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生長形成的共享經濟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創新與用戶體驗、商業模式相融合,表現出新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以追求規模效應為主的市場創新,缺乏將技術創新作為共享經濟發展核心要素的價值判斷和實踐依據,是一個突出問題。共享經濟創新展現的市場活力表現在:圍繞用戶體驗開展市場創新、注重以先進技術應用為基礎的商業模式創新、注重融合技術應用和移軌創新。專利圍繞著支撐共享經濟發展的核心技術展開,專利制度為共享經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技術和制度保障,成為驅動共享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問題是我國共享經濟產業發展中專利創新的融資信號作用受到抑制,擁有核心創新能力的企業并未獲得市場優勢資源;產業發展中底層技術的專利缺失,而應用層未能形成充分的布局優勢;可能存在濫用專利阻礙產業發展的情況;軟件專利、商業方法專利和圖形用戶界面專利中的審查標準滯后于市場實踐等。專利制度對共享經濟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仍存在較大的拓展空間。建議進一步發揮專利制度在共享經濟產業技術創新和資源配置上的基礎性作用;完善專利制度和專利審查標準,引導構建以技術創新和專利布局為支撐的共享經濟產業發展體系;強化企業專利融資和訴訟應對能力,在保護專利權與遏制專利濫用之間建立起有效的平衡機制;在底層、應用和熱點技術中加強基礎技術專利布局,支撐中國共享經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產經評論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產業組織、產業發展與創新、部門經濟、國民經濟等。于1984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