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正處于歷史變革期的中國而言,農村承包地、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的權利安排與變遷不僅關乎幾億農民的基本權利與發展機會,而且影響城鄉關系的走向與國家轉型。但是,迄今關于其中任何一項權利的改革安排都難以達成共識。為了推進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整體部署,以“三權分置”為核心的農地制度改革被確立為下一輪農村改革的核心內容,征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宅基地制度改革采取先在33個縣(市、區)經全國人大授權實施、再修法和推廣的方式進行。中國改革的重要經驗是先試點形成政策再上升到法律,保證方案的可行性。本輪試點是在頂層設計與法律保障的前提下進行的,涉及農地、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涵蓋發達農區、城市化區域和傳統農區,這些試點形成的制度安排將對相關法律的修改產生重要影響。本專題基于幾位作者對地方試點的直接參與與實地觀察,分別對集體所有制下農地權利的分割與頂層設計下地方試點的權利重構、集體建設用地試點的制度改進、創新與績效以及宅基地試點朝向財產權方向的努力與法律構建進行了經濟學、法學與政策學的分析,以期為農村土地制度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理論儲備。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專題研究_網絡時代的變革及其趨勢、哲學、經濟學、法學、新聞傳播學、科技與社會、文學等。于1987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