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探明自由牧馬對草甸草地群落結構及牧草品質的影響,在新疆昭蘇夏馬場設置放牧試驗,采用控制籠進行對照,分析了2013-2015年草地群落結構及牧草營養品質的動態變化。結果表明:(1)無芒雀麥(Bromus inermis)、羊茅(Festuca ovina)等一些馬喜食的禾本科牧草的相對密度降低,狼毒(Euphorbia fischeriana)、龍膽(Gentiana scabra)等一些毒性植物和馬不食植物的相對密度升高,但主要優勢植物變化不大;(2)在3年夏場放牧中,草甸草地多樣性指數(Simpson指數)維持在0.74~0.81;不同植物種類重要值變化趨勢不同,白三葉(Trifolium repens)、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和龍膽在群落中重要值增加,而細果苔草(Carex stenocarpa)和羊茅的重要值顯著降低;(3)牧草中的中性洗滌纖維(NDF)和酸性洗滌纖維(ADF)總體呈現上升趨勢;粗蛋白(CP)含量隨著放牧年限的增加從13.4%下降到11.3%,仍可達到馬對粗蛋白含量(8%)的基本要求。由試驗可知:目前的放牧強度(5匹馬·ha^-1)基本維持了草地的可持續性,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牧草的品質。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草地學報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專論與進展、研究論文、技術研發、研究簡報等。于1991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