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總結肩關節上方懸吊復合體兩部分以上損傷的分型及手術治療方法。方法2006年6月至2010年3月,治療26例肩關節上方懸吊復合體兩部分以上損傷患者,男18例,女8例;年齡16~80歲,平均42歲。其中鎖骨骨折合并肩胛頸骨折9例(I型),鎖骨遠端骨折或脫位伴喙鎖韌帶、肩鎖關節損傷10例(Ⅱ型),鎖骨遠端骨折合并肩關節上方懸吊復合體其余部分損傷7例(Ⅲ型)。傷后至手術時間為3-10d,平均6.4d。肩胛頸及肩胛盂骨折均以重建鋼板及空心釘固定,肩峰骨折以重建鋼板及空心釘固定,鎖骨骨折以重建鋼板或鉤狀鋼板固定,喙突骨折以空心釘固定,所有韌帶損傷均行一期修復。術后隨訪,監測骨折愈合情況并指導功能康復。骨折愈合后以Rowe及Constant-Mudey評分系統對術后療效進行評價。結果患者均獲得隨訪,隨訪時間12-32個月,平均18.7個月。骨折愈合時間6~12周,平均8-2周。術后無一例出現肩峰下撞擊征等并發癥。患者肩關節均自覺處于穩定狀態。2例患者出現三角肌肌力下降,3例出現肩部疲勞感及酸痛感。Rowe評分為71~97分,平均89.7分,其中優18例、良5例、可3例;Constant.Mudey評分為70-100分,平均92.4分,其中優16例、良6例、可4例。結論肩關節上方懸吊復合體兩部分以上損傷分為三型,可采用重建鋼板及空心釘固定進行治療。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華骨科雜志, 半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中國骨科工作者撰寫的骨科領域先進科研成果和臨床診療新進展,以及對骨科臨床有指導作用且與骨科臨床密切結合的基礎理論研究,有關國內外最新成就、動態的綜述,并有述評、講座、骨科教程、會議紀要、個案報告等等。于198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