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學界以“自然”作為解釋道家哲學主要的核心概念,“無為”受到忽視。但是,“自然”與“無為”作為道家思想的兩個核心概念,在思想史上的地位是此消彼長的。《老子》“道恒無為”與“道法自然”的提出,將“自然”“無為”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二者是同等層次的概念。其后至西漢,道家思想家的自評與他者的評判以“無為”為中心,“無為”的地位高于“自然”。嚴遵《老子指歸》與王充《論衡》開始將“自然”與“無為”并列起來,提升了“自然”的重要性。至魏晉玄學與早期道教經典那里,形成以“自然”為主的解釋道家的思想理路,確立了自然主義的時代思潮。因此,以嚴遵、王充為界,道家思想的詮釋主旨亦即“自然”“無為”的思想地位在學術史上實現了第一次轉變。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哲學研究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資本論》研究、藝術經典的哲學探討、近現代中國哲學、德國古典哲學、外國哲學等。于1955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