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廣西羅城二疊系茅口組灰巖及頁巖夾薄煤層地層中,灰黑色泥晶灰巖呈透鏡狀散布于灰白色硅質巖中的現象普遍發育,地質特征與石香腸構造非常相似。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表明,該透鏡狀灰巖稀土總量從2.81ug/g到6.97ug/g,平均為4.89ug/g。稀土元素分配模式總體為輕稀土富集,重稀土虧損型,中等強度的Eu負異常和Ce負異常。據化學分析,透鏡狀灰巖與硅質巖具有相似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兩者應是同生沉積作用形成,是軟沉積構造。碳酸鹽沉積與典型海相沉積模式并不完全一致,有可能受到陸源泥質的影響。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四川地質學報雜志, 季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基礎地質、礦產地質、大環境地質、新技術與新方法、生態旅游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