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11匯改'是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舉措。文章從匯率市場化的波動性、政策敏感度、流動性影響以及在岸和離岸聯動性四個方面探究了'811匯改'前后人民幣匯率的運行特征。實證結果顯示:匯改前,匯率波動性低,不受政策和流動性影響,且兩地市場聯動性較低;而匯改后,匯率長期處于高波動狀態,受匯率中間價和資本限制政策以及流動性因素的顯著影響,兩地匯率聯動性明顯提升。由此得出幾點結論和政策啟示:第一,匯率波動相對劇烈時,匯率中間價和資本限制的調節作用更加有效。第二,隨著匯率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推進,應將流動性因素納入報價模型中,參照其變動擬定匯率調節的方向。第三,不可忽視國際市場風險和匯率預期的作用,應加強市場風險監控和匯率預期引導,防范匯率調整期間出現人民幣價格暴漲暴跌現象。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世界經濟研究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
強國之路探索、強國公司研究、區域與國別研究、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國際關系評析、國際企業論壇
等。于198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