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進一步評價夢龍燕麥的飼草產量,品種豐產性、穩定性、適應性等綜合指標,課題組于2015~2016年,選用阿壩、青海444和青燕1號3個燕麥品種為對照,分別在阿壩州紅原縣、甘孜州道孚縣、涼山州布拖縣共3個試驗點進行了夢龍燕麥多年多點的區域試驗。結果表明,各試驗點各年內夢龍燕麥鮮草和干草產量均顯著高于對照品種,平均鮮草產量和干草產量分別可達38 230.47kg/hm^2 和11 657.40kg/hm^2 ,鮮草和干草產量比阿壩燕麥分別增產63.57%~86.53%和51.66%~93.62%,比青海444分別增產42.87%~57.33%和21.94%~69.49%,比青燕1號分別增產25.65%~78.66%和21.17%~59.14%。各點各年內夢龍燕麥草產量較對照品種具有突出的豐產性和穩定性,綜合評價結果為“很好”,在阿壩紅原、甘孜道孚和涼山布拖3個區域適應性良好。
注:因版權方要求,不能公開全文,如需全文,請咨詢雜志社。
草學雜志, 雙月刊,本刊重視學術導向,堅持科學性、學術性、先進性、創新性,刊載內容涉及的欄目:綜述、草業科學、畜牧科技、論壇等。于1980年經新聞總署批準的正規刊物。