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過去的10年間,我國的城市基層群眾自治經歷了新一輪的組織再造。制度選擇和資源依賴理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其變遷機制。本文試圖指出,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存在著多樣性和轉換的可能性,不過,制度選擇并非完全基于效率和成本的考慮,也受到權力邏輯的支配。基于對上海的基層治理模式變化的經驗觀察,筆者發現,政府力圖通過導入包括社工站在內的組織要素為居委會減負,試圖還原居委會作為自治主體的性質,但是居委會并非被動的制度設計的接受者,而是能夠積極尋求重建其組織環境的策略行動主體。基層治理中的資源依賴結構深層次約定了自治組織的演化,使得居委會出現了"再行政化"的傾向。這些發現不僅有助于我們深入理解基層組織和制度變遷的邏輯,而且也對一般的制度變遷理論有所啟發。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雜志, 年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等。于2002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