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北經濟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既是多年累積的內在矛盾爆發,又是我國經濟新常態下"三期疊加"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必然表現:微觀市場主體活力不足,未能形成多種所有制形式共同發展、大中小企業協作共進的市場競爭機制,"病態"的產業結構慣性演化為市場化不足的"體制缺陷";制度創新缺失,個別時段的經濟發展呈現出逆工業化特征,尚未形成新興產業發展和新舊動力轉換的營商環境,亟待把地方政府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納入研究視野。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調整東北經濟的產業結構應立足于生產方式和各類產業的結構性變革,通過機制、體制及制度創新對政府治理能力進行頂層設計,夯實東北經濟可持續穩定發展的現實基礎,著力提升各類產業的競爭力,全方位解決東北老工業基地在供給側存在的結構性矛盾。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商業研究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財經縱橫、產業經濟、貨幣金融、公司治理、三農經濟、商法論叢等。于1958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