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當代繪畫在新疆的發展,新疆畫家憑借著獨特的自然環境和多樣化的人文資源,成就了以農牧生活、異域風情為主的少數民族題材繪畫。建國后,新疆少數民族題材繪畫一度受到國內主流美術界的追捧,八十年代后,伴隨著國內主流美術從全面追隨俄羅斯現實主義繪畫轉向主動學習西方現代主義藝術,少數民族題材繪畫也逐漸從當初的“地緣優勢”轉化成地域性的“邊緣劣勢”。時至今日,新疆少數民族題材繪畫除了自身深感難以融入國內主流美術之外,還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一是掩蓋了新疆本土藝術的多元化發展,二是讓廣大內地群眾對新疆產生誤讀。;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新疆藝術學院學報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談藝錄、藝術理論與美學研究、樂舞研究、美術與設計研究、影視戲劇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學院文叢等。于2003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