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Muglad盆地Kaikang槽西斜坡為富油氣區帶,但一直未獲得重大勘探發現。為研究其油氣成藏條件和多期構造運動的控藏機理,開展了精細地震解釋、沉積相分析和沉積演化研究。結果表明:①研究區經歷了3期重要的構造運動,形成了2套主力含油氣系統,分別為上部的Nayil組上段湖相泥巖蓋層-Nayil組下段三角洲相砂巖儲層組合和下部的Aradeiba組湖相泥巖蓋層-Bentiu組河流相砂巖儲層組合;②早白堊世第Ⅰ裂陷-坳陷期控制了斜坡區AG組烴源巖的展布范圍,晚白堊世第Ⅱ裂陷-坳陷期控制了下部儲蓋組合的圈閉形成,古近紀第Ⅲ裂陷-坳陷期對應于研究區的主力生排烴期。上述3期構造運動造就了研究區'斷層-蓋層控藏、多層系差異聚集'的油氣富集模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巖性油氣藏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油氣地質、勘探技術、油氣田開發等。于198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