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戰國時期,唯一性的學術態度和專制性的治國途徑讓儒、墨、法諸家學說表現出了一定程度的排他傾向。相比之下,莊子思想卻蘊含著更多的包容精神,其表現是:在學術態度上,莊子反對自以為是,崇尚精神自由;在治世途徑上,莊子反對憑己意專斷地改造社會,主張尊重萬物天性。莊子思想和老子思想在多元包容性上是一脈相承的。也正是這種包容性,使其與儒、墨、法這些有排他色彩的諸家學說有著明顯的不同。盡管莊子沒有提出一種具體的制度設計以容納各種各樣的思想,但其多元包容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們給予足夠的重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周口師范學院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韓愈研究、文學·語言學研究、鄉村社會問題研究、道文化研究、中原文化名人研究·張伯駒、周口作家作品與鄉土文學研究、法學研究、歷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于198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