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亚洲免费_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_啊啊啊射了视频网站_在线精品国产欧美_国产亚洲成年网址在线观看_日韩一区二区在线免费_98在线视频_2019最新中文字幕_色久优优欧美色久优优_亚洲欧洲一区

歡迎來到優發表網

購物車(0)

期刊大全 雜志訂閱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精品范文

阿昌族的風俗習慣范文

時間:2023-03-02 15:08:19

序論:在您撰寫阿昌族的風俗習慣時,參考他人的優秀作品可以開闊視野,小編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這些建議能夠激發您的創作熱情,引導您走向新的創作高度。

第1篇

【關鍵詞】阿昌族 傳統體育 傳播 研究

一、引言

文化人類學結構主義學派認為:“混亂社會中一定存在一種秩序,這種秩序不能從現實社會中直接覺察到,必須依靠人類設定一種概念化模型才能被認識”。而這種所謂的概念化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成為一種認知模式,追求這種理論模式其實就是一種理論建構的過程。阿昌族傳統的體育文化就是一種制度性的文化,其中包含阿昌族的價值觀念與藝術審美。在阿昌族遷徙過程中,不停的與周邊民族接觸形成多元復合的體育文化,為其與周邊民族和諧共處提供了機遇和空間。

二、阿昌族的分布

阿昌族漢語稱為“峨昌”、“娥昌”、阿昌話自稱為“蒙撒”、“傣撒”“蒙撒撣”是云南特有的少數民族,與南詔時期的彝族烏蠻蒙舍詔有淵源關系,唐南詔時期被稱為“尋傳蠻”,居住在永平一帶,隨閣羅鳳對西部用兵,向西遷移至保山怒江片馬、騰沖等地區,明朝正統年間大量的漢族守邊將士也融入阿昌人,逐漸發展形成今天的阿昌族。國內阿昌族人口為3.8萬,主要居住在大理、保山及德宏地區。阿昌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分為潞西、梁河、隴川3個方言。由于長期和漢族、傣族雜居,大多數阿昌族人兼通漢語和傣語,習用漢文和傣文。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歷史上與景頗族、漢族、傣族、彝族關系密切。阿昌族是一個跨境民族,在緬甸,阿昌族稱邁達族,人口約4萬多,主要分布在克欽邦的密支那及撣邦的南歐、景棟等地。印度境內也有部分阿昌族居住,但人數不詳。最新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德宏有阿昌族為3.0389萬,約占國內阿昌族人口的80%,其中梁河縣人口為1.3294萬,僅次于傣族,隴川縣1.3483萬僅次于景頗族和傣族。芒市人口為2530人,瑞麗441人,盈江1327人,主要居住在交通要道上,隴川和梁河成為阿昌族文化的核心區域。

三、阿昌族傳統體育類型

在適應獨特的地理環境中阿昌族先民創造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隨著阿昌族的遷徙形成阿昌文化的擴散和傳播。在共同的地域空間內,隨著經濟的發展,常常跨越族群的邊界進行物質和文化的交流,在多民族和諧共處的過程中,阿昌和周邊的民族相互學習、和諧共處,形成阿昌族能順利使用漢語、傣語、景頗語,甚至是傈僳語的語言景觀。傳統的阿昌族體育文化在維系族群文化特征,加速族群之間的互動和交往有重要的作用。阿昌族傳統的體育運動有武術、蕩秋千、頂杠、蔑彈弓、射弩、扭杠、標竹竿、掰手腕、賽馬、射箭、彈弓、打陀螺、耍白象等幾個類型。可以分為防御類體育、生產類體育、娛樂型體育、祭祀型體育、慶典性體育。

防御型體育是為了人身安全的需要針對性強的訓練,以此來掌握搏斗技術和格殺技巧,維護個人、村寨、民族的安全。從歷史上看阿昌族處于南詔地方政權和國家政權發展與擴張之中,阿昌族地區多戰事,在備戰中需要掌握格斗技巧,個體生命的存在是民族發展的前提。因此和著名的阿昌刀相媲美的就是阿昌族人的武術和格斗技巧,同時阿昌人在生計的壓迫下常走南闖北,常常要與兇猛的野獸搏斗,因此武術不僅是強生健體的需求,更是身體安全的需要。阿昌族武術包括棍術、拳術和刀術,棍術成為猴棍,躲閃靈活,攻擊準確,動作干凈利落,常使用二節棍、三節棍、合棍、十四門棍,以系統的套路攻擊和防守。拳術有四方拳、十字拳和猴拳,四方拳左擊右防,輪番出拳,讓對手無法適從。十字拳則是以護胸和頭為中心,左防右打虛實結合,令人躲閃不及。猴拳更是跌、撲、滾、翻、躍等結合,變化莫測。其次賽馬、射箭也是軍事防御能力的儲備和訓練。

生產性體育活動主要是與生產活動緊密相連,這種活動來源與生產實踐,對傳統的生產技能的提升,對體能的強化有著重要的作用。阿昌族人以農業為主要的生存模式,此外鑄造刀劍成為傳統的手工業,商品買賣等交易活動,而采集和狩獵是農業和手工生產的一個補充。頂杠、扭杠、掰手腕、蔑彈弓、射弩、標竹竿、玩彈弓、是常見的與生產相關的體育活動,頂杠、扭杠、掰手腕、主要訓練生產中的臂力、腕力、腳力、忍耐力,而蔑彈弓、射弩、標竹竿、等活動是對捕獵技巧和能力的訓練。娛樂體育主要是開發兒童的智力,如玩彈弓和打陀螺,同時這些趣味性的娛樂游戲也不僅是年輕人參與,很多時候成人也參加,通過這些娛樂體育調節了氣氛,制造歡快的場面,訓練參加者的眼力、平衡力、靈活度、準確度,尤其是陀螺對治療頸椎炎和腰椎前盤突出有很好的療效。

宗教體育是指在祭祀活動中展演的體育項目,是與求雨、抗旱、驅鬼、除疫、迎神、送神等各種人類精神生命需求緊密結合。宗教體育結構形式,運用的是舞肢體語匯,詮釋人與神之間的關系,渲染對神靈力量的膜拜。阿昌人喪葬儀式上通宵唱歌,歌頌紀念逝者,抬棺出村時要繞棺三圈謂之隔魂,祭司對逝者魂靈進行指路,回到祖先祖居的保山、大理地區。另外阿昌族深受佛教的影響,在會街期間常流行耍白象,模仿大象前進、后退、前傾、后仰的動作,此外在求雨等活動中還有耍青龍的體育活動。

阿昌族進入德宏地區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信仰出現多元的特征,一方面繼續保持傳統的祖先崇拜,另外受傣族佛教文化和漢族儒家文化影響。傳統節日有趕擺、蹬窩羅,會街節、嘗新節、潑水節、關門節、開門節等與周邊傣族大體相同。此外還有火把節、換黃單、燒白柴、澆花水、窩羅節等慶典活動。火把節和窩羅節的規模較大,活動內容較多。傳統的體育文化成為這些節日慶典重要內容,火把節打火把、繞寨,潑水節潑水,新米節打磨秋,都成為傳統節日民俗展現的重要內容。

四、阿昌族遷徙及體育文化的傳播的特點

體育文化是阿昌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體現阿昌人生產、生活的特點,傳承阿昌族歷史記憶和神話傳說,道德禁忌和風俗習慣,塑造著阿昌人的民族性格,體育文化的傳播伴隨民間的文化與社會交往,伴隨阿昌族族群的流動和遷徙。

