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漂海錄》與《乘槎錄》均為朝鮮文士海上遭遇風暴隨船漂流至中國獲救后所作,記述了自身遇難始末,以及在華返朝沿途交游與見聞;真實反映了當時海上漂流慘狀、運河兩岸社會經濟等情況。本文意在從海上歷險、甄別管送、運河描述、歸國感受四個方面出發,對兩部文獻進行比較,發現差異,并探究差異背后的深層原因。對于研究明清兩朝中國沿海及運河沿岸的社會經濟差異,及漂民遣返制度有著一定的價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浙江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綜述、研究簡報等。于198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