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足跡分析法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定量測度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方法,水生態足跡以水資源為起點估算流域、區域水代謝強度。北京是嚴重缺水的大城市之一,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水生態系統對自然災害的抗干擾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下降,出現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基于北京市水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利用水貧乏指數(WaterPovertyIndex,WPI)法核算北京市水生態足跡,用水資源狀況(Resource)、供水設施狀況(Access)、利用能力(Capacity)、使用效率(Use)及環境狀況(Environment)5個分指數定量評價北京市1986--2014年的相對缺水程度。在此基礎上,用EViews軟件建立了差分自回歸移動平均(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ARIMA)模型,用ARIMA(p,d,q)模型對時間序列進行預測分析,預測北京市2015--2030年WPI指數水生態足跡,結合各指數的預測數據分析預測北京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情況,并據此提出了北京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用水效率、節水意識、技術發展、產業結構、環保意識等方面的相關管理對策。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水利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動力工程、機械工程、環境工程、基礎理論研究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