(1)體育文化保存阿昌族豐富的歷史信息,目前關于阿昌語支系的歸屬,學術界還在爭論,以趙家培為首的本土學者根據民族語言及其民族遷徙的歷史記憶認為。阿昌自稱為蒙撒,意為來自蒙舍詔,應屬于彝語支民族,保存著南詔時期星回節(火把節)的祭祀程式和火崇拜的民俗活動,體育文化保存南詔圍圈打歌特點。蹬窩羅意為“跳歡樂”。通常由一個藝人領頭,眾人尾隨其后,逆時針方向而舞。并有人扮的獅子、老虎、水牛等伴隨。里面關于阿昌人創世紀神話《遮米瑪與遮拍麻》記憶。也是對阿昌族原居住地保山與大理之間地域的回放與回歸。

(2)傳統的體育文化展示了阿昌族遷徙的特點,阿昌族生活在南詔時代的保山與大理之間,隨著南詔開發越過怒江進入片馬、騰沖隨之進入梁河、盈江隴川等地,隨明朝正統年間三征麓川,生活在漢族與傣族之間的阿昌族,因為自身特點跟隨明朝屯守邊界,戶撒等地不少的漢族兵丁融入阿昌族社會中,促進了阿昌族社會迅速的發展。為了不斷的尋找資源,一部分逐漸進入緬甸的北部地區。因此阿昌傳統的體育蹬窩羅體現早期歷史記憶,而火把節則是對南詔的文化記憶,潑水節凸顯鮮明的傣式特點,這三個階段同時兼有展示祖先的遷徙與奮斗。

(3)傳統的體育為民族交流提供機遇和空間,阿昌進入德宏從漢族那里學會了種田和冶鐵,鍛造各種生產工具,因此阿昌人生產能力和活動范圍逐漸擴大,生產水平得到了提高,整個民族發展速度加快。在傣族土司的統治下,文化受到傣族的影響,大多數阿昌族學習和使用傣族語言,過潑水節、開門節與關門節,同時有堅守原有的節日慶典。武術文化、體育娛樂在民間節日展現,在各個民族之間的傳播,形成阿昌族和兄弟民族之間的交往的積極和主動。伴隨體育的傳播,形成生產信息和生產技術的共享。

五、阿昌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

阿昌族體育文化是阿昌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依靠完整的結構,優良的文化功能,在阿昌族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在阿昌族民族文化特征的維護和保持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是阿昌族對內認同對外區分展示的基礎,因此加速它的保護傳承有著重要的意義。

第一、從國家層面上看要認識到民族傳統體育的價值,從文化安全的角度上看,德宏是少數民族集聚區域,除阿昌以外還有傣、景頗、傈僳、德昂、阿昌、回等民族。傳統的體育文化是民族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歷史記憶與文化記憶主要傳承載體,是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建構的主要文化資源,是邊疆少數民族文化娛樂的重要來源。因此傳統的體育文化能提供認同感和凝聚力,能為邊疆各族人們提供互動交流機會,增強地方凝聚力,防范境外的宗教滲透。因此國家應該注重阿昌族傳統體育文化的保護與開發,加大對傳承人的財政支持力度,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文化產業,壯大阿昌族文化產業。

第二、從教育主管部門上說,要利用好教育平臺傳承民族文化,在推廣現代體育的同時要重視傳統民族體育文化的作用。傳統的民族體育文化要進入地方的校園,德宏阿昌族聚集地區的學校要在傳統體育搜集、整理、傳承、傳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把阿昌族傳統的體操和舞蹈這些帶有地方特色,有地氣的體育娛樂項目傳承下來,推廣開來。

第三、地方的文化主管部門,要重視傳統體育在地方凝聚力形成中的作用,以文體局、文物館、檔案館、圖書館、民宗局、旅游局等文化部門要通力合作,把傳統體育文化搜救、挖掘、整理、展示、傳播工作搞好。形成很好的文化品牌,在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發展模式中提高地方綜合發展實力。

第四、加大對民族地區教育的投入,加大對阿昌族民族精英的培養,在人才培養方面,一方面加大民間傳統文化精英的保護與支持,加大阿昌族學生入學率、高級別人才培養,加大對阿昌族干部的使用和提拔。加大對阿昌族傳統鑄刀工藝的保護,堅持自由政策,發揮阿昌族傳統民間信仰在地方發展和文化保護方面的積極作用。

六、結論

文化是一個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的發展積淀,是一個民族適應環境的產物,是一個民族對內認同和對外區分的基礎。阿昌族的傳統體育文化隨民族遷移發展,而不斷的發展變化,體現歷史上不同時期阿昌族文化的特點,同時阿昌人在中緬邊界地區的遷徙中又把阿昌文化展示和傳播開來,注重生計本領掌握,體能、道德提高方面還有濃厚的護寨守國的軍事防衛思想。阿昌族傳統的體育文化在傳播過程中體現出歷史性、區域性、民族性的特征,為阿昌族融入多民族的和諧發展提供基礎和空間,因此需要保護好、傳承好、傳播好。

參考文獻:

[1]文小勇.阿昌族禁忌文化:內涵、流變與功能[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11).

[2]王家富.獨特的阿昌族民歌[J].云嶺歌聲, 2003,(01).

[3]李月豐,馬冬梅.我國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資源與開發[J].中國商貿,2012,(05).

第2篇

積極收(征)集反映云南民族民間文化的檔案史料

以阿昌族、布朗族、獨龍族等云南省特有少數民族檔案的征集工作為試點,逐步開展云南省25個少數民族,特別是15個云南特有少數民族的檔案征集工作。對于反映這些少數民族民風民俗、民間藝術、民間傳說等方面的檔案進行搶救性收集和征集,將各個民族的天文地理、語言文字、飲食服飾、婚姻習俗、音樂歌舞、傳統醫藥、手工技藝等檔案征集進館,建立云南民族民間文化保護檔案資料數據庫,實現打造云南民族檔案品牌的新目標。

民族檔案遺產的搶救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云南省近年來已搶救少數民族古籍檔案3萬余冊,出版民族古籍檔案3000余種近6000冊。至2006年年底,全省收集搶救各民族口傳文化遺產約25000種,省民族古籍資料庫以平均每年征集入庫1000余卷(冊)古籍文書珍本和善本的速度發展,位居全國之首。省古籍辦通過走訪調查民間藝人和聽眾,經過歷時6年的編纂(2002―2008年),成功搶救記錄了包括漢族在內的云南26個民族無文字的口承文化,并陸續整理成冊。這套超過1000萬字的宏篇巨著名為《云南民族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總目提要》,被譽為云南少數民族的“四庫全書”。全書分為《神話傳說卷》、《民間故事卷》、《史詩歌謠卷》三部六冊,共收錄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2.3萬余種。如此完整地收錄云南民族通過口耳相傳的民族史詩、傳說、神話等“無字文化”,在全國尚屬首創,其種類和數量均居全國第一。截至2008年,云南省檔案館已保存漢、彝、傣、藏,白、納西、拉祜、基諾、哈尼、傈傈、瑤等民族的各種載體的檔案572個全宗,105萬余卷(冊),貝葉經、棉紙經、東巴經等一大批極具保存價值、富有民族特色的檔案資料被征集進館。省館已著手與省文化廳、文物局聯合開展對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的接收征集工作,各州市、縣級檔案館也將此項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逐步推進實施。迪慶藏學研究院收集保存有《格薩爾王傳》手抄本和刻本30余部,各寺院均珍藏有金汁、銀汁、朱砂書寫的藏文《大藏經》及其他木刻、手抄典籍。還有文書檔案1400余件,以“格子石碑”為最早的石碑銘文等,現已搶救藏文文書1000余種。

