz在线观看| av一区在线播放| 青青国产91久久久久久| 欧美影视一区在线| 欧美xxxxxbb| 爱搞国产精品| 久热精品在线|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激情一级精品国产| 日韩二区三区| 欧美性感美女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丝袜黑色高跟|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可以看av的网址| 草草在线视频| 久久久精品午夜少妇| 在线视频欧美精品| 国产xxxx做受性欧美88| 国产日韩另类视频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九九热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观看| 懂色av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一区三区四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鸭| 刘亦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毛片av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国产三级电影视频| 国内视频自拍在线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99在线热播精品免费| 丝袜美腿精品国产二区| 理论视频在线| 欧美久久成人| 亚洲欧美色综合|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成人av自拍|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日本欧洲一区| 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综合色噜噜狠狠| 一区二区三区网| 蜜臀久久精品| 国产九色精品成人porny| 欧美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草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迅雷| 亚洲女人av|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福利| 国产亚洲第一的欧洲日产| 日韩在线影院| 成人av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最新精品| 日韩伦理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专区|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在线观看av影片| 欧美尿孔扩张虐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性视频网站| 国产免费不卡| 99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99久久亚洲国产| 免费在线国产视频|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_中| 亚洲深夜福利在线|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大全| 国产免费成人|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男女网站在线观看| 妖精视频成人观看www|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成人444kkkk在线观看| 天堂在线看视频| 亚欧美无遮挡hd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日本va在线观看| 欧美性受xxxx黑人爽| 日本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国产欧美| 亚洲精品综合精品自拍| 开心快乐六月丁香婷婷| 综合日韩av| 亚洲高清成人| 在线观看欧美黄色| 369你懂的电影天堂| 成人黄色在线| 美女尤物久久精品| 日韩av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对白叫床清晰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亚洲| 国产.欧美.日韩| 欧美国产乱视频| 性xxxxfreexxxxx欧美丶| 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搡老女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tv| 国产精品剧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粉嫩a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本在线a| 91高清视频|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精品| 91福利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黄色电影在线| 午夜视频一区| 日韩国产欧美精品在线 | 欧美最猛黑人xxxxwww| 完全免费av在线播放| 亚洲无毛电影| 欧美少妇bbb|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在线 | 欧美高清视频不卡网| av成人动漫| 国产视频一区欧美|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 18以下岁禁止1000部免费| jazzjazz国产精品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97操碰视频| 欧美国产专区| 亚洲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女人天堂网站| 日韩天堂在线|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老太做爰xxxx|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一区 二区 三区一级|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 日本性爱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 亚洲精品大尺度| 69欧美性猛交| 欧美极品免费| 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 | 99re在线视频| 久久xxxx|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日韩精品99| 一区二区三区日韩欧美| 18岁免费网站| 日本国产亚洲| 亚洲午夜成aⅴ人片| 亚洲另类图片另类电影| 国产丝袜一区|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免费啪视频在线观播放| 欧美精品momsxxx| 日韩一级成人av| 国产三级香港三韩国三级|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 在线播放麻豆| 99re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午夜|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色戒|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少妇视频| 欧美xxav| 亚洲一区二区国产| 国产污污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好骚| 欧美成人合集magnet| 婷婷久久免费视频| 成人性视频网站| 亚洲一| 91视频成人| 秋霞午夜鲁丝一区二区老狼| 欧美激情一区三区| 日韩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无遮挡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一级片| 青青久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图片在区色| 美女精品导航|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 heyzo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2019国内自拍| 国内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综合电影|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天美 | 91精品国产99| 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老司机一区二区| 91精品福利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国产成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xnxxcom| 岛国精品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www| 未来日记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本| 欧美日韩裸体免费视频| 嫩草黄色影院| 国产精品免费看| 欧美一级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动漫免费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欧美亚洲| av日韩精品| 欧美日韩一级片网站| 91av久久| 大荫蒂欧美视频另类xxxx| 男人天堂手机在线| 国产综合久久久久久鬼色| 日日夜夜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狂喷白浆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91禁国产网站| 91精品国产成人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 日韩影院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 精品国产一区一区二区三亚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