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眾對中國古代法的認知停留在“嚴刑峻法”的概念上,其實中國傳統法律的主流思想是“慎刑”。我國的慎刑思想起源于西周初年周公所提出的“明德慎罰”思想,歷經兩漢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沉淀,最終在盛唐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隨后的各朝均繼承了唐代的慎刑理念并有所發展。從“慎刑”的歷史發展沿革中,探討慎刑思想在中國現代法律體系中的意義和價值,將中國古代法中良善的思想和規定總結、提煉出來,去粗取精,將慎刑思想的面貌展現出來并發揚光大,是我們應有的態度。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淮陰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補白、哲學、研究、域外法研究、歷史學、文藝學、語言學、學術評論等。于1979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