全省各地州市縣的民族檔案工作各具特色

如大理州突出南詔大理文化與白族檔案史料,近年又致力于大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影像資料庫的開發利用;楚雄州突出畢摩文化與彝族檔案文獻-麗江市突出東巴文化與納西族東巴經檔案,尤其是東巴藝術檔案的開發利用-迪慶州突出藏文歷史檔案;西雙版納州突出貝葉文化與傣文貝葉經檔案;紅河州突出哈尼族譜牒檔案;文山州突出壯族口述檔案;曲靖市突出爨文化與爨碑檔案;石林縣突出阿詩瑪文化與阿詩瑪原始資料等,均取得相應的社會效益。

云南少數民族口述歷史檔案的搶救保護已正式啟動

根據2009年10月中新雙方簽署的《新加坡國家檔案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云南省檔案局口述歷史合作項目》備忘錄,2010年7月20日,中國國家檔案局與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合作項目之一――搶救保護云南少數民族口述歷史檔案培訓班在昆明舉辦,新加坡國家檔案館館長畢觀華、新加坡國家檔案館口述部主任賴素春分別對云南全省200余名檔案工作者、學者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口述歷史方法學的培訓。搶救保存云南少數民族歷史文化的口述歷史計劃正式啟動,云南將分享新加坡在保存少數族群和民間歌謠方面的經驗,并于2010―2011年聯合開展阿昌族、布朗族、獨龍族、拉祜族4個云南獨有少數民族口述歷史檔案的搶救保護試點工作,通過對這4個民族的文化研究者、文化傳承人、民間能工巧匠的訪談,記錄與這4個民族相關的語言文化、原始宗教、祭祀文化、生產方式、技術技藝、社會習俗、節慶風俗、社會組織、文學藝術、民間傳說、天文歷法、民族醫藥、衣著服飾、建筑風格、飲食文化、交通工具、民族工藝等方面的口述歷史檔案。在條件成熟時,逐步建立以云南15個獨有少數民族為重點,涵蓋云南25個少數民族,充分體現民族性、時代性、群眾性、文化性和富有云南特色的少數民族口述歷史檔案資源體系,探索中國少數民族口述歷史檔案搶救保護的方法和途徑,培養一批搶救保護口述歷史檔案的人才,促進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的保持與維護,推動各民族傳統文化的相互交流與和諧共存,促進各民族的團結進步與繁榮發展,維護邊疆穩定。目前,阿昌族的歷史檔案搶救工作進展順利,已走訪采集了5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檔案資料,征集到阿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刀王”項老賽煅制戶撒刀過程錄像資料及阿昌族銀器制作過程影視資料;征集到保存50多年的阿昌族女性服飾1套、部分反映阿昌族生產、生活、民居和民族標志等的照片、文獻資料,其中還有一本珍貴的祖傳手抄宣紙線裝阿昌族文字古書(未翻譯)。

云南少數民族聲像檔案資源的整合利用獨樹一幟

云南被譽為“紀錄片資源的王國”,在這片以自然和人文多樣性著稱的土地上,少數民族原生態影像文化豐富多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拍攝的經典“民社片”中,有9部是在云南拍攝的。從1987年至今20多年來,云南省許多影視機構、大專院校和科研部門記錄、創作、攝制、保存和積累了大量反映地方民族文化的影像信息資料,內容涉及云南各民族的日常生活、生產勞動、婚喪習俗、宗教禮儀等各個方面,是一筆不可多得的文化資產。云南音像資料館現已收藏各類型的聲像檔案4000余本。云南音像出版社已先后出版700多個盒號的原聲帶,200多個片號的錄像節目及400多個版號的CD、VCD、DVD碟片,發行總量超過6000萬盒(盤);發行有線電視節目近15萬本、30萬集。值得一提的是,大理地方民族文化影像資源一枝獨秀,不僅有多年積淀的影像文化傳統和豐富的館藏資源,而且建立了云南首個以影像收藏為主的博物館――云南大理國際影像博物館。大理白族自治州圖書館藏有大理地方民族及旅游聲像資料160余種,大理學院圖書館藏有大理地方民族及旅游聲像資料110余種,大理廣播、電視、新聞、文化藝術社團等單位的資料室,也藏有部分大理民族及旅游聲像資料,以及自制的大理民族錄音、錄

像、光盤資料百余種。云南少數民族原生態影像文化信息資源具有鮮活的歷史檔案價值,有些是瀕危和亟待搶救的、稀少的地域性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影像資源,多數尚未公開出版發行,其資源建設與開發的前景十分看好。

充分挖掘優勢資源,編輯出版各種民族檔案編研成果

2001年麗江東巴文化研究院翻譯整理出版了長達5000多萬字的《納西東巴古籍譯注全集》百卷千冊本,被稱為“曠古一絕,世紀豐碑”,政府為此投入了500萬元,其規模之大堪稱全國第一。2003年9月以它為基礎申報的納西東巴古籍文獻被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2002年又啟動了史無前例的貝葉經整理出版工程,由西雙版納州政府投資800多萬元,打造傣族文化的“萬有文庫”和“百科全書”,并于2010年4月出齊多達100集的《中國貝葉經全集》。2005年,投資1000萬元的《彝族畢摩經典譯注》100卷工程啟動,目前已交稿70卷,審定52卷,其中前40卷已編譯出版。此書是中國乃至世界第一部畢摩文化遺產巨著,被譽為“彝族四庫全書”。《大理叢書》編委會擬將自上古以來的大理地區歷史文化之精粹,分編為《金石篇》、《佛經篇》、《藝術篇》、《方志篇》、《建筑篇》、《考古文物篇》、《本主篇》、《族譜篇》、《史籍篇》、《民俗篇》十大專輯約100冊,大理州檔案館參與編輯出版了《金石篇》,《族譜篇》等,這是一項整理大理地方文獻的系統工程,被譽為“白族的永樂大典”。迪慶州藏學研究院先后翻譯出版了《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所存和藏事檔案史料目錄》、《中甸藏文歷史檔案資料匯編》、《格薩爾-加嶺傳奇》等數十部藏文圖書。

第3篇

關鍵詞:德宏傣族 生態文化 和諧相處

黨的十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再次提出“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態文明制度,健全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而德宏的傣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注重生態保護、愛護環境、熱愛自然、與自然為善的少數民族。他們認為,人類與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整體,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離不開自然,依賴于自然。他們的這種意識已經內化為本民族的一種共同信仰和個人終身信念并使其能夠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始終與自然和諧相處。

1 德宏傣族的基本情況

1.1 人口情況 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地處祖國西南邊陲,云南省西部,是云南省8個少數民族自治州之一,全州總面積11526平方公里。截止2012年末,全州總人口為122.94萬人(含外來常住人口),五種世居少數民族(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總人口567688 人,其中傣族354472人,占全州五種世居少數民族總人口的62.44%,占全州總人口的28.83%,全州各縣市都有分布。

1.2 居住環境 據宋蜀華在《百越》一書中的解釋:傣族就是“住在壩子上的人”,以此區別于住在山區的民族。所以,傣族的居住地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都居住在平原低地或靠近江河湖海水道縱橫的地區。德宏傣族村寨最主要的特點是平壩臨水而居,環境幽靜,寨傍均有大河、小溪或湖沼魚塘。寨內的房屋坐向排列整齊,住房四周,均圍著竹籬笆或木制籬笆,籬笆內種植果樹、花木、或薪炭林(多為黑心樹)。凡有佛寺的村寨,寺傍均有菩堤樹,使整個傣族寨子掩映在綠樹翠竹之中,成為一片綠色的園林。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凡是傣族居住的地方,房前屋后綠樹成蔭,院子里各種鮮花四時不斷;佛寺周圍林木成蔭,草木蔥郁。這時你就會深深感到,這里人與自然一直完好地結合在一起。正如傣族諺語:“寨前漁,寨后獵,依山傍水把寨立。”

