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白雪》是郭茂倩《樂府詩集》'琴曲歌辭'的第一篇,源自上古,歌、曲同源,歌源于曲。《白雪》歌名自隋代編入樂府,唐高宗時通過'選詩入樂'和'因聲度詞'的方式配詞,在樂府中大規模教習。本文運用樂府學理論,從'曲調風格及其淵源流變'和'表演情況'兩個方面窺探《白雪》的風貌。在曲調風格方面,《白雪》由春秋時期的激烈悲涼,漸趨平和,并逐漸向空靈優美發展;在表演方面,《白雪》常以琴、箏、笛、笳、鼓等樂器伴奏。文人、樂工、歌伎以及平民是《白雪》最為常見的表演群體,并具有相和、配舞兩種表演形式。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樂府學雜志, 半年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文獻研究、音樂研究、文學研究、名篇解讀等。于2006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