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以具有胞質雄性不育特性的‘華柚2號’為母本與有核柚品種有性雜交,以期轉移其不育胞質進而實現二倍體水平的無核柚改良。【方法】以‘華柚2號’為母本,‘沙田柚’和‘雞尾’葡萄柚為父本分別配置雜交組合,并對其子代遺傳來源和單/多胚性早期鑒定。【結果】分別從‘沙田柚’和‘雞尾’葡萄柚為父本的雜交組合獲得實生苗1 018和687株;用3對多態性SSR標記對實生苗的遺傳鑒定表明均為父母本有性后代。以單/多胚性分子標記進行的早期胚性鑒定表明,‘沙田柚’為父本的有性后代均為單胚性;而‘雞尾’葡萄柚為父本的后代,單胚與多胚性比例為2.86∶1。【結論】以‘華柚2號’為母本創制的有性后代為無核柚改良以及柑橘雄性不育恢復基因定位和克隆奠定了種質基礎。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果樹學報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種質資源·遺傳育種·分子生物學、征訂啟事、栽培·生理·生態、植物保護·果品質量與安全、專論與綜述、技術與方法、新品種選育報告等。于198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