2 德宏傣族的生態文化

袁國友在《中國少數民族生態文化的創新、轉換與發展》一書中指出“我國少數民族生態文化既包括各民族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形而上學的思考和認識,也包括各民族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經驗性感知,當然更包括居住在特定自然生態條件下的各民族在謀取物質生活資料時由客觀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主觀的社會經濟活動的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生態文化類型和模式。”而學者郭家驥則在《生態文化與可持續發展》一書中對生態文化的定義:生態文化就是一個民族對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環境的適應性體系,它包括民族文化體系中所有與自然環境發生互動關系的內容,主要是這個民族的宇宙觀、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組織、、風俗習慣等。筆者認為生態文化就是:各民族與自然環境互動的影響和產物,包括蘊含各民族相互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風俗習慣、和生產生活方式等。

我國各少數民族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出了自己獨有的生態文化。德宏傣族的生態文化具有鮮明的自然環境和民族文化特征,體現在、生活習俗、風俗習慣、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所涵蓋的內容十分豐富。

2.1 德宏是多宗教并存流傳之地,境內6個主要民族(傣、景頗、德昂、傈僳、阿昌與漢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既有遠古流傳至今的自發性原始宗教,又有從內地傳來的道教、大乘佛教和伊斯蘭教,還有直接從境外傳入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基督教及天主教等,其內容十分豐富。尤其是傣族的原始宗教與南傳上座部佛教,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和生態內涵。

2.1.1 原始宗教 在南傳上座部佛教傳入德宏之前,傣族先民居住地區早已存在原始宗教,原始宗教根源于萬物皆有靈,靈魂不滅的思想觀念。傣族的原始宗教經歷了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的發展過程。

①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最古老的一種原始。遠古時代的傣族先民,由于生產力低下,無法全面、系統地認識自然、解釋自然,于是對其生產、生活周圍所依賴的自然物就產生了一種神秘感,對那些人們無法駕馭的自然力本能地誘發出一種無以倫比的恐懼感,長期以往便隨之產生了對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崇拜。

第4篇

一、民歌是社會生活的藝術展現

(一)民歌來源于勞動生活

勞動是人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正是因為勞動才創造了人類、創造了世界、創造了文明。民歌是人類文明的一部分,也是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人類音樂文化的結晶。在勞動過程中唱歌可以排解勞動的壓力,為了讓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使力氣同時發出,協調勞動者的步伐,人們常常會發出一些呼叫的聲音,這些聲音有節奏、有音調并且被勞動人民廣泛傳唱。勞動號子就是在人們的勞動生活中產生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川江號子》是長江流域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在世界江河流域音樂體系中,散發著耀眼的光芒。巴渝境內,山巒重疊,江河縱橫,貨物流通,客運往來,都需木船載客運貨,江上船行,船行船停,闖灘斗水,該快該慢,眾船工都聽從艄翁發號指揮。“一聲號子我一身汗,一聲號子我一身膽。”川江號子的歷史和人們的勞動史是分不開的。此外,作為民歌的《茅山號子》具有很高的藝術品位,是興化影響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勞動號子之一。“打起號子不費難,牛角扳弓兩頭彎;二十四個車拐隨軸轉,十二只腳板跟車翻。”《茅山號子》雄渾厚濁,野性十足,傳唱間描繪的是這樣一幅畫面:藍天白云,秧苗青青,臨水的田畔,一架結實的水車之上,一群男女勞力正卷起褲腿,挽著衣袖,輕松愉快地趴在杠上踏車車水。戽板帶起的嘩嘩水聲伴著他們嘹亮的號音,響遍空曠的田野,隨著每一個勞動動作,配以生動傳神的號子,賦予勞作理想的光芒,勞動者的自豪感躍然而出。

(二)民歌來源于人們的感情生活

當人高興的時候,不禁就會哼起自己喜歡的歌曲、小調。當人情緒低落的時候,也會用唱歌的方式排解內心的壓抑,宣泄自己的情感。人的喜怒哀樂都可以用唱的形式來表達。唱出對于愛情的甜美、對于家人的思念、對于社會的不滿等等。在表達感情的民歌中,表達浪漫、純樸的愛情民歌居多。例如:陜北地區民歌《三十里鋪》、《蘭花花》、《這么好的妹妹見不上面》、《滿天星星一顆明》、《走西口》;西南地區的民歌,《康定情歌》、《阿詩瑪》等等,這些歌曲都是對美好愛情的傳唱,是對人們那浪漫美妙愛情的表達。總之,民歌與社會生活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社會生活為民歌傳唱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準備,民歌又無時無刻不在反映著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民歌是社會生活的真實再現,是社會生活的藝術展現。

二、民歌的社會功能

民歌來源于社會生活,是社會生活的藝術展現,這就決定著民歌不僅僅只是一種單純的音樂,同時民歌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1]民歌是人們的精神食糧,是人們的社會生活的一部分。民歌的主要社會功能有三個大的方面:娛樂功能、教育功能、傳承功能。娛樂功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總是能聽到形形的音樂。有美聲的,有通俗的,還有民族的。走在大街小巷,從商鋪的音響里也總是傳來各種各樣的音樂能讓我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民族音樂雖然沒有流行音樂那么朗朗上口,但那是我們民族所獨有的音樂。我們生活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獨具特色的民族音樂總是能讓我們渾濁的靈魂出現一絲絲的清醒,讓我們在追求權利與利益最大化的時候還能夠想到我們還應該放松一下自己的神經和大腦,想一想在追求的同時還應該娛樂一下身心,以免自己走火入魔,在這個世界上除了金錢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值得追求。民族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是獨特的,聽一聽各族人民創作出來的歌曲,了解一下各個民族的民俗和風情其實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教育功能:通過傳統音樂,特別是各民族世代相傳的敘事史詩歌謠等,能進行活的歷史、生產生活知識、倫理道德、民族自豪感、愛國愛家鄉等方面的教育。如滇南彝族尼蘇支系在演唱“大曲子”時,因“大曲子”的演唱內容涉及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生產生活知識等諸多方面,對于渴望追求知識的青年來說,在此可以增加、拓寬自己的知識層面,同時可以利用唱曲的機會學習漢語。有些原生態民族音樂,亦可為人類學、民族學提供資料。如哈尼族《巴沙臘核伯》(臘核獨奏)的音響及彈奏法,與日本音樂“都節”調式有著驚人的相似,可給人類學提供有關族源的參考。傳承功能:彝族的“梅葛”、苗族的“古歌”、瑤族的“盤王歌”、哈尼族的“開天辟地歌”、景頗族的“木瑙離瓦”、獨龍族的“創世紀”等等,都是關于宇宙與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和古老的傳說,以及古代人們對一些自然現象的認識,及其歷史、生產、生活和禮儀知識。它們多在節日、祭祀或婚喪禮儀中由巫師或德高望重的老人主唱,氣氛肅穆。這些民歌的曲調一般起伏較小,但這些歌曲的吟誦性較強,每篇歌曲的篇幅很長,有的歌詞長達數萬行,一般需要數小時、甚至幾天才能唱完。[2]從這些帶有特殊內容的民歌歌詞中,現代人們能夠對古代人們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歷史禮儀進行了解。民歌來源于人們的社會生活,并受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反過來民歌對于人們的社會生活又有積極的作用。人們可以陶醉在原生態的民歌里放松自己壓抑的情懷,人們還可以在神秘古老的民歌中,對人們未知的遠古時代的知識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探討和傳承,追求那些天籟之聲的美的享受。

