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自信與文化向心力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的靈魂,然近代以來,不少知識分子將中國屢遭侵凌的根本原因歸咎于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五四”以后,一大批中國知識分子主張在全盤否定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全盤接受西方文化,這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文化自信帶來了顛覆性的破壞。在中國文學研究領域,西方文論的大量輸入,中國文論的“失語”加劇了中國文化向心力的式微。由是,中國文論建設理應成為當今中國文化發展進步的重要內容,中國文論的話語建設對重塑文化自信、促進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心理與教育測量、信息科學與技術、化學、生命與環境科學、數學與應用數學等。于1957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