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空間經濟理論一直以集聚經濟研究著稱,卻在空間尺度上為地理學家所詬病。其理論完善過程,一方面表現在由國家-區域向城市、廠區尺度的細化反映出共享、學習和匹配機制的轉換,其要素異質性幫助構建了集聚的微觀機制;另一方面,傳統空間經濟理論忽視非經濟因素和政府作用,從而給了雅各布和主流經濟學以理論空間,并產生國家-空間治理理論。在審視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的基礎上,提出新時代我國現代經濟體系的構建應在空間上重新配置經濟活動,即通過尺度重構來完善區域經濟戰略,以達到重塑我國經濟地理的效果。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城市發展研究雜志, 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中彩頁、城市化、空間規劃、韌性城市、城市治理等。于199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