三、民歌的審美意識

民歌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喜愛,廣泛在人們中傳唱,是因為民歌具有表達人們美好愿望的審美意識。人們追求人與人的和諧,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追求人與社會的和諧,民歌中的和諧之音則具有審美意識。民歌的審美意識包括生活中的感情宣泄及交流融洽的審美意識;充分享受生活的審美意識;表現自我的審美意識“;好聽”的審美意識;崇尚自然、偶像崇拜的審美意識;美好生活向往的審美意識;相互謙讓、客氣的審美意識;以襯腔(詞)表達情意、濃郁民族地方風格的審美意識等等。宇宙自然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也給人類的精神生活以無限豐富的啟示。古往今來,人們崇尚自然、崇拜偶像、表現自我。人們在音樂創作、演奏的藝術活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在不斷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將音樂的特點理論進行深刻探討。云南的阿昌族居住在德宏州的隴川、梁河等縣,從事農業生產,農作物主要是水稻玉米和豆類。他們唱的民歌《遮帕麻與遮米麻》講述的是:“遠古的時候,沒有天地,宇宙一片混沌。后來陰陽相生誕生了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米麻,他們用聰明才智創造了天、地、日月星辰,大地上有巍峨的崇山峻嶺,遼闊的大草原,肥沃的河谷壩子,有奔騰不息的大江大河,還有寬闊的海洋等等。他們結合生下了一粒葫蘆籽,葫蘆籽播種后結出一個碩大的葫蘆,從葫蘆里面出來了九兄弟妹變成了九姓九族,人類從此誕生。”[3]阿昌族生活的地方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合進行農業生產。因此,《遮帕麻與遮米麻》歌中唱的就是阿昌族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對偶像的崇拜,描繪的都是大山大河、河谷壩子和他們進行農耕種植的情境。對美好自然的崇拜和對神、偶像的崇拜、自我意識的表現都是人們對審美意識的追求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人們生活在一起,總會有相互的交往,人們在交往中非常重視禮數、禮節,相互謙讓、客氣待人是人們對于禮數、禮節的追求。我國自古就是注重禮數的國家,有著相互謙讓熱情好客的風俗傳統。如果家里來客人,人們往往會用歌聲來表達對客人的歡迎之情和敬意之情,客人臨走的時候人們也會用歌聲來送別他們的客人,對客人表示祝福和依依惜別的情意。中國甘肅裕固族民歌《這杯酒給您敬上》描繪的就是一首迎送賓客的歌曲:“哎!親愛的朋友,今天我們歡聚在一堂,哎!這杯酒給您敬上。”在這短短的兩句歌聲中傳遞的是主人通過給客人敬上一杯美酒來表達對客人的敬意和歡迎。美的本質在于和諧,民歌在廣泛被傳唱的同時,它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本質慢慢地被人們發現。在工業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需要本性、需要自由、需要自在的生存,需要追求和實現個人的滿足。民歌則是浩瀚長河中的涓涓細流,我們需要在這喧囂復雜熱鬧之中,靜靜品味體會民歌帶給我們的那種原生態的聽覺享受。

第5篇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縣芒東民族中學679200

我校是一所農村民族學校,學生生源主要來自本鄉的各個小村寨,傣族學生居多,還有景頗族學生、阿昌族學生、德昂族學生、漢族學生等。在一個多民族學校當班主任,工作辛苦、復雜、責任重大、工作難做,特別是在農村的初級中學,由于住校生多,班主任工作更困難、責任更大,所以很多老師都不愿當班主任。我認為班主任工作雖然難做,但只要全身心的投入去做,跟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也一定能做好。

在具體工作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了解學生、 記住學生名字

在一個多民族地區從事教育工作的班主任,從接班的第一天起,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既要了解每個學生的文化基礎、家庭情況,個性、愛好、能力等特點,也要掌握全班同學的民族構成情況,了解班上每種民族學生基本的民族特性及經濟狀況,這是制定切實可行的班主任工作計劃的前提條件。

其次班主任還應較快的記住學生的名字,并利用有民族特性的話或鼓勵性的話叫出學生名字,例如:你是性格溫和的傣族"小卜少"(小少女)×××;你是勤勞勇敢的傈僳族小伙×××等等。想像一下,在課堂,在校園,我們能清楚地叫出學生的名字,我們能親切地和學生聊天,學生心中會是怎樣的自豪和驚喜!對一個人來說,名字,是與自己關系最親密的符號,也是最能夠引起自己重視的字眼。新到一個班級,學生渴望得到班主任的注意和關心,而讓學生覺得自己確實得到班主任的注意的,自然莫過于第二次見面時班主任就能叫出自己的名字。哪怕是違反了紀律的學生,我們能點出他們的名字,指出他的錯誤,他心中也會受到觸動。記住學生的名字是教育公平的表現,也是順利開展教學工作的前提,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也"。

2.班級組建——選拔和培養一批優秀的班干部

班級是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的基本單位,班級管理搞不好,學校的一切工作都無從談起。要建設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僅靠班主任的力量是不夠的,這就需要有一個得力的班級助手,這個助手就是班級干部。班干部隊伍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班級的好壞。在組建班委時,除考慮有工作能力,肯積極負責,品學兼優等條件外,還要注意班委的民族構成及各民族人的性格特征,例如傣族學生性格溫和細膩、愛干凈、喜愛歌舞,適合當衛生委員、文藝委員;景頗族學生熱情耿直、堅強剛毅、驍勇強悍,適合當班長、體育委員、勞動委員,阿昌族學生性格開朗、厚道,適合當生活委員、組長等。當然不能只選擇民族學生當班委,只是注意引導學生選舉有能力的少數民族學生擔任班委。班主任應注意培養少數民族學生干部的組織能力和工作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這樣才能夠建立起一個講團結、有威信的班委,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自己的民族在班上是受同學尊敬的,是受教師重視的。這樣才能激發起每個學生關心班集體,熱愛班集體,維護班集體榮譽的熱情,積極主動完成班集體的任務。

3.思想教育——樹立民族學生自信心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場所,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的希望,中學是一個學生學文化、長知識、學做人的重要階段,關系到一個人將來成長為什么樣的人。

民族班的學生大多生活在僻、平困的山村,由于受生活和傳統觀念的影響,他們性格較內向,不善交流,興趣、情感被一些思想所禁錮,入校前,多數在鄉村學校就讀,由于師資力量、教學設備等條件的限制,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一般表現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較差,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不靈活,致使學習成績不佳,學習信心不足,學習興趣淡薄,一些心理素得不到正常的發展,長此以往,形成一種自卑心理,認為自己腦筋不夠用,難以學好。因此在多民族學校和班級中,班主任除了加強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外,還注意向民族生進行國情、省情、州情、縣情教育,介紹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人口大國,在各行各業都有民族人才,而且國家鼓勵、提拔和重用少數民族干部。從歷史上看,也有許多少數民族人才名垂青史,如鄭和等。并不斷告訴他們少數民族與漢族從生理上、智力上基本是一樣的,不要被"民族生,腦子笨"的假象迷惑。所謂"笨"、"落后",其實主要是受教育程度的差異,現在有了較好的學習條件,只要自己振奮起來,努力學習,就能改變"落后"的狀態,就會有出息。當他們認清了自身的價值,就會充滿自信,積極主動學習。

4.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 營造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

平等對待每個學生,這是對班主任的起碼要求。在多民族班級中,平等對待每個學生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由于歷史原因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少數民族在經濟文化發展上長期落后于漢族。有的少數民族學生入學時甚至聽不懂普通話,這時如果老師強制要求他們來校不準說他們的民族語言,要學會說普通話,他們會認為老師歧視他們的民族,他們會閉嘴不說話。作為班主任,首先鼓勵各民族學生間相互學習各種語言,告訴他們多一種語言,多一條路子,班主任也學一些各民族的日常用語,適當和他們交流,他們會非常高興,并和你很親近,然后再慢慢鼓勵他們在學校應多用普通話交流,因為普通話是通用語言。其次應該從思想上、感情上對每個學生都一視同仁,在工作和教學中平等對待每個學生,而不能厚此薄彼、喜此厭彼。有必要時對少數民族學生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幫助和愛護,在安排各種活動時,要充分照顧少數民族的特點,注意發揮少數民族學生的長處。例如傣族學生、景頗族學生喜愛歌舞,元旦晚會時盡可能提供條件讓他們發揮其潛能等。只有對民族生更多的關愛,才能有助于我們的教育工作,班級才會更團結。

教育學生相互尊重。融洽、和諧的同學關系,溫馨、歡悅的班集體生活,良好的班風,是學生求學和生活的理想環境,也是班主任追求的目標和做好工作的前提,同時學校貫徹教育方針、實施教學計劃和管理的基礎。在多民族班級中,班主任應十分重視教育學生相互尊重其他民族的語言、風俗習慣及宗教信仰,堅決制止不利于團結的語言行為和有違民族風俗習慣的事發生。記得有一次兩個學生打架,我趕到時有一個學生已被打得流鼻血,哭得很傷心,我一看很生氣,抬手就打了另一個學生一巴掌,他握著拳頭一副不屈服的樣子,第二天就不來上學。那次我當班主任一點不成熟,后來我才了解傣族人忌諱別人叫他們"擺邑",那是對他們民族的不尊重,那個學生犯了他們的忌諱被打,我沒有了解情況全部把責任歸給了那個傣族學生,對他批評有些過分。后來我和那個學生去他家賠禮道歉才解決了這事。通過此事我很注重學生之間語言,風俗習慣的了解,在表揚、獎勵或處罰時,注意把握恰當的分寸,也注重溝通各民族學生之間的感情,利用各種活動有意識地培養他們之間的友誼,化解各種矛盾隔閡,努力營造一個奮發向上、團結有愛的班集體。

5.做好家訪工作,多與家長溝通

班主任作為學校全面負責班級教育工作的教師,處于學校、家庭和社會的中心,是聯結三方面教育力量和影響的核心。眾所周知,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家長是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的得力助手。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根本利益和愿望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把學生教好,使學生成才。班主任必須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有利因素,避免或克服不利因素的影響,積極主動地爭取和依靠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學生,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趨于一致,這就需要班主任與家長的溝通。班主任與家長溝通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如召開家長會、打電話、家訪、來校面談等。不管采用哪一種方式,不管學生有沒有犯錯,作為班主任首先得尊重家長,應在心平氣和的情況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上,用征求意見的態度與家長進行溝通,用愛心感化家長。

少數民族學生家長,不少人因自己的孩子學習不理想,家庭經濟困難,難于考上中專、大學,即使考上,也讀不起,另外很多少數民族家長重男輕女思想嚴重,因此,對供孩子讀書并不熱心,甚至很不情愿,這是造成少數民族學生輟學率高的重要原因。所以,民族班主任更應該經常保持與學生家長的聯系溝通,爭取家長對班主任工作的了解支持。要多向家長通報學生的成長情況,使他們理解孩子接受基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而愿意送子女學,樂于供孩子讀書。

第6篇

關鍵詞:中國;俄羅斯;生活;風俗;民間舞

中圖分類號:J7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2)32-0182-01

一、耕作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各少數民族農耕生活的反映,無論是舞蹈的內容、形式,還是活動的時間與組織形式,都和農耕生活緊密結合,并體現出“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的思想。中國民間舞蹈的文化特點體現在:傳統文化的繼承,佛、道教文化的影響,地域文化的色彩。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秧歌: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而我們現在所指的秧歌,即指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此類民間舞蹈,或踩上高蹺表演的舞蹈形式。

俄羅斯民間舞蹈中的耕作舞蹈多以游戲為主,例如舞蹈游戲“我們播種黍”,表演者分為兩組相互間進行著歌伴舞的對話。這個游戲主要描繪當時的人們是怎樣種植黍,其中也包括挑選未婚妻的情節。類似的舞蹈還有描繪采啤酒花的舞蹈游戲“雅爾梅里”,勞動和愛情在這個舞蹈里緊密結合,歌曲合唱在這個游戲中起著主要的作用。舞蹈“列諾克”則講述了人們如何種植、采集亞麻編織麻布也屬于和勞動過程緊密相關的舞蹈。

二、狩獵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中的狩獵舞,是比較原始的一種歡慶狩獵勝利的舞蹈。一般在獵獲到虎豹等較大動物時方跳,一跳即數日,場面隆重熱鬧。開始,先將獵物皮剝下,再將鑼,象腳鼓等,繞寨歌舞,舞隊路過各家門口時,人們不時向獵獲物投擲雞蛋,給舞者獻米,表示祝賀。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獵手在山林中狩獵,每當有所獵之后,照例要載歌載舞,表達其歡娛之情。他們分別扮演獵人和動物,模仿野生動物的動作神態,彼此詰難,相互斗智,在對抗中再現自己的狩獵生活。

俄羅斯民間舞蹈中的狩獵舞蹈也屬于最原始的舞蹈形式之一。由于俄羅斯中部地區居民主要從事糧食種植,因此這類舞蹈在此地區沒能傳播開來也未能流傳到現在。但是某些居住在北方的民族還是把類似的舞蹈保留下來。例如丘克奇民族和涅爾茨民族的海豹舞,漢蒂人、曼西人、阿伊內民族的熊舞,這類模仿野獸或是鳥類動作的舞蹈,通常是在狩獵活動的前后表演。

三、宗教舞蹈

中國民間舞蹈中的宗教舞蹈是宗教藝術中一種重要的形式,是與求雨、抗旱、驅鬼、除疫、迎神、送神等各種人類精神生命需求緊密配合的舞蹈。宗教舞蹈采用的是舞蹈的結構形式,運用的是舞蹈的形體語匯,包涵的卻是宗教的內核,渲染的是神佛的威懾力量。它以舞蹈的語言,詮釋人與神之間的關系。宗教舞蹈既具有宗教文化藝術的象征意義,又包含著各個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區和不同時代人們的審美意識。在許多少數民族中流傳著各種宗教舞蹈。這些舞蹈有的直接宣揚宗教教義,有的具有強烈宗教色彩,有的則是為宗教服務的,如藏傳佛教中的寺廟舞蹈羌姆、查瑪、跳布扎;南傳佛教中有傣族的孔雀舞,阿昌族的白象舞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們對娛樂需求的日益增長,使宗教舞蹈逐漸淡化了宗教色彩,而強化了自娛與娛人的功能。

俄羅斯民間舞蹈中的宗教舞蹈也同樣是原始人因為無法解釋某些自然現象,就把它們奉為神的神秘旨意。在宗教祭祀產生的同時宗教舞蹈也誕生了。與其它地區的原始部落一樣,遠古時代的俄羅斯人在進行宗教祭祀活動時也創造了宗教舞蹈。多神教在其盛行時每年都要慶祝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節氣的到來。這一習慣一直保存下來。在俄羅斯的許多地方姑娘們都圍繞著白樺樹跳環舞,白樺樹上裝飾著彩帶。在圣誕節期間以及冬至日則穿上傳統的野獸服裝跳怪誕舞蹈。歡送謝肉節和春分有關跳躍篝火、向河里拋花環以及在伊萬·庫巴雷日(夏至日)跳環舞等舞蹈形式都是宗教祭祀的產物。

第7篇

關鍵詞:原生態;審美內容;民歌

基于對本土文化難以割舍的血脈聯系,作為一種活態文化的原生態民歌憑借其內在的藝術品質和文化價值,越來越引起大眾的審美興趣,這種審美情趣不僅體現了民族音樂的豐富性和獨特性,而且使人們對民族音樂有了更成熟的審美理解,它的審美魅力尤其是審美內容值得關注。

一、勞動是審美內容的首要體現

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原始社會,人們的生產工具很原始,所以單個人無法完成繁重的勞作活動,為了抵御自然界的威脅,人們必須協作起來,以集體的方式進行協作勞動,比如抵御狼群的襲擊,進行大規模的搬運活動,這個時候,必須有人指揮,使勞動的力量得到協調,于是便產生了勞動號子。魯迅先生有一段名言:“我們祖先的原始人,原是連話都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復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是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卻想不到發表想法,其中一個叫道‘杭育杭育’,那么這就是創作,在勞動的過程中為了協調力量,便產生了呼聲高低強弱的變化,這就是勞動號子,于是一種藝術形式便產生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有了畜牧業和農業,飼養牲畜和農業耕種就開始了,于是有了放羊、放牛、耕田等活動,于是便產生了放羊歌、耕田歌等,它既反映了人們走向文明的歷史,又是人們對收獲的一種心情折射,例如,在云南大理巍山縣流傳著耕田歌,歌詞大意是:“哎喲,趕快走,犁完這塊地放你走,犁不完就不放你,要好好拉犁,到家才會有好草好料喂你。”這首歌是彝族同胞使喚牛勞動時的歌唱,真實地反映了農民趕牛耕田的勞動情景。它們是勞動活動的真實記錄和勞動經驗的真實傳授,是民歌審美內容的首要條件。

二、宗教意識和祖先崇拜意識是原生態民歌審美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民族是一個信仰、情感、語言統一的共同體。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發展的歷史,由于人類最初的意識都與自然有關,人類最初的宗教意識首先是對自然的崇拜開始,由于對自然的認識非常有限,自然界給他們帶來植物動物的同時,也帶來了他們不能應對的自然災害,如風雨雷電的襲擊,山洪地震的襲擊,使他們產生了對自然界的畏懼,于是便把自然界的某種事物信奉為神供養起來,例如,我國最早出現的水神、雷公等等,再后來出現了圖騰崇拜,拿云南的彝族為例,由于他們曾經以狩獵活動為主要的生存手段,動物就是他們獵取的對象,又是他們害怕的敵人,老虎是最兇猛的動物,又是他們害怕的敵人,所以老虎就成了他們民族的圖騰崇拜,于是產生了以集體性的模擬圖騰物的歌舞形式,組織宗教祭祀活動。例如哀牢山南澗縣的彝族表演的神虎降臨猛撲馬、牛、羊等的舞蹈就具有宗教祭祀活動的特點,一個女巫裝扮成猛虎,騰空跳躍顯示猛虎的威風,其他男女裝扮成馬、羊、狗等其他小動物,顯現出畏懼逃跑的景象,這種歌舞儀式活動就是原生態民歌產生的又一土壤。隨著崇拜的盛行,后來又產生了“祖先崇拜”意識,隨著人們戰勝自然能力的增強,人們的自我意識也出現了,于是人們把崇拜的對象從神轉移到了人,云南隴川、梁河等縣居住著阿昌族,他們是古代羌人的后代,因為本民族無文字,就唱著《遮帕麻與遮米林》的民歌,敘述著本民族從葫蘆里走出來的歷史,他們把孕育人類生命的象征寄托在葫蘆上,碩大無比的葫蘆就成為人類母體的象征,瓜子就成了不同姓氏的人群,從此阿昌族有了生生不息的歷史,也表達了對葫蘆里走出來的祖先的崇拜。這些宗教性的原生態歌舞不僅使人們得到了審美愉悅,也使本民族的文化得到了傳承。曾有學者認為:“宗教活動是這些無文字或文字使用不廣泛的民族民間文化傳承的最重要場合、最典型的方式。”例如景頗族最大的祭祀活動“目瑙”,已經發展成為大伙聚集的歌舞形式,還有傣族的潑水節等,這些民間歌舞活動,不僅增強了人們對本民族的歸屬感,而且使本民族文化得到了傳承。

三、情感表達是構成原生態民歌的重要內容

縱看云南的原生態民歌,很大一部分是表達人們的喜、怒、哀、樂的思想感情為主要內容的,如哭嫁歌、哭喪歌等等,我們熟悉的彌渡山歌《小河淌水》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它是反映了青年男女相互愛慕的一首戀歌,人們通過唱這些原生態的民歌,宣泄自己的內心感受,其中這些原生態民歌產生的最重要的生態環境就是云南特殊的地容地貌和閉塞落后的生態環境,由于交通閉塞,外面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沒有滲透到這里,大山交錯、有些地方生產方式還很低,與外界的交流還很少,所以,他們還承襲著舊有的生活方式,包括文化娛樂方式,他們經常性的娛樂活動就是無憂無慮的歌舞。云南彝族有一首祝酒歌,歌詞是這樣的:叫你喝,你就喝,管你喜歡不喜歡也要喝。表達了少數民族直爽好客的感情。云南紅河縣的哈尼族流傳著一首《作一作》的歌舞曲,歌詞大意是:大家一起跳來作,愛說什么說什么,想唱什么唱什么,邊唱邊跳腳步輕,不唱不跳不開懷,大家來跳大家唱,日子一天一天好起來。吟唱愛情是原聲態民歌的重要主題,少數民族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風俗習慣是眾多情歌產生的土壤,德昂族有一首男生獨唱民歌:今天傍晚太陽已落,去找自己最心愛的人,自己親愛的人,要是有心有意的話,就請來與我好好對唱,以歌聲結識自己,相親相愛。原生態民歌震撼了人們的心靈,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受。

四、習俗是構成原生態民歌的又一重要內容

習俗是社會發展的階段的產物,是各族人民社會生活不斷重復而形成的相對固定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的承載體,它與各族人民的生活環境、、社會心理、思想感情、審美趣味和審美追求都有著深厚的關聯,體現著民族的宗教情感、社會心理、價值判斷和審美情趣。大致可以分為節日歌、生育歌、婚俗歌、酒歌等,節日歌是維系情感的紐帶,在節日的狂歡中溝通感情,暢想未來,如納西族的騾馬會,白族的魚潭會等,在這些節日里,人們相愛相知,于是產生了很多的反映節日氣氛和談情說愛的原生態民歌,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是一個人一生中經歷的大事情,所以婚俗備受關注,這個婚姻的過程都有相對應的原生態民歌,生育是神圣的,一個生命的誕生有著艱辛也有辛苦,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有母親懷胎過程中的祈禱,也有著分娩時的接生歌,如傣族的《接生歌》,歌有一段歌詞中寫道:“母親懷里的孩子啊,如果你是天賜的貴子,那就見風長吧”。反映了母親盼望孩子快長的心情,酒歌是人們之間友情的一種見證,人們見面共同進餐要暢飲,要營造一種自然歡快的氣氛。如普米族中流傳的《酥里瑪》民歌,歌詞如下:貴客來到普米家,請喝一碗酥里瑪,吉祥如意福滿門,生活富裕喜萬家。這些原生態民歌都是人們平時習俗節日時進行交流思想感情的歌,是人們生活的真實反映。

原生態民歌代表著一種獨特、不可替代的文化,我們要從維持中國文化生態的平衡及世界文化發展的戰略眼光來對待原生態民歌,強化傳承與保護意識,是原生態的審美內容的魅力永遠長駐,使原生態民歌在開發與保護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成為日久彌新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藝術瑰寶,不斷地給我們帶來藝術的驚喜和享受。

欧美大片91| 亚洲成成品网站| 91成人网在线| 欧美亚日韩国产aⅴ精品中极品| 日本韩国欧美国产| 在线视频国内自拍亚洲视频| 欧美性一级生活| 欧美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日产乱码|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日韩丝袜美女视频| 欧美不卡123|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一区二区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久久免费精品日本久久中文字幕| 综合激情亚洲|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美女裸体自慰在线观看| 久草在线资源网站| 在线人体午夜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婷婷| 成人高清免费在线| 亚洲优女在线| 成人噜噜噜噜| 亚洲视频分类|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欧美精品| 寂寞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91在线精品秘密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 亚洲国产精品麻豆| 欧美日韩精品二区第二页| 亚洲第一区在线| 色午夜这里只有精品| 久久久久久香蕉网| 国产又爽又黄又舒服又刺激视频| eeuss影院在线| 在线成人动漫| 在线免费av导航|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综合视频| 国产精品qvod| 你懂的视频一区二区|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 www.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 欧美日韩一本到| 国产视频精品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91| 国产又爽又黄视频| 久久午夜剧场| 麻豆视频在线| 成人在线高清| 啪啪亚洲精品| 亚洲影视综合|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二区第二页| 亚洲少妇中文在线| 成人综合社区| av高清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在线观看| 99riav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大结局 | 欧美色资源站| 亚洲三级观看| 国产91在线观看丝袜|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的特点 | 风间由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私人影院tom| 日韩欧美亚洲一二三区| 日韩黄在线观看| 97超碰蝌蚪网人人做人人爽| 美女免费黄色| yourporn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国产网站| 欧美xxxx中国|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一区|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老牛影院| 最近2019中文字幕第三页视频 | 亚洲va欧美va人人爽午夜|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日韩第一视频| 青青色青青操| 视频二区在线| 欧美三级精品| 欧美顶级大胆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播放一区三区四| 亚洲天堂网中文字| 日韩视频免费直播| 欧美激情按摩在线|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黑人| 好男人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蜜月aⅴ在线| 欧美肥老太太性生活|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在线观看 | 免费黄色片在线观看| 成人看片在线观看|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 97超碰国产精品女人人人爽| 免费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淫性视频| 免费看av成人|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丁香| 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做性视频在线播放| 性网站在线看| 婷婷久久免费视频| 亚洲高清自拍|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ab| 日韩精品自拍偷拍| 久久久免费网站| 中文视频在线| 91精品国产经典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高清| 91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选在线播放| 欧美一二三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网| 亚洲伊人伊成久久人综合网| 亚洲经典三级| 亚洲欧洲性图库|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久久臀|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欧洲日本在线| 亚洲v天堂v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白丝jk白祙喷水网站| 在线视频你懂得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大片网站在线观看| 免费看黄视频网站| 欧美成人h版| 午夜天堂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ab| 亚洲高清不卡av| 国产精品视频福利一区二区| 麻豆影视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 99久久精品情趣|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 欧美午夜性囗交xxxx| 日韩大片在线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精品小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电影精品久久禁18| 8x8x8国产精品|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视频韩国| 啊v在线视频| 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www.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 一个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www| 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电影二区| 国产视频视频一区|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免费看的av| 国产综合av| 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欧美成人区|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韩国免费中文网站| 成人精品gif动图一区| 日韩欧美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二区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www| 在线欧美三区|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大片在线看| 日韩精品视频无播放器在线看 | 色偷偷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3p在线观看| 天天射天天综合网| 自拍偷拍亚洲欧美日韩| 日韩有码在线观看| 91短视频在线观看| 极品束缚调教一区二区网站| 91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 国产婷婷97碰碰久久人人蜜臀| 奇米四色7777| 玖玖玖电影综合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观看| 欧美一个色资源| 无遮挡又色又刺激的女人视频| 依依综合在线| 青青草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 制服丝袜av成人在线看| 日本jizzcom| 欧洲成人一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男女羞羞无遮挡|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丰满湿润大白屁股bbw按摩| 日韩三级一区| 风间由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理论片播放午夜国外| 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中文字幕网站| 青青草免费在线| 四季av一区二区凹凸精品|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久久免费电影| 日韩国产精品91| 欧美成人福利视频| а√最新版在线天堂| 久久九九热re6这里有精品| 国产女人aaa级久久久级| 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本美女在线中文版| 亚洲激情婷婷| 欧美三级中文字幕| 青娱乐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欧美成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高清视频| 美女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 成人看片app| 免费看久久久| 亚洲免费观看高清在线观看| 一二三四在线观看免费高清中文在线观看| 里番在线播放| 久久久精品性| 亚洲国产小视频| 黄动漫在线观看| 91亚洲人成网污www|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天堂 | 欧美成人禁片在线观看网址| 成人看片在线观看| av电影天堂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1区2区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蜜桃视频网站| 亚洲美女精品久久| 国产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九九精品| 亚洲成成品网站| 中文在线二区| 欧美私人啪啪vps| 欧美精品精品一区| 久草福利资源在线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91国产成人在线| 天天射夜夜骑|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日韩激情美女| 免费看美剧网站| 日本韩国欧美超级黄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麻豆国产高清在线播放| 日本a人精品|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软件| 中文字幕色站| 先锋影音一区二区| 日本一二三四高清不卡|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动漫| 精品亚洲a∨|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簧片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色播|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五区六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精彩自拍| 牛牛影视久久网| 大桥未久av一区二区三区| eeuss影院18www免费| 精品视频久久| 欧美色综合影院| 日韩黄色视屏| 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日韩欧美视频一区| 欧美成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三级麻豆|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 播放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樱花影视一区二区| 免费黄色小网站| 日韩精品电影| 在线综合视频播放| 日本不卡免费播放| 美女视频黄久久|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传媒av在线| 国产清纯在线一区二区www| 欧美性猛交xx乱大交| 另类图片第一页|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天天狠天天| 全部a∨一极品视觉盛宴| 亚洲乱亚洲高清| 在线视频精品一| а√天堂8资源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 亚洲精品xxxxx| 丝袜av一区| 欧美日韩高清影院| 欧美xxx.com| 久久99精品国产.久久久久久| 欧美国产第一页| 国产精久久一区二区|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啊啊啊射了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永久| 不卡av日日日| 精品久久在线| 婷婷开心激情综合| 中文字幕校园春色| 日韩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 天天色天天操综合| 超碰97在线免费|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97人洗澡人人免费公开视频碰碰碰| 欧美专区视频| 欧美在线免费视屏| 美国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麻豆精品视频| 影音先锋男人资源站| 欧美91在线| 欧美一级片在线| 爆操欧美美女|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美女免费视频黄| 亚洲成人中文| 久久精品视频在线| 高清一区二区| 在线日韩一区二区| www.av在线| 91麻豆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人短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变态凌虐bdsm| 91美女精品|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 最新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1024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影视|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 亚洲狼人在线| 欧美日韩免费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播放麻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相片 | 亚洲一级黄色| 美日韩丰满少妇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黄页网站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毛片| 四虎精品在线| 26uuu色噜噜精品一区二区| 九色网com| 麻豆成人精品| 97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在线二区|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av在线小说| 欧美日韩国产激情| 91高清在线| 国产精品电影院|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不卡| 91网页版在线| 九色porny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老司机午夜精品| 国产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高清| 欧美黑人性生活视频| 国产亚洲一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老司机凹凸av亚洲导航| 国产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福利影视|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性欧美1819sex性高清| 在线看国产日韩| h片在线观看| 日韩欧亚中文在线| 一色桃子av在线| 欧美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免费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2021在线观看| 1区2区3区国产精品| 欧美男男同志| 亚洲视频每日更新| 国产一区二区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